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月球探測器與地面恢復通信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24日宣布,與月球探測器“SLIM”重新建立了通信。SLIM自3月30日凌晨起處于休眠狀態。據JAXA表示,已確認到23日晚間SLIM發回的數據。其主要功能仍在維持運行,但機體溫度較高,只進行了最基本的操作確認。 ......閱讀全文
日本火箭成功施放“宇宙煙花”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9月2日說,當天晚上發射的一枚火箭順利完成了短暫的科學觀測使命,火箭在下落時分3次施放出細碎的鋰,形成紅色的“宇宙煙花”。?據日本媒體9月3日報道,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參與發射的一枚火箭于當地時間9月2日19時20分(北京時間9月2日18時20分)從日本南部鹿兒島的內之浦宇宙
日本研究人員首次成功測算宇宙亮度
日本東京大學和名古屋大學聯合研究小組日前發表公報稱,他們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測算出宇宙空間平均亮度。 公報指出,在銀河系外觀看宇宙空間的時候,其亮度相當于“在漆黑的東京迪斯尼樂園(約50萬平方米)中點亮3根蠟燭”。 站在地球觀測宇宙亮度的難度在于干擾太多。由于太陽光等影響,在地球上觀測
歐航局“普朗克”探測器繪出最精確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
歐洲航天局21日在其巴黎總部公布了根據“普朗克”太空探測器傳回數據繪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這幅迄今最精確的反映宇宙誕生初期情形的全景圖幾近完美地驗證了宇宙標準模型。 這幅圖根據歐航局2009年發射的“普朗克”探測器在頭15個半月內收集的數據繪制而成,比美國航
日本欲擴大美國猶他宇宙射線觀測陣列
物理學家將使TA的粒子探測器數量增加近一倍。 每隔一段時間,來自外太空的亞原子粒子——宇宙射線便會撞擊大氣層,而其攜帶的能量是人造粒子加速器迄今所實現能量的1000萬倍。物理學家并不知曉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高能粒子來自何方,但得益于其中一項全球最大宇宙射線實驗的拓展,他們正在接近答案。 日本欲耗資
日本研究發現宇宙中氘元素的藏身之處
日本東京大學、新潟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天體物理學雜志》上發表論文說,他們分析日本紅外天文衛星ASTRO-F的觀測數據發現,在低溫環境下形成含氮分子的過程中,紫外線發揮著重要作用,并獲得了氘隱藏于星際空間有機物中的觀測證據。這將幫助人類解開宇宙物質進化之謎。 東京大學日前發布的新聞公
歐航局衛星圖像顯示大地震顯著改變日本地貌
3月16日,在日本大地震重災區巖手縣大船渡市,幾名男子在城市的廢墟上行走。據日本政府16日上午的最新統計,目前,已有3000多人在3月11日發生的里氏9.0級大地震和引發的海嘯中喪生,1萬余人失蹤,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位于東北部的宮城縣、福島縣、巖手縣等地基礎設施嚴重損毀。新華
日本科研人員探究宇宙中哺乳動物能否繁殖
圖為經過凍干技術將搭載于無人補給飛船“鸛”上的老鼠精子樣本(居前)和保存容器。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山梨大學7月11日宣布,將與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等組成研究組進行一項實驗,將鼷鼠的精子長期保存在宇宙空間站后觀察宇宙射線對哺乳動物生殖的影響。 參與實驗的山梨大學教授若山照彥
日本計劃2014年發射宇宙探測器-揭大海起源奧秘
