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或將使日本損失嚴重
日本環境省的研究小組3月17日發表報告說,由于全球氣候變暖,本世紀末日本年平均氣溫可能升高3.5至6.4攝氏度。屆時,日本每年因洪水而遭受的損失最多可達約6800億日元(約合67億美元),相當于上世紀末的3倍多。 研究小組用4種計算機模型預測了未來氣候變化,推算了該變化對一些領域的影響,并與20世紀末進行對比。 報告顯示,到本世紀末,日本因氣候變化而遭受的最大損失很可能是洪水帶來的,損失額最多將達6800億日元。屆時,海平面升高的最大幅度可能為60厘米,日本全國85%的海濱沙灘將被淹沒,最高潮位所導致的損失會進一步增加。 氣候變暖對健康和農業等的影響也將逐漸顯現。本世紀末,日本所有都道府縣死于酷暑的人數都可能增加1倍多。 隨著氣溫上升,傳播登革熱病毒的白紋伊蚊的分布范圍在本世紀末將達日本國土面積的75%至96%,如今這一數字不到40%。此外,日本高山針葉樹——偃松和山毛櫸的分布面積將顯著減少,日本的生......閱讀全文
日本批準加入氣候變化《巴黎協定》
新華社電 11月8日,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先后獲得國會眾議院和政府內閣會議通過后,日本向聯合國提交了正式加入《巴黎協定》有關批準文書。 8日下午,日本國會眾議院在全體會議上通過《巴黎協定》的批準案,之后提交日本政府內閣會議通過,正式完成《巴黎協定》的國內批準程序。當天晚些時候,日本在紐
氣候變化導致日本櫻花提前綻放
如果沒有城市環境和氣候變化帶來的變暖影響,日本京都的櫻花不會提前11天盛開。 去年,京都的櫻花在3月26日開花,是1000多年記錄中開花最早的一次。雖然今年京都櫻花在4月1日綻放,符合當前氣候的典型特征,但是仍早于20世紀30年代前的平均記錄。 英國氣象局的Nikolaos Chris
我國需學習日本協同應對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簽訂40周年,又將迎來中日韓環境部長會議機制建立20周年,也是日本第五個環境基本計劃發布之年。在此背景下,由中日友好環境保護中心和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聯合主辦的第二屆中日環境高級別圓桌對話會近日在北京順利召開。對話論壇設置了“協同應對大氣污染與氣候變化”“鄉村振興戰
日本擬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6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
據日本NHK電視臺11月7日報道,《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9次締約方大會(COP19)將從下周起在波蘭舉行。日本代表團將在此次會議上表明日本政府應對氣候變化的綜合性措施,其中包括在今后3年內向發展中國家提供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75.13億元)的援助。 日本希望通過上述援助措施,
“亞太地區氣候變化綜合評價模型”國際研討會在日本召開
2月19日至25日,由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組織的第十六屆“亞太地區氣候變化綜合評價模型”(AIM)國際研討會及低碳亞洲研討會召開。來自日本、美國、印度、巴西、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及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清華大學的7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此
日氣候專家希望日本在應對氣候變化上展現積極姿態
日本主要媒體都重點報道了利馬氣候大會的開幕情況,尤其關注本次會議能否在減排問題上達成初步妥協。日媒分析認為,現在各國的分歧很大,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堅持各自立場,會議成果令人懷疑。值得期待的是,美中前不久發表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聲明,各自作出新的承諾,估計會對本次會議起到積極作用。 日
第19屆亞洲氣候變化綜合評價模型國際會議在日本舉行
12月13日至16日, 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和京都大學組織的第19屆“亞洲氣候變化綜合評價模型”(AIM)研討會在日本筑波舉行。參加研討會的主要為亞洲國家研究溫室氣體減排潛力模型評估及低碳情景建設的學術機構及在模型構建領域具有顯著特色的專家學者。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能源戰略研究中心趙黛青研究員
氣候變化談判落幕
長達12天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并未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不過,在專家們看來,大會的爭議、收獲大小只是戰術性問題,重要的是各國能從中吸取教訓,并為此堅持不懈地作出努力。 11月23日晚,第19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經歷了長達12天的艱難談判后,終于在波蘭華沙落下帷幕。 然而,一
氣候變化的原因
