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腸道病毒CoxA16型手足口病的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 一般病例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 部分病例可有輕度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天冬氨酸轉氨酶)、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 特異性CoxAl6核酸陽性或分離到CoxAl6病毒。 (4)血清學檢查 急性期和恢復期特異性CoxAl6抗體檢測4倍以上升高可確診。 (5)腦脊液檢查 外觀清亮,壓力增高,白細胞計數增多(多以單核細胞為主),蛋白正常或輕度增多,糖和氯化物正常。有中樞神經系統并發癥時,腦脊液細胞數可增多,蛋白升高。 2.物理學檢查 (1)胸片 可表現為雙肺紋理增多,網格狀、點片狀、大片狀陰影,部分病例以單側為著,快速進展為雙側大片陰影; (2)心電圖 無特異性改變。可見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ST-T改變; (3)磁共振 以腦干、脊髓灰質損害為主。 ......閱讀全文
關于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檢查介紹
1.實驗室檢查 (1)末梢血白細胞 一般患者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大多正常。重癥病例白細胞計數可明顯升高; (2)血生化檢查 部分病例可有輕度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升高,重癥病例血糖可升高; (3)病原學檢查 特異性EV71核酸陽性
關于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基本介紹
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71型(簡稱EV71)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好發于兒童,尤以3歲以下年齡組發病率最高,多數患者病情經過良好,少數重癥患兒可發生無菌性腦膜炎、腦干腦炎、神經源性肺水腫等并發癥,極少數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者可留有后遺癥,嚴重危害兒童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被喻
關于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介紹
各年齡組兒童均可感染發病,但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1.感染初期 患者表現為低熱、流涕、咳嗽、食欲下降、口痛等。發熱是嬰幼兒腸道病毒71型感染的常見臨床癥狀。 2.口腔黏膜 出現小皰疹,常分布于舌、頰黏膜、硬腭,皰疹破潰后形成潰瘍。 3.皮膚 在口腔病變的同時皮膚可以出現斑丘疹和
治療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的相關介紹
1.治療原則 主要是對癥處理。 (1)口服B族維生素 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 (2)嘔吐難以進食者 給予輸液。當口腔有糜爛而進食困難時,可以給予易消化的流食,飯后漱口。 (3)口腔潰瘍 給予可選用青黛散、雙料喉風散、冰硼散等外涂,并保持局部清潔,避免細菌的繼發感染。 (4
關于手足口病的基本介紹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
關于腸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介紹
人們最早發現手足口病的病原是柯薩奇A16(CA16),后來發現柯薩奇病毒A組4型、5型、9型、10型以及B組2型和5型等腸道病毒也可引起手足口病。自1969年首次分離到EV71以來,人們逐漸認識到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此病傳染性強,常見全家發病,并可造成局部暴發流行。患者以4~5歲以下小
《兒童手足口診療指南》解讀
導讀: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型),其中以柯薩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最為常見。多發生于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
關于手足口病的鑒別診斷介紹
散在發生時,須與皰疹性咽頰炎、風疹等鑒別: 1.單純皰疹性口炎 四季均可發病,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以散發病例為主。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及潰瘍。但沒有手、足部皰疹。 2.皰疹性咽頰炎 主要由柯薩奇病毒引起,患兒發熱、咽痛,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灰白色皰疹,周圍有紅,皰疹破潰形成潰瘍。病變在口腔后部;
關于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介紹
急性起病,發熱、手掌或足底部出現斑丘疹和皰疹、臀部或膝蓋也可出現皮疹、皮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的皰疹、疼痛明顯、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重癥病例:有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的患者,同時伴有肌陣攣或腦炎、急性遲緩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腫等。手
關于手足口病的一般治療介紹
本病如無并發癥,預后一般良好,多在一周內痊愈。主要為對癥治療。 (1)首先隔離患兒,接觸者應注意消毒隔離,避免交叉感染。 (2)對癥治療,做好口腔護理。 (3)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4)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5)臀部有皮疹的寶寶
手足口病的合并治療介紹
(1)密切監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心等重要臟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別注意監測血壓、血氣分析、血糖及胸片。 (2)注意維持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及對重要臟器的保護。 (3)有顱內壓增高者給予相應處理。 (4)出現低氧血癥、呼吸困難等呼吸衰竭征象者,宜及早進行機械通氣治療。 (5)維持血壓穩定
關于手足口病傳播與預防
?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腸道病毒引起一種常見的急性傳染病之一,為全球性傳染病。2008年5月2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正式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腸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薩奇病毒16(CVA16)是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見病原。世界大部分地區均
解讀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型)腸道病毒引起的,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的,以口、手、足、肛周發生皰疹為主要特征的急性傳染病。2008年5月,衛計委將其列入傳染病防止法規定的丙類傳染病。??? 手足口病并不可怕。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方式,才能更有效預防控制疾病。??? 手足口病的元兇???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型
關于腺病毒胃腸炎的基本概述
腸道病毒屬于微小RNA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1、2、3型,柯薩奇病毒,艾可病毒和新型腸道病毒(現稱腸道病毒)68-71型幾類。這些病毒雖名為腸道病毒,傳播方式與病毒性胃腸炎相同均為糞—口傳染,都以兒童感染特別是托兒機構集體感染為主,開始致病也在腸道,但病毒可通過血循環到達全身,引起全身癥狀。而
一例腸道病毒71型感染重癥手足口病共患川崎病病例分析
手足口病(HFMD)是嬰兒和兒童的一種常見疾病,其主要臨床表現是發熱以及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皰疹。川崎病(KD)又稱為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臨床可見發熱、皮疹、指趾末端脫皮等表現。二者的臨床表現相似,實驗室檢查均可出現白細胞(WBC)升高、C反應蛋白(CRP)增高、紅細胞沉降率(ESR)增快等。為了
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致重癥手足口病的發病機制及臨...
