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華:懷國之大者守潤滑初心
在中國科學院2025年度工作會議期間,我懷著崇敬與期待參觀了重新開放后的中國科學院與“兩彈一星”紀念館。紀念館位于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隆冬時節,這里群山環抱,松柏掩映;逶迤靜謐,青山無言。似乎無聲地訴說那段波瀾壯闊、激動人心的光輝歷程。踏入館內,一件件珍貴的儀器設備、一段段圖文史料交相輝映,都似有千鈞之力,直擊心靈。其中收錄展出的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化物所)為“兩彈一星”研制的高效能化學炸藥和固體潤滑材料的檔案史料介紹,讓我深受觸動。更感受到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同、勇于登攀的“兩彈一星”精神的強大感召力,也對研究所的科研歷程與未來發展有了更為深刻的思考。 20 世紀 60 年代,我國原子能工業和航天事業面臨關鍵技術難題。1962年,代號“142”的高能化學炸藥研究任務下達至蘭州化物所。科研團隊爭分奪秒,歷經無數次試驗與失敗,終于在1966年2月成功合成662高能炸藥,這......閱讀全文
王齊華任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
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關于王齊華等同志職務任免的通知 科發黨任字〔2018〕13號 中共蘭州分院分黨組: 經研究,決定: 王齊華同志任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 趙培慶同志任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 周峰、張俊彥同志任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副所長(試用期一年); 免去夏春谷同志蘭
王齊華小組制備出大孔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日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研究員王齊華小組簡單高效制備出孔徑大于10納米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催化、分離、生物醫學等領域。相關研究已發表于《納米尺度》。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種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無機材料,在生物醫學、催化、分離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傳統方法制備的介孔二氧化硅
王齊華獲首屆“甘肅省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大會會場 5月9日上午,甘肅省科學技術協會第七次代表大會在甘肅省政府禮堂隆重召開,會議對首屆甘肅省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全省科協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進行了表彰。蘭州化物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兼紀委書記王齊華研究員榮獲首屆甘肅省優秀科技工作者獎,并榮獲首屆“甘肅省十佳優秀科技工作
-王德華:忠厚傳家遠-說家風
很有意思,央視在春節期間也聊起了家風。從采訪人群的回答看,人們對家風有不同的理解和記憶。 家風,其實就是一種家庭文化。家風,也即家訓、家規。既然是文化,就需要世代傳承。傳承祖先的智慧的積累,傳承家族為人處世的方式和原則。 家庭的文化環境對于孩子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文化環境與
王德華:科研創新與跟追趕超
科研的實質是創新,是發現事實,是發現規律,是求真。 科研講究優先權,一個新發現、新規律,需要在專業學術期刊(或專著)中發表,得到學術界的認可。 學術界有行業規范,不允許學術不端行為。 學術界需要尊重前人的勞動,需要傳承,需要積累,需要發展。 學術界每一個學科領域的發展,都是從無到有、從
聚光科技IPO路演-姚納新王健齊登場
4月1日,聚光科技董事、總經理姚納新在全景網舉行的IPO路演上表示,公司各產品所用的原材料種類比較分散,單個原材料價格變動對主營業務利潤的影響很小。 姚納新指出,公司產品的原材料都屬于完全競爭產品,市場供應充足,且公司同主要供應商之間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系,亦保證了原材料采購價格的相對穩定。
蘭州化物所開展結對關愛暨愛心助學幫扶活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459.shtm10月14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黨委書記王齊華、紀委書記張景光一行赴會寧縣漢家岔鎮王馬山村開展結對關愛和愛心助學幫扶活動。愛心捐助人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呂龍研究員、
王德華:中國文化中有剽竊基因嗎
2010年9月9日,世界著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雜志登了題為《(某)中國期刊發現投稿中有31%的剽竊率》的來信(Chinese journal finds 31% of submissions plagiarized,Nature 467,153,2
王華濤小組研制電子皮膚-讓觸覺更真實
如何讓智能機器人更像人類,只給它提供聽覺、視覺,讓它能與人對話,這似乎還遠遠不夠。因為在人類的五感中,除了聽覺和視覺,還包括觸覺、味覺、嗅覺。機器人不需要吃飯,那么味覺和嗅覺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但觸覺作為最重要的定位手段,則是機器人應該具備的。電子皮膚 王華濤課題組供圖 于是,科學家希望在機器
王華鋒:“重科學輕技術”的科研文化亟待轉變
? 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結果早已塵埃落定,就在結果公布后不久,筆者在網上看見這樣一個牢騷帖:“為什么一些搞工程技術的人都可以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而搞科研的人卻沒有獲得?”言辭間透露出這位網民對工程技術人員獲得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的不解和困惑。在此,筆者以工程技術人員能否獲得
王雪華等超構表面圖像顯示研究獲重要進展
超構表面結構是人工設計的具有亞波長厚度的單層結構,能夠靈活的控制光的振幅,相位和偏振。基于超構表面對于不同波長光的振幅按需調控,它們被廣泛應用于納米圖像器件的研究,實現了衍射極限分辨率、超高耐久度和如圖信息加密等優異功能。而基于超構表面對光場相位的精確調控,可發展新型高集成的彩色立體全息顯示技
蘭州化物所編著的《聚酰亞胺摩擦學》出版發行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聚合物自潤滑復合材料課題組王齊華研究員、王廷梅研究員和裴先強研究員等編著的《聚酰亞胺摩擦學》一書由機械工業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 《聚酰亞胺摩擦學》共五章,按照聚酰亞胺的成型工藝,系統闡述了熱塑性和熱固性聚酰亞胺的摩擦磨損行為和機理;探討了聚酰亞胺的分子結構,
王揚宗教授:中國科學院貢獻了新的大學類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610.shtm
前任北大校長王恩哥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王恩哥 近日,中國科學院人事局網站發布了任免王恩哥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通知。 王恩哥簡歷: 人物履歷 1975年至1978年遼寧省遼中縣烏伯牛公社知識青年。 1978年至1985年遼寧大學物理系本科生、碩士研究生。 1985年至1987年遼寧大學物理系教師,期間赴美國
諾獎得主齊揩華獲聘南開大學名譽教授
齊揩華博士從南開大學饒子和手中接過聘書 ??? 諾貝爾獎得主、以色列科學家齊揩華(Aaron? Ciechanover)今天在南開大學說,根據他的了解,中國終將贏取諾貝爾獎。但他沒有指出哪位中國科學家的工作有望獲諾貝爾獎垂青,也并未預測獲獎時間表。?? ??? 盡管如此,齊揩華對科學界的“諾貝
