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齊華小組制備出大孔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
日前,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所研究員王齊華小組簡單高效制備出孔徑大于10納米的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催化、分離、生物醫學等領域。相關研究已發表于《納米尺度》。 介孔二氧化硅材料是一種形貌和尺寸可控的新型無機材料,在生物醫學、催化、分離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傳統方法制備的介孔二氧化硅材料孔徑多小于10個納米,難以運輸蛋白質、酶等大體積物質。 該研究組通過對氧化硅框架結構的設計,結合選擇性刻蝕的方法,可以簡單高效地制備出孔徑在10~20納米范圍內可調的大孔介孔二氧化硅復合材料。掃描電鏡下觀察,該材料呈大腦皮層狀結構,具有良好的單分散性。通過調控有機硅烷用量和刻蝕時間,可實現對介孔孔徑、材料形貌的有效控制。 在制備中間層介孔二氧化硅時,研究人員引入熒光基團,使得最終產品展現出良好的熒光特性,擴展了所制備的材料在生物領域的應用前景。該方法為大孔介孔二氧化硅基納米材料大規模制備提供了一種簡單、高效的途徑,有望在納米反......閱讀全文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慶祝建所60周年
10月20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行建所60周年系列活動,同時舉辦由“綠色催化與可持續發展論壇”“潤滑節能材料與技術前沿論壇”“精準分離分析學術研討會”“礦物功能材料構筑與應用論壇”等4個論壇構成的發展戰略研討會。 該所所長、黨委書記王齊華介紹,60年前,為了石油化工、橡膠工業、“兩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為長五提供關鍵潤滑技術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物理氣相沉積潤滑薄膜課題組研制的新型物理氣相沉積固體潤滑薄膜材料為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動機關鍵運轉部件提供了可靠潤滑,保障了新一代大推力運載火箭相關運動機構的穩定運行。 據介紹,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發動機關鍵運轉部件具有工作介質特殊、運轉載荷大、運轉速度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除甲醛催化材料打破國際壟斷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甘肅省污染物減排與環境控制工程實驗室和精細石油化工中間體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工業催化課題組運用吸附與催化原理,日前成功研發出除甲醛催化材料。該材料可高效捕集室內空氣中的甲醛,并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據介紹,該材料的成功研發打破了我國此類材料基本依靠進口的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成功制備可改良土壤化學固沙劑
記者日前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了解到,由中科院科研人員開發的一種可改良土壤的化學固沙劑制備技術已經獲得國家ZL。這項技術對于推動荒漠化治理和減少造紙廢液污染將起到積極意義。 開發這項新技術的是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的有機高分子材料研究組。
蘭州飛行控制公司到蘭州化物所訪問交流
7月5日,蘭州飛行控制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總經理顧偉率副總經理黃志毅、副總工程師楊璣、副總經濟師姚輝,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交流。 蘭州化物所副所長王齊華對顧偉一行來所訪問交流表示歡迎,并陪同參觀了研究所展覽室和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顧偉一行就該公司在新能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創建提取高純度鹿血多肽新技術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邸多隆研究小組利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成功從鹿血中分離制備高純度鹿血多肽。目前,該技術通過了甘肅省科技成果鑒定,正在進行產業化實施。 中國是養鹿大國,甘肅有西北地區最大的馬鹿養殖基地。2011年,一位院士所作的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研發新技術解離凹土棒晶束
有一種神奇的土叫“凹土”,其“長相”與同類無異,卻是一種稀缺的非金屬礦產資源。在棕櫚油原油中加入它,可使油品變清透,并過濾黃曲霉素等有害物;在塑料中加入它,產品不易老化還可阻燃;在沐浴液中加入凹土,泡沫細膩易清洗…… 然而,凹土此前卻被用作低附加值的干燥劑、吸附劑,以每噸900元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創建提取高純度鹿血多肽新技術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獲悉,該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邸多隆研究小組利用自主研發的新技術,成功從鹿血中分離制備高純度鹿血多肽。目前,該技術通過了甘肅省科技成果鑒定,正在進行產業化實施。 中國是養鹿大國,甘肅有西北地區最大的馬鹿養殖基地。2011年,一位院士所作的
