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小球性"與"非腎小球性"血尿的鑒別在臨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二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療原則亦不同。二者的鑒別除常規的病史、生化、免疫學、影像學及腎穿刺活檢外,尿紅細胞的檢測是二者初步鑒別的有效輔助方法。當前鑒別腎性與非腎性血尿的方法有普通光鏡、相差顯微鏡、掃描電鏡、血液分析儀及尿液有形成分分析儀。以上幾種方法各有其優缺點,基于簡便、經濟、快捷標準化的原則,我們對一組血尿患者進行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檢測以鑒別血尿來源,取得較滿意結果,現報道如下。1一般資料1.1 UF-100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 尿沉渣分析儀由光學系統(氬激光)、液壓系統、電阻抗檢測系統和電子系統組成。尿沉渣細胞信號表達為3類:前向散射光、熒光和電阻抗。前向散射光反映細胞的大小、長度;熒光反映細胞染色質的強度和長度;電阻抗反映細胞的體積。1.2臨床資料 本......閱讀全文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紅細胞結果分析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綜合應用了先進的流式細胞儀原理、電阻抗法及熒光染色技術,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有形成分,是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而尿干化學分析儀由于
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與尿干化學分析法、顯微鏡鏡檢聯合檢測尿白、紅細胞結果分析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綜合應用了先進的流式細胞儀原理、電阻抗法及熒光染色技術,能夠全自動定量檢測非離心尿液中的紅細胞、白細胞等有形成分,是目前國內外較先進的全自動尿沉渣分析儀。而尿干化學分析儀由于操作簡易、標本用量少、檢測速度快也
[摘 要] 目的:探討UF-50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尿中管型的準確性及其影響因素。方法:隨機收集住院患者的晨尿標本500份,先用UF-50尿沉渣分析儀自動進樣模式檢測,后再將標本離心取沉渣于Olympus顯微鏡下鏡檢。將兩種方法檢測的結果作比較。結果:500份標
從主任給我一個題目,讓我向大家介紹一下臨床檢方面的進展和談談我們的差距,確定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我想進展方面有三個,一個是各種自動化檢則儀器的升級和使用一個是檢測標準化的問題:再一個是一些新的檢測項目陸續進入臨床應用。 差距,我和各位主任的想
[摘 要] 目的:探討尿液標本聯合檢測的臨床應用。方法:隨機選擇1 508例病人尿液,同時用UF-100型尿沉渣分析儀,尿干化學分析儀和顯微鏡檢測,比較多個參數結果。結果:大多數標本3種檢測方法結果較一致,在檢測結果不一致的標本中,UF-100對紅細胞(RBC)、白細胞(WBC)、管型有
【摘要】 目的 觀察菌尿對尿液分析儀(美國尿沉渣分析儀DiaSys R/S500和FA100尿液分析儀)測定紅細胞產生的影響。方法用DiaSys R/S500和鏡檢法、FA100和單克隆法分別測定菌尿、非菌尿尿液的紅細胞(或潛血);取健康正常人尿液加入一定濃度的細菌(菌尿組),再用分析儀測定其紅細胞
目前應用于臨床的尿液分析法主要有干化學分析,尿沉渣顯微鏡檢查以及尿沉渣分析儀檢測,就3種方法在臨床應用上各有側重,方法學上各有局限性,影響因素也各不相同。要做到既為臨床提供可靠的依據,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本文通過隨機選取的1 508份住院病
隨著尿液分析儀自動化程度的提高,尿液分析在各醫療機構中已經成為疾病的診斷和健康普查不可缺少的項目[1]。但許多因素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儀器法的準確性,而同時操作者又忽略了尿沉渣鏡檢法的必要性。筆者對1500份尿液同時進行了尿液分析儀法與尿沉渣鏡檢法的檢測,對兩種方法檢測尿中紅、白細胞的結果做了分析與
"腎小球性"與"非腎小球性"血尿的鑒別在臨床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為二者的病因完全不同,治療原則亦不同。二者的鑒別除常規的病史、生化、免疫學、影像學及腎穿刺活檢外,尿紅細胞的檢測是二者初步鑒別的有效輔助方法。當前鑒別腎性與非腎性血尿的方法有普通光
重視尿液有形成分檢查: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如流式細胞儀、電鏡等)
尿液分析( urinalysis) 以往稱為尿常規檢查( routine examination of urine) ,即采用理學、化學、顯微鏡方法來檢查尿液,由于是每個住院患者必須完成的常規檢驗,故常簡稱為尿常規。隨著科學的發展,新技術、新方法、新儀器(如流式細胞儀、電鏡等) 檢查尿液;微生物、免
尿液常規分析是臨床常用的檢驗項目,作為臨床三大常規檢測項目之一,尿液分析以其操作簡便,實驗快捷,取材簡單,對臨床診斷高幫助性深得臨床認可。尿液分析及其形態學可用以臨床診斷和鑒別多種疾病(腎臟疾病、泌尿系統感染或結石等),在臨床治療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1]。隨著醫學科技和實驗技術的發展,尿液干化
當前,自動化的血液及尿分析儀在我國已相當普及,它不僅大大提高了臨床檢驗的效率,減輕勞動強度,促進了檢驗方法的標準化和結果的可比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檢驗的精密度和準確性。這類儀器的顯著特點之一是,將原先要在顯微鏡下辨認或計數的細胞,改變為根據細胞的大小、內部和表面結構、加入特殊試劑(如溶血
多聯試帶的基本結構采用了多層膜結構:第一層尼龍膜起保護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質對反應的污染,保證試帶的完整性;第二層絨制層,包括碘酸鹽層和試劑層,碘酸鹽層可破壞維生素C等干擾物質,試劑層與尿液所測定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第三層是固有試劑的吸水層,可使尿液均勻、快速地浸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鄰反應區;最后
