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的合成分子有望成為治療結核病的候選藥物,小鼠實驗已經證實了其療效:該合成分子可以抑制結核桿菌生長,同時,與現有的很多抗結核藥物相比,細菌更難以對其產生耐藥性。如果臨床試驗證明其對人類安全、有效,將有望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韓國巴斯德研究所微生物學家凱文·派特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耗時5年,調查了超過12萬種化合物。他們用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小鼠體內被稱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然后觀察哪些化合物能夠抑制細菌生長,最終從中篩選出了一種合成分子進行深入評估。 研究人員在《自然·醫學》雜志上報告稱,這種合成抗菌分子具有新的作用機制——抑制ATP(一種為細胞的大多數酶提供能量的化合物)的合成,從而阻止結核分枝桿菌生長。他們開展的測試表明,該合成分子能夠成功治療小鼠結核病。 南非開普敦大學結核病方面的生物學家瓦萊麗·米茲拉希說,這項研究“肯定了一個觀念,即有新的結核病藥物靶標在等待著被發現,方法就是篩選不同......閱讀全文
烏干達里拉一名結核病患者的胸腔X光片。全球每年新增結核病病例的80%來自于22個國家,烏干達是其中之一。 圖片來源:J. MATTHEWS/PANOS 表格為結核病近年來的病例數量趨勢,以及與HIV共同感染的病例數量趨勢;圖為新型多重耐藥性結核病病例在全球的分布情況。圖片來源:WHO 在與
根據一項發表于《柳葉刀》的研究,已經找到全新型治療結核病(TB)聯合用藥方案,其二期臨床試驗結果發現此聯合用藥方案可在兩周內殺死患者體內超過99%的結核桿菌,比現有治療更為有效,開辟了尋找新型聯合用藥的新途徑。此臨床試驗結果及更多的證據表明,對某些患結核病患者,新療法有可能縮短一年多治療時間。
作為結核病高發國家,中國政府表示將落實加強防治結核病的承諾,常務副總理李克強昨天在北京出席由世界衛生組織(WHO)、中國衛生部以及世界首富、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創立的比爾與梅林達·蓋茨基金會主辦的“耐多藥、廣泛耐藥結核病高負擔國家部長級會議”講話時表示,中國有信心應付挑戰。 中國衛生部長陳
肺結核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傳染病之一。全世界每年仍有約1040萬例結核病病例和170萬人死亡。 很難控制這種疾病的原因之一是治療這種疾病的藥物需要嚴格的治療方案,而且可能是有毒的。這意味著人們經常不能完成治療療程。 結核病治療持續6個月,每天大量服用4種抗菌藥物。每日劑量大的原因是這些藥物吸收不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呼吸道傳染病,肺結核病人具有傳染性,但每個病人的傳染性大小是不同的,當結核病人咳嗽或打噴嚏時,將帶有結核病菌的微沫散播在空氣中,健康人吸入帶有結核菌的飛沫后可以受到感染。在受到結核菌感染的人群中發生結核病的概率為10%左右。幼兒、青春期、老年人及營養不良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的人
新華社華盛頓7月23日電全球結核病藥物研發聯盟23日在第19屆世界艾滋病大會上宣布,二期臨床試驗顯示,一種聯合用藥方案最快可在兩周內殺滅結核病患者體內超過99%的結核桿菌。 目前,治療耐多藥結核病患者通常需要18至24個月,普通結核病患者也需要在6個月內每天服用藥物才能痊愈。 據全球
結核桿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結核病的致病菌,全球發病率、死亡率極高,每年約有兩百萬人死于結核病。隨著結核病感染率的提高,越來越多的藥物被廣泛應用于結核病的治療。藥物泛濫使結核桿菌對藥物具有一定的耐藥性,一般的藥物已很難根治結核病。 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了一種治療極端形式的多重耐藥結核病(TB)的藥物療法。 接受這種治療的廣泛耐藥結核病(XDR)感染者中,近90%在6個月的臨床試驗中痊愈。目前用于治療XDR結核病的藥物方案的成功率約為34%。 其中一種名為pretomanid的藥物是近50年來全球批準的第三種新型結核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準了一種治療極端形式的多重耐藥結核病(TB)的藥物療法。 接受這種治療的廣泛耐藥結核病(XDR)感染者中,近90%在6個月的臨床試驗中痊愈。目前用于治療XDR結核病的藥物方案的成功率約為34%。 其中一種名為pretomanid的藥物是近50年來全球批準的第三種新型結核
