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小小研究員”走進奇妙的珊瑚世界
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當天,廣東珠海長隆宇宙飛船“珊瑚小小研究員”課程上新,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參與。現場,小朋友們換好課程專屬的衣服,走進奇妙的珊瑚世界。孩子們在上“珊瑚小小研究員”的課程。記者了解到,“珊瑚小小研究員”活動旨在通過近距離觀察珊瑚,讓大眾了解珊瑚礁對于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性,同時培養孩子們愛護和保護海洋生態的意識。該課程通過有趣的游戲,近距離觀察珊瑚,認識“奇形怪狀”的珊瑚,了解珊瑚的食物等,同時還可以親手給珊瑚喂食,體驗珊瑚復育,爭做保護珊瑚的小衛士。“這真的是一次難忘的體驗!我們都記住了美麗又脆弱的珊瑚!”在專業科普老師和保育員的指導下,孩子們學習了珊瑚的基本知識,了解珊瑚的生長方式、種類以及它們在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孩子們還穿著專屬的珊瑚馬甲,手持放大鏡觀察珊瑚池的美麗景觀,并參與珊瑚種植和清潔工作。除了珊瑚喂食體驗,課程還包括了環保教育講座和創意手工制作環節。......閱讀全文
“珊瑚小小研究員”走進奇妙的珊瑚世界
4月22日是第55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當天,廣東珠海長隆宇宙飛船“珊瑚小小研究員”課程上新,吸引了眾多親子家庭參與。現場,小朋友們換好課程專屬的衣服,走進奇妙的珊瑚世界。孩子們在上“珊瑚小小研究員”的課程。記者了解到,“珊瑚小小研究員”活動旨在通過近距離觀察珊瑚,讓大眾
國外研發珊瑚幼蟲計數系統以保護珊瑚礁
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科研團隊使用計算機視覺和人工智能(AI)技術,開發了珊瑚產卵和幼蟲成像相機系統(CSLICS)和珊瑚生長評估(CGRAS)系統,可對珊瑚產卵數量進行自動化密集型計數并實時監測珊瑚幼蟲成長過程,從而幫助珊瑚幼蟲量化繁殖,以拯救白化的大堡礁。 CSLICS系統最主要的優勢是使
珊瑚草的概述
珊瑚草(拉丁學名:ThesiumchinenseTurcz,別名:纏百合),鴨跖草科被子植物。 珊瑚草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莖細長,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葉線形,具單脈,花單一,花梗短或很短,花被綠白色,花被管呈管狀,花被裂片;花蕊不外伸,子房無柄,花柱很短,堅果橢圓形或近球形,淡
珊瑚草的介紹
珊瑚草(拉丁學名:ThesiumchinenseTurcz,別名:纏百合),鴨跖草科被子植物。 珊瑚草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莖細長,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葉線形,具單脈,花單一,花梗短或很短,花被綠白色,花被管呈管狀,花被裂片;花蕊不外伸,子房無柄,花柱很短,堅果橢圓形或近球形,淡
全國珊瑚礁論壇聚焦珊瑚礁研究與保護
近日,以“共享未來:珊瑚礁研究與保護”為主題的全國珊瑚礁論壇暨中國太平洋學會珊瑚礁分會2022年會/中國互聯網公益峰會·邊會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南海海洋所、自然資源部南海生態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廣西大學、海南大學、暨南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的多位專家作特邀報告。 南海海洋所副
防曬“神器”竟是珊瑚“殺手”
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物最豐富、最具經濟價值的生態系統之一。盡管珊瑚礁具有巨大的環境和社會經濟價值,但由于一系列人為壓力因素,包括海水溫度升高、沿海養分污染和過度捕撈,珊瑚礁在全球范圍內正在衰退。近年來,外用防曬霜中的一種化學成分羥苯甲酮已被確定對珊瑚健康構成威脅。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6日發表在《科
珊瑚草的品種介紹
檀香科草本或灌木,稀小喬木,常為寄生或半寄生,稀重寄生植物。單葉,互生或對生,有時退化呈鱗片狀,無托葉。苞片多少與花梗貼生,小苞片單生或成對,通常離生或與苞片連生呈總苞狀。約30屬,400種,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和溫帶。中國產8屬,35種、6變種,各省區皆產。 檀香科 Santalaceae
