關于雙氯非那胺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藥理作用 因化學結構中含有二個磺酞胺基團,故對碳酸酐酶的抑制較強。除抑制Na+、K+再吸收外,亦增加CI-的排出,故代謝性酸血癥的發生較慢。1小時起效,2~4小時作用達高峰,持續6小時,主要用于治療各型青光眼(開角型、閉角型及繼發性青光眼),尤其適用于對乙酰唑胺有耐藥性的患者。 2、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迅速。用藥后0.5~1小時眼壓開始下降,2~4小時達峰,峰值維持時間6~12小時。......閱讀全文
關于雙氯非那胺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藥理作用 因化學結構中含有二個磺酞胺基團,故對碳酸酐酶的抑制較強。除抑制Na+、K+再吸收外,亦增加CI-的排出,故代謝性酸血癥的發生較慢。1小時起效,2~4小時作用達高峰,持續6小時,主要用于治療各型青光眼(開角型、閉角型及繼發性青光眼),尤其適用于對乙酰唑胺有耐藥性的患者。 2、藥代
關于非那西丁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一、非那西丁的藥理作用:具有解熱、鎮痛作用,但無抗炎、抗風濕作用。 二、非那西丁的藥代動力學:非那西丁在肝內主要代謝為對乙酰氨基酚,小部分則脫乙酰而成對氨基苯乙醚,進一步代謝成亞氨基醌后能使血紅蛋白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量大時可出現紫紺,甚至出現嚴重缺氧癥狀,尤以兒童多見。
關于特非那定顆粒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特非那定顆粒的藥理作用:特異H1受體阻斷劑。在抗組胺有效劑量下,本品及其代謝產物均不易透過血腦屏障,故極少有中樞抑制作用。 2、特非那定顆粒的藥代動力學:口服本品胃腸吸收良好。口服60mg,1~2小時開始呈現抗組胺作用,3~4小時達到高峰,可維持12小時以上。吸收后主要分布在肺和肝臟、腎、
關于雙氯非那胺的簡介
雙氯非那胺,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6H6Cl2N2O4S2,主要用作碳酸酐酶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人類胞漿內碳酸酐酶同功酶I和II以及跨膜的腫瘤相關碳酸酐酶同工酶IX和XII發揮治療作用,主要用于治療青光眼。長期應用可致低鉀血癥及酸中毒。 基本信息: 化學式:C6H6Cl2N2O4S2
關于雙氯非那胺的鑒別測定介紹
一、基本信息 本品為4,5-二氯間苯二磺酰胺,按干燥品計算,含C6H6Cl2N3O4S2不得少于98.0%。 二、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幾乎無臭。 本品在乙醇中溶解,在水或三氯甲烷中幾乎不溶,在堿性溶液中易溶。 三、熔點 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238-242℃。
關于雙氯非那胺的注意事項介紹
1、詢問病人有否磺胺過敏史,不能耐受磺胺類藥物或其他磺胺衍生物利尿藥的患者,也不能耐受本品。 2、與食物同服可減少胃腸道反應; 3、下列情況應慎用: (1)因本品可增高血糖及尿糖濃度,故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2)酸中毒及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4、對診斷的干擾: (1)尿17-羥類固
關于雙氯非那胺的物質檢查介紹
1、堿性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0g,加氫氧化鈉試液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 2、氯化物 取本品0.25g,加水25mL,振搖5分鐘,濾過,取濾液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0mL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8%)。 3、有關物質 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
關于復方雙氯芬酸鈉注射液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復方雙氯芬酸鈉注射液的藥理毒理: 其中雙氯芬酸鈉為苯基乙酸衍生物,具有鎮痛、抗炎、解熱作用。其鎮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和吲哚美辛強,約為阿司匹林的26~50倍,系外周型鎮痛藥。特點為藥效強,不良反應輕,劑量小,個體差異小。對乙酰氨基酚具有良好的解熱、鎮痛作用。與阿司匹林比較,解熱作用相似,鎮痛作
關于乙酰唑胺片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藥理毒理: 本品為碳酸酐酶抑制劑,能抑制房水生成,降低眼壓。房水流出易度則不改變。乙酰唑胺能抑制睫狀體上皮碳酸酐酶的活性,從而減少房水生成(50%~60%),使眼壓下降。 2、藥代動力學: 口服容易吸收。與蛋白結合率高。口服乙酰唑胺500mg后1~1.5小時降低眼壓作用開始;2~4小時
雙氯非那胺的制劑類型
雙氯非那胺片
雙氯非那胺的檢查方法
堿性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氫氧化鈉試式液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氯化物取本品0.25g,加水25ml,振搖5分鐘,濾過,取液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0m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8%)。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加流動相
雙氯非那胺的檢查方法
堿性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氫氧化鈉試式液10ml溶解后,溶液應澄清。氯化物取本品0.25g,加水25ml,振搖5分鐘,濾過,取液依法檢查(通則0801),與標準氯化鈉溶液7.0m制成的對照液比較,不得更濃(0.028%)。有關物質照高效液相色譜法(通則0512)測定供試品溶液取本品,加流動相
關于氯丙咪嗪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氯丙咪嗪的藥理毒理: 本品為三環類抗抑郁藥,主要作用在于阻斷中樞神經系統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的再攝取,對5-羥色胺的再攝取的阻斷作用更強,而發揮抗抑郁及抗焦慮作用,亦有鎮靜和抗膽堿能作用。 2、氯丙咪嗪的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快而完全,生物利用度30~40%,蛋白結合率96~97%
