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圓明園,噴泉在噴水。圓明園內水系全部采用再生水,每年要購買再生水六七百萬m3。 近五年來,缺水嚴重的北京市大力發展再生水利用。除了工業、農業外,很重要的一塊便是京城河湖景觀的再生水補給。 去年,全市河湖景觀用水總量5.7億立方米中,有3.7億為再生水,比例約為65%,京城的公園如圓明園、朝陽公園、龍潭湖等,以及清河、溫榆河等河道,都已經全部由再生水供給。 一年所用再生水等于375個昆明湖 七年前,清河、方莊等再生水廠投入運行,拉開了北京市循環利用再生水的大幕。 北京市水務局方面表示,過去五年,北京市的再生水用水量逐年增加,到去年,全市再生水用量已達7.5億立方米。而昆明湖的水量一共也只有200萬立方米,去年北京市用掉的再生水量,相當于375個昆明湖。 北京市主要貢獻再生水源的公司——市中水公司介紹,其公司2010年對外供水量為2.32億立方米,2011年上升到2.47億立方米,......閱讀全文
圖為北京排水集團小紅門污水處理廠工作人員在提取污水水樣。污水經過處理,將以1級B標準的清水排放到涼水河中。 11月19日,《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在北京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上表決通過,將于明年3月1日起施行。 條例首次提出污染
從工業和農業利用,到河湖景觀補水,再到綠地灌溉、道路壓塵等市政雜用,再生水已成北京“第二水源”。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再生水,這些水都用地表水或者地下水,北京萬分緊缺的水資源如何能承受? 市水務局提供的數據顯示,去年,全市再生水利用量達8億噸,其中工業利用1.6億噸;農業利用2億噸;河湖景觀補水4
再生水讓北京永定河重現生機。圖為市民站在盧溝橋上眺望永定河沿岸風光帶。 編者按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節約資源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根本之策,推進水循環利用。但是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再生水利用率尚不足10%。北京的再生水利用走在全國前列,目前再生水利用率已達60%,占全市水資源使用總量的21%,其
游人在永定河景區游玩。十一前,永定河“四湖一線”工程竣工開放。再生水讓永定河實現生態環境改善。 目前,永定河“四湖一線”工程竣工。綿延14.2公里的河道猶如鑲嵌在城西南的一條玉帶,“京城八景”之一“盧溝曉月”再現宛平湖。 “永定河北京段斷流30年,是再生水讓它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國家。在全國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缺水,其中108個為嚴重缺水城市。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急速發展,資源型和水質型雙重缺水特征凸現,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瓶頸。為了應對水資源供需日益尖銳的矛盾,按照傳統的開源節流方式已難以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根本問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北京城的城市中軸線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龍形的蜿蜒水系,沿著城市的軸線向北盤臥。陽光下,銀色的波光如同銀龍的鱗甲在綠色的山林間熠熠生輝。 眾所周知,比起許多國際大都市,北京是個缺水的城市。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里處于降水少、氣候干燥的環境中。在這樣一個水資源匱乏
在昨日本市相關部門組織的“再生水用起來”專題采訪中,市水務局水資源處處長戴育華透露,去年,北京全市用水總量為36.4億立方米,其中,對于再生水的利用量達8億立方米,約占用水總量的22%,同比增長1%,其中工業利用再生水1.6億立方米,工業用再生水中占比最大的本市九大熱電廠已全部將原本使用的地表水
12月1日,《節水治污水生態修復先進適用技術指導目錄》、《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與裝備成果匯編》、《煤炭綠色開采與安全環保技術成果目錄》等三項科技成果目錄在京發布,為供需雙方搭建有效對接的橋梁,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這三項科技成果目錄的技術主要來源于國家科技計劃支持的研發成果,也包括面向
今年,本市再生水利用量將達8億立方米,占用水總量的兩成多。記者昨天從市水務局獲悉,盡管去年降水較往年豐沛,但嚴重缺水的狀況并未緩解,用水仍要厲行節約。 北京是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100立方米,遠遠低于國際公認的缺水警戒線1000立方米。近年來,本市堅持“量水而
在2000萬人口的北京,像趙飛虹夫婦這樣深諳自來水、純凈水、礦泉水秘密的人并不多見。 一個北京最會喝水的家庭,一群自發組織、丈量北京水的人,他們正告訴公眾北京水的嚴峻現實。 戒掉自來水 北京城里“最會喝水的家庭”已經二十年不喝自來水了。 丈夫在國家發改委公眾營養與發展中心
導讀:從“費”到“稅”,一字之差,不僅征收部門從水利部門改為稅務部門,更體現出“強制性”。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表示,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采取差別征稅政策,既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又不影響社會基本用水需要。 2017年12月1日起,根據《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7〕80號),
北京的水資源再度告急,人均水資源量已從多年前的不足300立方米,降至近幾年的100立方米左右,大大低于國際公認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線,成為中國最為缺水的大城市之一。 適逢第二十個全國城市節約用水宣傳周,北京于15日舉行“改善城市水生態、推廣使用再生水”主題活動,北京市水務局透露了上述
再生水年利用量達到9.5億立方米,其中有6億立方米左右用于市政和園林綠化。記者從26日北京市人大第十四屆四次會議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再生水已成為北京“第二水源”,利用率在全國遙遙領先。 近些年來,北京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維持著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每年水資源缺口達15億立方米
