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析百余“神奇蘑菇”基因組以培育新品種
科學家收集了幾十種“神奇蘑菇”的基因組數據,以了解馴化和培養是如何改變它們的,從而培育新品種蘑菇。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 裸蓋菇的商業品種缺乏遺傳多樣性,因為它們被馴化為人類使用。而澳大利亞自然蘑菇種群保持了更多的多樣性,包括控制蘑菇活性成分裸蓋菇素生產的獨特基因變異。 “令人驚訝的是,一些‘神奇蘑菇’品種的極端純合性。除了控制有性繁殖的基因外,一些品種幾乎沒有任何多樣性。”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Alistair McTaggart說,其背后原因尚不清楚。 據悉,對這些蘑菇的研究是由一個對“神奇蘑菇”感興趣的群體推動的。在沒有資金支持的情況下,他們收集了研究使用的蘑菇品種和分離株,并自費發送樣本。最終,研究人員對100多個“神奇蘑菇”的DNA數據進行了測序和組裝。 課題組對來自澳大利亞的38個蘑菇分離株的基因組進行了測序,并將它們與86個市售品種進行比較。以了解這些蘑菇是否為外來物種,以及馴化如何改變了那些......閱讀全文
美國對我國干蘑菇片實施自動扣留
2019年6月5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1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
雨后野生蘑菇瘋長-市民切勿采摘食用
由于近期陰雨連綿,草地上野生蘑菇大肆生長,廈門、莆田兩地接連發生采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為杜絕食用野生蘑菇引發的食物中毒,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近日,市食安辦發出警示提醒廣大市民,為了生命安全,千萬不要采摘、食用野生蘑菇,確保不發生食用野生蘑菇中毒事故。 據悉,夏季氣溫較高,雨水充沛,是野生蘑菇
熒光蘑菇助專家合成人工熒光素
在巴西分布的一種熒光蘑菇在黑暗中會發出綠色熒光,俄羅斯和巴西科研人員通過分析這種蘑菇的發光機制,人工合成熒光素分子,有望用于開展其他生物化學實驗。 在巴西部分地區的棕櫚樹下長有一種當地人俗稱“椰子花”的熒光蘑菇。在日光下這種蘑菇呈現黃白相間的顏色,但在夜里或黑暗的洞穴中它能發出綠色熒光,吸引昆
熒光蘑菇助專家合成人工熒光素
在巴西分布的一種熒光蘑菇在黑暗中會發出綠色熒光,俄羅斯和巴西科研人員通過分析這種蘑菇的發光機制,人工合成熒光素分子,有望用于開展其他生物化學實驗。 在巴西部分地區的棕櫚樹下長有一種當地人俗稱“椰子花”的熒光蘑菇。在日光下這種蘑菇呈現黃白相間的顏色,但在夜里或黑暗的洞穴中它能發出綠色熒光,吸引昆
野生蘑菇易中毒,食用菇該怎么買?
2016年6月23日,粵北翁源縣發生5人(1名成人,4名青少年兒童)誤食野生蘑菇的嚴重中毒事件,其中造成2人死亡,3人在重癥監護室(ICU)搶救。 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毒菇專家李泰輝研究員和鄧旺秋博士對患者家屬采集和食用的野生蘑菇樣品進行鑒定,確認其中含有兩種劇毒蘑菇:裂皮鵝膏(Amanita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古老蘑菇化石
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和新西蘭、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科研團隊,從多年來在遼寧、內蒙古和緬甸克欽邦北部的胡康河谷等地采集到的琥珀標本中,近日確定發現了4枚距今1億年左右的蘑菇化石。這4枚蘑菇化石形成于白堊紀中期,被發現時結構完好,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蘑菇化石。 據悉,該項研究由中國科學
南寧:茄子與蘑菇同吃會中毒-專家辟謠
這兩天,凌先生被朋友圈的一則“緊急通知”給嚇到了,各大菜市常見的茄子和蘑菇,居然不能放在一起吃,這是真的嗎?昨日,記者采訪了廣西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副主任江濤。他說:這是謠言,除非你吃的是毒蘑菇。 近日,南寧市民凌先生在朋友圈看到的這則“緊急通知”,說得確實嚇人。帖子稱“最近醫院急診的
美國對我國出口干蘑菇實施自動扣留
近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一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預警編號發布日期地區企業名稱產品名稱項目99-082023-2-13湖北襄陽Hubei Pinglin Leishan Natural Food Co. Ltd干蘑菇多菌靈、咪
廣東專家建議野生毒蘑菇不要采食
2月22日,記者從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獲悉,2月13日,廣東省豐順縣發生了一起4人因誤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獲知消息后,該所研究員鄧旺秋、助理研究員李挺等人于火速趕赴現場開展調查。經鑒定,導致這起中毒事件的主兇正是經常在廣東地區早春季節殺人眾多的劇毒蘑菇——致命鵝膏Amanita exitial
研究實現用蘑菇茄子運輸天然氣
蘑菇、茄子除了食用,還可用來運輸天然氣?這貌似有點匪夷所思,卻有據可依。華南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與合作者成功地把天然氣儲存到蘑菇和茄子當中運輸,使氣體運輸變得更穩定、便宜。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英國《能源與環境科學》雜志上。 目前,天然氣運輸主要有長距離輸氣管道運輸、液化天然氣運輸、壓縮天然氣運
闡明在黑暗中發光蘑菇的秘密
科學家們現在了解了有生物光蘑菇的發光機制,這可能為將真菌的生物光用于分析與成像技術的新的可能性做好準備。生物發光是一種高度保守的現象,它存在于各種不同的生物體中;已知僅真菌就有大約80種有生物光的不同品種,它們散布于全球各地。在多數情況下,當活體生物中一種叫做熒光素的分子和其酶伴熒光素酶與能量和
馬里奧吃蘑菇變大背后的真相!!!
