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導彈院士”今天90歲,生日快樂!
他為我國一至三代防空導彈的研制嘔心瀝血;他主導研究的“近快戰法”指揮我國“空天神盾”屢屢擊落侵犯我國領空的外國偵察機;他的學生陸續成長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領軍者、頂梁柱。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防空導彈專家——于本水。今年5月1日,是于本水90周歲生日,2024年也是于本水從事航天事業的第65個年頭。“從來沒有想過我能得到什么,一直想的都是還能為國家做些什么。”每談及于此,鮐背之年的于本水眼中閃爍著光芒。于本水(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供圖)“從無到有”開新局“導彈行業里,防空導彈研制的確很復雜,但能保衛祖國的領空,護衛國家安全,我愿意為此奮斗一生。”于本水說。1960年,于本水以優異的成績從世界航空航天界一流學府蘇聯莫斯科航空學院飛行器設計專業學成歸國,被分配到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如今的中國航天科工二院,從此投身到我國防空導彈事業的創建工作。當時中央決定,我國第一代防空導彈從仿制“543”導彈開始,走一條從仿制到......閱讀全文
于本水院士:“鑄劍”大師人如其名-致力幾代防空導彈研制
于本水院士回答媒體提問(5月26日攝) 13歲時,于本水第一次摸到了槍。 那是1947年,于本水的家鄉解放。上過三年多小學、識文斷字的他被土改工作隊看中,成為一名小土改工作隊員。種地靠鋤、打仗靠槍,熱火朝天的生活開闊了他的視野,讓個子還沒有槍高的他認識到武器對于保家衛國的重要性,在心中播下了夢想
這位“導彈院士”今天90歲,生日快樂!
他為我國一至三代防空導彈的研制嘔心瀝血;他主導研究的“近快戰法”指揮我國“空天神盾”屢屢擊落侵犯我國領空的外國偵察機;他的學生陸續成長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領軍者、頂梁柱。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防空導彈專家——于本水。今年5月1日,是于本水90周歲生日,2024年也是于本水從事航天事業的
90歲導彈院士于本水:我一直在想還能為國家做些什么
他為我國一至三代防空導彈的研制嘔心瀝血;他主導研究的“近快戰法”指揮我國“空天神盾”屢屢擊落侵犯我國領空的外國偵察機;他的學生陸續成長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領軍者、頂梁柱。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防空導彈專家——于本水。今年5月1日,是于本水90周歲生日,也是于本水從事航天事業的第65個年
立陶宛的美制“毒刺”防空導彈將移交給烏克蘭
據立陶宛國家廣播電視臺(LRT)報道,立陶宛總理因格麗達·希莫尼特周四在訪問烏克蘭期間表示,來自立陶宛的美制“毒刺”防空導彈將在未來幾天內移交給烏克蘭。據此前報道,這批美制武器的轉讓已獲美方批準。 “毒刺”防空導彈。圖源:美軍網站 希莫尼特說:“我們正在增加派往烏克蘭的軍事教官的數量,并向該
航天科工反無人機體系將首次參加中國航展
中新網北京9月27日電 (馬帥莎)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新聞發布會9月27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李立新在會上表示,本屆航展,集團參展規模創新紀錄,其中,首次參展展品比例達到30%以上,并將首次推出反無人機體系。 第14屆中國航展將于11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
導彈、航天……沒想到,這些名字都出自錢學森!
