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地促進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強過程管理,生物中心于2013年6月7日在天津組織召開了“十二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新型臨床診斷技術研究及產品開發”主題項目啟動會。生物中心肖詩鷹副主任出席會議并講話。天津市科委和天津大學的有關領域以及項目首席專家、項目專家、各課題負責人等40余人參加了會議。 會上,項目首席專家首先介紹了該項目的總體設計、研究目標與內容、組織實施情況等內容,各課題負責人匯報了課題的研究進展、組織實施經驗等情況。專家圍繞項目的總體設計、課題研究內容、預期成果和重點跟蹤方向等進行了認真研討,并針對如何加強項目和課題的過程管理提出了建議。 該項目下設6個課題,針對糖尿病、惡性腫瘤、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嚴重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醫學檢測前沿技術、核心技術及產業化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以突破一批早期診斷技術,開發一批相關醫療器械和裝備,形成相應的技術系統或示范系統,在重大疾病的診斷方面發揮示......閱讀全文
一、前沿生物技術主題 1.蛋白質測序新技術新裝備及配套試劑國產化 (1)陣列毛細管柱蛋白質分離-陣列點樣裝置 研制二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新裝置,第一維分離柱可分離48個餾分,第二維維陣列毛細管分離柱可同時分離48個流份;開發陣列紫外檢測器; 研制多柱點樣頭并行點樣器和流份收集器;開發
關于印發醫學科技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有關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指導醫學科技工作發展,科學技術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
近年來,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的重要性不斷的上升,年復合增長率保持兩位數,應用領域已擴大到醫學健康領域、海關檢疫、農牧業、林業、消防、環境和食品檢測等多領域。根據調研機構Renub Research2013年發布的最新報告稱,預計到2016年,POCT的市
2010年10月20日,國家科技部發布30項“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項目課題申請指南,涵蓋信息技術、生物和醫藥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制造技術、先進能源技術、資源環境技術、海洋技術、現代農業技術、現代交通技術和地球
2月26日,國家科技部網站發布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與轉化醫學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啟動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干細胞與轉化醫學”重點專項試點工作,加強干細胞基礎與轉化方面的投入與布局。科技部網站上表示,目前,“干細胞與轉化醫學”重點專項已進入實施方案編制階段。實
8月1日,“十二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現代醫學技術主題“結直腸癌診治新型關鍵技術研究及轉化應用”主題項目工作推進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肖詩鷹副主任和現代醫學技術主題專家組組長曹雪濤院士出席會議并講話。科技部計劃司863聯辦和上海市科委有關同志以及現代醫學技術主題專家田衛東
業界人士翹首以盼的第十八屆北京分析測試學術報告會暨展覽會(BCEIA2019)將于2019年10月23-26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屆展會將繼續堅持“分析科學 創造未來”的方向,圍繞“生命 生活 生態——面向綠色未來”的主題組織學術報告會、專題論壇和儀器展。 同期將舉辦“BCEIA·
近日,“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體外診斷技術產品開發重大項目課題支持的一項研究成果在京發布,由解放軍總醫院、北京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深圳邁瑞生物醫療公司等研究人員,利用血液細胞分析儀檢測瘧原蟲感染上取得進展,研究人員在國內首次利用紅細胞異常粒子確定紅細胞感染,從而提示瘧原蟲感染風險的技術,
日前從醫療器械新品發布會獲悉,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發具有網織紅細胞、有核紅細胞檢測功能的高端五分類全自動血液細胞分析儀BC-6800包含儀器、配套試劑、質控物和校準品日前成功面世。BC-6800是“光散射結合熒光染色多維分析核心技術平臺(SF Cube)”上的首個應用實例,她的誕生是多學科相互交叉、滲透
精準醫療是一個任重道遠的工作,普遍會使患者受益。因為越精準,診斷水平越高,醫療行業發展就會越好。但是,精準醫療的首先必須要精準診斷,精準診斷也是非常重要的,精準診斷一般是在腫瘤、遺傳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當然其他領域也都可以做精準的診療。所以,精準醫療是必要的,但是它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比如我們現在認為
生物芯片,又稱蛋白芯片或基因芯片,它們起源于DNA雜交探針技術與半導體工業技術相結合的結晶。生物芯片技術是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高通量檢測技術,它利用微電子、微機械、物理化學技術、計算機技術在固體芯片表面構建的微流體分析單元和系統,將生命科學研究中不連續的分析過程(如樣品制備、化學反應和分析檢測)連續化
三大重點項目共發表論文200多篇,獲發明專利20余項 本報訊 日前,“十一五”國家“863”計劃“納米醫藥制劑、納米生物材料、納米生物器件”三大重點項目116個課題實施年度報告大會在長沙舉行。記者從會上獲悉,2005年至2009年國家“十一五”計劃期間,正在實施的上述三大重點項目116個課題中
全自動管式化學發光免疫檢測技術以其精確、全自動的突出特性日益成為各大醫院檢驗科開展免疫診斷的首選。近年來,羅氏等跨國公司采取儀器、試劑捆綁配套的策略逐步壓縮國內產品市場份額,占據了國內各類大型醫院90%以上的免疫診斷市場。為此,“十二五”863計劃生物和醫藥技術領域設立“開放式全自動管式化學發光
中國體外診斷產業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短短二十多年來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13年底,體外診斷生產和經營企業數共計6803家,龍頭企業諸如科華生物、達安基因、中生北控、北京九強、理邦儀器、迪安診斷等,從業人員預計在15萬人左右。“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務院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國家