珊瑚草的臨床應用
治療各種急性炎癥:取珊瑚草全草(干品)煎服。春、夏采集者,每日0.5~2兩;秋季采集者,每日2~3兩(小兒酌減)。治療各種急性炎癥計30余種,200余例,有效率平均在90左右。其中急性乳腺炎44例,痊愈31例,顯效9例,好轉2例,無效2例,平均療程4天;大葉性肺炎40例,痊愈30例,顯效2例,好
珊瑚草的繁殖方法
用種子繁殖,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百蕊草蒴果成熟時開裂,種子易撒落在地面,故應在果實7~8月份成熟時采收種子。 (1)春播于4月中、下旬,秋播于10月中、下旬或11月上旬進行。在整好的地上,把種子均勻撒入溝內,覆土1~2厘米,按行距20~23厘米開淺溝條播,每公頃播種量11.25~15千克,
硬殼海藻讓珊瑚“窒息”
美國海洋生物學家研究發現,一種藻殼(PAC)正在世界各地的珊瑚礁上迅速擴張,并殺死珊瑚,甚至改變了整個生態系統。相關研究11月6日發表于《當代生物學》期刊。過去幾十年,藻類通過阻擋陽光、物理磨損,以及產生有害的化學物質,慢慢地將珊瑚從全球的原生珊瑚礁中“抹殺”。但近年來,一種新型的藻類威脅在加勒比等
硬殼海藻讓珊瑚“窒息”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1/511780.shtm
珊瑚樹的概述
珊瑚樹(拉丁學名: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別名早禾樹、法國冬青、高櫨樹等,屬于忍冬科莢蒾屬植物。[1] 珊瑚樹分布于朝鮮南部、日本和中國,高10米左右,樹冠倒卵形,枝干挺直,樹皮灰褐色,具有圓形皮孔,葉對生,表面暗綠色,常年蒼翠欲滴,葉倒卵狀矩圓形至
珊瑚樹的介紹
珊瑚樹(拉丁學名: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別名早禾樹、法國冬青、高櫨樹等,屬于忍冬科莢蒾屬植物。[1] 珊瑚樹分布于朝鮮南部、日本和中國,高10米左右,樹冠倒卵形,枝干挺直,樹皮灰褐色,具有圓形皮孔,葉對生,表面暗綠色,常年蒼翠欲滴,葉倒卵狀矩圓形至
珊瑚樹的簡介
珊瑚樹(拉丁學名: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別名早禾樹、法國冬青、高櫨樹等,屬于忍冬科莢蒾屬植物。[1] 珊瑚樹分布于朝鮮南部、日本和中國,高10米左右,樹冠倒卵形,枝干挺直,樹皮灰褐色,具有圓形皮孔,葉對生,表面暗綠色,常年蒼翠欲滴,葉倒卵狀矩圓形至
“種珊瑚”,非做不可
在海里“種珊瑚”,第一步需要用鐵釘將珊瑚樹底的錨錘入海底。把80厘米長、1.8厘米粗的鐵釘打入海底,在陸地上算不上復雜的操作,但到了海底,在壓力和浮力的干擾下絕不輕松,不僅需要技術嫻熟,更需要超強的體力。 這件事,黃暉和她的團隊已經做了十幾年。作為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太平洋學會
“熬過”白化-珊瑚變得更“堅韌”
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澳大利亞大堡礁可能比人們認為的更頑強。一項新研究發現,盡管白化事件威脅大堡礁珊瑚,但能夠“熬過”白化的珊瑚會變得更為堅韌,能更好地抵御環境壓力。 正常情況下,珊瑚會呈現多種色彩,但這些顏色并非珊瑚本身所有,而是來自寄居于珊瑚體內的海藻。微小的共生海藻通過光合作用為珊瑚提供
海豚傷皮膚,珊瑚當“診所”
一個人如果得了皮疹,他可能會去看醫生,然后買一些藥膏涂抹。那海豚該怎么辦呢? 印度—太平洋寬吻海豚也面臨皮膚問題,但它們是通過排隊摩擦珊瑚獲取藥物的。研究人員發現,海豚選擇的珊瑚具有藥用價值,能夠用來治療皮膚疾病。5月19日,相關論文發表于《交叉科學》。 13年前,瑞士蘇黎世大學野生生
珊瑚骨骼“記錄”戰爭汞污染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劉羿副教授與加拿大特倫特大學孫若愚博士合作,對過去200年我國南海珊瑚中汞含量進行研究,發現汞含量變化與一些重要戰爭密切相關,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達到頂峰。該研究成果以“中國南海北部二百年的珊瑚骨骼記錄了中國近代戰爭汞污染”為題,發表在地學環境領域國際頂尖雜志《環境科學與
珊瑚樹的分布范圍
分布于中國、印度東部、緬甸北部、泰國和越南;在中國分布于福建東南部、湖南南部、廣東、海南和廣西。 珊瑚樹產于福建東南部、湖南南部、廣東、海南和廣西。生于山谷密林中溪澗旁蔽蔭處、疏林中向陽地或平地灌叢中,海拔200-1300米。也常有栽培。印度東部、緬甸北部、泰國和越南也有分布。
珊瑚若消失,海洋會咋樣?
