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全球變暖促加拿大高北極永久凍土融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06.shtm......閱讀全文
永久凍土融化或導致遠古全球變暖
就像2007年阿拉斯加火災造成的那樣,5500萬年前突然發生的全球變暖可能是由永久凍土釋放的二氧化碳所致。5500萬年前,世界突然升高了5攝氏度,變得“炙熱”,海洋也變酸,大量生物開始滅絕。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這是與目前剛剛開始的由使用化石燃料引發的全球變暖最接近的歷史事件。其實1
全球變暖將使俄南部干旱北部凍土消融
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地球冰凍圈研究所副所長德米特里·德羅茲多夫對衛星通訊社稱,全球變暖現象至少會持續到21世紀末,會給俄羅斯人帶來許多新的困擾。南部地區會遭受干旱,北部地區的土地倒是會變得更加肥沃,在北極圈內的房屋需要蓋得更結實一些。 根據氣候學家最新預測估計,全球變暖還將繼續,這會導致
美國研究稱永凍土融化將加速全球變暖
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稱,隨著氣溫的上升,到2200年地球的永久凍土層估計有多達三分之二將融化消失,從中釋放出的大量碳反過來又會加速全球變暖。 來自科羅拉多大學的研究人員介紹說,永凍土融化釋放出的碳主要來自于上個冰川期被凍在土壤中的植物根莖殘余等物質,這就好比把菜凍在冰箱里可以冷凍許多年,
《自然》:全球變暖造成季節變化提前
美國研究人員日前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隨著全球變暖趨勢加劇,季節變化在過去50多年里也明顯提前。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志上報告說,從1954年到2007年,四季之間的轉換時間提前了約2天,這明顯超出了自然本身的變化范圍。 報告主要作
《自然》:全球變暖不會導致瘧疾橫行
1900年的瘧疾全球發病區域(上)與近幾年的發病區域(中),而發病率增加的地區僅占全球很小的區域(下)。 氣候變暖潛在負面效應的名單中或許可以刪去一條了。新的研究表明,即便溫度計的讀數依舊上升,由此導致的瘧疾暴發所造成的影響也是有限的。研究人員將20世紀初的瘧疾暴發情況和最近幾年的
《自然》論文合集探討凍土融化對全球影響
英國《自然綜述:地球與環境》近日刊登多篇論文,來自芬蘭、加拿大、美國、瑞典和德國的科學家們探討了北極多年凍土融化對全球的嚴重影響。其中一項研究指出,在北極重要的基地附近的基礎設施中,約30%—50%的基礎設施很有可能會因人為變暖導致的多年凍土融化而受損,該研究與其他論文合集共同深入分析了與多年凍土融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促加拿大高北極永久凍土融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06.shtm
《自然》:全球變暖將會暫停十年
洋流的改變可能暫時性地抵消了溫室效應 全球氣候變暖將開始“中場休息”,時間大約是10年。?這是全球首個十年期氣候預報。德國研究小組聲稱,全球平均氣溫與正常水平相比仍將會持續偏高,但21世紀頭7年所呈現出的氣溫不再進一步升高的勢頭,很可能還將再持續10年。 這是位于北極附近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的一
北極地區的全球變暖助長了永久凍土上的大火
西伯利亞北極地區在2019年和2020年經歷了異常數量的火災。這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因為北極地區有大面積的永久凍土,這是一層永久凍結的底土,積累了大量的碳。火災會破壞永久凍土層,并導致以溫室氣體的形式釋放碳排放。 一直沒有答案的問題是,2019-2020年火災的這種增加是一種特殊情況,還是一種
全球氣候變暖導致青藏高原多年凍土顯著退化
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趙林帶領的研究團隊,聯合藏北高原冰凍圈特殊環境與災害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近期首次公開發布了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近20年的定位觀測綜合數據集,并探討了氣候變化背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變化的基本特征。 趙林介紹,多年凍土是指埋藏在地表下特定深度、長期保持凍結狀態的巖土層。位于
《自然》:全球變暖正在改變地球運作方式
一個由多國專家組成的聯合調查小組分析近40年來研究報告后認為,全球變暖正在改變地球運作方式,至少90%的生態環境遭破壞現象歸咎于人類活動導致的全球變暖。 由于全球氣溫升高,南極企鵝數量正在銳減 南極企鵝數量銳減、歐洲植物開花時間提前、美國河流流量變化……在研究人員眼中,這些看似不相關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促加拿大高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環境變化
9月13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高北極)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變化。這項研究結果根據對加拿大北極群島一個地區過去60年的景觀演化進行重建所得。 該論文介紹,
全球變暖讓加拿大高北緯景觀變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55.shtm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分析該國高緯度北極地區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變化。研究根據對加拿大北極群島一個地區過去60年的景觀演化進行重建,得到了以
“熱喀斯特”湖加速全球變暖
美、德兩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被稱為“熱喀斯特”湖的形成會導致北極永久凍土突然融化,從而增加溫室氣體排放,加速全球變暖。研究顯示,凍土層中大量冰融化成水后體積會變小,導致地表發生凹陷,之后雨水和融水將其填充為“熱喀斯特”湖,湖水又會導致岸邊和湖底凍土層突然融化。 由于北極凍土層中儲存著大量有機
研究人員揭示凍土碳分解及溫度敏感性調控機制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楊元合小組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大范圍采樣,并結合室內恒溫、變溫培養以及碳分解模型等多種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凍土碳分解及溫度敏感性的調控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通訊》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 凍土分布區儲存著大量有機碳,其碳庫大小超過全球
