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議院Tom Coburn的修正案對政治學研究進行了限制。圖片來源:REX 在美國,保守派政治家質疑社會科學研究的情況并不罕見。共和黨人熱衷于宣稱在其他領域的投資可以收獲更多的回報。今年,社會科學領域的研究人員受到了強烈的打擊,這些政治家將批評變成了有形的限制。 “這次不同的是,他們成功了。”社會科學協會執行董事Howard Silver稱。今年3月,國會對國家科學基金會(NSF)資助的政治科學研究設置了新的限制。由于共和黨人強烈要求推進進一步限制NSF的法案,迫使其只支持服務于“國家利益”的研究,社會科學家因而鼓起勇氣準備與其進行對峙。 Silver估計,從3月開始,他已經對國會山進行了25次拜訪,試圖確保NSF仍能廣泛支持一系列的社會、行為和經濟(SBE)研究。而總部在加州千橡市的主要社會科學期刊出版商——SAGE出版公司今年已經投入約9萬美元為持續的NSF資助進行游說。 研究人員稱,3月的法案已......閱讀全文
美國高校是美國研發經費的第二大執行者,其承擔著全美一半以上的基礎研究任務(2013年為51%)。2014年美國高校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發總支出為637億美元,此外,非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研發支出為34.12億美元。如按通貨膨脹調整計算,2014年較2013年支出減少1%。從近40年來看,美國高校研發支
北京時間10月7日消息,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報道,瑞典發明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在100多年前創建了諾貝爾獎,時間是1895年。當時設立的獎項分別是:物理學,化學,生理學與醫學,以及和平獎。 今天,在118年后,這些獎項的設置基本上沒有出現過什么大的變動,除了在1968年的時候增加了一項“諾貝
■李醒民 關于科學文化的未來發展及其趨勢和進路,我們不是預言家——恐怕預言家也難以做出準確的預言——不敢率爾操觚、妄自置喙。不過,我們還是想列舉一下各家的看法,略談自己的一孔之見。 西爾評論道:今天,科學和技術幾乎變得使人著迷,它們滲透在當代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于是,科
關于科學文化的未來發展及其趨勢和進路,我們不是預言家——恐怕預言家也難以做出準確的預言——不敢率爾操觚、妄自置喙。不過,我們還是想列舉一下各家的看法,略談自己的一孔之見。 西爾評論道:今天,科學和技術幾乎變得使人著迷,它們滲透在當代政治生活、經濟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各個方面。于是,科學和技術文化成
“科學與你”國際研討會暨科學文化高峰論壇15日在京開幕,本次論壇以 “理解、分享、參與:多元世界的新思考”為主題,吸引了來自18個國家的科學文化研究領域的國際組織、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的350余位代表出席會議。 開幕式上,中國科協名譽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為大會作了特邀
近日,由中國科技網和科睿唯安共同完成的《筑夢七十載,奮進科研路——從全球學術文獻數據看中國科研發展》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顯示,過去 11 年間,我國共發表 29037 篇高被引論文,僅次于美國,居全球第 2 位。 該報告的定量分析是基于科睿唯安的 Web of Science (WoS)中科學
據教育部學位中心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指出,改進學科評估,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淡化論文收錄數、引用率、獎項數等數量指標,突出學科特色、質量和貢獻,糾正片面以學術頭銜評價學術水平的做法,教師成果嚴格按署名單位認定、不隨人走。為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
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變暖”成為一個炙手可熱的時髦話題。一些國外組織、團體和傳媒等紛紛將全球氣候變化與溫室氣體排放甚至我國的能源問題直接聯系起來;國內一些“精英”似乎也敏感得很,跟風起舞,呼吁我國二氧化碳排放要如此如此,能源應這般這般,兩相呼應,甚囂塵上。作為非此學科領域的“門外漢”,按照一般的邏輯
研究人員時常癡迷于技術改造而非改變生活方式和社會準則。跨學科研究仍然受制于學術界和政府的制度性障礙。 肯尼亞的馬賽族婦女在印度學習太陽能課程。 為了確保安全、可靠和低碳的未來能源,人類必須改變技術和個人行為。美國能源部注意到,個人選擇、
世界衛生組織和“全球傳染病防控研究合作組織”11日在瑞士日內瓦共同舉辦“科研路線圖:新型冠狀病毒全球研究與創新論壇”。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在論壇上發表開幕講話,強調論壇的目標之一是達成一份“科研路線圖”。 譚德塞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全球在政治、資金以及科學領域的團結都是考驗。全球要發揮團結精
報告會現場 9月18日下午,“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第130場報告會在國科大玉泉路校區禮堂舉行。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外事委員會主任、人民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趙啟正應邀作了題為《開拓公共外交的重要意義》的報告。國科大副校長馬石莊主持了報告會。 趙啟正圍繞什么是公共外交、以
從美國拒絕在《京都議定書》上簽字,到哥本哈根的無果而終不歡而散,再到日本在坎昆氣候變化大會上上演的鬧劇……氣候變化這個詞,已經從一個單純的科學問題,演變為環境、科技、經濟、政治和外交多學科領域交叉的綜合性重大戰略問題。 在這些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中間,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這
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印發《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一起來看看: 1. 制定出臺《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答: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
今天(8月27日)上午,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了《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指導意見》。這份意見從人才培養、內涵建設、深化改革等全方位對高校加快“雙一流”建設提供了指導,對引導高校“雙一流”建設意義重大。 這也是繼2017年9月三部委公布雙一流建設高校和學科名單后,又一份高校“
