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開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
2月27日,南京大學發布“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總體方案。這是全國高校首個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計劃于2024年9月面向南京大學3700余名新生開放。 據介紹,該課程體系采用“1+X+Y”三層次,即“1門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X門人工智能素養課+Y門各學科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展課”。其中,“1門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旨在引導學生認識人工智能的學科發展、前世今生、基本概念、基礎技術、典型應用場景、常見工具平臺等,培養學生從跨學科視角思考人工智能倫理、治理以及人工智能與社會發展間的關系。 在課程組織形式上,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實施“集體授課+小班主題研討+實習實踐+AI助教”的教學形式,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引入人工智能助教等智能工具,構建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人機深度互動的人工智能課堂。 “X門人工智能素養課”旨在幫助學生掌握人工智能應用實踐的基本技能,以案例教學為主,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在自然科學研究以及數字人文......閱讀全文
南京大學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34.shtm 2月27日,南京大學召開新學期工作布置會,會上發布了2024年9月面向全體本科新生開設的“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總體方案,在全國高校首開先河! 會上,南京大學黨委書
硬核!南京大學再發Science!
極端野火威脅著人類生命、空氣質量和生態系統。氣象學在野火行為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野火和氣候之間的聯系已被廣泛研究。然而,目前還不完全清楚火災天氣反饋如何影響短期野火變化,這削弱了人們減輕火災災害的能力。 2023年2月2日,南京大學丁愛軍團隊在Science 在線發表題為“Smoke-wea
剛剛,南京大學回應!
近日有網友舉報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暨國際關系學院黨委副書記、關工委副主任,湖南招生組組長周恒存在違法違紀問題,舉報問題包括導致女生懷孕流產、碩士論文抄襲、博士論文抄襲等。南京大學回應: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已在第一時間成立專班進行調查核實,并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處理。 今天中午,南京大學發布微博
南大開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37.shtm2月27日,南京大學發布“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總體方案。這是全國高校首個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計劃于2024年9月面向南京大學3700余名新生開放。 ???“人工智能
南大黨委書記解讀首開人工智能通識課程體系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939.shtm 南京大學近期宣布2024年9月將面向全體本科新生開設“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此舉在全國首開先河,引發關注。 “人工智能不是萬能的,但在人工智能廣泛滲透、加快邁進智能化新
南京大學獲贈1.2億!
據南京大學1月20日消息,南京大學校友高振東、孫國香為母校120周年華誕提前獻上生日禮物,捐資1.2億元人民幣發起設立“南京大學寶時得卓越人才培育與研究基金”。據介紹,該基金重點支持同步成立的南京大學“寶時得卓越人才培育與研究中心”,針對“拔尖創新人才”“未來技術領軍人才”“創新創業杰出人才”“未來
開宗立院,能補上人工智能人才缺口嗎
再次躋身兩會熱詞的人工智能在教育界掀起了一股熱潮。近日有消息稱,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高校開設人工智能學院之后,南京大學也宣布開設人工智能學院。高校爭相涌入人工智能領域究竟是一味跟風還是有先見之明?“人工智能真正需要的人才絕不是買點設備、下載開源代碼、上幾天培訓班就行的。人工智能的發展
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啟動
9月8日上午,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江蘇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江蘇省副省長馬欣,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出席啟動儀式并講話。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田福元出席儀式。儀式由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學校長呂建主持。 胡金波在致辭中介紹,南京大學將在總體布局、學科布局、人才培養、服務地方等
中科院院士,任職南京大學!
日前,南京市委統戰部官網發布南京歐美同學會“會員之家”“知行教育實踐研究院”揭牌儀式暨“留學報國 智匯金陵”院士論壇舉行的消息,并透露中科院院士顧寧,已出任南京大學醫學院教授。顧寧簡歷顧寧,男,1964年5月生,籍貫江蘇南京,生物醫用納米材料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士,美國醫學與
南京大學PNAS文章:基因轉換事件
來自來自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英國巴斯大學等處的研究人員指出了減數分裂過程中的一個重要進化進程:擬南芥重組事件中大部分都屬于基因轉換事件,這將有助于解析擬南芥著絲點附近具有較高的遺傳多樣性的遺傳模式。相關成果公布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雜志上。 文章的
南大開設全國首個“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
2月27日,南京大學發布“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總體方案。這是全國高校首個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程體系,計劃于2024年9月面向南京大學3700余名新生開放。 據介紹,該課程體系采用“1+X+Y”三層次,即“1門必修的人工智能通識核心課+X門人工智能素養課+Y門各學科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前沿拓
南京大學:一脈相承的教改
不久前,2018年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揭曉,南京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共有5個項目獲一等獎,位列全國高校第一位,涉及外語、閱讀、政治經濟、化學、創新創業5個教改成果,一時間引來眾多高校的關注。而在關注背后,令眾人頗為好奇的一個問題:是什么讓南大教改從眾多高校中脫穎而出? 獨樹一幟、深入細節
