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用實例證明中國科技取得的成就,用數據解說中國科技活動發生的變化以及給人民生活帶來的便利。他指出,經過多年積累,中國科技逐步從跟隨者轉變為并行者,在一些領域已有領跑能力。中國已成為具有重要影響的科技大國和創新大國。 萬鋼介紹,近年來,中國全社會研發(R&D)支出年均增長20%以上,目前已突破1萬億元,其中企業占74%;研發人員總量達到320萬人年,穩居世界第一;被SCI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數量快速增長,連續4年居世界第二位;發明專利授權量達21.7萬件,穩居世界第三;全國技術合同交易額年均增長超過20%(前兩年分別超過35%),達到6400億元;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持續快速增長,達到約10萬億元。 中國基礎研究投入從2008年的220.8億元增長到2012年的498.8億元,年均增長22.6%。SCI收錄的中國科技論文從2008......閱讀全文
6月25日,“2013國際生物經濟大會”在天津濱海新區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桑國衛等參加會議。 萬鋼在會上指出,過去十年間,全球發表的生物和醫學論文數量占到自然科學論文總數的50.5%,全球生物產業的產值增速是GDP增速的1~2倍。他
11月26日,貴州召開全省科技大會。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中共貴州省委書記栗戰書、省長趙克志分別在會上致辭和講話。 萬鋼在講話中提出,貴州要大力強化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依靠和發揮三大軍工基地優勢,積極發展煤、磷、鋁、中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繼續抓好畢節試驗區
9月13日,科技部、國資委召開中央企業科技創新推進會,簽署支持中央企業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就共同支持中央企業創新發展進行工作部署。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出席會議并講話,科技部副部長黃衛和國資委副主任徐福順分別代表科技部和國資委簽約。 科技部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
在全球范圍內,更多資本開始向生物醫藥領域“狂奔”:去年,全球藥企研發支出前25位企業累計投入1004.41億美元用于研發;全球生物醫藥領域風險投資、上市融資、并購重組總額達2248億美元,創歷史新高;醫療健康行業成為全球風險投資最活躍的領域,年交易數量居各行業之首,交易金額排名第二。這些資本正在
名為做課題實為圈錢 科研人員段振豪涉嫌貪污的丑聞已經過去一個多月,除了近日院士初選段振豪出局外,似乎看不到別的下文。不過,段振豪事件拉開的有關科研經費使用和管理的黑幕卻一時難以閉合。 社會上針對整個科研經費管理體制的質疑之聲不絕于耳,來自公共資金的科研經費究竟有多少被冒領、多領、挪用、浪費,
近些年,一批諸如廣州科技和信息化局系統科研單位頻發貪腐,引發各方對科技經費投入方式的廣泛關注。而事實上,過去數年間,全國科研經費大概只有40%是真正用于科技研發的,60%都用于開會、出差等。(1月5日《中國企業報》) 根據財政部統計:近8年來,我國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已經接近3萬億元。科技部部長萬
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表明,科技創新能力關乎現代國家的前途與命運,是中國進行現代化建設、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支撐與保障。日前,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增強我國科技實力專題接受了采訪。 記者:敢于與善于創新是中華民族的傳承,是我們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的問題。近年來,國家
30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在現有11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基礎上,新設河南鄭洛新、山東半島、遼寧沈大3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樣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增至14個,有利于涌現更多創新活躍、特色突出的升級發展新“尖兵”。 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是指經國務院批準,在推進自主創新和高技術產業發展方面先行先
“蛟龍、天眼、悟空、墨子、慧眼等為代表的重大創新成果相繼問世,國際論文總量和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位,基礎研究在若干領域開始成為全球的創新引領者。2017年,全社會R&D支出(研發經費)預計達到1.76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70.9%;發明專利申請量、授權量都居世界前列,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從
2014年,占據汽車媒體最大版面的關鍵詞是“新能源汽車”,從新能源汽車新聞、新能源汽車政策以及到新能源汽車銷量,都以高頻率的投放量沖擊我們的視線,與往年新能源汽車的負面較多的報道相對應,2014年報道的新能源汽車新聞多數為利好、正面消息。 當然,市場方面表現出來的態勢也沒讓我們失望,幾日前,中
“人活著最大的幸福,莫過于讓自己內心最深處得到安寧與滿足。中國還有很多東西亟待改進,我今年43歲,正可以全力以赴地做些事,這種成就感對我來說很重要。” 施一公,43歲,結構生物學家。曾是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子生物學系建系以來最年輕的終身教授和講席教授,2007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運20列裝、5G關鍵技術通過驗證、大型數控復合機床成功研制……2006年,國家選擇16個重大戰略產品、關鍵共性技術和重大工程作為科技重大專項。經過10年積蓄發力,碩果涌現。在剛剛舉行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一舉囊括21個獎項,包攬了所有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成為當之無愧的“大贏家”
2017年12月4日,歐盟委員會在布魯塞爾舉行“ITER工業日”活動,來自歐洲和其他國家的政界、業界百余名專家與會。此次活動旨在闡明ITER項目和聚變能為工業、就業、經濟增長和創新等帶來的機遇和產生的積極影響。與會代表就ITER項目的建設對整個經濟社會的直接益處,與ITER項目相關的先進技術的交
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中微子振蕩、誘導多功能干細胞……近一年來,我國基礎研究領域高水平的成果頻出。基礎研究投入大、耗時長,許多成果還不能立即轉化為社會生產力,但卻是一個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風向標。改革開放35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水平上升明顯,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從一個方面體現了我國整體科研水平的巨大進步
今天上午,科技部聯合發展改革委、教育部、財政部、國資委、稅務總局、工商總局、中科院、工程院、中國科協、基金委等部門和地方科技廳(委、局)等有關部門領導和負責人,就加快發展眾創空間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召開視頻會議,為推動科技引導雙創再次發出動員令。 科技部副部長陰和俊詳細說明了為發展眾創空間,國