新聞緣起 近年來,自然因素造成海島不斷消失的情況正在成為全球性問題。在南中國海四大群島中,有些珊瑚礁島的面積正在減少,有些島礁甚至已經消失,漁民的破壞性捕撈作業方式為遠海珊瑚島礁的主要威脅。 珊瑚碓生態系統——地球上最古老、最多姿多彩、也是最珍貴的生態系統之一,也是最大程度上反映海洋
珊瑚草的形態特征介紹
1.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無毛;莖細長,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縱溝。葉線形、長1.5-3.5cm,寬0.5-1.5mm,先端急關或漸尖,具單脈。花單一,5數,腋生;花梗短或很短,長3-3.5mm;苞片1枚,線狀披針形;小苞片2枚,線形,長2-6mm,邊緣粗糙;
珊瑚樹的形態特征
珊瑚樹(原變種),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0-15 米;枝灰色或灰褐色,有凸起的小瘤狀皮孔,無毛或有時稍被褐色簇狀毛。冬芽有1-2對卵狀披針形的鱗片。葉革質,橢圓形至矩圓形或矩圓狀倒卵形至倒卵形,有時近圓形,長7-20厘米,頂端短尖至漸尖而鈍頭,有時鈍形至近圓形,基部寬楔形,稀圓形,邊緣上部有
珊瑚礁魚類生物量分布確認加強漁業管理有助珊瑚礁保護
英國《自然》雜志16日發表的一篇生態學論文,確認了世界范圍內魚類生物量顯著高于或者低于預期值的珊瑚礁。這些發現得益于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和社會經濟學因素的新的跨學科方法,其研究結果可能有助于解決全球珊瑚礁退化問題。 珊瑚礁可為許多動植物提供生活區域,同時很大程度地影響著周圍環境的物理和生態條件。此
海洋熱浪摧毀佛羅里達珊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5915.shtm Ian Enochs在加勒比海圣克魯斯島附近的一個珊瑚礁監測點使用溫度計。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美國佛羅里達州南部海域的海水溫度目前已飆升至創紀錄水平,海面溫度比
島嶼鼠患威脅珊瑚礁
圖片來源:Nicholas Graham 鳥糞雖然可以作為島嶼和附近珊瑚礁的肥料,但老鼠肆虐會嚴重破壞這種營養素的來源。近日發表于《自然》的這一發現著重指出了珊瑚礁和周圍生態系統之間的密切聯系。 在開闊大洋上捕食的海鳥通過鳥糞向附近島嶼輸送大量營養素,這有助于增加動植物的生產力。不過,科學家
神水珊瑚七十味丸的功效
神水珊瑚七十味丸,鎮心,安神,定驚,調血。用于腦血栓,腦溢血,冠心病,肢體癱瘓,心動過速或過緩,高血壓,小兒麻痹,癲癇及各種神經炎等。尤其對大腦神經和心臟性疾病有特殊功效。
珊瑚樹的生長習性
珊瑚樹喜溫暖、稍耐寒,喜光稍耐陰。在潮濕、肥沃的中性土壤中生長迅速旺盛,也能適應酸性或微堿性土壤。根系發達、萌芽性強,耐修剪,對有毒氣體抗性強。生于海拔200-1300米的山谷密林中溪澗旁蔽蔭處、疏林中向陽地或平地灌叢中,也常有栽培。 [4]珊瑚樹喜溫暖、稍耐寒,喜光稍耐陰。在潮濕、肥沃的中性土
全球礁石記錄項目為珊瑚拍全景
水下世界就在你的指尖之間。近日,卡特林海景調查啟動了全球礁石記錄項目。該項目受國際保險公司卡特林保險集團資助,是一個含有高分辨率珊瑚礁圖像的數據庫,它最終將把全世界礁石的圖像和數據(比如水溫和渾濁度)記錄下來。通過使用特制的高分辨率攝像機,調查小組可以分別從左、右、下三個方位同時拍攝圖像。
以色列最新研究:珊瑚發光為引誘獵物
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等機構進行的一項新研究認為,珊瑚在海水中發光是為了引誘獵物。相關論文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生物學》雜志上。 在第一階段實驗中,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選用甲殼類動物鹵蟲測試熒光對浮游生物的潛在吸引力。鹵蟲生活于高鹽的鹽田和咸水湖中,是一種重要的餌料生物和良好的實驗動物材料。 研
研究揭示東沙環礁珊瑚死亡率
一項研究顯示,2015年6月東沙環礁的溫度上升了6℃,導致當地近40%的珊瑚群落死亡。相關成果3月22日發表于《科學報告》。 東沙環礁是位于中國南海北部的珊瑚礁,為了了解厄爾尼諾對它的影響,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的Thomas DeCarlo、美國馬薩諸塞州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Anne Cohen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