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生態系統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揭示氣候變暖影響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學家團隊,聯合了國外科研團隊,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生態系統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這項研究揭示了氣候變暖如何影響植物生物量在地下與地上部分的分配,為理解全球變暖背景下凍土生態系統碳循環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論文發表于PNAS。青藏高原,作為全球中低緯度地區最大、范圍最廣的多年凍土區,不僅儲存了地球陸地生態系統中約一半的碳,還在水源涵養、土壤保持、碳固定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這一地區生態系統中植物生物量的分配模式及其對環境變化的響應,對于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在這項研究中,科研團隊通過對過去30年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三種典型高寒生態系統中的大量樣地和植物個體進行了深入調查和分析。他們發現,隨著氣候變暖,不同生態系統中的植物生物量分配模式發生了顯著變化。在較濕潤的高寒濕地中,植物更傾向于將生物量分配到地上部分,而在土壤水分較低的高寒草甸和干旱的高......閱讀全文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凍土碳循環對氣候變暖響應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楊元合研究組的最新一項研究揭示了氣候變暖對凍土碳循環的直接效應及其調控因素。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在線發表在《生態學(Ecology)》雜志上。 楊元合研究組選擇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內的高寒沼澤化草甸這一類特殊的生態系統,避免了以往增溫實驗中“溫度上升引
氣候變暖將影響凍土地區約69%的基礎設施
“在北極重要的基地附近的基礎設施中,約30%-50%的基礎設施很有可能會因人為變暖導致的多年凍土融化而受損。”在1月12日發表于《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的一項研究中,芬蘭奧盧大學的Jan Hjort和合作者指出。該研究和其他多篇凍土相關研究組成的論文合集探討了與多年凍土融化相關的物理學、生物地球化學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顯著退化
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趙林帶領的研究團隊,聯合藏北高原冰凍圈特殊環境與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期首次公開發布了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近20年的定位觀測綜合數據集,并探討了氣候變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變化的基本特征。 趙林介紹,多年凍土是指埋藏在地表下特定深度、長期保持凍結狀態的巖土層。位于
植物所凍土碳循環對氣候變暖響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凍土區儲存著大量有機碳,同時也經歷了顯著的氣候變暖。大量研究顯示,凍土生態系統碳循環對氣候變暖十分敏感。這是因為一方面,溫度上升會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進而加速生態系統碳釋放;另一方面,氣候變暖也會促進土壤氮磷礦化,促進植物生長,進而增加生態系統碳固定。然而,學術界迄今仍不清楚增溫引起的養分變化究
多年凍土退化致土壤有機碳降解-或加劇氣候變暖
中新社西寧12月7日電 (記者 李江寧)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7日消息,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多年凍土退化下的土壤微生物響應特征可能介導了高寒生態系統對氣候變暖的正反饋,揭示了祁連山區乃至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區土壤碳損失的微生物機制,為多年凍土區土壤碳穩定性的微生物調節提
多年凍土退化致土壤有機碳降解-或加劇氣候變暖
據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7日消息,最新研究結果顯示,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多年凍土退化下的土壤微生物響應特征可能介導了高寒生態系統對氣候變暖的正反饋,揭示了祁連山區乃至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退化區土壤碳損失的微生物機制,為多年凍土區土壤碳穩定性的微生物調節提供了新視角,也為未來氣候情景的模型預測奠