錢學森是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中國導彈之父,許多人想不到的是,他還是位“起名大師”。 2021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誕辰110周年,在緬懷錢老的同時,咱們一起來看看,他起過哪些名字。 靈境 “元宇宙”是目前最火的科技概念之一。不過你知道嗎,早在30多年前,錢學森就對虛擬現實與“元宇宙”有過展
媒體解讀中國新銳戰術導彈作戰性能及發展趨勢
近日,中央電視臺連續3天在新聞節目《我國新銳導彈》中公開介紹了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自主研制的FD-2000遠程防空導彈、紅旗-10艦載點防御艦空導彈、C-802A和C-602岸基反艦導彈、BP-12A近程彈道導彈以及神鷹-400火箭炮等多種新型武器。 中央電視臺如此密集地解密我國先進的戰術
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將亮相第十四屆中國航展
中新社北京9月27日電 (馬帥莎)9月27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中國空軍運油-20、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反無人機體系、“太行”發動機等將亮相中國航展。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于今年11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
航天科技攜200多項目亮相航展
空間站組合體1∶1展示艙,重型運載火箭、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模型,彩虹-6、彩虹-7無人機……第十四屆中國航展11月8日至13日在珠海舉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攜200多項“高、精、尖”航天科技產品和項目集中亮相。 今年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30周年。在中國空間站即將全面建成之際,中
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將亮相第十四屆中國航展
9月27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以下簡稱“中國航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中國空軍運油-20、中國空間站組合體展示艙、反無人機體系、“太行”發動機等將亮相中國航展。 第十四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將于今年11月8日至13日在廣東珠海國際航展中心舉行。本屆航展將有來
印度成功進行反導攔截試驗
印度26日上午成功進行了新型國產防空導彈攔截模擬彈道導彈的試驗。 據印度媒體援引軍方的消息報道,當地時間26日上午10時許,一枚模擬的彈道導彈從東部奧里薩邦北部的巴拉索爾綜合試驗場發射升空。奧里薩邦中部沿海的惠勒斯島導彈綜合試驗場在雷達發現目標后,發射了一枚新型國產高超音速
追憶陳定昌院士:中國精確制導主要奠基人
?9月7日,曾研制出中國首部激光雷達的導彈專家陳定昌院士走了。消息一出,人們悲痛不已。 陳定昌是中國武器系統總體、防空反導及制導雷達技術專家,中國精確制導領域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防空體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裝備的實踐者、拓新者和謀劃者,取得了多項重大科研成果,為中國國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總是站
“嘴強王者”落敗?俄一日10架戰機報廢
對于俄空天軍來說,3月5日大概是烏云籠罩的一天。來自各方的消息統計顯示,在大約26小時內,俄空天軍在烏克蘭上空有多達10架戰機被擊落。前幾天西方媒體還在質疑說為什么看不到俄空天軍投入烏克蘭戰場,沒想到它竟然用這么慘(丟)烈(人)的方式成為媒體焦點。俄空天軍到底怎么了?美國“戰區”網站5日稱,根據開源
我國電磁發射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尚在探索技術成果轉化
電影《變形金剛2》中,游弋在大洋上的美軍戰艦發射出超高速炮彈,對金字塔頂的“大力神”予以毀滅性打擊。科幻大片中的神秘兵器能否在現實中出現?記者17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獲悉,其二院206所一群年輕人正在開拓此項新概念發射技術——電磁發射技術,目前取得突破性進展。 據航天科工集團網站消息,20
軍民融合:航天科工導彈空氣動力學技術首次用于風能發電
記者19日從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獲悉,該院二部近日與中國國電集團所屬中能電力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簽訂“基于流體力學數值技術的風場流場仿真”合同,首次將導彈空氣動力學技術推廣應用于民用風能發電。 根據合同,二部將依托百萬億次的計算資源,充分發揮在流場仿真方面的技術優勢和專業積累,建立多種仿真建模
張正斌:藏水于地建設中國水倉
作為一個從事抗旱節水的農業科研人員,讓我心里不能寧靜的是,毛澤東主席說的“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這句話已經過去60多年,但我們還沒有實現水利現代化——旱澇災害肆虐,糧食經濟損失嚴重。 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頻繁出現的干旱缺水成為我國南北方共同面對的挑戰、糧食安全危機的重要根源、中華
怎樣預防空腸彎曲菌腸炎?
