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建坤: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
哥本哈根大會盡管沒有達成一個具有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協議,但就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能超過2度的目標達成了共識。這就意味這2015年到2025年期間全球氣體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從當前排放的目標和應對措施來看,不能夠支持全球控制溫升(溫室氣體排放)不超過2度的目標,未來的能源消費和二氧化碳仍呈上升趨勢。 盡管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會有所下降,但是化石能源消費的總量在上升。 現在盡管節能的技術、可再生能源等減排技術具有技術上的潛力可以支持這個2度的目標。但是實現這些技術的潛力會受到資金、市場、政策、管理等各個方向的制約。 從哥本哈根大會上各國的承諾來看,現在的減排路徑不能夠支持2度減排的目標。按IDC報告,以2度為目標,發達國家到2020年要比1990年的水平至少減少25%到40%。但是現在發達國家的承諾,平均只有15%左右。發展中國家比基準情景減少15%到30%。從現在來看發展中......閱讀全文
建設低碳城市-應對氣候變化
第六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即將召開 由全球人居環境論壇理事會(GFHS)主辦、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特別支持的第六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GFHSVI)將于今年4月7日~8日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隆重舉行。論壇主題為:建設低碳城市,應對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建設低碳城市
《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知識讀本》首發
我國首套全面介紹氣候變化的叢書《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知識讀本》今天在京舉行首發式。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為叢書作序,他在序言中指出:“這套知識讀本的出版,在當前的形勢下具有里程碑意義;將有助于全社會對氣候變化問題有更加系統、全面的認識,將進一步推動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科學決策
何建坤: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與低碳發展
哥本哈根大會盡管沒有達成一個具有一個法律意義上的協議,但就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能超過2度的目標達成了共識。這就意味這2015年到2025年期間全球氣體排放要快速下降,2025年要比1990年下降一半以上,從當前排放的目標和應對措施來看,不能夠支持全球控制溫升(溫室氣體排放)不超過2度的目標,未來的
廈門“低碳”經濟報告:建低碳城市注重低碳生活
自從經濟特區創建以來,福建省廈門市針對地域小、資源(能源)缺乏等實際情況,始終把可持續發展和科學發展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在全國率先樹立“建設低碳城市”的目標,并取得顯著成效。通過“六個注重”突出抓好“低碳”經濟,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國際花園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全
全國低碳日已成中國應對氣候變化新平臺
國家發改委氣候司戰略處處長田成川18日在華沙指出,全國低碳日已成為中國全社會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傳播氣候變化知識的新的平臺。作為全球第一個設立全國低碳日的國家,中國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負責任的態度。 由中國新聞社和國家發改委氣候司聯手舉辦的“氣候傳播與公眾意識”主題邊會18日在聯
傳播“低碳理念”實踐“低碳行動”
全球氣候變化、能源消耗和生態破壞是21世紀全人類共同面臨的重大挑戰。在此背景下,“低碳”日益成為一種潮流,引領著人們探索更加美好的生活。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為系統踐行低碳世博理念、深化低碳世博實踐、強化低碳世博傳播,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上海市環保局、上海市發改委、上海市科委
發展低碳經濟-引導低碳消費
當今世界,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一個重要趨勢。在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矛盾日益突出的情況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節能減排,而且能夠充分利用資源、擴大市場需求、提供新的就業,是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的重要結合點。推動低碳經濟的發展,不僅需要政府部門的引導,還需要企業加強技術創新,熟悉國際規則,最重要的是還要
低碳經濟
摘要: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追求綠色GDP的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
2011低碳能源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會議在京召開
由清華大學、劍橋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主辦的“2011低碳能源與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會議”今日在京召開。本次會議為“三校聯盟”主辦的第一次大型學術會議。 會上,劍橋大學校長Leszek?Borysiewicz教授和麻省理工學院校長Susan?Hockfield教授以視頻的形式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出臺-將低碳進行到底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昨天公布《國家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4-2020年)》全文,這是該領域我國首個專項規劃。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完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行動目標,低碳試點示范取得顯著進展。 根據規劃,到2020年,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
全國低碳日來臨|應對氣候變化,四川怎么做?
2023年7月10日至16日是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為“節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2日是全國低碳日,主題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提升氣候變化科學認知,傳播氣候變化風險理念,講好綠色低碳發展四川故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四川生態環境”特推出氣候變化系列科普宣傳。 去年以來
生態環境部:提升氣候變化意識-強化低碳行動力度
我國從2013年起將全國節能宣傳周第三天設立為全國低碳日。2018年6月13日是第六個全國低碳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負責人就相關問題接受了記者采訪。圖片來源于網絡 問:氣候變化是一個國際社會普遍關心的問題,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做了哪些工作? 答:氣候變化是21世紀人類面臨的重大全球性挑
低碳中國媒體行探訪“低碳創新與碳市場建設”
2015年4月15日,由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化司指導,國家信息中心、中國民促會綠色出行基金、中國改革報社等單位聯合中國新聞社、新華網等主流媒體攜手組成的“低碳中國行2015――低碳中國媒體行”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參加了以“低碳創新與碳市場建設”為主題的“低碳減排論壇”。國家發展改革委應對氣候變
低碳經濟-催生碳金融
兩百年來,人類文明動力大都基于碳燃燒,從而改變了地球的大氣結構。現在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濃度是400PPM至450PPM,超過了臨界值,致使世界各地惡劣氣候頻發,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成為亟待解決的全球性問題。 近些年來,世界各國一直為改變全球氣候變暖而積極努力。《聯合國氣候變化公約》及《
張國寶: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
張國寶:發展低碳能源 建設低碳城市 特別聲音 7月3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出席在南京舉行的“環境變化和城市責任”世博會主題論壇時表示,中國政府正努力發展低碳能源、建設低碳城市、降低城市環境污染。 首先,中國非常重視能源結構調整,將繼續大力發展低碳能源。張國寶表示,目
北歐低碳實驗場-低碳技術值得借鑒
馬爾默市旋轉大樓 如果說現在的北歐是一個低碳實驗場,可能并不夸張。 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碳捕捉、碳儲存,低碳范例……國際調研小組所到之處,這樣的熱詞撲面而來。 可能還不僅僅是桌面上的詞匯,抑或止步于政府的行動綱領,在北歐,低碳生活已成為當地人
-“中國低碳榜樣”及“全國低碳日”標識發布
第四屆“低碳發展?綠色生活”公益影像展開幕式6月14日在京召開。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參加開幕式并致辭。 萬本太表示,黨的十八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國家現代化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將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與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五位一體的高度,并明確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奮斗目標
我們低碳了嗎?
