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上半年,"農夫山泉"一場關于水標準的論戰,持續數月;接踵而至的是來自新西蘭的乳業巨頭恒天然"毒奶粉",讓一大批中國母親一時間竟不知"拿什么喂孩子".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永恒的話題。 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在積極進行機構的調整,下大力氣,努力實現"無縫"監管。而食品企業也是如履薄冰,備受壓力。 在此背景之下,中國食品科技學會副理事長劉秀梅接受《第一財經日報》專訪,通過解析食品安全熱點,透視其背后所隱藏的深層問題。 機構磨合需要過程 第一財經日報:為了解決過去食品安全監管"九龍治水"的局面,我國今年對食藥監管機構實行大整合,這對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有怎樣的意義? 劉秀梅:今年,一方面是食藥監管機構實行大整合,新組建的國家食藥總局整合了質檢總局、工商局和原食藥局的分段監管職能,成為加工、流通和餐飲方面食品安全的一站式監管機構。另一方面,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也進一步調整、強化,這體現在,由國務......閱讀全文
《速凍面米制品》(GB19295-2011)制定及公布有關情況新聞通氣會實錄 時間:2011年11月24日14:00 地點:衛生部五層多功能廳 主持人:衛生部新聞辦楊金瑞副主任 參會領導和專家:衛生部食品安全綜合協調與衛生監督局段冬梅副巡視員、張旭東處長;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
2019年10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第721號,公布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經過研究比對,現對新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亮點做出解讀,以供行業參考。 亮點一、明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提前實施 實
昨天下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一次會議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張德江委員長出席會議并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食品安全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報告顯示,食品安全工作面臨檢驗檢測能力不足、鄉鎮街道執法能力薄弱、食品犯罪入罪難追訴難等問題,檢查組建議加強市縣檢測能力建設,健全食品安全標準,針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邊振甲副局長出席2011年1月21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并作重要講話。他表示,過去一年,全國各級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踐行科學監管理念,積極履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職能,全力以赴、攻堅克難,努力開創了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管
昨天,來自北京市衛生局消息稱,北京市食品安全標準管理職責由市質監部門劃入市衛生行政部門,并于本月起辦理食品安全企業標準備案,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范圍。備案后的食品安全企業標準文本在北京衛生信息網供公眾免費查閱,接受公眾監督。 個人可參與標準制定 北京市衛生局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食品
食品安全問題不是制定一個法律就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社會整體工程,需要全社會去投入和建設,這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行政法室巡視員李援 蘇丹紅、三聚氰胺、皮革奶、面粉增白劑……在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的今天,這些"意外"事件一度讓百姓感覺心憂憂。民以食為天,食以
人們在羨慕歐美國家高效的監管制度和一流的產品品質時卻不曾想過,歐美等國也是經歷了眾多安全事件后才痛定思痛進行整改。1958年,美國紐約臭名昭著的“泔水奶”丑聞導致一年內因食用毒奶造成死亡的兒童多達8000余名;1996年爆發的瘋牛病疫情和1999年的二惡英事件令民眾對食品安全
陳君石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席 張北 攝 3月22日,國家衛計委食品與監督局副局長陳銳介紹,今年起至2015年,將全面清理整合現有食品標準。制定并公布統一的食品
陳君石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際食品添加劑法典委員會主席 3月22日,國家衛計委食品與監督局副局長陳銳介紹,今年起至2015年,將全面清理整合現有食品標準。制定并公布統一的食品安全國家
事件回放 食品標準下載沒有“免費午餐”了 在全國掃黃打非網站上,一則例行公告不經意間引起了眾多食品行業人士的關注。這則公告提到,6月上旬,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接到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來函,反映了某食品行業網站涉嫌侵權:該網站的“食品標準”欄目提供9924個食品標準的下載服務
編者按:近年來,山東省臨沂市堅持把食品安全作為民生之本,以市縣一體、齊抓共管的理念抓食品質量安全監管,走過了從縣域試點到全域覆蓋、從農田到餐桌全環節監管的發展歷程。城市文明與群眾幸福感得到不斷提升。 今年以來,臨沂市市場監管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要求,在市委市政府領導下,把食品安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啟動,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體制的改革可以說是最受民生關切的領域。改革的方向和原則是什么,新的監管體制能否達到預期效果,政府監管之外如何更大地發揮企業主體責任和社會監管作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的政協委員認為,要真正建立食品安全長效機制,此次機構改革或許僅是開始。
當食品安全的話題在社會上已經風聲鶴唳的時候,所有人都期待食品安全的監管能夠出現重大突破。 在公眾的期待與矚目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立。隨著5月15日晚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這個監管部門的三定方案后,這個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部門的職能浮出水面。 總局還是“協調”監管食品安全
不知從何時開始,亞歷山大這個外國名字變成了“壓力山大”,用以形容嚴峻局面。今年以來,針對肉及肉制品、“毒生姜”、“鎘大米”等社會高度關注的熱點問題,深圳市食品監管部門組織了多次清查。關于湖南鎘大米流向,今年已抽檢748批次,其中鎘超標7批次,抽檢合格率99.1%。抽檢山東生姜22個批次,發現1個
5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用最嚴謹的標準、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最嚴肅的問責,加快建立科學完善的食品藥品安全治理體系。 “4個最嚴”體現了黨中央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是食品安全工作的方向和目標。 那么,我國食品安全的相關標準、監管機制、處罰和問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3年食品安全 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辦發〔2013〕2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2013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國務院辦公廳 2013年4月7日 (此件
圍繞生乳安全標準是否降低的熱議,速凍食品安全標準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引發的擔憂……食品安全標準的制修訂每每牽動各界視線,成為關注焦點。 食品安全標準直接關系老百姓健康權益,關系產業行業發展和貿易利益。擔負標準制定任務的衛生部近年來開展了哪些工作?標準的制定如何做到科學合理、安全可靠、公開透明?