空腸彎曲病最重要的傳染源是動物,如何控制動物的感染,防止動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關重要。因此,做好三管即管水、管糞、管食物,乃是防止彎曲菌病傳播的有力措施。目前正在研究減毒活菌苗及加熱滅活菌,可望在消滅傳染源、預防感染方面起重要作用。
梁守槃:刺破青天鍔未殘
中國導彈技術和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航天高級技術顧問、中國導彈和航天事業的開創者之一,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曾獲國家科學進步特等獎。 ? 中國人不能只會“模仿秀” 中國導彈事業初創,梁守槃作為中國航天10個研究室之一的發動機室主任,領受了仿制蘇式某型導彈的任務。擔任總設
美國航天局確認月球存在水
專家認為,彗星是月球上水的可能來源之一 11月13日,美國航天局宣布,月球坑觀測和傳感衛星獲得的撞月數據顯示,月球上存在水。這是11月2日在印度北部城市摩哈里拍攝的一輪滿月。新華社/法新 美國火箭、衛星撞擊月球示意圖 美國航天局11月13日宣布,該局科學家對月球坑觀測和
PVDF可以溶解于甲醇,乙醇或者水嗎
PVDF,聚偏氟乙烯,不可以溶解于甲醇,乙醇或者水
PVDF可以溶解于甲醇,乙醇或者水嗎
PVDF(白色):英文名稱Polyvinylidenefluoride,是一種相當純凈的聚合物,它不含紫外穩定劑、熱穩定劑、軟化劑、潤滑劑或阻燃劑等添加劑。特別適合用于純水系統和半導體行業中純凈化學試劑的傳輸。由于PVDF的化學惰性,它幾乎不與任何介質發生反應。是一種耐強酸強堿性的材料,所以是不會溶
“本轉專”:嚴把出口關的試水之舉
自去年7月出臺《普通本科生轉專科管理辦法(試行)》引起普遍關注后,近日,華中科技大學將18名學分不達標學生從本科轉到專科一事,再次讓該校成為輿論焦點。 一方面,此舉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普遍點贊,比如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就肯定了該校這一做法:“適度增加學生不按時畢業率是應該的,本科生有一定的淘汰
聽耄耋老者講述中國故事:隱于深山的航天動力
為火箭騰飛提供動力的發動機是否合格,是火箭發射成敗的關鍵一環,而在成功的背后,是無數次不為人知的試驗和航天工匠激情與夢想的澆筑,這其間也要不斷經受失敗的磨礪。春節前夕,我們的記者走進了我國長征火箭發動機的搖籃,這個位于陜西鳳縣大山深處的紅光溝,就是曾經的三線067基地,也就是現在的航天科技集團第
神十四號航天乘組首次出艙都做了那些事?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 據了解,這次一共有5項作業任務,總臺央視記者勞春燕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指揮尹銳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帶來解讀。氣閘艙在哪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袁潔:中國航天支撐大國戰略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國航天事業創建65周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指出,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65年來,中國航天從白手起家建立“兩彈一星”的豐
波蘭很憋屈,歐洲很害怕,美國很難辦,形勢很復雜!
近日,伴隨著波蘭與烏克蘭邊境巨大的爆炸聲,導彈從天而降,2名平民遇難。 歐洲、美國、北約驚起,它們迫切地需要搞清楚一件事,那就是導彈是不是來自俄羅斯。最初的嘈雜過后,各方有了一些頭緒,都指向同一個線索——導彈可能是烏克蘭發射的。 烏總統澤連斯基否認導彈來自烏克蘭,沒想到,美國總統拜登立即反駁,稱
國防部回應“發射洲際核導彈”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耿雁生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就外界關注的中美軍艦南海相遇、東海防空識別區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發射核導彈” 不首先使用核武器 有記者提出,據報道,12月22日,一些西方軍事博客和軍事評論家稱中國在渤海附近劃定的禁航區內進行了一次洲際導彈發射試驗,認為這是
百歲院士陳敬熊的科學人生
2021年10月16日,陳敬熊院士將迎來百歲生日,在這個特殊的日子即將到來之際,讓我們一同回顧陳院士波瀾壯闊的科學人生,共同祝愿陳敬熊院士百歲生日快樂!陳敬熊院士 1954年,陳敬熊第一次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他寫道:“舊社會貧窮落后,任人欺凌,其原因所在是科學技術太落后,一切物質文明包括飛
中國進行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資料圖:外媒稱中國空軍現已開始批量裝備“紅旗”-9遠程防空導彈,亮點之一就是該導彈具有反彈道導彈能力。圖為紅旗-9 導彈發射瞬間。 資料圖:美國“愛國者”-3型陸基反導系統也是一種可以機動的反導導彈系統 新華網快訊:中國11日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試驗達到
天津于橋水庫總氮超標-出廠水水質達標
日前媒體報道,天津于橋水庫水質為國家地表水Ⅳ類,主要指總氮超標。記者從天津市水務局獲悉,去年汛期,上游多年積累的污染物集中入庫,導致總氮大幅增加。目前,于橋水庫的總氮數值為5.01―4.44毫克/升,高于國家地表水Ⅲ類1.0毫克/升的標準。 天津市水務局表示,盡管原水總氮含量指標超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