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富》雜志網站9月23日文章稱,炎炎夏季正值用電高峰時期,日本核電站的關閉并沒有迫使該國拉閘限電,相反,節能產品的推廣,綠色能源和新技術的開發都極大地提高了該國的能源效率。一場綠色能源革命在日本“方興未艾”。 文章表示,福島核泄漏事件過后,日本政府、企業和個人都開始尋求使用節能產品,該國能源消耗下降了15%-20%。根據日本政府提供的數據,日本全國能量需求每降低10%,就相當于減少了對14個核反應堆的依賴。不過,雖然開閉了全部的50個核電站,日本還沒有完完全全走上僅依賴清潔能源的道路。該國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有了極大的增長。僅兩年時間,化石燃料在日本能源消耗中的比例就從60%飆升到85%。 《財富》還指出,日本的能源有90%是從外國進口的。為減少日本對他國能源的依賴,減少CO2的排放量,日本多個大型企業帶頭降能耗、提能效。世界第二大建筑設備制造商小松集團(Komatsu)承諾到2014年將集團耗電量減半。過去3......閱讀全文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當前,我國經濟正進行深度調整,經濟增長由高速調整為中高速。這必然會帶來能源需求和消耗方面的重大調整。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加強工業
目 錄 一、形勢與需求 二、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戰略部署 (一)總體思路 (二)發展目標 (三)戰略部署 三、加快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 四、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五、推進重點領域核心關鍵技術突破 (一)加強農業農村科技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 2016年10月2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確保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低碳發展目標任務
第十三屆科博會將于5月27日在北京舉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著力點,將成為本屆科博會最大熱點。圍繞低碳產業的技術創新,全方位探索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綠色增長的有效途徑。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旨在修復地
28日,“聚焦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第六屆中國網絡媒體山東行”大型采訪活動采訪團一行對青島港進行采訪。 采訪團參觀訪問青島港。 繁忙的青島港集裝箱碼頭。 美麗的青島港碼頭。 投入近15億元購置、制造550臺環保機械設備;建設數公里、1
哥本哈根大會盡管沒有達成一個具有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協議,但就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能超過2度的目標達成了共識。這就意味這2015年到2025年期間全球氣體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從當前排放的目標和應對措施來看,不能夠支持全球控制溫升(溫室氣體排放)不超過2度的目標,未來的
圖為江西賽維的太陽能電池生產車間。 作為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光伏產業近幾年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已經在國際上處于領先地位。但從去年下半年以來,這個年輕的新興產業正在經歷成長的煩惱,面臨著眾多挑戰和困難:受歐債危機的影響,德國、意大利等光伏主要應用國家紛紛大幅削減上網電價補貼,帶來行業需求
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單篇論述生態文明,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五位一體的高度來論述。2013年6月1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彰顯出中華民族對子孫、對世界負責的精神。  
能源與環境幾乎是一對孿生兄弟。當兩兄弟“步調不一致”時,比如冒出一些高污染能源,就會拖累環境質量;相反,當兩兄弟“和諧相處”時,比如出來一些新能源,就會減輕環境污染甚至有利于環境質量提升。近年來,我國在加強能源與環境建設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比如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
2012年,歐盟對區外國家飛往歐盟地區的民用航空器征收碳排放稅,多哈會議召開……面對日益嚴峻的全球氣候形式,問題一再凸顯,氣候談判涉及全球各國,利益沖突錯綜復雜,一些矛盾根深蒂固。然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公平等基本原則要在談判中堅持不動搖,要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
隨著全球低碳經濟的不斷發展,國際貿易中的碳足跡將越來越大,低碳貿易壁壘也將會越來越多,甚至會愈演愈烈,低碳貿易壁壘將在未來很長的時期內影響我國的出口貿易。我國只有順應低碳經濟發展模式這一國際潮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積極發展新興戰略性產業,推進我國低碳經濟的發展,搶先一步實現低碳化,努力改進產
第一,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時期,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使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處于世界前列;但中國的人均排放仍然大大低于發達國家,是美國的1/4,是日本的1/2。因此,中國應該按照聯合國的規定,承擔共同但有區別的減排責任。 第二,傳統產業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是走向綠色發展的第一步,發展先
加強環境保護 推進污染減排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舉行“加強環境保護”專題記者會實錄 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于3月12日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環境保護部副部長張力軍、環境保護部環境影響評價司司長程立峰、環境保護部污染防治司司長趙華林就“加強環境保護”
中新網重慶12月29日電 12月29日,中國石化正式宣布:頁巖氣開發取得重大進展,國家級頁巖氣示范區――中國石化涪陵頁巖氣田順利完成50億方/年產能建設目標。這標志著我國首個實現商業開發的大型頁巖氣田一期正式建成投產,將對促進我國能源結構調整,加快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具有
