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相關介紹
1、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處理原則 均應采取手術治療,通常手術時期愈早,則效果愈好。 2、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手術基本要點 (1)切除脊膜膨出囊和修補軟組織缺損,對單純性脊膜膨出者,經此手術可以獲得治愈。 (2)探查脊髓與神經根向脊膜囊內膨出的情況,在手術顯微鏡下將其進行游離和分解,使之還納于椎管內。 (3)對于脊髓、脊膜膨出手術時,通常需要向上、向下擴大椎板切開范圍,以便于對椎管內進行探查和處理,這有利于將膨出神經組織的還納。 (4)對合并腦積水、且出現顱內壓增高癥狀者,應先作腦積水分流術,以緩解顱內高壓,第二步才作脊膜膨出切除修補術。 (5)伸向咽后壁、胸腔、腹腔、盆腔的脊膜膨出包塊,常需進行椎板切開,并邀請相關學科醫師施行咽后、胸、腹、盆腔內的聯合手術。 (6)對患有脊髓、脊膜膨出的嬰幼兒施行手術時,需結合其周身情況與承受手術的耐力進行綜合考慮。手術中的輸液、輸血應有保障,這很重要,以免術中發生失......閱讀全文
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簡介
脊髓脊膜膨出為胚胎發育28天以后產生的畸形,多發于脊柱背側的中線部位,以腰骶段最為常見,少數發生在頸段或胸段,常有囊形成。脊髓和神經根或裸露或突入囊內。囊壁可破裂,產生腦脊液瘺。神經功能障礙有輕有重,取決于畸形的程度。脊膜膨出為胚胎后期產生的畸形,形成脊膜膨出。膨出囊內僅含CSF。產生腦脊液漏和
治療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相關介紹
1、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處理原則 均應采取手術治療,通常手術時期愈早,則效果愈好。 2、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手術基本要點 (1)切除脊膜膨出囊和修補軟組織缺損,對單純性脊膜膨出者,經此手術可以獲得治愈。 (2)探查脊髓與神經根向脊膜囊內膨出的情況,在手術顯微鏡下將其進行游離和分解
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臨床表現
1、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局部包塊: 嬰兒出生時,在背部中線的頸、胸或腰骶部可見一囊性腫物,其體積從棗大至巨大不等。包塊呈圓形或橢圓形,多數基底較寬,少數為帶狀。表面皮膚正常,有時呈瘢痕樣改變,或為菲薄的一層,嬰兒哭鬧時包塊膨大,壓迫包塊則前囟門膨隆。曾發生潰破者,表面缺損處只有一層蛛網膜,
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檢查診斷介紹
一、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檢查: 1、脊椎X線平片 可顯示脊柱裂的骨性結構改變。膨出囊伸向胸腔、腹腔者,椎間孔多見擴大;向盆腔突出者,常見骶管顯著擴大。 2、CT、MRI掃描檢查 顯示脊柱裂及脊髓、神經的畸形,以及局部粘連等病理情況。 二、脊膜膨出與脊膜脊髓膨出的診斷: 根據上述臨
脊髓脊膜膨出的病因分析
脊髓脊膜膨出(myelomeningoeele,MMC)是一種先天性神經系統發育畸形,由于先天性椎板發育不全,同時存在脊髓、脊膜通過椎板缺損處向椎管外膨出。全球發病率約0.05%一0.1%,是新生兒致殘和致死重要原因之一,保守估計每年有300,000人發病,導致41,000人死亡和230,000
怎樣治療脊髓脊膜膨出?
