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美國私營企業研發了一款可以透視患者皮下血管的特殊眼鏡,將有望造福患者和醫護人員的工作 北京時間11月2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伊凡娜醫療(Evena Medical)是一家位于美國加州硅谷的私營企業,主要致力于人體靜脈注射精確成像領域的研究。伊凡娜公司的第一項成功產品是“Evena OwlT”使用近紅外成像技術精確鎖定病患的血管網絡,該產品已經于2013年上半年推向市場并在全球上市。 這是一項非常有用的技術,而近日伊凡娜公司更進一步與其合作伙伴愛普生公司一同宣布了該項技術的升級版本:第一款真正可佩帶的血管識別眼鏡:“Eyes-On Glasses”。這項技術的確將極大的促進醫學技術的進展。 這款“Eyes-On Glasses”系統讓護士可以直接透過病患的皮膚而看到皮下的血管系統。有了這款系統,醫生,護理人員和其它需要識別患者血管的人員將不會再因為扎不準血管,尤其是那些非常難找的血管而煩惱。 ......閱讀全文
10月“科學”流言榜今天發布,“速成鴨”全靠打激素、心臟支架被淘汰等八條“科學流言”入榜。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辟謠平臺、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共同發布,得到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技傳播專業委員會、中國晚報科學編輯記者學會、上海科技傳播協會的支持。 1.“速成鴨
架一副書生眼鏡,說話始終帶著浙江嵊州口音的丁列明,正迎來創業旅程上干勁兒最足的時刻——2011年8月12日北京人民大會堂,中國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埃克替尼)在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桑國衛、衛生部長陳竺、工程院院士孫燕等500多位官員和專家的見證下隆重發布。這一標志中國癌癥治療史上里程
第六章 膽堿受體激動藥和作用于膽堿酯酶藥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了2015年度十大新興技術,飛行機器人、仿人腦芯片等十大突破性的科技進展入選。 此榜單每年發布一次,由世界經濟論壇新興技術跨界理事會選出該年最有潛力解決全球長期挑戰的技術成果,旨在促使人們關注新興技術的潛力及蘊藏的風險。 今年的十大新興技術體現了創新在改善人們生活、推動行業變
腫瘤的診斷步驟和方法,與其他疾病基本相似。病史和查體為最基本、最重要的診斷手段,通過全面、系統的病史詢問,詳盡細致的查體,必要的體驗檢查及其他特殊檢查,然后進行綜合分析,在不影響腫瘤的發展和對病人不引起危害的情況下,應盡量獲得病理的診斷。 病史及查體 病史 對某些進
第一節 血液標本的采集和處理 血液標本的采集是分析前質量控制的重在環節,可分為毛細血管采血法和靜脈采血法。需要血量較少的檢驗,如手工法或半自動血細胞分析儀血細胞計數,常用毛細管采血法。需血量較多檢驗,如紅細胞比積、臨床生化檢驗、全自動血細胞分析血細胞計數一般用靜脈采血法。特別是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
感冒是人類最常見的疾病,而“感冒用什么藥好”是被咨詢最多的問題。一般來說,對于普通感冒,最基本最好的“藥物”就是生活調節,如保暖、喝溫熱開水、少用眼、少用聲、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很多時候不需要用真正的藥物治療,但也不能絕對地說“感冒不需要用藥”,其實有些時候也是可以考慮服用合適的“感冒藥”來幫助
舒芬太尼(sufentanil)是芬太尼(fentanyl)N-4噻吩基衍生物,其化學和藥理學作用,于1976年首次報道。舒芬太尼對μ受體的親和力比芬太尼強7~8倍,其鎮痛效應是嗎啡的1000倍,是芬太尼的5~10倍,較芬太尼能夠提供更為長久(1~2倍)的鎮痛作用,而且起效快,注射劑型主要與局麻
一. 血液學及血細胞形態學臨床應用: ● 是臨床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醫學檢驗學的基礎工作。 ● 血細胞形態學適用于臨床血液病診斷快速簡捷的要求。 ● 近年來由于血細胞學及超微結構、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融合基因、造血干細胞及其細胞因子、
