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航運降碳減排提供中國方案
“要實現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目標,目前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將新型綠色燃料用于發動機;二是采用排放后處理技術。” 4月20日,在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開幕當天,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以下簡稱七一一所)總工程師王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如是說。 2023年7月, 國際海事組織在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80次會議上通過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提出了“國際航運溫室氣體排放盡快達峰,并考慮到不同國情,在接近2050年前后達到凈零排放”的目標。 在本次采訪中,王鋒分析了船舶發動機降碳減排的技術路徑,并給出解決方案。王峰 七一一所供圖 核心零部件改型升級 《中國科學報》:制造一臺船舶發動機的成本高昂,能否對現有船舶發動機進行合理改造,以適應不同燃料? 王鋒:通過對船舶發動機核心部件進行優化改造,可以適應不同燃料的燃燒特性。 2023年,我們在已有的CS21柴油機上通過加裝低壓甲醇噴射閥和雙燃料控制系統,實現了......閱讀全文
為航運降碳減排提供中國方案
“要實現船舶溫室氣體減排戰略目標,目前主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是將新型綠色燃料用于發動機;二是采用排放后處理技術。” 4月20日,在2024世界內燃機大會開幕當天,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以下簡稱七一一所)總工程師王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如是說。 2023年7月, 國際海事組
讓科技創新成為降碳減排新引擎
往來穿梭的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智慧運轉的自動化岸橋、迎風轉動的風力發電機……6月27日,在天津開幕的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又稱夏季達沃斯論壇)上,天津港集團展出的微縮版“智慧零碳”碼頭吸引了中外參會者的目光。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智慧零碳”碼頭應用了多項創新技術,比上一代自動化集
碳研減排:讓PM2.5直降30%
綠色低碳能源規劃研究院今天(25日)在釣魚臺召開“2014首都大氣污染治理問題研討會暨汽車減排解決方案發布會”,云集國內能源、環境和汽車領域專家探討碳研減排。專家代表有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趙家榮、發改委體改司張麗娜司長、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局長景曉波,國家環保部機動車排污監控中心主任鮑曉峰、
減污降碳協同為“雙碳”目標增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160.shtm 日前,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 減污、降碳該如何協同?哪些
減污降碳協同為“雙碳”目標增效
日前,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印發的《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中提出,到2030年,減污降碳協同能力顯著提升,助力實現碳達峰目標。 減污、降碳該如何協同?哪些因素影響著減污降碳實踐效果?在空氣質量達標、“雙碳”目標實現等多重壓力,了解減污降碳協同效應、厘清實現路徑具有重要現實意
全球最大碳減排工程啟動
中國二氧化碳捕捉封存(CCS)工業化示范項目8月27日在鄂爾多斯開工建設,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捕捉封存全流程項目,此舉標志著中國政府在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承擔國際責任方面走在了歐美等發達國家前面。 隨著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二氧化碳的減排已刻不容緩。而在眾多減排方法中,
低碳減排的“勝利模式”
?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石化勝利油田已投產運行清潔能源項目26個,累計實現新增和替代供暖(制冷面積)123萬平方米,年代油7400噸、代氣2400萬方、節電410萬千瓦時,累計創效7500余萬元。 這印證著,近年來,中國石化勝利油田貫徹中央有關要求和中國石化相關部署,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戰略,致力建設資
海洋“補鐵”或有助碳減排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在南極海域投撒硫酸鐵。?研究表明,向海洋中投撒鐵顆粒物可以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英國科學家發現,當鐵混入海洋后能夠產生大量的海藻。而當海藻死亡并落入海洋深處時,它們會帶走自身吸附(封存)的碳,從而減少氣候變化造成的影響。 參與該項研究的國際團隊向南極附近約1.7平方公
陳濤:碳減排應與碳增匯并舉
根據《京都議定書》,世界上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現在都把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作為自己政府的重要職責。中國政府更是把節能減排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必須完成的重要指標,并已取得很大成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是拯救地球,挽救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的最重要措施。《京都議定書》不僅規定了各國政府在規定時間內減
碳排放碳減排認證認可技術驗收
近日,“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碳排放和碳減排認證認可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項目通過了國家科技部發展計劃司、科研條件與財務司組織的驗收。 該項目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組織實施,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環保部環境發展中心、北京鑒衡認證有限公司、中國
包信和院士:降碳減排,在流程工業上要動很大的腦筋
“我國流程工業大概排放了60%-70%的二氧化碳,是很大的一個量。”9月9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包信和在參加2024浦江創新論壇分論壇“未來能源專題論壇”時指出,“未來做減碳這樣的事情,流程工業上面要動很大的腦筋。”包信和院士。圖片由主辦方提供包信和在報告中介紹,2050年左右電氣
2012關于碳減排的多國博弈
2012年,歐盟對區外國家飛往歐盟地區的民用航空器征收碳排放稅,多哈會議召開……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形式,問題一再凸顯,氣候談判涉及全球各國,利益沖突錯綜復雜,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則要在談判中堅持不動搖,要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
踐行綠色生活-推進低碳減排
由環境保護部主辦的“低碳減排綠色生活――《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宣傳活動啟動儀式6月5日在京舉行。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出席儀式并講話。 張力軍說,我國是電器電子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據統計,2008年,我國電視機產量為9015萬臺、冰箱4
