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表示:無證據證明碘鹽與甲狀腺癌有關
昨天是我國第20個防治碘缺乏病日。市衛生局公布,近年的監測結果顯示,本市兒童、育齡婦女、孕婦三類碘缺乏病防控重點人群的碘營養水平均處于適宜狀態,但孕婦接近適宜水平下限。 碘缺乏會造成“大脖子病”等,更嚴重的是,碘缺乏會對胎兒、嬰幼兒及青少年造成體格及神經系統發育損傷。目前本市兒童、育齡婦女、孕婦三類碘缺乏病防控重點人群的碘營養水平均處于適宜狀態,且未超過正常成年人碘營養攝入的絕對安全范圍。由于本市孕婦碘營養水平已經接近適宜水平下限,所以這類人群還應加強碘營養攝入。 居民現在每日攝入的碘中有70%至80%是由碘鹽提供的,如果不吃碘鹽則不能滿足需要。隨著2012年本市居民食用鹽碘含量標準的下調,新標準食鹽逐步替代舊標準食鹽,本市居民的碘營養水平會出現下降。 近年來,甲狀腺癌的發病率明顯上升,很多市民擔心食用碘鹽是不是會引發甲狀腺癌?對此,衛生部門表示,從目前國內外的研究結果來看,沒有證據表明碘鹽和甲狀腺癌的發生......閱讀全文
專家稱碘營養與甲狀腺惡性腫瘤發病無關
目前國內外絕大多數專家認為,碘營養水平不影響甲狀腺惡性腫瘤的發病。市衛計委稱,目前北京市絕大多數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處于適宜水平。如果不食用碘鹽,或者攝入碘營養過量都會造成身體的危害。 今天上午,市衛計委相關負責人透露,近3年的各類人群碘營養狀況監測結果顯示,北京市人群碘營養狀況均處于WHO等國際
北京居民碘營養水平適宜-補碘過量致癌說法不實
16日是我國第17屆“防治碘缺乏病日”。記者從市衛生局獲悉,北京市居民的碘營養水平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準的適宜水平,實現了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標。對于前段時間社會上流傳的部分地區“補碘過量”導致甲狀腺疾病增加的傳言,衛生局明確表示,這是少數人在認識上存在的誤區,目前,沒有任何跡象顯
甲狀腺攝131碘試驗的原理
碘是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之一,放射性的131I也能被攝取并參與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其被攝取的量和速度與甲狀腺功能密切相關。將131I引入受檢者體內,利用體外探測儀器測定甲狀腺部位放射性計數的變化,可以了解131I被甲狀腺攝取的情況,從而判斷甲狀腺的功能。
上海市居民碘營養狀況適宜-但仍需持續補碘
據上海市疾控中心監測結果,近20年上海市居民的碘營養狀況趨于穩定,總體處于適宜和安全的水平,但孕婦碘營養狀況不足。 上海市外環境的碘含量較低,居民不能通過外環境攝入足夠的碘。長期以來上海市通過食鹽加碘保證了居民的碘營養狀況,碘鹽是沿海地區膳食碘的主要來源,占到50%以上。此外,海帶紫菜貢獻率在
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簡介
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iodine-induced hyperthyroidism,IIH)是指與攝碘量增加有關的甲亢,簡稱碘甲亢,又稱碘性巴塞多病或碘致甲狀腺毒癥(iodine-induced thyrotoxicosis,IIT)。 從攝入的碘量來看,碘甲亢的發生有3種情況:第1種是一次或多
怎樣預防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1.采用適宜的碘攝入量,理想的碘攝入量既能預防地方克汀病和地方性甲腫的發生而又不至于過高而造成IIH。WHO,UNICEF,ICCIDD根據不同人的碘營養要求以及食鹽加碘后出現的IIH,建議人群碘的日攝入量如下:0~1歲50μg;2~6歲90μg;7~12歲120μg;12歲以上150μg;孕婦
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介紹
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介紹:?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是由甲狀腺濾泡細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除在甲狀腺內合成外,主要是由外周組織中的甲狀腺素轉化而來。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濃度雖然較甲狀腺素低得多,但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生物活性要比甲狀腺素高3-5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是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特異性指標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概述