原則上此類疾病都適合手術治療。手術的要點是: 1)切除脊膜膨出囊和修補軟組織缺損,單純性脊膜膨出,經此手術可以治愈; 2)探查脊髓與神經向脊膜囊內膨出的情況。給予游離,分解,使之還納于椎管內。而不能盲目地予以切除; 3)脊髓脊膜膨出手術時,通常需要向上、向下擴大椎板切開范圍,以便作椎管內探
關于胸腔內脊膜膨出的簡介
胸腔內脊膜膨出是一種內科疾病。 胸腔內脊膜膨出是在胚胎發育過程中,因中胚層發生障礙,引起神經管閉合不全,若椎管向腹側開放和一側椎板缺如產生半椎體、椎板裂,使脊膜向胸腔突出。病變常可涉及一個或多個椎體。發生在椎體腹側的脊膜膨出并向胸腔突出者,稱胸腔內脊膜膨出,屬罕見的先天性畸型,內容為腦脊液,多
簡述胸腔內脊膜膨出的癥狀
臨床上在小兒時期甚少引起特殊癥狀,但常有咳嗽和呼吸道感染 ,經X線攝片檢查發現胸腔腫塊陰影。往往到成年后才出現癥狀,如吞咽困難 、 嗆咳 、 呼吸困難或發紺等表現。
關于脊髓脊膜膨出的臨床分類
按病理與形態以及合并的畸形組織可分為三類。 1、脊膜膨出 于背部中線發生一囊性包塊。大小不等,基底寬窄不一,表面皮膚多為正常。皮下層之深面薄膜即為硬脊膜,形成膨出囊之內襯。囊內充滿腦脊液,無神經組織,或僅見一條細纖維帶連至脊髓表面。囊頸通常較細。椎管內脊髓為正常結構。少數病例,膨出囊外表皮有
概述胸腔內脊膜膨出的發病機制
依照病理與形態以及合并的畸形組織可分為下述三類。 1.脊膜膨出 在背部中線未閉合的椎板處的軟組織內膨出一囊狀物,其包囊大小不等,基底寬窄不一,表面皮膚多屬正常皮下層的深面薄膜即膨出之硬脊膜,形成膨出囊之內襯,與皮膚共同組成囊腫樣包塊。囊內充滿了無色、透明的腦脊液,無神經組織,或僅見一條細纖維束
概述胸腔內脊膜膨出的治療手段
1.處理原則此類病變在處理原則上均應采取手術治療,通常手術時期愈早則效果愈好。 2.手術基本要點 (1)切除脊膜膨出囊和修補軟組織缺損對單純性脊膜膨出者經此手術可以獲得治愈。 (2)探查脊髓與神經根向脊膜囊內膨出的情況,宜在手術顯微鏡下將其進行游離和分解,使之還納于椎管內絕不能盲目地予以切
簡述脊髓脊膜膨出的臨床表現
1、局部包塊 嬰兒出生時,背部中線,頸、胸或腰骶部可見—囊性腫物。從棗大至巨大不等。包塊呈圓形或橢圓形.多數基底較寬,少數為帶狀。表面皮膚正常,也有時為瘢痕樣,而且菲薄。曾發生破潰者,表面呈肉芽狀或有感染。已破潰者,包塊表面有腦脊液流出。嬰兒哭鬧時包塊增大,壓迫包塊則前囪門膨隆。顯示膨出包塊與
骶前脊膜膨出的臨床治療分析
?骶前脊膜膨出是一種罕見的先天性疾病。該病癥主要是因為骶椎前裂導致脊膜向盆腔內膨出而引起。由于脊膜膨出部位隱匿于盆腔內,如果沒有出現神經損傷或神經壓迫等癥狀,在臨床上一般較難診斷。患者容易因直腸膀胱壓迫而就診,這也易于導致醫務人員的誤診或漏診。濱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于2015年4月收治了1例骶前
脊髓脊膜膨出的診斷及鑒別診斷
診斷 1)根據上述臨床癥狀特點,一般均能作出診斷。透光試驗可作診斷參考。最重要的診斷點是嬰兒出生后即發現背部中線有膨脹性的包塊,并隨著年齡增長而擴大,以及相應的神經損害癥狀。 2)脊柱x線平片顯示脊柱裂的改變。膨出囊伸向胸腔、腹腔者,椎間孔多見擴大,突出向盆腔者,骶管顯著擴大。 3)CT、
脊髓脊膜膨出的發病機制及病理生理
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基因學研究目前主要處在動物實驗階段,通過用類維生素A飼養懷孕大鼠,獲得其孕15.5 d、17.5 d、19.5 d胚胎,用蛋白印跡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Eed、Rnf2、Su212和H3k27me3蛋白表達及多梳組蛋白(polycomb group protein)在類維生素A組和
關于胸腔內脊膜膨出的發病原因分析
由于先天性因素致椎板閉合不全,同時存在脊膜脊髓、神經向椎板缺損處膨出病因尚不明了此癥多發于脊柱背側的中線部位,以腰骶段最為常見少數發生在頸段或胸段。個別情況有自椎旁經由擴大的椎間孔向椎管側面突出者,或膨出囊向咽后壁、胸腔腹腔及盆腔內伸展脊膜膨出一般為單發多發者較少見。脊膜膨出有時與先天性腦積水并
脊髓脊膜膨出有哪些危害?