5日,“致力節能減排 共建生態城市?綠色鶴壁”主題高峰論壇在清華大學召開。住建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武涌,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委員徐錠明,河南省鶴壁市副市長朱言志,社會學家周孝正等各界代表出席了本次論壇。 會上,國務院參事、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主
《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于11月3日由質檢總局、國家認監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等32家部委聯合印發,這是我國認證認可檢驗檢測事業發展歷程中的一件大事,在“十三五”乃至更長一個時期,必將產生重要作用和深遠影響。 充分認識《規劃》的重要意義 “十二五”時期,我國認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逐步改變以犧牲資源環境為代價的高碳發展模式,努力搶抓機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為今后的長遠發展夯實基礎 ■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能源、開發低碳技術,成為我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推動低碳減排的一套有力的組合拳 中國環境報記者 楊立群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
2015年,對于我國環保行業來說,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政策法規頻出、執法日趨嚴格等等都彰顯了我國在環境保護上的決心。環保部更是將2015年定為環境保護法的實施元年。這一年,《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出臺,《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土十條”)也進入修訂審批程序。環保法規密集出臺
2012年7月建成投運的全國首座通風瓦斯發電廠。 瓦斯作為煤礦安全事故的“頭號殺手”,也關乎節能減排,大量煤層瓦斯隨著井下抽放和礦井通風排放到空氣中,不僅浪費了潔凈能源,而且污染了生態環境。實現瓦斯“零排放”,成為整個行業的迫切需求。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彬長礦區在這方面將成為行業榜樣:日前
日前,重慶、北京、上海、寧夏、安徽等20多個省(市、區)兩會陸續召開,低碳、環保、節能減排成為越來越多地方謀發展、促轉變的共識。一些地區在“十二五”中明確提出了2011年以及未來5年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并將總目標分解、量化,以約束性指標的形式使之成為指導地方向低碳轉型的風向標、指示燈。 低
現代化城市的建設和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需要強大的能源保障作為支撐,并且要實現環境的充分保護,生態的和諧發展。天然氣燃機熱電技術作為綠色低碳能源技術,是解決這一難題的關鍵技術,在提供源源不斷的清潔熱電能源的同時,保護了城市環境,是世界上發達國家和地區首選的能源利用技術。 熱電(冷)聯產是通過
美 國 研發投入“量入為出”,重點保證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實施創新戰略,確保經濟的增長與繁榮。 奧巴馬堅持通過創新確保美國經濟增長和繁榮的戰略,在國情咨文中大力倡導創新,提出美國要想贏得未來,就必須在創新、教育和基礎設施方面超越其他國家,并發布了新的《美國創新戰略》,以明確國家的創新目
“我國人口眾多,地大物‘薄’。”中國工程院院士岑可法一語道破我國的基本國情。 情況的確不容樂觀。眾所周知,我國人均資源不足,但對能源的需求卻不斷增加。2007年,我國人均發電量只相當于美國的1/5、日本的1/3,未來缺口十分巨大。因此,在節能減排的大背景下,如何獲取更多的電力能源,就
2月24日上午10:00,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做題為《對我國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考》的科普講座。以下為講座實錄: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為公眾講解中國能源、環境等相關問題 杜祥琬院士做客首都科學講堂 精彩語錄: ?各國的經濟發展都是倒U型,
近日,國務院關于印發“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全文如下: 國務院關于印發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的通知 國發〔2016〕6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國務院 2016年11月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暴發以來,世界各國尤其是歐美發達國家投入巨資和熱情推動能源技術革命,積極搶占綠色能源技術的制高點。近年來的實踐日益清晰地表明,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的能源技術革命最有可能引發新工業革命,并漸露端倪。在這一背景下,積極推動能源技術革命,把能源技術及其關聯產業培育成帶動我國產業升級的
編者按 “中國工程科技中長期發展戰略研究”是中國工程院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于2009年設立聯合基金開展的重大咨詢項目,其宗旨是著眼于滿足2030年前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及建設創新型國家對工程科技的重大需求,對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影響國家競爭力、影響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開展研究。 6月8日,
專欄5 生態保護與節能減排領域標準化重點自然生態系統保護加強森林、濕地、荒漠、海洋等自然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修復、檢測、評價以及生態系統服務、外來生物入侵預警、生態風險評估、生態環境影響評價、野生動植物及瀕危物種保護、水土保持、自然保護區、環境承載力等領域的標準制定與實施,實現生態資源的可持續
人民網北京5月8日電 5月8日上午,綠色經濟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會議在北京開幕。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做了主旨演講,演講實錄如下: 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很高興參加這次會議的開幕式。在國際社會繼續應對金融危機,積極應對全球性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來自各國的智庫代表、政要和前政要、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