甲狀腺可以選擇性從血液中吸取碘,給予同位素標記的碘(如131碘)也可以被甲狀腺吸取,通過測定頸部甲狀腺部位的放射性計數可以計算出甲狀腺吸碘的速率和強度,甲狀腺吸碘的速率和強度可以反映甲狀腺的功能狀態。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簡介
甲狀腺作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質有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它們對于蛋白質合成、體溫調節、能量產生和調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血清中的T3大多數是外周組織脫碘轉化而來,少部分T3是由甲狀腺直接分泌后釋放到血液中。血清中的T3大多數與結合蛋白結合,其中約9
廣西食鹽碘含量處適宜量水平-部分地區居民碘缺乏
7月26日,在了解了衛生部擬將食用碘鹽中的碘含量從20-60mg/kg下調到20-30mg/kg后,自治區疾控中心地方病防治科劉軍科長稱,根據幾次廣西居民尿碘含量監測,廣西食鹽碘含量處于適宜量水平,在一些低濃度水碘區和偏遠山區農村,居民仍存在碘營養缺乏情況。 廣西碘缺乏病的流行態
甲狀腺攝131碘試驗的檢查過程
方法: (1) 停用含碘豐富的食物和藥物以及其它影響甲狀腺吸碘功能的物質(如海產品、碘制劑、甲狀腺激素、抗甲狀腺藥物等)2-4周。 (2) 空腹口服131I溶液或膠囊 74-185 kBq(2-5μCi),另取等量的131I放入頸部模型中作為標準源。于服藥后2h、4h和24h分別測量甲狀腺部
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簡介
甲狀腺作為人體最大的內分泌腺體,分泌的主要活性物質有四碘甲狀腺原氨酸(T4)和三碘甲狀腺原氨酸(T3),它們對于蛋白質合成、體溫調節、能量產生和調節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T3可由甲狀腺直接分泌后釋放到血液中,但是大部分T3是由游離T4在外周組織脫去一個碘原子而釋放入血。血清中的T3大多數與結合蛋白
甲狀腺攝131碘試驗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 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又稱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格雷夫斯(Graves)病,為自身免疫性疾病。可有怕熱、多汗、激動、食欲亢進,伴消瘦、心動過速、特殊眼征(突眼)、甲狀腺腫大、甲狀腺血管雜音、震顫等表現。基礎代謝(BMR)測定及甲狀腺放射性核素計算機斷層掃描(ECT),有診斷
甲狀腺攝131碘試驗的注意事項
不合宜人群:妊娠期、哺乳期婦女。 檢查前注意:注意正常的飲食,注意正常的作息,防止內分泌混亂。 檢查時要求:積極配合醫生的要求。
甲狀腺攝131碘試驗的正常值
各醫院有自己的正常參考值,一般2小時攝I率為10%-30%,4小時15%-40%,24小時25%-60%,女性多高于男性,兒童及青少年較成人高。雖然正常值范圍可有差異,但24小時甲狀腺攝I率的整體變化規律可用來判斷甲狀腺疾病,正常人甲狀腺攝I率隨時間逐漸上升,24小時達到高峰
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病因分析
碘與甲狀腺的關系密切;前者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原料,成人每天的需碘量約為70μg,青少年為150~200μg。在一定劑量范圍內甲狀腺激素的合成隨碘供應的增加而上升,但如果碘供應量超過一定限度(正常人5mg/d,甲亢患者2mg/d),則可出現相反的結果。 ①短期內大劑量供碘,可使甲狀腺激素的釋放受
碘
性狀本品為灰黑色或藍黑色、有金屬光澤的片狀結晶或塊狀物,質重、脆;有特臭;在常溫中能揮發本品在乙醇、乙醚或二硫化碳中易溶,在四氯化碳中略溶,在水中幾乎不溶;在碘化鉀或碘化鈉的水溶液中溶解。鑒別(1)本品的乙醇溶液或含有碘化鉀或碘化鈉的水溶液均顯紅棕色,在三氯甲烷中顯紫堇色。(2)取本品的飽和水溶液,
血清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基本介紹
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是由甲狀腺濾泡細胞合成及分泌的激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除在甲狀腺內合成外,主要是由外周組織中的甲狀腺素轉化而來。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濃度雖然較甲狀腺素低得多,但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的生物活性要比甲狀腺素高3-5倍。三碘甲狀腺原氨酸是診斷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特異性指標,對估計甲狀腺功能亢進有
關于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預后介紹