都在說我們要低碳生活、零排放、節能減排等等。不知何時,這些有點陌生的詞語,成了流行語。明白不明白的人,有意無意地在說這個詞。生怕我們不低碳,而對別人不好,對自己不好;生怕不低碳,我們成了反面角色。當然,也有一些低碳的行動者,或者說,是這些環保志愿者,默默地、真真切切地在那里做著有益、有效的事。
婚禮也低碳
10月3日上午,河南省洛陽市“80后”的新郎新娘騎著雙人車舉行婚禮。40余位親友也共同騎車參加了婚禮,既低碳環保,又勤儉節約。
低碳名詞詳解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推進低碳轉型,需要低碳產業的設計與建構
當前,生態失衡、環境污染成為制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推動經濟發展向低碳經濟轉型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發展新路徑和新模式。低碳轉型就是基于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共生發展目標,通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和企業升級,通過組織和體制機制創新,積極推進新能源開發和低碳產業發展,使經濟發展走上綠色生態之路
貴陽:用“低碳交通”和“綠色建筑”構筑“低碳城市”
800多輛每日在城市交通干道上運行的公交車全部進行了液化氣改造,每年減少7萬噸尾氣排放;大量工業廢渣制成的磚塊成為城市建筑的新型材料。貴陽市用“低碳交通”和“綠色建筑”構筑“低碳城市”。 作為國家首批低碳城市試點,貴陽市從改變城市居民的生活入手,建設城市低碳交通系
通過驗收!廣州國家低碳試點將推進低碳發展
7月27日,中國清潔發展機制基金贈款項目《廣州市國家低碳試點項目》結題驗收會召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徐華清、國家發改委能源所研究員胡秀蓮、廣東省氣候中心研究員杜堯東、廣東省交通運輸規劃研究中心主任姚岢以及廣州眾誠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林簡葵組成專家組。會議現場 中國科
低碳城市不能僅靠技術低碳-專家提出“無悔”減排
“低碳城市在行動·中國無悔減排的政策與實踐”論壇昨日召開。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諸大建在論壇上提出,簡單的技術改進是不能解決氣候的總體問題的,單個技術的改善將會被更多的使用所替代,反而可能出現反彈效應。 他舉例說,大排量汽車變成小排量,單個汽車低碳了,但是對小排量汽車的
何為低碳技術?低碳車不等于新能源車
從去年的上海車展,到今年的北京車展,包括近期的一些國際車展,很多大車展都少不了環保的主題。“環保”、“綠色”、“低碳”、“碳匯”等這些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詞匯越來越多地被人們知道,人們的環保意識也在提高。很多用車人認為是時候推出低碳車型了。而今天,我們就要為您介紹一些低碳車的情況,您可以借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推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
汾河水畔,錦繡太原,再次吸引了世界能源領域的目光。9月1日至3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以下簡稱“太原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行。300余位來自聯合國有關機構、國際組織等的高級官員,部分外國駐華使節和國際友好省州高級官員,院士專家和有關商協會、能源領域領軍企業負責人圍繞“能源、雙碳、發展”主題
你低碳旅游了嗎-低碳成為青年旅游新時尚
自“低碳經濟”和“低碳生活”的核心內容被提出后,“低碳旅游”的概念也被納入到國家旅游發展綱要中,這標志著傳統旅游業的發展由粗放型正式向綠色、生態的環保型發展模式轉變。 近日,中國青年報旅游周刊聯合騰訊網進行了“你低碳旅游了嗎?”網絡調查。在參與調查的網友中,8
2010低碳年鑒首發-低碳十大新聞揭曉
今日,由《中國低碳年鑒》編委會、北京現代循環經濟研究院等主辦的“2010中國低碳十大新聞發布會暨《中國低碳年鑒2010》首發式”在北京舉行。 會議發布了2010中國低碳十大新聞:一、低碳成為兩會熱點,并首次寫入國務院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二、“低碳家庭?時尚生活”主題
科博會高調唱“低碳”
第十三屆科博會將于5月27日在北京舉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作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主要著力點,將成為本屆科博會最大熱點。圍繞低碳產業的技術創新,全方位探索發展低碳經濟、實現綠色增長的有效途徑。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過渡的經濟發展模式,是一種旨在修復
中國的低碳事業
上個月,皮尤環境組織(Pew Environment Group)將中國列為2010清潔能源投資最大的國家(540億美元);英國皇家學會也稱中國的論文發表數量將在2013年超過美國。然而,歌舞升平之下又有哪些隱憂?英國蘇塞克斯大學能源小組和清華大學的低碳創新研究者一起揭開了一幅更為復雜的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