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記者日前獲悉,目前國務院已責成環保部牽頭,就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全國水污染防治和全國農村環境保護三項內容,擬定有關行動計劃。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相關行動計劃的出臺,我國大氣、水和農村環境污染防治領域的市場空間,將在政策刺激下進一步擴容。 大氣污染先受矚目 2013年以來,我國大部分城市遭遇嚴重霧霾天氣,相關大氣治理政策頻出。在1月召開的全國環保工作會議上,環保部明確了主要污染物減排、加強 PM2.5監測及污染防治、深化重點流域綜合防治、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力度等重點工作。 今年“兩會”期間,針對霧霾問題,環保部強調將推動PM2.5納入污染物減排統計、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管理、在重點區域實施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等。國家嚴格控制大氣污染物新增量,以倒逼產業結構升級和企業技術進步,這也是大氣領域第一次限制污染物排放總量。 隨著霧霾天氣越發嚴重,將環境治理考核指標與政績考核掛鉤已刻不容緩。受霧霾天氣影響......閱讀全文
11月23日上午,環境保護部舉行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環境保護部規劃財務司巡視員兼副司長尤艷馨、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王金南介紹環境保護規劃財務工作的有關情況,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巡視員劉友賓主持發布會,通報近期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情況,并共同回答記者關注的問題。 49名廳級干部在“綠盾20
——趙英民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答記者問實錄 編者按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1月18日舉行了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有關情況,并回答了記者提問。本報今日特刊登新聞發布會實錄,以饗讀者。 當前大氣污染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有力的,成效也
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 陳吉寧在報告中指出,2015年,全國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但環境污染重、生態受損大、環境風險高等問題仍然突出。 在空氣質量方面,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73個城市達標,占21.6%;優良天數比例76.7%,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例3.2%;細
2018年,是舉國上下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每個產業、企業都應當朝著這個方向堅定前行。作為我國綠色發展的物質支撐和綠色經濟的組成部分,環保產業也不例外。圖片來源于網絡 總體上看,我國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
上周召開的全國環保工作會上,環保部部長周生賢公布了我國監測PM2.5的時間表:在2016年1月1日前,全國所有地區都將開展PM2.5監測;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以及各省會城市的監測,則在2012年就啟動。 這份年終出爐的時間表被很多媒體稱為“民意贏得空氣保衛戰”的象征。 有專家評價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主要內容如下。 為加快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增強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本方案。 一、生態文明體制
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這樣表述對職業生涯的感觸。作為中國第一任環保部長,周生賢已在被其稱為“主干線、主戰場、大舞臺”的環保戰線上奮斗了5年。 2005年12月,周生賢從國家林業總局局長任上調任環保總局局長。在他履新的第4天,就發生了吉林石化雙苯廠爆炸引發的
我國已經進入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從國外的經驗來看,政府對環保的重視和大規模投入一般發生在工業化后期。據悉,我國2015年環保行業產值將達到GDP的7%-8%,形成4.5萬億的大蛋糕,將成為國民經濟的一個支柱產業。 目前,我們國家環保產業處于加快發展時期。環境治理市場巨大,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專家
1月18日電 國務院近日公布了《國家環境保護“十二五”規劃》,這是未來五年我國環保行業的綱領性文件,繪就了環保發展的戰略宏圖。 記者就此專訪了環保部規劃財務司負責人,對這一9章32節63條的《規劃》亮點進行了詳細解讀。 “十二五”將下大力氣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 記
2017年4月28日至5月28日,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天津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并于7月29日反饋了督察意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把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
日前,營口印發《營口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大氣污染,保障公眾健康,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遼寧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
隨著工業環保治理需求逐漸加強,近年來,鼓勵和規范工業固廢處理行業發展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有利于快速推進工業固廢處理行業的成長。 《中國制造2025》要求:到2020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3.5億噸。“十二五”規劃中關于工業固廢提出"三化"
近日,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副會長兼首席環境政策專家駱建華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美麗中國目標時間表,意味著到2035年中國環境質量拐點將出現,到2050年大的生態環境拐點一定會出現。 中國證券報:十九大報告提出實現美麗中國目標時間表,對環保行業會有哪些影響? 駱建華:黨