圖片來自互聯網 今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如期發布了2020年度《全球結核病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約1000萬人新發結核病,約140萬人死于結核病,結核病依然是全球頭號傳染病殺手。 據相關機構統計,自2000年以來,全球結核病防治行動已經挽救了6000萬人的
結核病是世界上單一傳染病導致的主要死亡原因,其死亡人數超過艾滋病毒/艾滋病。2017年,全球有1000萬人罹患結核病,估計有160萬人死亡。抗擊結核病流行的最大障礙之一是對結核桿菌對以前治愈過結核病的藥物的耐藥性日益增強。圖片來源:http://cn.bing.com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
上周五,強生(JNJ)結核病藥物Sirturo(bedaquiline,雙芳基喹啉類抗結核藥)獲得了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的積極意見。CHMP建議授予Sirturo有條件上市許可(conditional marketing authorisation),將
在市場情況不明的情況下,新藥Bedaquiline的推廣面臨一定阻力。 2012年12月31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了40年以來第一種以新機制對抗結核的藥物。但是,人們還不能高枕無憂,因為該藥物大規模使用的安全性仍有待觀察。 FDA批準的新藥Bedaquiline專
強生(JNJ)近日宣布,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發布一項決定,推薦對所有耐藥結核病患者使用含貝達喹啉(bedaquiline)的治療方案。該公司表示,WHO發布的The Rapid Communication(快速溝通)表明,含強生Sirturo(中文商品名:斯耐瑞?,通用名:bedaquili
3月24日是第20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你我共同參與,依法防控結核”。 在2015年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前夕,美國禮來公司在北京舉行了MDR-TB藥物技術轉讓白皮書發布儀式暨禮來耐多藥結核病全球合作項目第二屆中國合作伙伴峰會。 據了解,“禮來耐多藥結核病全球合作項目”
印度一個研究小組新發現了結核病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并成功通過一種藥物組合阻止這種耐藥機制被激活,通過兩個月治療就幾乎完全清除了小鼠肺部的細菌,且可有效降低復發感染概率。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在印度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據《印度教徒報》近日報道,印度科學研究所傳染病研究中心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一個研究小組新發現了結核病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并成功通過一種藥物組合阻止這種耐藥機制被激活,通過兩個月治療就幾乎完全清除了小鼠肺部的細菌,且可有效降低復發感染概率。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在印度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據《印度教徒報》近日報道,印度科學研究所
據印度媒體報道,印度一個研究小組新發現了結核病細菌產生耐藥性的機制,并成功通過一種藥物組合阻止這種耐藥機制被激活,通過兩個月治療就幾乎完全清除了小鼠肺部的細菌,且可有效降低復發感染概率。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在印度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據《印度教徒報》近日報道,印度科學研究所
日前,在廣州召開的全國耐藥結核病學術會上,禮來公司和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共同啟動了雙方制定的防控耐多藥結核病戰略合作項目。 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肖和平教授在該項目啟動儀式上介紹說,我國是世界上22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結核病感染率為44.5%,患者人數居世界第二,每年新發現的