目前的氣候變化,全球科學家的共識是:有90%以上的可能是人類自己的責任,我們今日所作的決定和選擇,會影響氣候變化的走向。 氣候變化已是不爭的事實。今日,我們的地球比過去兩千年都要熱。如果情況持續惡化,于本世紀末,地球氣溫將攀升至二百萬年來的高位。 ? 我們何以制造了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的影響
據世界氣象組織宣布,1998年至2007年是有記載以來最暖和的十年。沒有人知道氣候變化的影響在多大程度上才能算是“安全”,但我們卻清楚知道全球氣候變化為人類及生態系統帶來的災難:極端天氣、冰川消融、永久凍土層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生態系統改變、旱澇災害增加、致命熱浪等等。現在,不再是科學
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啟動氣候變化協同全球行動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北京時間5日晚8點,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正式啟動“氣候變化協同”系列行動(‘Climate x’ Campaign)。 此次行動旨在通過動員青年行動,提升全球公眾對氣候變化和碳中和目標的認知,從氣候變化與其它可持續發展目標協同的角度跨界合作探索創新解決方案。啟動儀式在清華
科學家利用古氣候變化研究方法評估現代氣候變化
隨著未來地球計劃的實施,過去全球變化研究 的重點已經從古環境重建向基于古氣候數據評估現在氣候變化轉變。基于這一理念,蘭州大學李育教授及其團隊嘗試利用古氣候變化研究方法評估現代氣候變化并預測未來氣候變化趨勢。相關成果發布于《地球科學評述》。 中全新世是公認的氣候大暖期,氣候變暖也成為現代全球性的
關注氣候變化!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舉行
11月17日至19日,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研究生論壇暨2019年清華大學研究生國際學術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辦。本次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清華大學研究生會承辦,以“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作為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第一次學生活動,共有來自6個大洲、9個國家、55所國內外高校的150余名師生參加,涵
氣候變化威脅咖啡產量
到本世紀末,氣候變化可能導致埃塞俄比亞約一半的咖啡產區不再適合咖啡種植。不過也不全是壞消息,研究人員還提出,通過咖啡產區轉移、造林和森林保護,咖啡種植總面積有望擴大4倍。相關論文近日刊登于《自然—植物》網絡版。 小果咖啡貢獻了全球主要的咖啡豆產量,它源于埃塞俄比亞,占該國出口收益的1/4。因此
換個模型預測氣候變化
《自然—氣候變化》11月23日發表的多模型分析,依據2030年前后的減排措施預測了氣候場景,發現即使最樂觀的場景也不足以將全球變暖限制在2°C以內。這個前瞻性建模方法與傳統“倒序”設想不同,后者聚焦于預先規定的氣候目標并描述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大多數氣候模型聚焦于一種被稱為“倒序推演”的概念,其中目標
氣候變化將會導致不育
據一項國際研究小組的一項新研究,人類對氣候變化的適應可能包括生育率的變化。他們發現,通過其經濟影響,氣候變化可能對生育率產生重大影響,因為人們決定他們投入多少時間和金錢養育,以及是否利用這些資源生育更多的孩子或在未來投入更多資金。 他們今天在“環境研究快報”上發表的研究報告研究了氣候變化可能影
氣候變化大會三項焦點懸而未決-應對氣候變化亟需行動
一年一度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反映了全人類對于強化減排、控制氣溫上升、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共識。然而,由于這項會議遵循“協商一致”的議事原則,許多重要議題一直久拖未決。 12月2日-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第25次締約方大會(COP25),暨《京都議定書》第15次締約方大會(CMP15)及《巴黎協
對付氣候變化不應只是口號
南非環境部長馬蒂納斯?范斯卡爾奎克坦白地告訴伊莎貝爾?希爾頓,上個月的八國集團峰會未能在氣候變化上取得進展,新興國家對此感到失望。 現在距離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只有15個月了,發達國家必須認識到新的政治現實。南非環境部長馬蒂納斯·范斯卡爾奎克指出,發達國家不能再繼續制定單邊日程。這番話是他本
氣候變化的技術轉移挑戰
技術轉移對于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新德里]從能效高的爐灶、太陽能燈到低排放的發電廠,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技術都是對氣候變化之戰的核心。 需要廉價而能夠獲得的技術從而實現低碳生活與適應氣候新秩序。 而技術轉移已經成為了下個月的哥本哈根峰會之前預備階段的一個關鍵問題。全世界希
簽證問題妨礙氣候變化談判