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致重癥手足口病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多種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主要病原為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 A16)和腸道病毒71型(enterov
關于口腔皰疹的基本介紹
口腔皰疹包括口腔單純性皰疹、口腔帶狀皰疹、手足口病。口腔單純性皰疹是由單純性皰疹病毒引起,對人體的感染非常多見,口腔、皮膚、眼、會陰、神經系統等是常易受侵犯的部位。人類是其天然宿主。又可分為原發性皰疹性口炎和復發性皰疹性口炎,原發性皰疹性口炎多見于兒童,復發性皰疹性口炎多見于成人,主要表現為唇皰
手足口病的診斷
? 一、手足口病的診斷:??? (一)臨床診斷:??? 1在流行季節發病,常見于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多見。??? 2 發熱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無發熱。??? (二)確診:??? 臨床診斷基礎上,具有下列之一者即可確診:??? 1 腸道病毒(COxA16 、EV71等)特異性核酸檢測陽性。
手足口病的治療
(一)普通病例的治療??? 1. 一般治療:注意隔離,避免交叉感染。適當休息,清淡飲食,做好口腔及皮膚護理。??? 2. 對癥治療??? 3. 利巴韋林10-15mg/kg.d,更昔洛韋5-10mg/kg.d。??? (二)重癥病例的治療??? 1、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有條件時進行心電監護。???
科技支撐計劃應急項目手足口病疫苗研制通過可行性論證
據科技部消息:腸道病毒EV71引起的人手足口病是近數十年發現的傳染性疾病之一,該病已經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多次暴發性流行。今年3月以來,該病在我國包括港澳臺在內的29個地方相繼暴發,給我國嬰幼兒的健康和社會穩定帶來了較為嚴重的危害。?為了加強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為臨床診斷和防治提供有效手段,科技部緊急啟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解讀
最近,國家衛健委發布了2018版《手足口病診療指南》,相當于2.0版(以下簡稱“新版”),對2010版(相當于1.0版)做了必要的修改。現初步解讀如下:一、概況:1、定義: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主要病毒的血清型包括三類:柯薩奇病毒A組4~7、9、10、16型和B組1~3、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
上海巴斯德所手足口病相關病毒研究取得新進展
2月,國際學術雜志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黃忠研究組關于手足口病相關的柯薩奇病毒A16型(coxsackievirus A16,CVA16)的最新研究成果。 手足口病是5歲以下兒童中發生的常見傳染病,但目前尚
美疾病控制預防中心稱不必過分擔心手足口病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官員9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美國曾多次暴發手足口病疫情,只要預防和處理措施得當,人們大可不必對這一疾病產生恐慌。 CDC負責協調全球衛生事務的新聞官戴夫·戴格爾介紹說,美國國內曾多次暴發過手足口病疫情,很多患者的病情持續不了多長時間就會自然消失。在美國已查明的疫
手足口病的預防原則
??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播,但也能通過飛沫等其他途徑傳播。手足口病全年均可發病,尤以春季和秋季為發病高峰期。根據往年的情況,從每年的3月底起,就會進入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4月和5月發病人數最多,每年10月份會進入一個發病的小高峰。????? 專家提醒,從現在
關于EV71及其所致手足口病的介紹
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種常見的兒童感染性疾病,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多發于學齡前兒童,三歲以下嬰幼兒普遍易感。其中EV71是導致手足口病的重要病原之一 [1] [2] 。除EV71外,柯薩奇A組16型(CA16)、埃可病毒等均可引起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癥狀
? 手足口病癥狀??? 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多為柯薩奇A16型及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5歲以下嬰幼兒居多,4歲以內占發病數的85%~95%。手足口病癥狀臨床主要表現為以出疹、發熱為特征,斑丘疹常發生于口腔黏膜及手、足遠端部位。個別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等致命并發癥
上海巴斯德所柯薩奇病毒A16型的疫苗研發取得突破
2013年3月,國際學術刊物Vaccine在線發表了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疫苗學與抗病毒策略研究組關于手足口病相關的柯薩奇A16病毒的疫苗研究最新成果。該項研究利用自主研發的基于鼠適應CA16病毒的小鼠感染模型,首次在國際上成功評價了CA16候選疫苗的主動免疫保護效果。 手足口病是一種廣泛流行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二)
? 五、鑒別診斷??? (一)其他兒童發疹性疾病。??? 手足口病普通病例需要與丘疹性蕁麻疹、水痘、不典型麻疹、幼兒急疹、帶狀皰疹以及風疹等鑒別。可根據流行病學特點、皮疹形態、部位、出疹時間、有無淋巴結腫大以及伴隨癥狀等進行鑒別,以皮疹形態及部位最為重要。最終可依據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測進行鑒別。???
手足口病診療指南(一)
衛計委辦公廳關于印發《手足口病診療指南(2010年版)》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計委?衛發明電〔2010〕3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為指導醫療機構做好手足口病診療工作,我部手足口病臨床專家組結合我國手足口病診療實際經驗,借鑒世界衛生組織和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