菊長最懷念的就是小時候打開小霸王學習機和馬里奧一起學習時光,那時候菊長一條命可以通關超級馬里奧,覺得自己長大后肯定能成為一名科學家什么的。少年菊長的煩惱只有菊長自己懂,時常憂郁地望著窗外的藍天白云,夢想自己也能像馬里奧一樣,吃一個變大蘑菇就能馬上長大。 本來菊長都快忘記這回事了,但最近任地獄又
吃蘑菇可降低患認知障礙風險
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領銜的一個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阿爾茨海默病》雜志上發表論文說,每周食用超過300克蘑菇的老年人,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可降低一半。圖片來源于網絡 輕度認知障礙是指老年人出現輕度記憶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但未達到癡呆標準的認知損傷狀態。研究人員認為,食用蘑菇有助于降低患認知障礙
工程院院士李玉:端牢“蘑菇飯碗”
第一屆菌物科學與工程國際大會19日在吉林長春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菌物學家李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要把“蘑菇飯碗”牢牢端在中國人自己的手里,繼續推動食用菌價值研究向前發展。 此次會議由吉林農業大學、國際藥用菌學會聯合主辦,來自中外行業協會、高校院所、食藥用菌企業的院士專家、產
蘑菇可以從你的舊手機里掘出黃金
據科技博客網站Gizmodo報道,砸開舊手機,你會發現很多電路,當然也不乏貴金屬。“十萬只手機里估計有2.4千克黃金,900多千克銅,25千克白銀,或者比這還多。”科技網站Motherboard報道稱。那么,可不可以通過菌類,安全廉價地回收貴金屬呢? 從老舊的電子產品回收黃金利潤可觀
美國對中國產蘑菇粉等實施自動扣留
2019年8月14日,美國FDA網站更新了進口預警措施(Import Alert),其中,對我國1家企業的相關產品實施了自動扣留,詳情如下:
劇毒蘑菇產毒與基因水平轉移有關
劇毒蘑菇可致人于死地,原因在其含有毒素物質。記者21日獲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屬于不同科別的劇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鵝膏毒肽”,源于早年發生的基因水平轉移事件。 據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羅宏副研究員介紹,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的需
雙孢蘑菇顏色分級評定用標準光源箱
在自然界中,非自發光的物體,是靠發光體(如太陽)各種照明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上才呈現出顏色。這種色稱為表面色。這種色是人們生活中見得花、草、樹木、衣服、皮膚等表面色。在黑暗無光的情況下,我們是不會看到這類物體的顏色的。換句話所,物體的顏色是由光線在物體上被反射和吸收的情況決定的,同時又受到光源條件下
歐盟開發蘑菇種植病蟲害生物控制技術
歐盟蘑菇種植總產量約100萬噸,年銷售額13億歐元,就業人員達5萬人。歐盟蘑菇種植業正面臨全球激烈競爭,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蘑菇生產過程中病蟲害控制的高成本,需要花費6000萬歐元購買化學殺蟲劑進行疾病防治。歐洲地區蘑菇生產主要品種為白色雙孢菇,主要病蟲害由尖眼蕈蚊引起,而真菌感染疾病主要為4大
劇毒蘑菇產毒與基因水平轉移有關
據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羅宏副研究員介紹,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可驅走對其有傷害的昆蟲或其它動物,讓后代孢子有機會成熟并得以傳播和繁衍。因此,一些蘑菇進化出了高效的“毒素生產線”,增強了其生存適應能力。早在100多年前,人們就已發現世界上最毒的鵝膏屬、盔孢
世界上最毒蘑菇是如何煉成的