脊髓脊膜膨出可出現局部皮膚破潰,感染,甚至蛛網膜下腔和顱內感染,可引起嚴重神經并發癥和后遺癥,包括:認知功能障礙,癲癇,肢體功能癱瘓等。脊髓脊膜膨出引起神經功能癥狀可出現腰背部疼痛、下肢麻木、無力,大小便障礙,習慣性流產等。可嚴重影響病人生活質量。
簡述脊肋角膨隆的緩解方法
關鍵在于早期診斷,疑診期間,一方面應進行加強營養支持治療,另一方面加強抗感染、抗休克治療,同時完善各項檢查。腹膜后間隙手術放置引流物是防止繼發性感染在腹膜后間隙擴散的有效措施。
關于脊肋角膨隆的基本介紹
對腹膜后膿腫診斷,體檢發現腎周膿腫,脊肋角膨隆有觸痛,腰肌痙攣,腰部皮膚有凹陷性水腫。腹膜后膿腫(retroperitonealabscess)是指發生在腹膜后間隙的局限性化膿性感染。它的發生常繼發于腹腔內臟器、腹膜后器官、脊柱或第十二肋的感染、盆腔腹膜后腔膿腫、以及菌血癥等疾病。膿腫可向上侵及
關于脊肋角膨隆的病因分析
一般繼發于腹膜后臟器的炎癥或穿孔,尤其是腹膜后前間隙內的消化道部分。部分繼發于血源性感染,少數發病原因不明。 1.膽道穿孔膽總管下2/3段位于腹膜后間隙,結石嵌頓壓迫膽總管壁導致其壞死,或膽囊切除、膽總管探查取石時損傷膽總管,可使膽汁漏出并引起膽源性腹膜后膿腫。 2.十二指腸外傷或后壁潰瘍穿
關于脊肋角膨隆的檢查介紹
1.病史提問 應詢問有無前述相關臟器或部位病史或外傷史,有無發生菌血癥的病因。不明原因的寒戰、高熱、出汗、軟弱及體重減輕等全身中毒癥狀。最突出的癥狀是腹部或腰背痛,直接與膿腫部位有關,有時彎曲大腿或向健側臥位疼痛可減輕。可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 2.體檢發現 體溫呈稽留熱,體檢時可呈
關于直腸膨出的概述
出口性梗阻型便秘,又稱功能性出口梗阻型梗阻,是指那些只有在排便過程中才表現出來的直腸肛管功能性梗阻,并由此引起排便困難和便秘,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有明顯的便意但糞便從肛管直腸內排出困難,有時需用手法幫助排便,患者多伴有整個盆底結構及其內臟的松弛和結構異常。
腦脊膜膨出的基本介紹
腦脊膜膨出(meningocele)是先天性脊柱或顱骨閉合不全形成缺損,脊膜、腦膜或伴神經組織形成囊性膨出。脊膜膨出多見于腰脹部,腦膜膨出多見于枕部及眉間部。腦脊膜膨出的聲像圖表現脊膜膨出可見脊柱板閉合不全,腦膜膨出時該區顱骨缺損。 膨出的脊膜或腦膜呈線狀高回聲,膨出囊內含腦脊液呈無回聲區。正
關于脊肋角膨隆的鑒別診斷介紹