1.碘甲亢中約1/2的患者經治療停藥后可自愈。 2.碘缺乏地區碘甲亢患者停藥治療后一般不容易復發。 3.Graves病人停藥后,補碘者比不補碘者更容易引起甲亢復發。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檢查前2個月開始停服含碘高的食品和藥物(海帶、紫菜、海蜇、昆布、海藻、牡蠣、淡菜、復方碘溶液、甲狀腺片、碘酒等)。 (2)停服毛蚶、干貝、蟶子、海延、梭子蟹、三溴合劑、溴苯辛、激素等2周。 (3)停服帶魚、黃魚、鯧魚、鲞魚、烏賊魚、蝦皮、地巴唑、甲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等1周。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升高: ①甲狀腺功能亢進,3h和6h>24h>0.47。 ②甲狀腺處于缺碘狀態:缺碘性甲狀腺腫、絕經期婦女和妊娠6周后孕婦。 ③甲狀腺疾病:亞急性甲狀腺炎、先天性甲狀腺病。 (2)降低: 甲狀腺功能減退、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垂體功能減退所致)、急性或亞急性甲狀腺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早晨空腹口服同位素131碘74一148貝可,然后測定不同時間(一般為服后2、4、24小時)的甲狀腺部位放射性計數,并計算出各個時間的甲狀腺吸131碘率。甲狀腺吸131碘率的正常值各個地區和各個醫院都不一樣,因此要問清各個醫院的正常值,以免錯誤判斷結果。
治療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相關介紹
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相對有自緩性,治療必須停止攝碘,由于甲狀腺碘貯存和血漿碘增加,甲狀腺功能亢進往往持續數周至數月,甲狀腺功能亢進可以自然緩解,輕者可單用β阻滯藥,重者應用抗甲狀腺藥物,外科手術一般不需要,由于甲狀腺攝碘率低,不宜行放射性碘治療。胺碘酮所致甲亢可能存在抗甲狀腺藥物治療抵抗,同時服用
藥物治療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介紹
①抗甲狀腺藥物。硫脲類藥物為首選。雖然此類藥物能透過胎盤對胎兒產生不良影響,但只要合理使用仍安全而有效。目前多首選丙硫氧嘧嘧啶(PTU),因為此藥的胎盤通透性比甲巰咪唑(他巴唑)小。應盡可能采用最小的有效劑量,每天丙硫氧嘧嘧啶(PTU)的劑量不宜大于200mg,因為懷孕3個月時胎兒的甲狀腺已能接
甲狀腺吸131碘功能測定的臨床意義
(1)甲狀腺吸131碘功能測定可用于甲亢、亞急性甲狀腺炎、甲狀腺功能減低以及地方性甲狀腺腫的輔助診斷或鑒別診斷。此項檢查對成人身體幾乎無害,因此安全可靠。但為了防止射線損傷胎兒,禁用于妊娠及哺乳期婦女。 (2)吸碘率增高見于: ①甲狀腺功能亢進:此時不僅有吸131碘率增高,而且吸131碘高峰
概述碘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的發病機制
IIH的發病機制目前仍有爭議,可能的假說包括: 1.在缺碘地區補碘后出現的碘甲亢,過去的解釋為碘缺乏導致甲狀腺合成甲狀腺激素不足,TSH代償性分泌過多;一旦補碘后,在TSH刺激下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而造成甲亢。按照這種假說,甲亢應為暫時的、一過的、非持久性的。IIH病人可能為甲狀腺內過量碘的自身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臨床意義
異常結果: (1)升高: ①甲狀腺功能亢進,3h和6h>24h>0.47。 ②甲狀腺處于缺碘狀態:缺碘性甲狀腺腫、絕經期婦女和妊娠6周后孕婦。 ③甲狀腺疾病:亞急性甲狀腺炎、先天性甲狀腺病。 (2)降低: 甲狀腺功能減退、繼發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癥(垂體功能減退所致)、急性或亞急性甲狀腺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檢查過程
檢查方法:早晨空腹口服同位素131碘74一148貝可,然后測定不同時間(一般為服后2、4、24小時)的甲狀腺部位放射性計數,并計算出各個時間的甲狀腺吸131碘率。甲狀腺吸131碘率的正常值各個地區和各個醫院都不一樣,因此要問清各個醫院的正常值,以免錯誤判斷結果。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注意事項
檢查前: (1)檢查前2個月開始停服含碘高的食品和藥物(海帶、紫菜、海蜇、昆布、海藻、牡蠣、淡菜、復方碘溶液、甲狀腺片、碘酒等)。 (2)停服毛蚶、干貝、蟶子、海延、梭子蟹、三溴合劑、溴苯辛、激素等2周。 (3)停服帶魚、黃魚、鯧魚、鲞魚、烏賊魚、蝦皮、地巴唑、甲基硫氧嘧啶、甲亢平等1周。
甲狀腺131碘吸收率的正常值
蓋革法: 3h:0.057-0.245 (5.7%-24.5%)。 24h:0.0151-0.471 (15.1%-47.1%)。 閃爍法: 3h:0.05-0.30 (5%-30%)。 24h:0.30-0.60 (3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