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夢啟航,共赴星海】BioAI2024生命健康AI趨勢論壇重磅官宣,11月于武漢智引未來!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是在科技部、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漢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由武漢東湖高新區政府承建,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建設及運營的國內首個具有公共服務性質的人工智能算力基礎設施。2021年5月31日,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一期建成并正式投入運行,項目從現場施工到上線運營,讓業界見證了5個月快速上線,投運即飽和運營的“武漢速度”,打造了全國人工智能示范標桿,開創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新模式,次年2月完成二期擴容100P,今年7月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同時被納入全國人工智能算力發展戰略體系,9月完成三期擴容200P,累計算力規模達400P。目前基于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和超算中心已經涌現出一批創新成果,在2023東湖算力與大數據創新大會上,發布了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和武漢超算中心的10項標桿創新成果。武漢超算中心是在湖北省、武漢市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扎根武漢、面向全國,為政府、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提供高性能計算算力......閱讀全文
AI不懂化學?新技術有望改觀
隨著具有廣泛耐藥性的超級耐藥細菌的出現,人類迫切需要結構新穎的抗生素。最近,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可以快速、低成本地設計新的抗生素分子,并給出了合成路線,使化學家們可以在實驗室輕松合成出新分子。3月22日,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機器智能》。2
蛋白質組學+AI技術
人們在吞咽的時候,頸部有個器官會隨著吞咽動作上下活動,它就是甲狀腺。西湖歐米有望實現臨床轉化的第一個項目,就是基于蛋白質標志物的甲狀腺結節的良惡性診斷。甲狀腺很小,但它影響到五臟六腑。數據顯示,每5個成年人中就可能有1人患有甲狀腺結節。其中,約60%的甲狀腺結節都是良性的。但有10%的結節是惡性的,
AI技術如何才能扶持傳統行業
“AI技術要實現應用,首先數據要達到一定的體量,此外算力也要能支持大規模的模型訓練,而后算法方面需要達到一定的精度,端側算力也要具備一定的推理能力。之所以目前只有消費互聯網公司在大規模應用AI算法技術,主要是在這三方面消費互聯網公司都更具優勢。”——朱鵬飛 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學部副教授 近日,
AI“癌癥專家”催化診療技術革新
生活工作中,人們已能感受到生成式AI的強大。但除了覆蓋到日常生活,還有一類領域也正在被AI模型悄悄改變——醫學中的癌癥診斷。革命性的轉變就在眼前。現在,美國哈佛醫學院、斯坦福大學和布萊根婦女醫院聯合團隊設計了一種多功能的、類似ChatGPT的AI模型,能對多達19種癌癥作出精確診斷。在近日出版的《自
AI技術變“金點子”為“好應用”
談“糖”色變、追求養生、低卡生活……這些熱門詞匯頻頻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討論熱潮。有一批年輕人不但捕捉到了這些詞匯背后真實的用戶需求,還正在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尋找解決之道。近日,“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服創大賽”)決賽在江南大學落幕。本次參賽的成員借助合合信息TextIn智能
AI技術變“金點子”為“好應用”