日本宇宙探測器“隼2號”登陸小行星想象圖 據報道,日本宇宙開發機構透露,計劃在2014年發射的探測器,叫“隼2號”,探測的目標是小行星“1999JU3”。根據初步的觀察,“1999JU3”上有有機物和含水量較多的礦物質。“隼2號”計劃登陸這個小行星,并采取內部的巖石帶回地球進行研究
宇宙加速膨脹或與合并嬰兒宇宙有關
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宇宙加速膨脹的奧秘,但是現有理論似乎都未能完全令人滿意。近期,在英國《宇宙學與天體粒子物理學學報》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宇宙加速膨脹可能是它與更小的嬰兒宇宙合并導致的。打開宇宙加速膨脹新思路大爆炸宇宙模型一直是我們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工具。該模型提出,宇宙是由普通物質
VOCs走航分析方法
五步閉環工作法 第一步:科學計劃 依據企業空間分布規律和臭氧高發時間規律,結合本周氣溫、風向、風速、輻射、污染條件等情況,按照“定點監測”“污染源分類”“點為周邊”三個方向制定走航計劃,遇到特殊緊急情況,彈性調整。 第二步:實施走航 按照走航計劃,對提前規劃好的路線和企業進行走航,并把走航企
VOCs走航車功能
01 污染畫像 建立城市污染畫像。整體把控區域污染分布情況,通過對不同區域開展科學、系統的網格化走航,全面、快速、準確診斷VOCs污染的整體分布情況,鎖定重點污染區域。 企業污染畫像建立。迅速、精確普查園區,著重監管超標企業源對重點區域、重點企業、重點工段VOCs排放源譜進行采集,建立重點企
VOCs走航車簡介
VOCs走航監測系統具有高效、快速的VOCs監測能力,可創建區域大氣VOCs“動態直讀”模式,快速描繪區域大氣VOCs污染時空畫像。可實現邊行駛、邊監測、邊反饋,能查清楚污染成因、污染來源和污染趨勢。該車搭載先進的在線揮發性有機物分析儀、車載式大氣采樣系統等設備,在行駛過程中可對惡臭氣體、苯類、
日本科學家繪制3D宇宙圖-驗證愛因斯坦相對論
據日本國立天文臺昴星團望遠鏡官方網站報道,一個由日本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和英國牛津大學的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近日發布了首份由 FastSound項目給出的宇宙3D圖像。FastSound項目旨在對距離地球90億光年范圍內的星系進行詳細巡天觀測并繪制地圖。借助日本國立天文臺“昴星團望遠鏡”
德必集團:公司曾在上海的柏航德必易園打造了首個元宇宙創意園區辦公場景項目
金融界12月25日消息,有投資者在互動平臺向德必集團提問:公司充分依托web3.0相關技術研究成果基礎上,基于AR 空間計算能力將物理空間與現實空間進行融合,為園區客戶企業和辦公白領提供打破物理空間限制、線上線下相聯通的辦公服務場景體驗,是否實現了虛擬現實的元宇宙園區? 公司回答表示:公司曾在
宇宙有多老?新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更年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1/516574.shtm近期,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郭琦帶領科研團隊圍繞宇宙年齡之謎開展的一系列研究表明,宇宙可能比我們目前理解的更加年輕。1月22日,這項研究成果在《自然-天文》上發表。科研團隊利用斯隆
航食公司發現李氏菌-美航暫停部分航線餐食供應
11月1日,美國航空在洛杉磯機場進出港的部分航班上停止餐食服務。而讓人們大跌眼鏡的原因,則是在航食公司的廚房內發現了李斯特菌(簡稱李氏菌)。 幾周之前,位于洛杉磯國際機場附近的蓋特美食公司——全世界最大的航空餐飲供應商,在五大洲都有分公司,提供餐點給許多不同的航空公司——在其廚房設施中發現了
VOCs走航高值判定
前尚無針對各地區VOCs走航監測普適性的國家、地方標準或規范,現總結了四種常見的判定值選取方式:從走航判定標準選用優先角度來看,長三角地區城市優先選擇(DB33/T310002-2021),適時采用走航經驗判定,其他地區除參考官方或行業標準規范外,靈活使用走航經驗判定方法。
么是“VOCs走航監測“?