人均水資源僅為世界1/77 據北京市水務部門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平均用水總量36億立方米,年均水資源總量僅21億立方米,比多年平均減少38%,缺口達到15億立方米。 按照多年平均算,北京每年人均水資源量不足100立方米。100立方米的概念是,由于我國水資源相對短缺,人均水資源量是210
在很多人印象中,污水處理行業所涉對象似乎又臟又臭,可如今本市這個行業卻成了社會資本追逐的香餑餑。昨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北京排水集團、中國工商銀行等五家機構共同發起設立首期100億元水環境投資基金,該基金將優先被投入本市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的三年行動計劃。 與此同時,北京排水集團還
本市正式下發《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三年行動方案》。三年內,本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升級改造污水處理廠20座。到“十二五”末,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其中四環路以內地區污水收集率和污水處理率達到100%,中心城區(中心城及海淀山后地區、豐臺河西地區、大興區五環路
294.1萬立方米!7月30日的市區用水量出現在市自來水集團供水調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時,引來一片驚呼。還好今年市區日供水能力極限比去年提升18萬立方米,達到318萬立方米,才算有驚無險。但294.1萬立方米不僅刷新了北京供水百年紀錄,更是再次發出了水資源緊缺的警報。 目前,北京水資源年均用水
北京市加快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利用設施建設。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獲悉,2013年至2015年,北京市將新建再生水廠47座,所有新建再生水廠主要出水指標將達到地表水Ⅳ類標準。 再生水廣泛應用于工業用水、農業灌溉、城市綠化等。目前,再生水已經成為北京市第二大水源,2012年,北京市用水總量36.5億
北京大學校園水系整治工程階段性完工,多個湖區鋪設減滲層,今后北大湖區等用水將以再生水為主,以解決缺少環境用水致湖底干涸的問題。為此,北大有望建立地下污水處理站,并論證將再生水管線引入校園。 北大后湖連年干涸無水可補 2000年以來,能為北大校園水系提供補水水源的萬泉河,基本處于干涸狀態,只有
4月13日下午,河北省張家口懷來縣小南辛堡。官廳水庫庫區附近的小池塘,旅游用的白天鵝船廢棄在草叢里。隨著水庫的水位不斷下降,原來一些旅游水上項目慢慢消失了。官廳水庫是中國海河水系永定河上第一座大型水庫,距離北京105公里,曾是北京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
在槐房再生水廠,經過污水處理車間處理的再生水,排到濕地公園池塘內,用于養殖錦鯉。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槐房再生水廠工作人員介紹污水處理車間。 再生水廠也能賞心悅目?昨日,北京槐房再生水廠正式運行,盡管地下進行著多流程污水處理,但地上濕地卻景色宜人。這是亞洲目前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
污水經處理后可用作城市景觀用水污水處理廠內景 中國水務發展的各項政策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一場中國水務盛宴正待登場。業內預計,在未來6年里,中國將產生萬億元的污水處理投資空間。 環保部官員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國家正在醞釀的水務改革,旨在推進中國節約水資源、降低
今年秋季汛后,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清水將經過約1276公里的長途跋涉,成為北京千家萬戶的生活飲用水。與此同時,今年5月29日北京城區供水量達到304萬立方米,突破百年歷史極值。隨后,5月30日再次創下306.5萬立方米的新高。北京市自來水集團預計,今夏市區最高日供水量還將再創新高,并將逼近
武漢名幸電子為避免污水與雨水混搭的情況,將原地下工業廢水輸送管帶改為地上。 面對民間環保組織揭露蘋果公司供應鏈存在污染問題的指控,蘋果公司改變之前的抵觸和否認,轉而與利益方合力推動供應商整改環境問題又是蘋果。 不過這一次,蘋果公司已經就第四期IT產業供應鏈調研報告中提到的供應商環
今日,由中國水利學會、中華環保基金會、中國水博覽會組委會辦公室共同主辦“節水從我做起” 倡議活動媒體見面會在北京舉行。北京市節水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會安介紹,北京市在積極開發再生水利用方面節水成效顯著,目前全市9座熱電廠生產冷卻用水全部用再生水替代。 李會安提到
這兩年,家住北京青塔附近的居民發現自己家門前的涼水河變了模樣,水清了、樹綠了、景美了。“以前門口的這條河挺清的,還下去摸過魚,但后來水黑了,也變臭了。之前看見工人在河里施工作業,沒想到沒多久水就變清了,周邊景色也漂亮了,傍晚我們經常在附近遛彎。”附近的一位居民說。 涼水河是北京市北運河水系的支
【導語】水質監測和水質安全是目前的熱門話題,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水質檢測中心技術主任翟家驥高工從事水質監測工作30余年,尤其是在污水處理的第一線積累了大量的數據和豐富的經驗。在第七屆中國在線分析儀器應用及發展國際論壇暨展覽會(CLOAE2014)上,翟工為大家帶來《利用水質在線預警技術監
城區東北部,高安屯再生水廠二期已通水運行兩個多月,水廠日處理污水能力翻倍至20萬立方米;城區南部,亞洲規模最大的全地下再生水廠——槐房再生水廠已運行兩年多,日處理能力達到60萬立方米……記者昨天從北京排水集團了解到,2018年全年本市中心城區處理污水達11.92億立方米,相當于近600個昆明湖的
作為一個人口密集的北方一線城市,北京面臨著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為節約水資源、促進水資源高效利用、保護水生態,北京市正多措并舉致力于打造節水型城市。近期,北京市下轄各區陸續通過了節水型區驗收。圖片來源于網絡 2014年,北京市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20,水生態承載能力不足,水資源供
今年7·20特大暴雨以來,全市形成水資源量達11.34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7.15億立方米。北京面對連續多年來干旱少雨的氣候,遭遇一場特大暴雨,能在多大程度上緩解北京缺水的現狀?北京市地下水目前的狀況如何?連年超采何時能夠停止?建設應急水源地及南水北調工程又對地下水位回升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