華科大“00后”小伙捐髓救人,將直博中國科學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497.shtm“人總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能夠挽救一個小生命,我義不容辭。”6月23日,劉軒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他目前身體狀況良好,沒有明顯不適癥狀。今年6月12日,華中科技大學化學與化工
中國科學院醫學所與華大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12月25日,中國科學院基礎醫學與腫瘤研究所(以下簡稱中科院醫學所)與華大集團戰略合作座談會在杭州召開。會上,雙方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并就分子醫學、核酸適體、高通量測序、時空組學、癌癥早篩與預測、精準診斷等前沿研究及應用進行交流和探討。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座談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醫學所
訃告-|-著名藥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蔣華良先生逝世
訃告著名藥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民主同盟盟員、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蔣華良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于2022年12月23日15點54分在上海逝世,終年57歲。蔣華良先生治學嚴謹、學識淵博、肩負重任、攻艱克難,把全部精力奉獻于藥物科學基礎研究和新藥發現,積極推動中國藥物科學發展。他一生潛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王業寧逝世
中國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家和教育家、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王業寧,因病醫治無效,于2019年2月22日18時在寧逝世,享年93歲。 王業寧院士1926年10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安慶市,1945-1949年就讀于中央大學物理系。自1950年開始在南京大學物理系任教,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
9月25日下午,美國杜克大學終身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王小凡訪問北京大學,并與北大師生座談交流。王小凡圍繞世界一流大學的人才評價與機構評估這一主題,分享了國際上的先進經驗和他的個人體會。交流會開始前,郝平會見了王小凡。副校長龔旗煌等陪同會見。交流會由學科建設辦公室、科學研究部聯合舉辦,學科
王麗華帶領團隊在光控DNA微納制造方面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員王麗華帶領團隊在光控DNA微納制造方面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Remote Photothermal Control of DNA Origami Assembly in Cellular Environments為題,發表在Nano Letters上。 DNA折
王仰華院士受聘為安徽理工大學特聘教授
8月8日上午在“煤炭安全智能精準開采協同創新組織”成立七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之際學校聘請王仰華院士為特聘教授校黨委副書記、校長袁亮院士為王仰華院士頒發聘書王仰華院士的加盟將為學校地球物理、地質等學科的發展注入新動力為地質博士點建設、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提供智力支撐有助于學校加強國際合作和海外交流引進
2012年“CAIA獎”-獲獎名單揭曉
2012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揭曉 2012年12月4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公布了“2012年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獲獎名單。具體內容如下: 根據《中國分析測試協會科學技術獎(CAIA獎)評獎細則》,2012年“CAIA獎”評審工作經過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昌燧團隊:我國青瓷起源應不晚于夏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680.shtm?西周原始青瓷壺(左)和隋代青釉盤口四系壺。圖片來源:《中國古陶瓷圖典》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昌燧團隊經過多年探討,借助硅酸鹽材料的Tammann溫度方程,將青瓷燒成溫度下限確定
中國科學院大學王昌燧團隊:我國青瓷起源應不晚于夏代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王昌燧團隊經過多年探討,借助硅酸鹽材料的Tammann溫度方程,將青瓷燒成溫度下限確定為1100℃,并通過比較平均燒成溫度,發現原始瓷就是青瓷,將我國青瓷起源時間提前至夏代。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考古科學雜志:報告》。 青瓷是中國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歷史悠久。但學界在原
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半導體光電子學家王圩逝世
1月26日,中科院半導體所發布王圩院士訃告。 以下為訃告全文:訃告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我國著名半導體光電子學家王圩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于2023年1月26日18點11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王圩院士1937年12月25日生于河北文安,1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曦任科學技術部副部長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王曦為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免去張建國的科學技術部副部長、國家外國專家局局長職務。王曦 王曦生于1966年8月,中共黨員,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材料物理研究生畢業,博士,研究員,200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
雙原料齊齊走高-市場延續漲勢
?? 2017年上半年我國環氧樹脂價格整體呈現緩慢下行趨勢,三季度開始市場止跌反彈,根據上圖環氧樹脂價格走勢圖可以看出,環氧樹脂價格上漲主要集中在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初這個時間段。2017年7月初,液體環氧樹脂華東市場主流參考商談在14300-14800元/噸,固體環氧樹脂華東市場主流參考商談在1270
王定華委員:新形勢下應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539.shtm
周立華萬勁波王鑫:完善人才計劃管理政策的思考
近年來,中央、部門和地方出臺了一系列人才政策和人才計劃管理辦法,在服務創新人才引進培養使用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但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如“政出多門”“帽子滿天飛”“評價管理過于急功近利”等,加劇了學術界的浮躁風氣。一些院士專家呼吁:要結合創新驅動發展新要求,對當前名目繁多、重復資助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