新修訂《食品安全法》的亮點之一是建立了最嚴格的標準體系,進一步明確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參與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加強了標準制定與執行的銜接。但在具體執法實踐中,執法人員對食品安全標準的范圍如何認定仍然存在困惑。例如:餐飲單位抽檢的熟肉制品菌落總數不符合GB2726-2005《熟肉制品衛生標準》,能
當食品安全的話題在社會上已經風聲鶴唳的時候,所有人都期待食品安全的監管能夠出現重大突破。 在公眾的期待與矚目中,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成立。隨著5月15日晚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這個監管部門的三定方案后,這個與食品安全密切相關的部門的職能浮出水面。 總局還是“協調”監管
圍繞著飲用水標準,農夫山泉的這場“水仗”已經打了快一個月,局勢卻仍舊撲朔迷離。雖然真相未解,但這次“水仗”或許已成為我國治理標準亂象的一次契機 “有點甜”的農夫山泉有問題?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中國人的安全感在一次次地遭受考驗。從4月10日至今,《京華時報》連發20多篇報道,矛頭直指農夫山泉,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將統一 全國現有4916項食品標準,由10個部委分頭制定 我國現有多達4916項強制性食品標準,今年起將全面清理、整合,由國家衛計委統一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消除之前食品安全相關標準多頭制定、多頭監管的弊端。 日前,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成立50周年研討會在京舉行。國
央視《新聞1+1》11月19日播出《“先發制人”:食品安全新思維》,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 歡迎收看《新聞1+1》。 今天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也就是FDA在中國的首個辦事處在北京揭牌成立,衛生部部長陳竺這樣評價,說這是雙方合作的一種新的形式。FDA不遠萬里來到中國,能給中國帶來什么,巖
近年來,當每次爆發食品安全事件時,“食品安全標準”問題都會被提上桌面。多頭制定標準,相互交叉、重復,國標、地標、行標各行其道,導致我國雖然標準總數多,但個別重要標準或重要指標缺失,部分標準科學性和合理性有待提高。 近日,衛生部在通報食品安全國家“十二五”規劃中透露,下一步將啟動對50
食品安全立法關系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備受社會各界關注。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全國人大
在近期召開的全國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各地要結合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務必抓好食品安全源頭治理,把完善監管鏈條作為促進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提質增效的重要切入點,不斷創新監管方式方法,著力構建科學有效的監管工作體系: 一是要在食品安全監管的源頭治理上下功夫。加強食品
膠東在線7月4日訊(記者 侯洪斌 通訊員 夏天棋)日前,《煙臺市食品安全規劃(2016-2020)》正式出臺,《規劃》旨在推進“食安煙臺”建設,提高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將煙臺建設成為全國食品最安全、最放心的地區之一。 根據《規劃》內容,到“十三五”末,全市基本建立起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施行以來,全國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不斷完善,食品抽檢合格率升至96.8%,但仍有53%的公眾認為政府監管不到位或不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王修林認為,兩者出現巨大反差的原因主要在于監管仍有較大縫隙。 全國政協常委徐輝指出,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還面臨一些困難和問題,“基層監管力量有待
冗余雜亂的標準體系 于是,來自權威部門的解釋就顯得尤為重要。 4月18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詳細梳理了飲用水管理框架:在我國,飲用水主要包括生活飲用水和包裝飲用水--前者指供居民生活的飲水和生活用水,對應的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后者指的是
●此前食品安全分段監管,浪費很多人力,去重新組建隊伍。這次調整,應做好頂層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嚴衛星 ●在中日關系處理上,中國政府會充分考慮和聽取群眾的呼聲與意見,同時會從國家根本利益出發,從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角度來考慮
“民以食為天”這句俗語深刻地道出食品對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性。食品安全關乎每個人的健康和生命。能否保障食品安全,讓人吃得健康、吃得安全,對老百姓而言是“天大的事”。正因為如此,食品安全只要出現一點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很高的關注度。日前,歐盟委員會通過一攬子立法提案,加強食品安全標準的執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