南京大學啟動“科學之光”通識課
?10月10日晚6點,南京大學仙林校區第二教學樓燈火通明。距離首批“科學之光”通識課正式開課還有半個小時,304教室內已座無虛席。陸續趕來的學生自行搬來凳子在后排加座。“能近距離聽院士講課,有點小激動。”“聽說以后還可以去參觀實驗室呢。”大家小聲討論著,對即將揭開神秘面紗的課程充滿期待。 202
陳云松任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40.shtm
南京大學教授、博導鄭國梁逝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887.shtm南京大學軟件工程組創始人,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教授、博士生導師鄭國梁先生于2024年3月25日10時57分因病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8歲。 鄭國梁教授1936年11月15
南京大學新增兩名副校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174.shtm 3月16日,南京大學官網顯示,鄭海榮、陸現彩已任該校副校長。 此前,鄭海榮任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委員、副院長(主持工作)。 鄭海榮 ??? 19
人工智能會談判
英國倫敦深度思維公司的一項研究表示,人工智能(AI)代理可談判和形成協議,使其在桌面游戲《外交》中勝過其他無此能力的代理。這些發現展示了一種深度強化學習方法,用其建模的代理可以與其他人工代理溝通和合作,在玩游戲時共同制定計劃。相關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開發能展現出代理間合作和溝通的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如何“向善”
一段時間以來,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攪動了全球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浪潮。從寫代碼到講故事,從撰寫文章到自動制作數據表格……人工智能正在給人類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諸多變化。 我們距離“無所不能”的通用人工智能還有多遠?人工智能的發展帶來哪些安全隱患和挑戰?近日召開的2023北京智源大
“人工智能+”,加什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704.shtm去年,AI語言大模型ChatGPT的誕生引發了全球人工智能浪潮,隨著視頻生成模型Sora的發布,以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
人工智能再次戰勝人類,人工智能強勢闖入醫療界
人工智能技術在物流、醫療、金融、產業物聯網等很多領域都有現實應用。對于關乎每個人健康的醫療領域而言,不管醫生是不是接受,人工智能已強勢闖入醫療界。 最近有兩條消息再次把人工智能推向了高潮: 1.2017兩會中人工智能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注人工智能的科技界因此熱血沸騰。 2.世界癌
南京大學—ISC環境、健康與安全中心揭牌
5月13日,南京大學—ISC環境、健康與安全中心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揭牌儀式。來自GE、美鋁、輝瑞等100余家國際知名企業的全球供應鏈高管參與儀式。美國駐滬領館總領事出席儀式并致辭。 據了解,中心是由南京大學環境學院和美國可持續發展社區協會(ISC)聯合建立的一個旨在為中國工業企業和供應鏈培
破五唯-南京大學多元評價擢人才
雖然臨近春節,但南京大學(以下簡稱南大)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教授郭少華依然在快馬加鞭地做實驗。如何用廉價原材料制備高性能低成本的鈉離子電池是郭少華正在“死磕”的科研難題。在鈉離子電池產業化之前,還要解決電池的電化學活性降低、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均受限等基礎問題。這是一場科研持久戰:研究難度大、周期長
南京大學250萬公開招標TOF、UPLC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南京大學關于飛行時間質譜檢測器、超高效液相色譜儀(項目編號:0667-194JIBEP6048)進行公開招標,此次招標涉及飛行時間質譜檢測器1套,預算金額:人民幣185萬元,簡要規格描述:四極桿質量范圍:20-16,000 m/z;超高效液相色譜儀1套,預算金額:人民幣6
南京大學數學系:停止招收學碩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525.shtm
IKA實驗創新獎在南京大學頒獎
IKA?實驗創新獎又落戶南京大學! 2011年5月20日, 德國IKA?這個百年企業, 借南京大學109歲校慶之際,于化學大樓舉行了頒獎儀式。 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是我國最早設立的化學院系之一,學院下設化學系、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和化工系。為支持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開展形式多樣的
南京大學最新《Nature》文章發表首發性成果
研究人員巧妙設計實驗,通過體內敲除基因、體外酶催化反應、量子化學計算、分子動力學模擬以及蛋白晶體的研究等,表征了首例可催化[6+4]/[4+2]環加成反應的酶。這類酶的發現將進一步拓展人們對周環反應酶的認識,啟發科學家們將來利用和改造周環反應酶來實現有價值的分子轉化。 來自南京大學生科院的戈惠
南京大學欒升教授發表PNAS新文章
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南京大學及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在擬南芥中液泡膜CBL–CIPK鈣信號網絡調控了鎂離子穩態。這一研究發現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 現任職于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及南京大學的欒升(Sheng Luan)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其主
達到10篇!南京大學,同日2篇Nature
9月14日夜,南京大學兩項重大科研突破同時刊登于《Nature》!南京大學繆峰教授合作團隊在量子模擬前沿領域實現新突破,南京大學張勇教授、肖敏教授、祝世寧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在下一代光電芯片制造領域取得新突破。 據悉,這是南京大學本年度第二次同日連發兩篇正刊。截至目前,南京大學今年在國際頂級學術
南京大學Nature子刊:改進癌癥光學療法
南京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新研究中證實,在光動力療法中采用全氟化碳納米顆粒可以提高活性氧水平,增強對腫瘤生長的抑制。這一研究成果發布在11月3日的《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南京大學醫學院的胡一橋(Yiqiao Hu)教授和吳錦慧(Jinhui Wu)副教授
南京大學一博士生,被退學處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675.shtm南京大學關于2015級博士研究生劉小波應予退學的決定南京大學法學院2015級博士研究生劉小波,因達到本校最長修業年限,根據《南京大學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二十九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