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代表[波茲南] 由于很難拿到簽證,一些世界上最貧困國家的代表在參加在波蘭波茲南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時候受阻。 來自最容易受到氣候變化打擊的發展中國家的首席談判代表、記者和民間團體的代表被延誤、或者無法參加為期兩周的會議。 英國國際環境與發展研究所氣候變化負責人
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亦是機遇
在應對氣候變化上,設立更高目標并通過施行創新性的必要政策來實現,現在正當其時 過去一年里,國際事務中的一項重大進展就是中國決定加速向清潔能源過渡,并且更加直接地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在聯合國12月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緊鑼密鼓籌備之際,中國領導人向世界其他國家發出了行動正當其時的強有力信號,巴黎大會取
應對氣候變化-中國做出表率
颶風、沙暴、霧霾、高溫、干旱、雷雨……如今,日益增多的極端氣候事件正困擾著人類。中國是發展中大國,也是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中國將應對氣候變化全面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總戰略,各級政府、企業主動采取節能減排、發展可再生能源、增加森林碳匯、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
發展綠色經濟應對氣候變化
國家環保總局副局長李干杰率中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了在摩納哥召開的聯合國環境署第10屆特別理事會暨全球環境部長論壇。 本屆特理會和部長論壇主要有兩個議題,一是全球化與環境:籌集資金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二是加強國際環境管理,推動聯合國改革。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給大會發來賀信,祝賀大會順利召開,并呼吁各國
我們該怎樣適應氣候變化
為配合《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2035》的發布與實施,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鄭大瑋、潘志華根據國內外適應氣候變化的最新研究成果與成功實踐,組織相關人員對2016年編寫出版的《氣候變化適應200問》一書進行全面更新與充實,編撰為《怎樣適應氣候變化》一書,由氣象出版社出版。 本書從氣候變化內涵與影響、
氣候變化減少人們睡眠時間
大多數關注氣候變化對人類生活影響的研究,都集中在極端天氣事件如何在大范圍內影響經濟和社會健康。然而,氣候變化也可能對人類日常基本活動產生強烈影響。近日發表于《一個地球》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環境溫度的上升對全球各地居民的睡眠產生了負面影響。 研究表明,到2099年,次優溫度可能會導致每人每年5
氣候變化增加極端降水風險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127.shtm 研究報告相關圖。圖片來源:《自然》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4日電?(記者張夢然)英國《自然》雜志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氣候變化正在使北半球高緯度地區降雪減少、降水增加,并預計會
古巴憲法承認氣候變化威脅
2017年9月,颶風“厄瑪”襲擊古巴。一天后,人們艱難地穿過被水淹沒的街道。圖片來源:Yamil Lage/AFP/Getty 古巴成為最新一個將抗擊氣候變化寫入憲法的國家。這引發了科學界褒貶不一的反應。 2月下旬,選民通過了一項新憲法,其中包括指導古巴“促進環境保護和對抗威脅人類生存的氣候變化
裸鯉耳石解密氣候變化
青藏高原是對全球氣候變化最為敏感的區域之一。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隨著全球水循環的加劇,氣候變化對青藏高原水資源和水環境的影響日益明顯,加速了冰川退縮和湖泊擴張。然而,這種由氣候變化導致的水環境變化,會對水生生物和食物網造成怎樣的影響,高原魚類又對氣候變化如何響應,我們卻不清楚。 最近,中
院士專家“聚焦”新疆氣候變化
根據新華網7月29日報道,在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面對氣溫升高、冰川面積減少、極端天氣事件頻發、水資源供給的不確定性增強等諸多變化,地處干旱區的新疆該如何應對和適應?為此,新疆科學技術協會近日舉辦主題為“氣候?冰川?生態”的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 統計數據顯示,過去100年里,全球地表平均
墨西哥通過氣候變化法
作為世界第11大碳排放體,墨西哥通過一項氣候變化法,要求在未來40年內碳排放水平降低到2000年排放量的50%。 雖然《京都議定書》并沒有達成共識,但是很多國家正在貫徹其各自的策略以減緩全球氣候變暖 近日,墨西哥立法機關通過了迄今為止一項最強有力的國家氣候變化法。墨西哥的經濟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