關于氯苯那敏注射液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一、性狀:本品為無色的澄明液體。 二、氯苯那敏注射液的的藥理毒理: 1、抗組胺作用:通過拮抗H1受體而對抗組胺的過敏效應;本品不影響組胺的代謝,也不阻止體內組胺的釋放。 2、有抗M膽堿受體作用。 3、本品具有中樞抑制作用。 三、藥代動力學:肌注后5~10分鐘起效。血漿蛋白結合率約72%
關于那止(依托度酸膠囊)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一、那止(依托度酸膠囊)的藥理毒理: 那止(依托度酸膠囊)為非甾體抗炎藥。具有抗炎、解熱和鎮痛作用。其作用機理可能是通過阻斷環氧合酶的活性,從而抑制了前列腺素(PG)的合成。 二、那止(依托度酸膠囊)的藥代動力學: 據國外文獻報道,口服給藥吸收良好,沒有明顯的首過效應,全身生物利用度達80
關于碘他拉葡胺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一、碘他拉葡胺的藥理作用: 本品為有機碘化合物,進入體內后能比周圍軟組織結構吸收更多X線,在X線照射下形成密度對比而顯影。當其注入血管或其他腔道能顯示出其管腔形態,隨后經腎臟排泄時可顯示出泌尿道形態。 二、碘他拉葡胺的藥代動力學: 本品注入血管后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組織細胞外液中。蛋白結合率低
關于葡胺注射液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藥理毒理:葡胺注射液是一種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順磁性造影劑,進入體內后能縮短組織中質子的T1及T2 馳豫時間,從而增強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 2、藥代動力學:葡胺注射液經靜脈注射后迅速分布于細胞外液,約1分鐘血和組織中濃度已達到高峰,消除半衰期約20~100分鐘,24小時內約90%以原形由尿排
簡述特非那定的藥動學
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0.5~1h起效,2~3h達血藥濃度峰值;作用持續12h,血漿蛋白結合率為97%,t1/2為16~23h;不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經肝臟代謝,代謝物具抗組胺藥理活性,由腎臟及糞便排泄。消化道吸收良好,且迅速,健康志愿者口服60mg后30min出現在血漿中,tmax為2h,
簡述伐地那非的藥動學
口服給藥后吸收迅速,口服片劑的絕對生物利用度為15%,達峰時間平均為1h(0.5~2h)。口服溶液10mg或20mg,平均達峰時間分別為0.9h和0.7h,平均血藥濃度峰值分別為9μg/L和21μg/L,藥效持續時間可達1h。伐地那非蛋白結合率約為95%,單劑口服20mg后1.5h,精液中藥物含
關于氯磺丙脲片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一、藥理毒理 本品為降血糖藥。 1.刺激胰腺胰島β細胞分泌胰島素,先決條件是胰島β細胞還有一定的合成和分泌胰島素的功能; 2.通過增加門靜脈胰島素水平或對肝臟直接作用,抑制肝糖原分解和糖原異生作用,肝生成和輸出葡萄糖減少; 3.也可能增加胰外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和糖的利用(可能主要通過受
雙氯非那胺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幾乎無臭。本品在乙醇中溶解,在水或三氯甲烷中幾乎不溶;在堿性溶液中易溶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238~242℃。
雙氯非那胺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或類白色的結晶性粉末;幾乎無臭。本品在乙醇中溶解,在水或三氯甲烷中幾乎不溶;在堿性溶液中易溶熔點本品的熔點(通則0612)為238~242℃。
雙氯非那胺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少許,加碳酸鈉或氫氧化鈉適量,小火熔融,發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繼續加灰化后,殘渣應顯氯化物與硫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2)取本品,加0.4%氫氧化鈉溶液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84nm與294nm的波長處有最
雙氯非那胺片的檢查方法
應符合片劑項下有關的各項規定(通則0101)。
雙氯非那胺的鑒別方法
(1)取本品少許,加碳酸鈉或氫氧化鈉適量,小火熔融,發生的氣體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色;繼續加灰化后,殘渣應顯氯化物與硫酸鹽的鑒別反應(通則0301)。(2)取本品,加0.4%氫氧化鈉溶液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照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通則0401)測定,在84nm與294nm的波長處有最
雙氯非那胺的含量測定方法
取本品約0.3g,精密稱定,照氮測定法(通則0704第一法)測定。每1ml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15.26mg的C6H6Cl2N2O4S2。
雙氯非那胺的含量測定方法
取本品約0.3g,精密稱定,照氮測定法(通則0704第一法)測定。每1ml硫酸滴定液(0.05mol/L)相當于15.26mg的C6H6Cl2N2O4S2
使用雙氯非那胺的不良反應介紹
一、一般用藥后常見的不良反應有 1、四肢麻木及刺痛感; 2、全身不適癥候群:疲勞、體重減輕、困倦抑郁、嗜睡、性欲減低等;更易出現精神錯亂; 3、胃腸道反應:金屬樣味覺、惡心、消化不良、腹瀉;更易出現厭食; 4、腎臟反應:多尿、夜尿、腎及泌尿道結石等; 5、可出現暫時性近視,也可發生磺胺
關于納洛酮的藥理藥動學介紹
1、納洛酮的藥理學 納洛酮結構類似嗎啡,為一特異性類阿片拮抗劑。納洛酮是一種有效的類阿片拮抗劑,通過競爭阿片受體(依次為μ,κ,δ)而起作用;同時伴有激動作用,即激動-拮抗的結合作用。能解除類阿片藥物過量中毒和術后持續的呼吸抑制,還可對吸毒者進行鑒別診斷。 2、納洛酮的藥代動力學 納洛酮口
雙氯非那胺片的基本性狀
本品為白色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