對中國環保節能事業而言,2013年其實是既尷尬又無奈的一年,由于多年走“先污染后治理”的粗放型發展道路,生態環境最終以一種近乎裸露的直白向外界表達了它曾經受到的傷害和脆弱。從年初在我國華北地區集中爆發的強霧霾污染,到河北邯鄲地區受化學品泄漏被迫大面積停水;從震驚全國的湖南“鎘大米”事件,到1.6
有著“孔孟之鄉·運河之都”美譽的山東省濟寧市是南水北調治污的重點區域,被國家列為大氣污染重點控制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面臨雙層壓力,濟寧市加強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任務尤為重要和緊迫。 今年以來,濟寧市大力實施生態突破戰略,堅持綠化當模范、治水當示范、治氣當先行,全面落實生態濟
2017年,原環境保護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
湖南省長杜家毫日前乘船考察調研了湘江流域株洲至長沙段的保護和治理情況,并主持召開湘江流域保護和整治委員會會議。杜家毫要求,湖南經濟社會要堅守“若毀綠水青山,寧棄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 會議決定,將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列入省政府“一號重點工程”,通過3個3年行動計劃,全面貫徹落實國務院批復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8年,是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關鍵之年。這一年,大氣、水、土壤三大領域法規體系逐步建立,常態化、制度化、滾動式環保督察行動不斷加碼,以及綠色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人心,環保正在步入“強監管”時代。同時,環境污染形勢依然嚴峻,霧霾天氣多發、城市
日前,杭州余杭區印發《杭州余杭區打贏“藍天保衛戰”暨大氣污染防治2019年實施計劃》。全文如下: 為打好2019年藍天保衛戰,進一步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根據《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杭州市建設全市域大氣“清潔排放區”的實施意見》(杭政辦〔2017〕2號)、《杭州市人
中共中央 國務院 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 (2018年6月16日) 良好生態環境是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內在要求,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優先領域。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打好污染防治攻堅
一、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現狀分析 環境監測行業,根據監測領域,可分為大氣、水、土壤、其他監測;根據監測對象,可分為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其他監測等,其中環境質量監測的運營主體主要是各級環境監測站,污染源監測運營主體主要是排污企業監測部門。環境監測領域和監測對象 目前,環境監測行
資源環境是海南的最大優勢,也是海南發展的最重要的資本。“美麗鄉村”“生態環保”也成為今年海南“兩會”的熱詞。當霧霾封鎖首都,呼吸一口清新空氣便成了人們的一種奢望,也再度引發了大家對環境問題的擔憂。許多人青睞三亞和海口這樣的宜居宜游城市,紛紛計劃著“洗肺”之旅。 “為了保護好海南的青山綠水,
環保部今天公開對水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稿)征求意見。 現行水污染防治法自2008年6 月1 日起施行,至今已施行八年。“一些地區水環境質量差、水生態受損重、環境隱患多等問題仍然突出,與人民群眾的期盼還有較大差距。”環保部說,這是修訂水污染防治法的主要原因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黨的十八大強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提出的宏偉目標。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一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迫使富起來的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在
國發〔2012〕19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節能環保產業是指為節約
循環經濟、環保節能、生態發展……環繞著各種光環的工業園區,實際上成了污染“保護傘”。《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中華環保聯合會獲悉,該機構對我國內蒙古、河北等9個省區18家工業園區進行了歷時兩年的調研,了解到的污染狀況令人擔憂。 這9個省區包括內蒙古、陜西、河北、安徽、江蘇、江西、福建、河南和
加強環境保護 推進污染減排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加強環境保護”專題記者會實錄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2日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就“加強環境保護”
4月2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受國務院委托,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作節能減排工作報告時指出,全國節能減排工作雖然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完成“十二五”目標任務,形勢十分嚴峻,任務非常艱巨。 徐紹史說,與2010年相比,2013年,全國
受眾多利好因素影響,我國環保產業將面臨更大發展空間。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環境管理日益嚴格,環保投資逐步增加,公眾環境意識不斷提升,這都為環保產業發展創造了機遇。 與此同時,此次調查也已經反映出環保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如何應對?為推動環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下一步要采取哪些措施?這些都已經成為
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 4月21日在北京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上,受國務院委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徐紹史作了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他介紹,根據“十二五”規劃綱要,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共有6個,具體要求是:2015年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