談“糖”色變、追求養生、低卡生活……這些熱門詞匯頻頻在社交媒體上掀起討論熱潮。有一批年輕人不但捕捉到了這些詞匯背后真實的用戶需求,還正在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尋找解決之道。近日,“中國大學生服務外包創新創業大賽”(以下簡稱“服創大賽”)決賽在江南大學落幕。本次參賽的成員借助合合信息TextIn智能
ThetaRay公司成功完成5700萬美元融資:用AI技術反AI洗錢
基于人工智能的反洗錢(AML)平臺ThetaRay日前宣布成功完成一輪5700萬美元的融資,由Portage領投,同時有JVP、OurCrowd以及其他未透露姓名的早期投資方參與。這一融資將ThetaRay的總融資金額提升至1.6億美元。ThetaRay的AML平臺具備自動掃描和識別銀行及其他金融機
新型AI技術打破原子力材料表面成像技術基本限制
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研究人員推出了一種人工智能技術,通過使原子力顯微鏡(AFM)能夠觀察到比探針尖端更小的材料特征,從而大大提高了原子力顯微鏡(AFM)的性能。這一突破首次提供了超越傳統分辨率限制的真正三維輪廓,有望徹底改變納米電子開發和材料研究。原子力顯微鏡(AFM)是一種廣泛使用的技術
AI換臉技術應用邊界在哪里?專家:留“技術水印”
浙江杭州檢察機關曝光了一個“女神群”,群里發送的淫穢視頻有不少是犯罪嫌疑人使用“AI換臉”技術合成的,還可以根據顧客需要“私人定制”;河北高陽警方破獲了一起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犯罪嫌疑人通過社交群自學“AI換臉”技術,用明星形象制作淫穢視頻在網上以每10分鐘300元的價格售賣……近期
AI大腦植入技術恢復患者感覺和運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133.shtm
新型人工神經元有望用于AI技術
斯坦福大學和桑迪亞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開發了基于人腦神經元連接的計算機組分:一種充當人工突觸的裝置,模仿神經元在大腦中的通信方式。 該團隊報告說,這些設備中的9個的原型陣列在處理速度,能效,再現性和耐久性方面表現甚至優于預期。展望未來,團隊成員希望將他們的人工突觸與傳統電子設
AI教育風潮席卷中國高校-學生用AI學AI
“What does this machine do(這臺機器是干什么的)?”4日下午,西南交通大學孟加拉國留學生Zahidul Alam拍下身前吊弦疲勞試驗儀器的照片。收到他的語音提問后,手機中的24小時在線“AI學伴”瞬間給出如論文般詳細的英文回答。 這是西南交大首門人工智能通識課的第一課
AI技術助力膜蛋白靶點計算藥物開發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8129.shtm
讓AI模型更通用的新技術入選NeurIPS
??近日,人工智能(AI)研究領域頂級會議NeurIPS(神經信息處理系統大會)正式在官網公布NeurIPS 2020接收論文表。中科院計算所與阿里安全圖靈實驗室、鵬城實驗室共同完成的《啟發式領域適應》(Heuristic Domain Adaptation)獲錄入選。 如何更好地將AI在某一場
用AI識別AI:西湖大學研究可檢測AI生成文本
虛假新聞、惡意產品評論、剽竊……ChatGPT、 GPT-4等AI大語言模型的應用帶來便利,但其誤用也帶來一系列問題。西湖大學工學院張岳教授的“文本智能實驗室”日前發布的一項研究提出一種高準確率、高速、低成本、通用的新文本檢測方法——Fast-DetectGPT,無需訓練即可識別各種AI大語言模型生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界關注與擔憂。近年來,不少關于人工智能(AI),并和人類生產、生活關系緊密的議題被廣泛討論,諸如“如何應對AI可能對社會產生
“AI+”時代-|-AI“解碼”免疫系統
人體免疫系統包含了很多有關身體健康的信息,其中的關鍵部分就包含在血液中。醫學界提出了一個大膽設想:通過創建一個萬能的血液測試,采集免疫系統與病原體之間的反應信息,繪制“免疫圖譜”,從而解碼免疫系統中的信息,及時在疾病惡化前篩查確診。那么,什么樣的平臺能提供足夠的計算力,不斷通過機器學習和精準模型
ChatGPT的拷問:何為AI倫理、AI治理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707.shtm 前不久,AI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席卷全球,完成了AI第一次大規模的自傳播。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現象級應用,ChatGPT可能引發的信任、責任、倫理、法律等問題也很快引發各
中國多項AI技術全球第一,你知道嗎?