2016年06月18日,首屆國際癡呆與認知科學高端論壇在深圳隆重舉行。本次會議上,由華因康基因牽頭發起了 “863項目示范基地(老年癡呆癥方向)”項目啟動儀式,該儀式也在眾多領導和專家的見證下成功舉辦。 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張丹書記、深圳市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委員會孫美華主任、深圳市科技創新委
2010年5月6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陪同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防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日參觀博奧生物有限公司。新華社供圖 2008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來到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看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就園區的創新發展問題進行專題調研。這
在廣州南方醫科大學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蛋白質組學大會暨首屆粵港蛋白質組學學術交流會上,由中國科學家領銜的“人類蛋白質組計劃”有望實現肝癌診治突破性進展。 據了解,該計劃實施3年來,圍繞人類肝臟蛋白質組的表達譜等九大科研任務,我國科學家成功測定出6788個高可信度的中國成人肝臟蛋白質,系統構建了國際上
2016年6月5-9日,第64屆美國質譜年會 (ASMS 2016) 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Henry B. González會議中心召開。正如往年一樣,6月7日即每次ASMS的星期二,北美華人質譜學會(Chinese American Society
中國體外診斷產業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短短二十多年來發展迅猛。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13年底,體外診斷生產和經營企業數共計6803家,從業人員預計在15萬人左右。“十一五”以前,醫學檢驗技術不被大眾重視,檢驗科在醫院里的地位也相對較低,“十二五”期間,隨著國務院發展規劃綱要的出臺,國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國家政策與十二五、十三五 201
著名學術打假網站 PubPeer 這次盯上了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詹啟敏。 近日,有網絡消息指出:著名學術質疑網站 Pubpeer 陸續刊登了詹啟敏的 25 篇論文涉嫌學術造假,這些陸續被曝光的論文涉及將相同圖片 PS 后應用于不同實驗甚至不同文章中、捏造實驗數據和嚴重違反動物倫理
詹啟敏 詹啟敏,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首席專家,國家973重大基礎研究項目首席科學家。 擔任中國醫師協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中國微循環學會副理事
膠東在線9月8日訊(記者 嘉偉 李俊鋒) 今年,煙臺出臺醫藥健康產業培育發展推進方案,力爭到“十三五”末,全市醫藥健康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00億元,建成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國際生命科學創新示范區。系列政策的有力推動,為煙臺藥企發展增添了動力。 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直接降低治療成本
中國體外診斷產業的發展開始于20世紀80年代,35年來我國的體外診斷產業從零起步,在且行且珍貴中成長著、進步著,目前已躋身世界體外診斷產業發展最快行列。據不完全統計,截止至2013年底,體外診斷生產和經營企業數共計6803家,從業人員預計在15萬人左右。“十一五”以前,醫學檢
不論防控甲型H1N1流感偏重公共衛生還是基礎科研,也不論流感防治重大專項如何立項,各受訪人士均表示,國家防控資金的透明使用、公平競爭和合理分配都是重中之重。 2009年5月20日,媒體報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確診的感染者突破1萬人。 與此同時,一場事關40億元資金的防治流感重
2009年5月20日,媒體報道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全世界確診的感染者突破1萬人。 與此同時,一場事關40億元資金的防治流感重大國家專項的論證會也在北京某賓館緊急進行中,專項何時發布,不得而知。 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5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將投入50億元防控甲型H1
日前,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傳來重磅消息。國藥中國生物已完成對部分康復者血漿的采集工作,開展新冠病毒特免血漿制品和特免球蛋白的制備。經過嚴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檢測,病毒滅活,抗病毒活性檢測等,已成功制備出用于臨床治療的特免血漿,在中國生物武漢生物制品研究所、國藥集團武漢血液制品有限公司、武漢
編者按:隨著精準醫學時代的來臨, 生物樣本庫(Biobank)作為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資源,是其發展的基石。生物樣本庫的重點在于生物樣本的采集、存儲、管理、全流程質控等管理。建立高質量的生物樣本庫對于探索新的治療途徑,開拓新的診治手段,優化醫藥研發的資源配置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對于提高科研效率具
編者按:隨著精準醫學時代的來臨,生物樣本庫(Biobank)作為轉化醫學研究的重要資源,是其發展的基石。生物樣本庫的重點在于生物樣本的采集、存儲、管理、全流程質控等管理。建立高質量的生物樣本庫對于探索新的治療途徑,開拓新的診治手段,優化醫藥研發的資源配置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也對于提高科研效率具有
2012年12月5日,國際癌癥基因組聯盟(ICGC)宣布在中國發起四個新項目,主要對結直腸癌、食道癌、肝癌和鼻咽癌的驅動基因進行檢測,為實現個體化醫療奠定基礎。中國是ICGC的創始成員之一,在2008年時曾經發起了胃癌基因組項目。 ICGC帶領全球科學家對各種常見和罕見的癌癥進行基因組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