摘自《1999.12.10現代診斷與治療雜志》 在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患者尿液中,常常可鏡檢出一些有形成分,如細胞、管形、結晶、病原體等,這些有形成分的檢出,對疾病的臨床診斷和治療有很大的意義,甚至有決定性意義。1、尿沉渣檢查 &nbs
摘要 目的:對比四種不同方法檢測尿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結果。以分析其影響因素和臨床價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儀、尿沉渣顯微鏡檢查尿紅細胞、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試驗對167份尿液聯合檢查,對四種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以鏡檢法為標準UF一100尿沉渣分析法紅細胞準確度為86.2
摘要 目的:對比四種不同方法檢測尿液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的結果。以分析其影響因素和臨床價值。方法:采用UF-100尿沉渣分析儀、尿沉渣顯微鏡檢查尿紅細胞、干化學法、膠體金單克隆抗體法隱血試驗對167份尿液聯合檢查,對四種檢測結果進行對比。結果:以鏡檢法為標準UF一100尿沉渣分析法紅細胞準確度為86.2
Urinalysis (尿分析),是當前國外普遍使用的一個新詞,由 Urine 和 Analysis 二詞組合構成,其含義相當于我國的尿常規檢驗。尿是一種容易獲得的檢驗材料,其組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變,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所以自古以來,驗尿一起直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診
Urinalysis (尿分析),是當前國外普遍使用的一個新詞,由 Urine 和 Analysis 二詞組合構成,其含義相當于我國的尿常規檢驗。尿是一種容易獲得的檢驗材料,其組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變,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所以自古以來,驗尿一起直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
【摘要】 目的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方法對500份新鮮尿的干化學試帶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干化學隱血陰性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97.4%;干化學隱血微量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69.2%;干化學隱血+~3+尿沉渣儀鏡檢符合率29
【摘要】 目的 探討在尿常規檢查中尿液分析儀法與尿沉渣顯微鏡檢測法相結合的重要性。方法 對500例尿標本用Mejer-600型尿11項分析儀檢測和尿沉渣顯微鏡檢測法同時進行檢測,對其結果進行比較分析。結果 尿液分析儀法與尿沉渣顯微鏡檢測法在尿檢中比較得出:兩者結果相符均為陰性的有445份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 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
腦脊液常規檢測主要包括蛋白定性、細胞計數及定量測定蛋白質、葡萄糖和氯離子,在醫院檢驗科中是檢測量比較少的項目,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檢測儀器,檢測方法通常還是手工方法。但尿分析儀、生化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及血細胞分析儀發展較快,自動化程度日
尿紅細胞檢測是診斷泌尿系疾病,特別是腎病的重要實驗指標之一。顯微鏡檢查仍是目前檢測尿液有形成份的主要手段。隨著自動化尿液分析儀的問世,給尿液分析過篩檢測帶來了一些方便,但該型儀器是否受菌尿的影響,造成尿紅細胞實驗結果差異,迄今未引起注意,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
尿液的主要是由血液通過濾過、重吸收以及排泄后,最終產生的代謝產物。由于尿液的排出對于人體的水、酸堿以及電解質平衡均具有重要的價值,且與血液循環、器官功能、組織穩定性具有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通過對尿液的量、性質、組成進行分析,能夠有效診斷疾病。泌尿系統疾病通過尿常規檢驗即可準確診斷,并為醫師選擇適宜的
朱忠勇 Urinalysis (尿分析),是當前國外普遍使用的一個新詞,由 Urine 和 Analysis 二詞組合構成,其含義相當于我國的尿常規檢驗。尿是一種容易獲得的檢驗材料,其組成的變化不僅能反映泌尿生殖道的病變,而且不少全身性疾病可引起尿成分的變化。所以自古以來,驗尿一起直被認為是一種重
【摘要】 目的尿液干化學法檢測尿隱血與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的對比分析。方法對500份新鮮尿的干化學試帶法檢測尿隱血與尿沉渣鏡檢尿紅細胞結果進行比較。結果干化學隱血陰性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97.4%;干化學隱血微量尿沉渣儀鏡檢RBC符合率69.2%;干化學隱血+~3+尿沉渣儀鏡檢符合
尿液管型概述: 管型是尿沉渣中有重要意義的成分,管型尿的出現往往提示有腎實質性損害。 管型尿是尿液中的蛋白質在腎小管、集合管內凝固而形成的圓柱狀結構物,管型的形成必需有蛋白尿,其形成基質物為T-H糖蛋白。在病理情況下,由于腎小球基底膜的
腦脊液常規檢測主要包括蛋白定性、細胞計數及定量測定蛋白質、葡萄糖和氯離子,在醫院檢驗科中是檢測量比較少的項目,目前還沒有專門的檢測儀器,檢測方法通常還是手工方法。但尿分析儀、生化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及血細胞分析儀發展較快,自動化程度日益增強,本文就使用這些儀器對腦脊液常規進行檢測做可行性分析。
結 果 1.尿沉渣細菌定量計數與尿液細菌培養結果比較 350例尿液標本中,尿沉渣細菌計數陽性43例,陽性率12.29%,陰性307例,陰性率87.71%;尿液細菌培養陽性41例,陽性率11.71%,陰性309例,陰性率88.29%。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結果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