全球變暖讓加拿大高北緯景觀變化
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分析該國高緯度北極地區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變化。研究根據對加拿大北極群島一個地區過去60年的景觀演化進行重建,得到了以上結果。相關研究9月12日發表于《自然—通訊》。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北極的氣候變暖一直在擴大,永久凍土加速融
不同土壤碳組分對凍土融化的差異性響應獲揭示
近日,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楊元合團隊與合作者基于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典型熱融塌陷序列,揭示了表層土壤不同碳組分對熱融塌陷的響應規律。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 多年凍土區占全球陸地面積的16%,儲存著1.3萬億噸碳,其碳儲量約為全球土壤碳庫的1/2。氣候變暖背景下凍土融化會引起大量土壤碳
植物所在凍土碳分解及其溫度敏感性研究中取得進展
凍土分布區儲存著大量有機碳,其碳庫大小超過全球土壤碳庫的1/2。同時,凍土區氣溫在以超過全球平均值2倍的速率持續上升。顯著的氣候變暖可能使得凍土中儲存的大量碳被微生物分解釋放,進而導致碳循環與氣候變暖之間的正反饋。在此背景下,凍土碳循環成為近年來全球變化研究中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然而,目前學術界
中科院植物所揭示凍土碳分解及其溫度敏感性調控機制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楊元合研究組基于對青藏高原多年凍土區在2013至2014年連續兩年的大范圍采樣,結合室內恒溫、變溫培養以及碳分解模型等多種手段,揭示了青藏高原凍土碳分解及其溫度敏感性的調控機制。相關成果于近日在線發表在《自然-通訊》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學循環》雜志上。
全球變暖,植物“爬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152.shtm科學家發現受氣候變化影響,北美西部的山地植物正以更快的速度向海拔更高、更冷的地區移動。但在一些地區,它們“攀登”的速度仍趕不上氣溫上升的腳步。相關研究2月15日發表于《公共科學圖書館-
全球變暖-海洋“災難”
來自格陵蘭島的融水,就像東海岸的這座冰山,曾經擾亂了大西洋的“傳送帶”。圖片來源:IMAGEBROKER/ALAMY STOCK PHOTO 自前工業化時代以來,全球氣候不斷變暖,世界各地的海洋平均溫度已上升1°C。近日,兩項研究分別探討了全球氣候變暖對大西洋洋流和海洋生物的影響。 3月27日,
全球變暖并非所有地方同步變暖-寒冬與變暖有關
去年歲末以來,北半球經歷了嚴冬的考驗:多國最低氣溫不斷刷新紀錄,因嚴寒死亡的人數亦不斷攀升。嚴寒的天氣,進一步讓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說法產生疑問。 然而從理論上講,全球變暖并不意味著氣溫總是偏高。實際上,全球變暖是指全球年平均氣溫總體呈增高趨勢,但這并不意味今年比去年高、去年
丁一匯:近15年全球變暖減緩-自然因素是主因
中國工程院院士丁一匯在10月23日舉行的中英氣候變化科學交流會上表示,海洋表層溫度上升的減弱和太陽活動的顯著減弱等自然因素是近15年全球變暖出現減緩和停頓的主要原因。 丁一匯表示,根據觀測,全球地表溫度自1998年以來并沒有出現顯著上升,而是出現了全球變暖的減緩或停頓現象。這個時期全
《自然》最新:全球氣候變暖或創造新生態系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07.shtm中新網北京8月17日電 (記者 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在高排放場景下,到本世紀末,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或使南極和格陵蘭冰蓋之外的冰蓋覆蓋面積
《自然通訊》:火山噴發企鵝遭殃
氣候和海冰覆蓋范圍的長期變化并非南極帝企鵝面臨的唯一問題:一項新研究顯示,火山也會讓它們傷亡慘重。 巴布亞企鵝在南極半島離岸水域的Ardley島上占有廣闊的繁殖區域。6700年前,這種長有橙色喙的企鵝最先出現在這座島上。而且,之前有研究顯示,迄今為止,氣候和海面溫度的變化對巴布亞企鵝有利。
凍土融化可使全球氣溫顯著上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1月27日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如果凍土融化,將會改變地球的生態系統,并使全球氣溫顯著上升。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卡塔爾多哈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8次締約方會議期間,發布了一份題為《凍土變暖的政策影響》的報告,重點論述了凍土融化后釋放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潛在危險。根
警惕全球變暖,北極更甚
英國《通訊·地球與環境》雜志11日在線發表的一篇氣候變化論文報告稱,與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極變暖速度確實比之前人們認為的更快。極地加速變暖表明該地區對全球變暖的敏感程度高于當前的評估。 北極在全球氣候系統中發揮著重要的調制作用。但過去的報告稱,極地變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2—3倍,是全球地
核能發電,阻止全球變暖
在本月早些時候,大西洋導航者號(Atlantic Navigator)貨輪駛抵美國巴爾的摩港。導航者號上載有蘇聯在冷戰時期制造的一批核武器。在過去20年間,有19000個俄羅斯核彈頭經過拆卸處理,運往美國,在核反應堆中發電。事實上,在這20年里,為美國100座核反應堆供能的鈾燃料中,有超過一
北極班克斯島熱融滑塌數量30年增60倍
英國《自然·通訊》雜志2日發表的一項氣候研究報告顯示,在北極班克斯島上,熱融滑塌的數量在1984年—2015年期間增加了60倍。研究指出,滑塌數量從1984年的63個,累計增加至2013年的最大值4077個。這項研究以及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寒冷的連續多年凍土可能對夏季的極端氣候非常敏感。 全
全球變暖時代結束,全球沸騰時代來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41.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