蘭州化物所二氧化硅交聯形狀記憶聚合物研究獲新進展
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先進潤滑與防護材料研發中心在二氧化硅交聯形狀記憶聚合物(SMP)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研究人員利用聚己內酯(PCL)作為軟段,合成了具有良好機械強度和形狀記憶性能的二氧化硅交聯網絡聚合物SiO2–SMP。SiO2–SMP 制備過程如下:(1)利用自制的單
大連化物所專家到蘭州化物所進行學術交流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李興偉研究員和鄧偉僑研究員應邀訪問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并分別作了題為Rhodium- and iridium-mediated C-H activation and O-atom transfer in oxidative and Red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在馬鈴薯化學與加工技術方面獲進展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材料與分離分析組多年來致力于馬鈴薯營養組分、食品安全和加工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 近期,研究人員分別就“中國馬鈴薯加工業發展及對世界馬鈴薯產業的影響”及“基于馬鈴薯的功能性食品”進行了綜述,相關成果發表在《馬鈴薯研究》(Potato Res
公眾科學日期間——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開放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重點實驗室里有哪些科學重器?院士講述的科普報告會揭示哪些科學奧秘?中科院蘭州化物所5月9日發布的第十四屆公眾科學日活動公告稱,5月19-20日舉行的公眾科學日期間,您就可以領略科技魅力,感受科學脈搏。 據了解,活動期間將舉辦“大型科學儀器設備的魅力”、 “色譜固定相的奧妙”、 “美麗的催
中科院蘭州化物所扎根西北60載-打造西部科技創新高地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建所60周年系列活動20日在蘭州舉行。中科院蘭州分院院長王濤表示,六十年來,蘭州化物所始終立足西部、勇擔使命,一代代人心系國家科技事業發展,艱苦創業、開拓前進,在資源與能源、新材料、生態與健康等領域開展了一系列重大科學研究,取得了以“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高能炸藥”“
750萬!中科院蘭州化物所采購高分辨3DX射線顯微鏡
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計劃以750萬元預算采購高分辨3DX射線顯微鏡。詳情如下:項目編號:OITC-G220221303 項目名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高分辨3DX射線顯微鏡采購項目 預算金額:750.0000000 萬元(人民幣) 最高限價(如有):730.0000000
蘭州化物所研發真空抽濾轉移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清潔能源化學與材料實驗室研究員閻興斌團隊提出了一種真空抽濾-轉移(VFT)技術,它可以精確地控制測試樣品在石英晶體電極上的涂覆質量(10-6g),實現超薄均勻的樣品負載。研究人員以多種一維、二維和三維活性材料為研究對象,分別用質量型EQCM和耗散型EQCM-D進
蘭州化物所OSSO室成立蘇州研發中心
為促進技術轉移轉化、人才吸引、學科發展和科研資源爭取,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OSSO室)在蘇州成立了研發中心,并以專有技術入股形式注冊組建了蘇州奧索特新材料有限公司,7月23日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了揭牌儀式。蘭州化物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
蘭州大學張浩力教授到蘭州化物所進行學術交流
4月6日,應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浩力教授來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并做了題為“新型有機半導體材料的設計與性質研究”的學術報告。 報告中,張浩力教授介紹了有機功能分子最新的設計、合成方法及其應用領域,以及該
蘭州大學秦勇教授到蘭州化物所進行學術交流
10月27日下午,應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蘭州大學納米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所長、翠英特聘教授秦勇到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并作了題為Nanogenerator and Nanowires UV sensor的學術報告。科研人員和研究生60余人參加了學術報告會。
淮安市科技局訪問蘭州化物所
4月22日,淮安市科技局局長俞士讓帶領該市企業代表來到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訪問交流。 俞士讓一行參觀了研究所展覽室、羰基合成與選擇氧化國家重點實驗室、綠色化學研究發展中心和環境材料與生態化學發展中心,了解了研究所基本概況、學科方向、科研平臺與人才隊伍建設、科研工作進展