根據伊利諾伊大學(University of Illinois)化學家及其合作者們的一項新研究:許多已經獲批治療寄生蟲感染、癌癥、不孕癥和其他疾病的藥物,也表現出作為抗生素藥物來對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結核病感染的希望。由于這些藥物作用于細菌中的多個靶點,細菌可能更難以產生耐藥性。 這項新研究由伊
南非是全球肺結核發病率最高的國家,僅2007年,就有11.2萬人死于肺結核。原因是,在南非約80%的肺結核病患者合并感染艾滋病病毒。由于治療周期長(一般6到9個月),大部分病人很難完全服從治療要求。再加上肺結核治療藥物本身的生物活性差和副作用,導致病人出現藥物抵抗,如多種藥物抵抗型結核病(MDR
一種瘧疾療法的有效性 一項研究發現,用能夠耐受從黃花蒿植物中提取的一種常見抗瘧藥青蒿素的嚙齒類瘧原蟲感染的小鼠,當讓它們食用整株黃花蒿的干樣本的時候,寄生蟲載量減少了,而且一種非青蒿素耐受性小鼠瘧原蟲物種對整株植物療法出現耐受性的時間長度是對青蒿素出現耐受性時間長度的3倍,這提示整株植物可能擁
9月18日,比爾和梅林達·蓋茨基金會的全球健康和藥物發現團隊副主任Ken Duncan和高級項目主管Richard Elliot及全球結核病藥物研發聯盟首席科學家馬振坤訪問微生物所。蓋茨基金會此次派代表訪問微生物所,主要是想了解微生物所在抗結核藥物研發方面的進展情況,并參觀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了
(1)PNAS:科學家闡明低于肺結核的新型抗生素靶點 文章中研究者發現,結核分枝桿菌細胞中閱讀DNA的信息的方式不同于其它細菌,該閱讀過程被稱之為轉錄,由RNA聚合酶來進行,其利用一種名為σ的蛋白同DNA的一部分進行結合來進行轉錄的開始;但研究者首次觀察到在結核桿菌細胞中存在第二種蛋白,即Rb
如今每年全球會花費數億萬美元去開發新藥,但哪家公司的藥物的確顯神效來呢?近日發表于國際雜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賓漢頓大學(Bingham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基于藥物對全球公眾的健康影響對制藥公司進行了健康指數的等級排名。這種全球健康指數影響會根據
“黑龍江省現有活動性肺結核患者19萬人,每年新增肺結核患者達4萬人。”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副院長劉玉琴在接受采訪時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在中國傳染病里,每年死亡率最高的就是結核病。6月26日,記者參加了禮來組織的“全國耐藥結核病防治示范中心”探訪之旅,走進了位于哈爾濱市的黑龍江省傳染病防治院。
全球結核病藥物研發聯盟(TB Alliance)于11月11日宣布,將開展首次臨床試驗,以測試一種名為NC001的新型結核病藥物療法,這種由三種藥物組合而成的新療法,將主要用于治療藥物敏感肺結核病(DS-TB)和耐多藥肺結核病(MDR-TB),并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大幅縮短并簡化肺結核病的療程,
結核病人南京市疾控中心市民提供咨詢和健康指導 3月24日是第十六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主題是“遏制結核、共享健康”。結核病是慢性傳染病,目前有三分之一的世界人口感染了結核分支桿菌,每年有800-1000萬結核病患者,其中死亡180萬人。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
結核分枝桿菌 無法治愈的廣泛耐藥抗藥結核病(XDR-TB)現已通過兩種藥物聯合使用得到鏟除,其中一種藥物出現在30多年以前。 2月27日刊登在《科學》雜質上的報道指出,經實驗證實美羅培南和克拉維酸鉀的混合藥物可以抑制XDR-TB的13個獨立菌株的生長。 該混合藥物還能抑制藥物敏
一位年輕人來到北京胸科二院。他體檢發現肺部陰影,但不咳嗽、不發熱,痰中也未檢出結核桿菌。醫生建議按“菌陰性結核病”先治療,防止擴散。但年輕人拒絕在未確診時就服藥。三個月后,病人痰變多了,也查出了結核菌。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肺結核很難確診,許多疑似病人(尤其是貧困人群),病情嚴重時才去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