全球變暖將使俄南部干旱北部凍土消融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地球冰凍圈研究所副所長德米特里·德羅茲多夫對衛星通訊社稱,全球變暖現象至少會持續到21世紀末,會給俄羅斯人帶來許多新的困擾。南部地區會遭受干旱,北部地區的土地倒是會變得更加肥沃,在北極圈內的房屋需要蓋得更結實一些。 根據氣候學家最新預測估計,全球變暖還將繼續,這會導致
永久凍土融化或導致遠古全球變暖
就像2007年阿拉斯加火災造成的那樣,5500萬年前突然發生的全球變暖可能是由永久凍土釋放的二氧化碳所致。5500萬年前,世界突然升高了5攝氏度,變得“炙熱”,海洋也變酸,大量生物開始滅絕。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是與目前剛剛開始的由使用化石燃料引發的全球變暖最接近的歷史事件。其實1
植物所發現熱融塌陷加劇多年凍土區土壤呼吸對氣候變暖的響應
多年凍土區經歷了顯著的氣候變暖,其增溫速率為全球平均值的2~4倍。氣候變暖引起的凍土融化會導致多年凍土中長期封存的有機質被微生物分解,以CO2等溫室氣體的形式釋放至大氣,從而加劇氣候變暖。作為劇烈的凍土融化形式,熱喀斯特地貌約占北半球多年凍土區面積的20%。熱喀斯特地貌形成會改變植被、土壤和水文等過
美國研究稱永凍土融化將加速全球變暖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稱,隨著氣溫的上升,到2200年地球的永久凍土層估計有多達三分之二將融化消失,從中釋放出的大量碳反過來又會加速全球變暖。 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介紹說,永凍土融化釋放出的碳主要來自于上個冰川期被凍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莖殘余等物質,這就好比把菜凍在冰箱里可以冷凍許多年,
航跡云帶來更多氣候變暖
一項近日發表于《環境研究快報》的研究表明,在較高高度飛行的飛機會產生更持久的航跡云,這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全球變暖。由于私人飛機和現代節能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高于其他客機,它們帶來的變暖比以前想象的還要嚴重。航跡云是由噴氣發動機排放的煙塵凝結水蒸氣形成的云。圖片來源:Markus Mainka / Al
航跡云帶來更多氣候變暖
一項近日發表于《環境研究快報》的研究表明,在較高高度飛行的飛機會產生更持久的航跡云,這可能會造成更多的全球變暖。由于私人飛機和現代節能噴氣式飛機的飛行高度高于其他客機,它們帶來的變暖比以前想象的還要嚴重。 航跡云是由噴氣發動機排放的煙塵凝結水蒸氣形成的云。圖片來源:Markus Mainka
氣候變暖促使北極閃電增多
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的一次虛擬會議上,研究人員報告了一項新發現,指出北極出現閃電的次數是十年前的數倍,而且這一頻率很快就會翻倍。 該研究結果表明,隨著地球變暖,地球氣候可能會發生另一種變化,盡管并非所有研究人員都認為這種趨勢是真實的。 美國華盛頓大學大氣物理學家、該研究的負責人Robert H
氣候變暖擾亂蝴蝶飛行季節
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很多蝴蝶在一年中的飛行時間是根據氣溫變化有所調整的,因此隨著全球變暖,它們的飛行季節也隨之改變。 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調查了200多個蝴蝶種類的飛行,并且查詢了130多年來的氣象數據。結果發現,蝴蝶對氣溫變化非常敏感。 研究人員表示,隨著
氣候變暖讓食物營養“縮水”?
100年前的蘋果和今天的比,哪個更有營養?近日,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指出,全球不斷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將使農作物的營養價值降低。預計本世紀中葉,全球將有1.75億人因此缺鋅,1.22億人缺蛋白質。 氣候因素 全球氣候變暖已是不爭的事實。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統計分析了151個國家大氣中
氣候變暖讓海底生物迷路
海洋變暖導致洋流方向改變,藍貽貝幼蟲的散布方式也受到影響,該物種的生存范圍已大大縮小。(圖片來源:SCIENCE SOURCE) 全球變暖讓許多生物不得不尋找新的棲息地,但對海蝸牛、海腸和貝類等底棲生物而言,找到新家并非易事。 9月7日,《自然-氣候變化》上線的一篇文章指出,大西洋西北
-“超級牧草”有助預防氣候變暖
日本國際農林水產業研究中心最新宣布,其研究人員與總部位于哥倫比亞的國際熱帶農業研究中心合作,開發出一種“超級牧草”,不但能大幅遏制化肥產生的溫室氣體,還能讓牛吃了更肥壯,提高肉奶產量。 化肥中的氮肥廣泛應用,但是土壤中的氮肥會由于微生物作用轉變為硝酸,一部分會生成一氧化二氮而釋放到大氣中,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生態系統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揭示氣候變暖影響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學家團隊,聯合了國外科研團隊,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生態系統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這項研究揭示了氣候變暖如何影響植物生物量在地下與地上部分的分配,為理解全球變暖背景下凍土生態系統碳循環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論文發表于PNAS。青藏高原,作為全球中低緯度地區