蘭州化物所—卡松科技聯合科研中心揭牌
6月9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與卡松科技有限公司共建的“綠色工業潤滑材料聯合研發中心”揭牌,蘭州化物所所長劉維民,濟寧市政府特邀咨詢張生賢共同為聯合研發中心揭牌。這是蘭州化物所探索科技成果服務企業,促進山東地區潤滑材料產業發展的一種新嘗試。 卡松科技是致力于高效、節能
蘭州化物所核素高效膜分離研究獲進展
鈾是核電站的重要原料。而核電發展必然帶來鈾資源的消耗及大量含鈾放射性廢物的堆積。因此,發展簡單、有效的鈾分離提取技術,用于海水或放射性廢水中鈾資源的回收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邱洪燈課題組研制出一種類“磚泥結構”的BTC-MOF插層GO膜,實現了模擬放射性廢水和模擬海水
蘭州化物所完成研究單元子網站建設
在中國科學院網絡化信息發布平臺項目辦公室的統一部署和積極推進下,為滿足研究所各研究單元實際工作和科研宣傳的需要,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完成了研究所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1個院省共建重點實驗室以及3個內設研究單元的子網站的建設工作,在前期試運行的基礎上,于8
蘭州化物所納米金催化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納米金催化是催化化學的熱點研究領域之一,國內外催化工作者圍繞納米金催化劑的制備及其催化性能研究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中科院的支持下,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綠色化學與催化中心自2000年以來圍繞納米金催化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并取得較好進展。代表性的工作如首次實現納米金催化胺
蘭州化物所提出實現超低摩擦新策略
摩擦是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源于滑動界面上離散原子間的相互阻礙作用,其能量耗散模式取決于滑移能壘與自身力學性能的競爭。界面阻力極低的狀態稱為超低摩擦,是摩擦學中的重要課題之一。目前,學術界主要通過結構潤滑和連續滑動兩種方式來實現超低摩擦。結構潤滑通過構建非公度界面結構,有效地降低滑動能壘實現低摩
蘭州化物所宏觀結構超潤滑研究獲進展
結構超潤滑是近代摩擦學研究的重要分支,指的是兩個晶體表面非公度接觸時摩擦近乎為零的潤滑狀態。結構超潤滑將為太空探測、空間運輸、精密制造和高端裝備等領域帶來變革性進步。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納米潤滑課題組圍繞結構超潤滑宏觀尺度實現與工程化應用方面開展研究,并
蘭州化物所多相羰基化學研究取得進展
羰基構建與轉化是羰基化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生物質和烴類化合物通過催化轉化的方法均可實現羰基的構建。過渡金屬催化的CO羰基化反應是構建醛、醇、酸、酯、酰胺等含羰分子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中鹵代芳烴和胺/醇的羰基化反應是合成酰胺/酯類化合物的重要方法。目前,該類反應的催化
蘭州化物所核素高效膜分離研究獲進展
鈾是核電站的重要原料。而核電發展必然帶來鈾資源的消耗及大量含鈾放射性廢物的堆積。因此,發展簡單、有效的鈾分離提取技術,用于海水或放射性廢水中鈾資源的回收與利用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邱洪燈課題組研制出一種類“磚泥結構”的BTC-MOF插層GO膜,實現了模擬放射性廢水和模擬
蘭州化物所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獲進展
中藥和天然藥物是我國中醫藥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從中靶向發現并制備具有特定強生物活性苗頭分子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藥物化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創新的重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軍麗團隊利用一種新型發光納米材料-硅納米粒子,構筑
蘭州化物所天然藥物活性成分研究取得進展
中藥和天然藥物是我國中醫藥體系重要的組成部分,其化學成分較為復雜,從中靶向發現并制備具有特定強生物活性苗頭分子是中藥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也是藥物化學與其他學科交叉創新的重點內容。 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西北特色植物資源化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楊軍麗團隊利用一種新型發光納米材料-硅納米粒子,構筑
蘭州化物所液體超潤滑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構建宏觀超潤滑界面(摩擦系數在0.001級別甚至更低)可顯著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由摩擦引起的經濟損失。然而,較長的磨合期可能造成摩擦副表面出現嚴重磨損。目前,縮短磨合期的策略多針對Si3N4、SiO2、Al2O3等陶瓷摩擦副。如何在短時間內實現軸承鋼摩擦副表面的超潤滑是亟需解決的技術難題。 前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