教育部印發《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教社科〔2020〕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學校,部內有關司局、有關直屬單位: 《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
鄭南寧 中國工程院院士 西安交通大學校長 人文社會科學是一種思想的力量。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成為一個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大國成為真正的強國,不僅僅是經濟強大,最根本的體現,在于這個國家的主流價值觀被世界大多數民族和國家認同,并能改變世界格局和推動世界發展,對人類社會
自然科學家和社會科學家必須合作建設公眾對應對氣候變化的支持 解決近期有關氣候變化數據的爭議需要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結成強有力的合作伙伴。 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從來沒有成為舒適的同盟者。物理學家和化學家長久以來不信任看上去缺乏“堅實事實”的社會科學,他們常常把后者斥為“軟科學”。
總體上看,美國高等教育界的2018是相對平靜的一年,但也是適應社會發展、應對社會挑戰、內部在悄然發生變革的一年。相信這些變革會在未來逐漸顯示出其現實意義。 仿佛是轉瞬之間,2018年已然成為歷史。在一年前的《2017:美國高等教育回望》中,我曾說過,“2017年是美國高等教育不平凡的一年。政府
熱忱和自由是促進全球科學技術進步的關鍵 2010年2月22日,當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年會在舊金山閉幕時,華裔病毒學家、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學聯合資深教授黃詩厚女士將出任AAAS新任會長。最近,她在接受《科學》雜志采訪時表示,“熱忱和自由是促進全球科學技術進步的關鍵”,并將支持女性和少數民
“兩院”院士大會于6月23日召開 分別修改《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工程院章程》 中國兩年一度的“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會,定于本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 “兩院”6月22日聯合舉行媒體吹風會稱,中科院、中國工程院將分別有536位院士和6位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正在變得與氣候政策不再相關。《自然》雜志日前撰文指出,為了謀求一致性和避免爭論,該組織正在遭遇“路燈效應”:更多關注“明亮”的氣候科學。但對問題的洞察往往來自暗處,遠離那些自然科學能單獨闡釋清楚的地方。 IPCC最新報告墨跡剛干,科學家和各國政府就開始計劃
張道民■張道民 基礎科學對人類文明進步到底有多大的作用?僅從科學是技術之母或技術原創性的角度闡釋其意義,尚不能充分認識基礎科學之重大作用。要想比較全面地闡明這個問題,應從科學文化的高度去審視。基礎科學所追求的 最終目標是世界的統一性 探索世界的本原問題,實質上就是探求世
編者按: 一個社會的專家系統,通常由公共知識體系及負責其生產的專業技術隊伍組成,其有效運轉依賴于專業知識的生產、解決問題時理性思維的運用,以及更為重要的一點,即科學共同體參與公共決策的廣度和深度。 一個運行良好的專家系統既可以為政府決策提供高水平的咨詢意見,又可以為公眾提供專業判斷
以巴西、阿根廷為代表的主要拉美國家,受其獨特的歷史文化傳統和國家發展狀況影響,各自建立了適合本國國情的國家科研體制和運行機制,各國主要國立科研機構其功能和機制設計也獨具匠心。 巴西:國立科研機構兼具科研和教育功能 位于巴西里約熱內盧的奧斯瓦多·克魯斯基金會(Fiocr
這位始終引領科研“潮流”,卻又與“潮流概念”保持距離的科學家,回國十余年,在中國這棵“大樹”上結下的最大果子當屬“社會計算”。 “大數據”無疑是眼下最火的科技概念,作為在復雜系統和智能控制領域作出開拓性貢獻的國際著名學者,中科院自動化所研究員王飛躍事實上在20多年前就已涉足“大數據”相關領域的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印發《關于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部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意見》強調,把品德放在職稱評價的首位,重點考察科研人員的政治立場、學術導向、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和從業操守。實行學術不端行為“一票否決制”。堅持創新
近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印發《關于深化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部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工作。 《意見》強調,把品德放在職稱評價的首位,重點考察科研人員的政治立場、學術導向、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和從業操守。實行學術不端行為“一票否決制”。堅持創新
近日,教育部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明確,教材使用應嚴格遵照選用結果,不得以地方課程教材、校本課程教材等替代國家課程教材。義務教育學校不得使用境外教材。普通高中選用境外教材,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執行。通知全文如下:教育部關于印發《中小學教材管理辦法》《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和《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
以水利,安家國,是這所大學堅守的莊嚴承諾。今年入夏以來,322條河流汛情告急,這所大學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投身防汛救災:運用技術為國家應急管理部門提供實時的汛情預測預警專報,為國家防總調度指揮決策提供技術支撐;為地方提供應急技術支持;出版《防汛與搶險》《防汛抗旱》《防汛搶險100例》《防汛搶險手冊》《
今天,中國高等教育掀開了嶄新一頁。42所學校進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行列、95所學校進入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雙一流”建設將為中國高等教育由大向強邁進而共同奮斗。隨著“雙一流”建設名單的公布,這一牽動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關注的大事,也將真正邁出實質性一步。 這份名單是如何遴選出來的?為什么是“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