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生態系統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揭示氣候變暖影響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的科學家團隊,聯合了國外科研團隊,在青藏高原多年凍土生態系統植物生物量分配研究上取得了重要進展。這項研究揭示了氣候變暖如何影響植物生物量在地下與地上部分的分配,為理解全球變暖背景下凍土生態系統碳循環提供了新的視角。相關論文發表于PNAS。青藏高原,作為全球中低緯度地區
凍土融化可使全球氣溫顯著上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2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凍土融化,將會改變地球的生態系統,并使全球氣溫顯著上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期間,發布了一份題為《凍土變暖的政策影響》的報告,重點論述了凍土融化后釋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潛在危險。根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促加拿大高北極永久凍土融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06.shtm
城市適應與區域氣候變暖
一項研究說,使用諸如綠色屋面、冷屋面和混合技術等適應策略可能不僅有助于抵消未來由于城市擴張所導致的氣候變暖,還有助于抵消溫室氣體驅動的氣溫增加。近來的建模研究已經提示,在缺乏適應性城市設計的情況下,未來一個世紀美國人口中心的擴散可能導致溫度升高至多3度——這是獨立于溫室氣體誘導產生的變暖之外的升
氣候變暖引發基里巴斯欲舉國搬遷
氣候變暖引發生存危機 基里巴斯欲舉國搬遷基里巴斯居民10日在國會外手持旗幟喊"救命"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南太平洋島國基里巴斯總統湯安諾表示,地勢低洼的基里巴斯必須開始規劃人口大遷移,以防全球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該國并危及人民生存。 基國主要島嶼塔拉瓦本周將舉行一場氣候變化會
灰熊因氣候變暖更改“菜單”
在美國阿拉斯加的科迪亞克島上,灰熊一直以來的“菜單”都是在夏初先享用三文魚,到了八月末到九月就開始食用接骨木果。可是最近,在氣候變化的影響下,灰熊的進食習慣不得不進行更改。因為溫暖的氣候使漿果成熟期提前,接骨木果與三文魚在同一時間擺到了灰熊面前,灰熊不得不作出抉擇,在夏初放棄三文魚,改吃接骨木果
中國豬肉消費致氣候變暖嗎?
◆中國人均肉食、豬肉消費量均明顯低于眾多發達國家 ◆中國的飼料需求主要依靠國內生產,沒有搶奪飼料資源 ◆中國政府致力于畜牧業溫室氣體減排,并愿意承擔自己責任 近期,英國《經濟學人》雜志刊文稱中國人吃豬肉正在危害全世界,中國養豬排放甲烷和一氧化二氮導致了全球變暖。中國是豬肉消費大國,但把中國
氣候變暖使致命細菌感染增加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115.shtm
研究發現氣候變暖加劇全球干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092.shtm
氣候變暖存在“滯后效應”
植物和土壤猶如海綿,吸收著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在對12噸密閉罐裝的草原泥土進行了歷時4年的研究后,“國際災害風險指標計劃”(DRI)項目的科學家發現,反常的高溫年份能夠在未來的2年甚至多年內減少草原生態系統吸收二氧化碳的數量,這表明氣候變暖存在著“滯后效應”。這個結果發表在近期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上
國際能源機構呼吁應對氣候變暖
國際能源機構執行干事瑪麗亞·范德胡芬12月3日就正在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發表聲明,強烈呼吁各國政府制定政策,鼓勵迅速推廣應用節能技術,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范德胡芬警告說,全球能源安全或將面臨威脅。國際能源機構的分析顯示,這些年來,實現“限制升溫2攝氏度”的目標難度
氣候變暖或將使日本損失嚴重
日本環境省的研究小組3月17日發表報告說,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本世紀末日本年平均氣溫可能升高3.5至6.4攝氏度。屆時,日本每年因洪水而遭受的損失最多可達約6800億日元(約合67億美元),相當于上世紀末的3倍多。 研究小組用4種計算機模型預測了未來氣候變化,推算了該變化對一些領域的影響,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