1、腹膜炎:腹膜炎是腹腔壁層腹膜和臟層腹膜的炎癥,可由細菌、化學、物理損傷等引起。按發病機制可分為原發性腹膜炎和繼發性腹膜炎。急性化膿性腹膜炎累及整個腹腔稱為急性彌漫性腹膜炎。 2、膈下膿腫凡是膿液積聚在橫膈下的任何一處均稱為膈下膿腫。膈下膿腫是腹腔內膿腫最為重要的一種。是腹膜炎的嚴重并發癥。
脊柱裂和有關畸形的發病機制
當神經管愈合過程中受到內外不良因素干擾影響時,則可能產生顱裂、脊柱裂和有關畸形。脊柱裂可以是廣泛的神經管不融合,為完全性脊柱裂或脊柱全裂;也可以是部分性脊柱裂。 部分性脊柱裂有以下幾種類型: 1、隱性脊柱裂 可伴發脊髓內膠質增生甚或中央管擴大,產生脊髓受損癥狀(脊髓牽系綜合征)、 2、脊
關于直腸膨出的檢查介紹
1.直腸指診 膝胸位,于肛管上端的直腸前壁捫及易凹陷的薄弱區,囑病人作用力排糞(摒便)動作時,該區向前下方突出或袋狀更明顯。 2.陰道指診 陰道內可摸到軟塊。 3.排糞造影 是診斷直腸前突的可靠影像學依據。影像特點為: ①排便時直腸前下壁呈囊袋狀向前突出,相應部位的直腸陰道隔被推移變形。
關于臍膨出的病因分析
臍膨出(omphalocele)又稱臍突出、胚胎性臍帶疝,為先天性腹壁畸形。指出生時腸的一部分通過臍部腹壁上一缺損而突出;突出的腸只覆蓋著一層由羊膜和腹膜組成的透明薄膜。新生兒發生率為1/3,200~10,000,男孩較多見。 因為胎兒期臍及腹壁組織發育障礙而使腹腔臟器疝入臍帶的外膜造成。與染
概述直腸膨出的發病機制
1.發病機制 直腸下端由于恥骨直腸肌的收縮形成凸向前方的夾角,稱為肛直角,靜息狀態下,肛直角維持在80°~90°的折曲角度,維持大便的自制;排便時,恥骨直腸肌松弛,肛直角增大,直腸變直,使糞便得以順利排出。在男性,直腸前壁肛直角頂端的前方為前列腺,當直腸近端內容物下降至此時,可以產生足夠的反作用
脊柱裂和有關畸形的發病機制及臨床表現
發病機制 當神經管愈合過程中受到內外不良因素干擾影響時,則可能產生顱裂、脊柱裂和有關畸形。脊柱裂可以是廣泛的神經管不融合,為完全性脊柱裂或脊柱全裂;也可以是部分性脊柱裂。 部分性脊柱裂有以下幾種類型: 1、隱性脊柱裂 可伴發脊髓內膠質增生甚或中央管擴大,產生脊髓受損癥狀(脊髓牽系綜合征)
小兒神經管畸形的治療
1.無腦畸形 無腦畸形患兒不能外科手術治療,無腦畸形預后較差,絕大多數于出生時即為死胎,僅25%的患兒為活產,但極少能存活1周,多數于生后數小時死亡。 2.顱裂、腦膜膨出與腦腦膜膨出 單純顱裂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當合并腦膜膨出或腦腦膜膨出時,一般均需手術治療。手術時間過去認為在生后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