世界上最毒蘑菇——鵝膏是如何煉成的?近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人員在鵝膏環肽毒素合成機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不僅發現了兩個鵝膏環肽合成新的關鍵基因,還首次證實鵝膏、盔孢傘、環柄菇之所以都能產生鵝膏環肽毒素,其根源是基因水平轉移。鵝膏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鵝膏環肽生源合成途徑產生了眾多創新,產
劇毒蘑菇產毒與基因水平轉移有關
劇毒蘑菇可致人于死地,原因在其含有毒素物質。記者8月21日獲悉,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一項研究成果發現,屬于不同科別的劇毒蘑菇,能合成相同的、令人毛骨悚然的“鵝膏毒肽”,源于早年發生的基因水平轉移事件。 據中國科學院東亞植物多樣性與生物地理學重點實驗室羅宏副研究員介紹,毒素是蘑菇因自我生存
毒蘑菇毒素檢測有新法UPLCMS/MS
浙江省溫州市疾控中心理化檢驗科主任技師張秀堯于近日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極桿質譜聯用分析方法(),并快速確證檢測尿液和血漿中的毒蘑菇毒素檢測,其樣品的檢出限分別為每毫升0.2毫微克~1.0毫微克和每毫升0.1毫微克~0.5毫微克。該研究報告論文已在《分析化學》今年第一期刊出。 引
湖北發生毒蘑菇中毒事件-3人死亡
昨日凌晨2點,66歲的雷章銀經搶救無效死亡。至此,發生在大冶的毒蘑菇中毒事件已造成3人死亡。 11日晚,江西瑞昌的6名民工在大冶殷祖鎮董家口村伐竹后,食用了自行采摘的野生蘑菇。當晚,6人相繼出現嘔吐,被連夜送到醫院救治。經診斷,中毒民工的心、肝、腎等器官功能嚴重受損。除雷章銀外,另有2人已分別
洛陽食用蘑菇中毒事件:已2人死亡
近日,洛陽市個別縣先后發生多起家庭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事件,其中14人中毒,2人死亡。8月1日,河南省衛生廳下發緊急通知,提醒市民不采、不買、不賣、不食野生蘑菇,慎防中毒。 14人陸續發生毒蘑菇中毒 7月22日中午,欒川縣獅子廟奧興鐵礦公司3人食用自采蘑菇后陸續發病。其中2名男性患者分別于7月
發現蘑菇提取物AHCC能夠殺滅HPV病毒
Judith A. Smith, Pharm.D.??????? 根據美國得克薩斯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UTHealth)的一個試點臨床試驗結果表明,一種日本蘑菇的提取物AHCC似乎能夠有效的消滅人乳頭瘤病毒(HPV),該研究結果由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生殖科學副教授Judith A. Smit
南京化學品倉庫著火-高空騰蘑菇云
“砰砰幾聲炸響,接著樓下倉庫就騰起大火,要不是我抱著孫子及時跑下樓,我們祖孫倆恐怕會被嗆死在家里。”家住城市綠洲小區19棟6層一住戶江大媽告訴記者。原來,昨日上午11點左右,南京棲霞區和燕路448號凱燕電子有限公司發生火災,經過消防官兵奮力撲球,大火
廣西發食品中毒預警:蘑菇別亂吃-牡蠣別生吃
5月4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衛生廳發出了食品中毒預警信息,目前正是野蘑菇、野菜中毒事件的多發季節,盡量不要在野外采食。喜歡生吃牡蠣的人也要留意了,如果生吃被病毒污染的牡蠣也可能會引發中毒。 又到蘑菇中毒高發期 每年的3~6月是野生菌類生長繁殖的旺盛期。在廣西,這也是誤食毒蘑菇引發中毒事件的高
千變萬化小蘑菇-影響人們衣食住
從奈飛熱播的紀錄片《神奇真菌》,到探索使用致幻蘑菇中發現的化合物治療抑郁癥,“蘑菇”熱潮正在蓬勃興起。最近,全球多家生物技術公司正在從蘑菇身上挖掘更大潛力。據美國《福布斯》雜志網站介紹,真菌是森林生態系統中“低調”的塑造者。它們與樹木等植物共生,樹木生長時它們釋放養分,樹木枯死時它們可將其分解。人類
納米蘑菇傳感器:一種材料-多種應用
來自沖繩科學技術研究所(OIST)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等離子體納米傳感器,可以實時監測細胞的增殖,并具有其他的應用潛質。研究發表在最近的《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雜志上。揭示細胞的增殖過程是對細胞和組織的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洞察。這種材料最吸引人的地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