科技創新有力支撐經濟社會發展 3月9日,科技部對“十一五”期間國家支持完成的數百項重大科技成果進行了公開推介。項目類型包括“863”、“973”、“國家科技支撐”、“科技重大專項”等科技專項,主要涵蓋生物醫藥、節能減排、農業科技、新能源與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
這是一場關乎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深刻變革。 2017年5月,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占山團隊自主研發的“高性能激光薄膜器件及裝置”6項發明專利作價3800萬元實現授權轉讓,學校將所得收益的85%歸于科研團隊。“科技創富”讓創新者更有底氣,這成為近年來我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一個生動的案例。
從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總設計師萬鋼在“2014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起,就注定了這一屆論壇最引人關注、討論最熱烈的話題肯定是新能源汽車。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概括了我國經過十多年的持續研發在電池、電機、電控等三大核心領域取得了明顯進步,并提到隨著電動汽車真正達到零排放,
由于國家電力供應和城市基礎設施管理集中以及優勢的煤炭資源集中等優勢,我國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批實現新能源汽車以及電動汽車產業化的國家。 記者從27日閉幕的2010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年會上獲悉,由于石油依賴加深、大氣污染和交通擁堵問題突出,發展新能源汽車成為調整我國汽車產業結構的必然選擇。而國家
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舉辦的2015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1月13日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在論壇發言中指出,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期。產業各界應認清新形勢,順應新常態,把握新規律,以創新驅動迎接新挑戰。 經過多年的努力,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進入商業化起
以“雙輪驅動:科技創新與體制機制創新”為主題的2016浦江創新論壇9月23日下午在滬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作開幕演講。上海市市長楊雄,本屆論壇主賓國代表、英國大學與科學國務大臣喬·約翰遜,主賓省代表、浙江省副省長馮飛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萬鋼在演講時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5月23日在出席全國基礎研究工作會議時強調,要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核心,堅持服務國家需求和鼓勵自由探索相結合,突出高水平創新人才培養和研究基地建設,創新機制、優先發展,瞄準前沿、強化支持,重點突破、整體推進,開創我國基礎研究繁榮發展新局面。 劉延東指出,基礎
由團結香港基金主辦的“創科博覽2017”24日開幕,約130件展品亮相香港會展中心,展示中國古代發明和現今科技成就。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當天在開幕禮上致辭時表示,巨大的創科浪潮正在沖擊甚至顛覆全世界的生活方式,所以今天每一個年輕人都必須努力裝備自己,緊跟時代步伐、靈活應變,這樣才能應對未來挑
10月11日,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連說兩個“憤怒”,表示對科研經費“惡性問題”的憤怒、痛心和錯愕。 近年來,我國的科研經費投入年均增速20%以上,2012年更是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其中國家財政科技支出就高達5600.1億元。然而,與持續高增長的經費投入和不斷擴充的科研隊伍相
“從現在到2017年是科技計劃管理改革中項目的調整期,政府應該想辦法在過渡期保障對現有項目的經費支持。”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道出了一線科研工作者的心聲。 2014年,科技體制改革重拳頻出,特別是《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簡稱改革方案)的出臺,被稱為近年來科技改
“從現在到2017年是科技計劃管理改革中項目的調整期,政府應該想辦法在過渡期保障對現有項目的經費支持。”復旦大學校長許寧生道出了一線科研工作者的心聲。 2014年,科技體制改革重拳頻出,特別是《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簡稱改革方案)的出臺,被稱為近年來科技改革
9月3日,饒毅正式辭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的職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吳虹教授出任新一任院長。之后,饒毅在博客中用孟子的“盡其心、以事天”總結工作,結尾還寫到“我個人感謝今天凌晨學院老師給我寄來的評語/悼詞,活著聽悼詞乃人生一大幸福”。很多人對饒毅的卸任辭表示惋惜,在接受光明網記者采訪
泉州設立了百億元規模的產業股權投資引導基金,各大金融機構和創投機構通過各種渠道為數控典型示范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廣東安排專項扶持資金,重點開展機械裝備數控化關鍵技術攻關等,帶動東莞、中山等多個地市、區設立專項資金…… 20日,全國“數控一代”創新應用工程現場工作會在福建泉州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
科技創新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怎么測算?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由誰監測評估?如今,創新規劃的制定有了量化依據。23日,記者從宣傳貫徹《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實施辦法》視頻會議獲悉,我國已建立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全面反映全國創新活動狀況,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有效支撐。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指出,
7月6日,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權威人士透露,大會將對下一階段我國科技體制改革進行部署。改革的一個重要政策指向是要強化企業技術創新主體地位,促進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 當前,全球經濟復蘇艱難,中國經濟仍然處于危機陰影之中,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召開,顯示了國家最高決策層高瞻遠矚,牢牢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