?? 完勝世界圍棋冠軍的AlphaGo、AlphaGo Zero,可能讓一些人產生錯覺:在人工智能(AI)時代,中國又落后了。 事實并非如此。在日前舉行的科大訊飛2017年度發布會上,董事長劉慶峰信手拈來,劇透了多項領先世界的AI絕技。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在《MIT科技評論》評選的“2017全球
科大訊飛:中國AI技術借道手機汽車等“出海”
在“人工智能+”和民族品牌“出海熱”背景下,中國人工智能技術正通過手機、家電、汽車等技術產品實現“出海”。近日,中國智能語音龍頭企業科大訊飛披露,其智能語音交互、多語種翻譯等技術通過機載、車載等方式已漂洋過海,同時助力其加速布局全球技術生態。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生產國和出口國。中商產業研
英投資數百萬英鎊開發AI癌癥檢測技術
?? 據《泰晤士報》和《衛報》報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21日宣布,英政府將投資數百萬英鎊,主要致力于利用人工智能(AI)算法技術,綜合分析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的大量醫療數據,進行癌癥和多種慢性疾病的早期診斷。 梅首相認為,利用遺傳信息和醫療記錄進行疾病早期診斷“對國家繁榮至關重要”。這一計
ChatGPT創始人呼吁加強對AI技術監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782.shtm
AI賦能文明發展-文明鑄魂技術創新
6月26日,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文明尼山對話主論壇在山東濟寧曲阜舉行。其間,業界專家圍繞“人工智能時代人類文明向何處去”議題展開討論,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促進人類文明發展之道。 數字技術為人類文明賦能,人類文明為數字技術鑄魂。當今世界已進入數字化時代,人工智能技術(AI)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
聯想集中展示260余項算力及AI產品技術
6月12日,2023聯想創新開放日在聯想集團北京全球總部開幕,本屆開放日以“計算引領 AI賦能”為主題,設置七大展區,全面展示260多項前沿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分布在算力基礎設施、應用與服務,以及ESG等方面,全景展現邁向新計算時代的勃勃生機。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全球創新中心總經理賈朝暉表示,“
《MIT科技評論》年度十大技術揭曉!哪些AI技術將引領2019?
昨天,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揭曉。《麻省理工科技評論》通過對過去一年科技發展的回顧,為2019選出了十項最具有突破性的技術。這些技術在新一年里有望繼續高速發展,成為產業的前沿。早產預測、腸道顯微膠囊、定制癌癥疫苗、人造肉漢堡等生物醫學技術為全人類帶來福祉。 在2018年,AI科技蓬勃
用AI數據訓練AI可能最終導致崩潰
《自然》7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個概念稱為“模型崩潰”(model collapse)。該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顯示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如大語言
用AI數據訓練AI可能最終導致崩潰
《自然》7月24日發表的一篇論文指出,用人工智能(AI)生成的數據集訓練未來幾代機器學習模型可能會污染它們的輸出,這個概念稱為“模型崩潰”(model collapse)。該研究顯示,原始內容會在數代內變成不相關的胡言亂語,顯示出使用可靠數據訓練AI模型的重要性。 生成式AI工具越來越受歡迎,
AI“參謀”來了!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落成
12月19日,由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與角井(北京)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建設的中關村AI新藥研發平臺在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行落成典禮。該平臺于2020年12月開始籌建,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幫助制藥企業快速進行藥物靶點發現和篩選、藥物作用機制探索、特異性抗體優化等工作,成為生物醫藥企業新藥研發的
為什么越使用AI,越活得像個AI
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在重塑生產力的同時,也給高等教育領域帶來了顛覆性變革。然而,它所具有的“技術雙面性”很可能引發“流利但不真實”“道德偏見”“技術依賴”等問題,這將影響高等教育場景。2023年初,全球多所高校陸續出臺政策禁止學生使用生成式AI,但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意識到生成式AI勢不可擋,單
靠AI技術,他們幫11名失蹤兒童找到了家!
AI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在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有一群年輕人利用AI,默默地為尋親家庭提供技術支持。截至目前,他們已幫助11名失蹤兒童成功與家人團聚,其中就包括電影《親愛的》原型孫海洋一家。 前不久,這群年輕人又接到了新的求助。 在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學院,AI寶貝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