走航監測區別于一般移動監測車或移動實驗室,最重要的特點在于行進中連續自動監測,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顯示污染物的空間連續分布。規范希望走航監測在行進中可得到盡可能多的污染物定性、定量信息。從整個工作流程來看,在污染點位停車進行復測,或利用其它設備輔助污染物定性、定量,或開展溯源,也是走航監測工作的重要組
磁場管“宇宙弦”可能阻止了宇宙的自我毀滅
大爆炸理論較為科學地解釋了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但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如果按照這個理論,時至今日我們應該并不存在。這是因為創建等量的物質和反物質,它們之間只會互相泯滅。不過現在物理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來解釋這個奧秘,并概述了我們如何找到它的直接證據。 我們的周圍以及我們主機都是由物質組成的。另一方面
新宇宙地圖表明暗物質塑造了宇宙
據《自然》報道,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遙遠星系團的X射線,重建了近90億年的宇宙演化歷程。該分析支持了宇宙學標準模型。根據該模型,神秘的暗物質的引力作用是宇宙結構形成的主要因素。 “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偏離宇宙學標準模型的情況。”研究團隊成員、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MPE)天體物理學家Esr
歐航局正式批準暗物質探測項目
(圖片來源:歐洲航天局網站) 歐洲航天局6月20日宣布,歐航局的“歐幾里德”暗物質和暗能量探測項目正式獲歐航局科學項目委員會批準,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歐幾里德”暗能量和暗物質探測項目2011年10月入選歐航局“2015-2025宇宙愿景”任務。根據這一項目,歐航局計劃于2020
解密“宇宙最冷處”
11月8日,中國空間站夢天實驗艙主要科學載荷之一——超冷原子物理實驗柜(簡稱超冷柜,CAPR)順利完成首次自檢,接下來將開展相關平臺任務。 這是中國首個空間微重力超冷原子物理實驗平臺,也是繼美國后,全球第二個空間站超冷原子柜。這個超冷柜有哪些巧妙構思和精巧設計,它能達到什么樣的溫度極限,到太空能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1965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的彭齊亞斯(Arno Penzias,1933-)(左一)和威爾遜(R.W.Wilson)(左二)無意中發現了大爆炸理論預言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他們本想要使用一根大型通信天線進行射電天文學的實驗研究,但因不斷受到一個連續不斷本底噪聲的干擾,使得實
普朗克探測器繪出最精確宇宙微波背景圖
歐洲航天局3月21日在其巴黎總部公布了根據“普朗克”太空探測器傳回數據繪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圖,這幅迄今最精確的反映宇宙誕生初期情形的全景圖幾近完美地驗證了宇宙標準模型。 這幅圖根據歐航局2009年發射的“普朗克”探測器在頭15個半月內收集的數據繪制而成,比美國航天局此前發射的
宇宙或可循環:數十億年后新宇宙代替舊時空
標準模型以及希格斯玻色子,后者被認為賦予了宇宙中物質以質量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2月21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們表示,在對希格斯玻色子的性質進行研究之后,他們將有望揭開宇宙的最終命運。一種被稱作 “真空不穩定性”的理論指出,在經過數十億年之后,現在的宇宙內部會產生出一個新的宇宙并最終
冀中能源收購廈航15%股份
南航昨日發布公告稱,同意河北航空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北航投”)將其所持廈門航空有限公司15%股權以19.19億元轉讓給冀中能源。冀中能源昨日也發布了該股權收購公告。 此次轉讓完成后,南方航空所持有的廈航股權比例仍為51%,廈航仍為南方航空的控股子公司。除上述15%股權外,廈
生物航煤“亞運航班”首航成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75.shtm9月13日,在杭州第19屆亞運會開幕倒計時10天之際,加注中國石化生物航空煤油的“亞運航班”——浙江長龍航空GJ8987航班,從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起飛,經過2小時飛行,平穩降落北京首都國
讓更多人認識南極——李航
冰雪覆蓋、極端寒冷——在南極這片人跡罕至的冰封大陸上,充滿了未知和神秘。 對“90后”博士李航來說,南極卻像是“世界盡頭的家”。從2014年到2020年,他參加了中國第31次、32次和36次南極科學考察,科考累計時間達700天。工作之余,他行走在廣袤無垠的冰原上,用鏡頭和文字記錄下深邃絢爛的星空和
什么是VOCs走航監測技術?
1 VOCs走航監測技術 走航監測技術也稱移動或車載監測,但又區別于一般移動監測車或移動實驗室,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在于行進中連續自動監測,并基于地理位置信息顯示污染物的空間連續分布。通過車載的質譜走航監測系統,對環境空氣中VOCs進行快速檢測,根據檢測出的污染物總濃度,描繪污染地圖。 | 在污
歐航局10年后發射系外行星探測器-探索柏拉圖星系
歐洲航天局19日宣布,“柏拉圖”太陽系外行星探索項目入選該機構“2015—2025宇宙愿景”任務,有關探測器將于2024年發射。 歐航局當天在其網站上發表公報說,繼“太陽軌道器”項目和“歐幾里德”暗能量和暗物質探測項目后,“柏拉圖”項目被歐航局科學項目委員會選為“2015—2025宇宙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