國內首家碳減排協會正式成立
11月11日,由武漢市60余家具有較大影響力和行業代表性的企業自愿組成的武漢碳減排協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國內首家正式注冊成立的碳減排聯盟組織。 成立儀式上,武漢碳減排協會正式向社會發布了《武漢碳減排宣言》,呼吁廣大企業和社會公眾“發展低碳經濟、踐行低碳生活”,并承諾協會各單位將率先在
“雙控”之下,碳減排動力何來
7月16日,全國碳市場啟動排放權交易一年整。一年來,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約1.94億噸,累計成交額84.9億元。總體來看,全國碳市場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對于這樣的一份成績單,中國石化原董事長、黨組書記傅成玉在近日舉行的第四屆未來能源大會上表示,目前成交量還較小,企業主動性還不足。中國工程院院士、生態環
泰達低碳中心助企業碳減排700噸
泰達低碳經濟促進中心是國內首個促進低碳經濟技術創新和應用推廣的國際合作實施機構。自去年3月以來,該中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引進世界先進的環保、生態、低碳等領域的理念、技術、產品、管理與服務,扶持低碳技術與咨詢服務公司成長。截至目前,該中心通過推進區域工業企業廢物資源的循環利用,助推濱海新區企業減少
新型減污降碳催化氧化技術成功開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263.shtm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孫承林和研究員衛皇曌等在廢水催化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并開發了新型減污降碳催化氧化技術。相關成果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
先鋒報告顯示我國港口與航運迎來綠色低碳轉型期
12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2中國藍天先鋒論壇”上發布了《藍港先鋒2022:中國典型港口空氣與氣候協同力評價》(以下簡稱《藍港先鋒2022》)和《航運先鋒2022:航運減污降碳進展研究》(以下簡稱《航運先鋒2022》),兩份報告聚焦港口與航運業減污降碳。 報告指出,當前我國典型港口和
稀土活碳助燃劑促減排
2012年,媒體不斷報道了部分省市PM2.5空氣質量指標超標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生活環境深刻擔憂,國家職能部門相繼出臺相關嚴厲措施,首先對違反環保排放標準的企業進行嚴格處罰,同時也在急切尋找好的方法能夠有效提升空氣質量,恢復自然、健康的生活環境,近日,由銀基發展(000511)投資的連云港麗港稀
英利成為中國首位“碳減排先鋒”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會與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宣布,英利加入世界自然基金會“碳減排先鋒”項目,從而成為中國首家、也是全球光伏領域首家加入該項目的企業。 英利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表示,作為“碳減排先鋒”的新成員,英利制定了一系列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承諾至2015年,生產每
草酸固碳,讓減排與綠化并舉
減少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水平不僅要減少碳排放,還需要人們捕獲和儲存已經排放的過量碳。沙特阿拉伯植物學家在近日發表于《植物科學趨勢》期刊的一篇觀點文章中認為,沙漠等干旱地區可能是解開碳捕獲問題的一個答案。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植物科學家Heribert Hirt領導的研究小組認為,人們可以通過設計植
生態系統“減排固碳”有多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609.shtm ■本報記者 胡珉琦 說到生態系統固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路徑,人們最先想到也是最熟知的一定是植樹造林。事實上,“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以下稱NCS)遠不止這一種手段。
生態系統“減排固碳”有多強
說到生態系統固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路徑,人們最先想到也是最熟知的一定是植樹造林。事實上,“基于自然的氣候解決方案”(以下稱NCS)遠不止這一種手段。 然而,草地恢復與放牧管理、農田氮肥管理、水稻田排水管理、濕地恢復等路徑,在提升生態系統的凈碳匯能力方面一直沒有進入主流視野。 目前,國際學術
我所開發新型減污降碳催化氧化技術
原文地址:http://www.dicp.cas.cn/xwdt/kyjz/202305/t20230508_6750276.html 近日,我所節能與環境研究部廢水處理工程研究組(DNL0902組)孫承林研究員和衛皇曌研究員等在廢水催化氧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開發了新型減污降碳催化氧化技術。
河北部署節能降碳減排工作-毫不動搖完成減排任務
河北省政府日前召開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河北省長張慶偉主持會議并講話。 會議聽取了全省11個設區市2012年節能減排目標考核初步結果及獎懲建議、“雙三十”單位2012年節能減排目標考核初步結果及獎懲建議以及 2013年設區市、定州市、辛集市節能降碳目標和污染減排目標分
中國將從自愿減排碳交易入手-試水碳排放交易
據了解,2013年,中國將在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市8市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要求試點地區明確提出本地區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重點任務和具體措施。 11月13日,上海鴻泰房地產有限公司在上海環交所完
低碳城市不能僅靠技術低碳-專家提出“無悔”減排
“低碳城市在行動·中國無悔減排的政策與實踐”論壇昨日召開。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在論壇上提出,簡單的技術改進是不能解決氣候的總體問題的,單個技術的改善將會被更多的使用所替代,反而可能出現反彈效應。 他舉例說,大排量汽車變成小排量,單個汽車低碳了,但是對小排量汽車的
碳減排更要增加碳吸收-生態補償機制需“補位”
能源與環境幾乎是一對孿生兄弟。當兩兄弟“步調不一致”時,比如冒出一些高污染能源,就會拖累環境質量;相反,當兩兄弟“和諧相處”時,比如出來一些新能源,就會減輕環境污染甚至有利于環境質量提升。近年來,我國在加強能源與環境建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
謝克昌開出減排藥方:高碳能源低碳利用
近日在以低碳能源為主題的第96期工程科技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謝克昌指出,我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高碳能源低碳利用是我國現階段“性價比”最高的減排“藥方”。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結構仍以高碳性的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例高達93.6%;而在以電力為代表的二次能源
推動碳減排,湖北碳市場成交額超88億
多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構建完成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推動結構調整,采取節能降碳減排、建立完善碳市場、增加森林碳匯等一系列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取得積極進展,碳排放強度顯著下降。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上線,第一個履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