一. 血液學及血細胞形態學臨床應用: ● 是臨床血液病診斷與治療及臨床醫學檢驗學的基礎工作。 ● 血細胞形態學適用于臨床血液病診斷快速簡捷的要求。 ● 近年來由于血細胞學及超微結構、免疫學、細胞遺傳學、融合基因、造血干細
“防艾是一場戰爭,打仗就要攻其要害。艾滋病首先在高危人群中傳播,能否全力防控病毒在高危人群中流行,決定著這場戰爭的進程。” 吳尊友,醫學博士,中國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中心主任。從上世紀90年代起,他就開始近距離接觸娛樂場所服務人員。 在云南隴川的一家娛樂場所,吳尊友顯然是一名不尋常的“常客”。
第七章 膽堿受體阻斷藥第一節M膽堿受體阻斷藥 &nb
美國 遺傳學研究精彩紛呈;細胞學研究成果豐碩;藥理學研究取得新成果;艾滋病研究與治療獲得突破性進展;腫瘤學研究取得成效。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開發出一種繪制DNA之間接觸位點的新方法,并利用計算機模型繪制出一個細胞中完整DNA鏈——基因組的精確三維圖像;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制造出一個能折疊成
一、 細菌的傳播與致病腦膜炎奈瑟氏菌(N. meningitidis)又名腦膜炎雙球菌,是致流行性腦膜脊髓炎的病原菌。人類是腦膜炎奈瑟氏菌的唯一宿主。.腦膜炎奈瑟氏菌作為條件致病菌,常存在于患者或帶菌者的鼻咽腔黏膜中,主要通過飛沫直接從空氣中傳播,無論是
作者:唐華1 單桂秋2(1.廣州南洋腫瘤醫院檢驗科,廣州510405;2.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輸血科) 【摘要】 目的 提請醫院管理工作者對檢驗人員職業危害和防護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方法 查閱近年來醫院檢驗人員職業危害的有關資料。結果
美國 人腦研究取得新成果,醫學與疾病防治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合成生物學成果紛呈。 2015年,美國科學家在人腦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8月,俄亥俄州立大學在實驗室中培育出近乎完全成型的人類大腦,盡管它只有鉛筆上橡皮擦那么大,發育程度與一個5周大胎兒的大腦相當,尚沒有任何意識,但具備人腦絕大多數細
移動醫療的創業者和投資人最在意的無非是商業模式。雖然醫療健康行業市場大,但因為體系的復雜性,商業模式并不顯而易見。在國外(美國),一些移動醫療產品已經有盈利模式,主要是向醫院、醫生、藥企、保險公司和消費者進行收費。其商業模式則主要分為以下幾種: 1. 為醫院(或醫生)提供信息化服務 Epoc
癌癥的早期診斷方法有哪些?:一項龐大的計劃促進了癌癥在診斷和治療方面的發展。美國馬里蘭州的研究者們認為他們已經開創了一項簡單的檢驗手段。當癌癥還處于早期階段和可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期,用它進行全身的檢查便可以早期發現癌。當你的醫生作正規檢驗的時候,DNA片段可能被檢查出有患癌癥的跡象。瓊斯.霍布金斯醫院
美國《時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網站上揭曉了本年度十大科學發現和十大醫學突破評選結果。2010年十大科學發現 1. 最出眾的長角恐龍:美國科學家在猶他州發現了15只角,而它們竟然是重達2500公斤的巨型恐龍的頭頂裝飾物。這種名為科斯莫角龍的恐龍生活在7600萬年前,猶他大學研究人
近年來,研究人員通過深入研究闡明了多種天然化合物在抵御人類疾病上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比如近日,來自上海生科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楊黃恬等人通過研究發現,從天然小檗科植物中提取的化合物或有望治療心肌缺血/復灌損傷;又有研究人員發現,天然化合物角鯊胺有望用于帕金森病臨床治療,天然化合物角鯊胺于20
近日,數據庫篩選了 15 個預計 2020 年獲批的新藥品種,分別是武田制藥的拉那蘆人單抗注射液、羅氏的注射用恩美曲妥珠單抗、榮昌生物的注射用泰它西普、百濟神州的維布妥昔單抗注射液和贊布替尼膠囊、輝瑞的注射用倍林妥莫雙抗、凱因科技的 KW-136 膠囊、復星醫藥的阿伐曲泊帕片、豪森的甲磺酸奧美替
一、汽車 大獎得主:特斯拉S型轎車 特斯拉S型(Tesla Model S)是由特斯拉汽車公司開發的純電動轎車。它的速度優于目前在售的任何一輛電動汽車。其發動機驅動可產生 416 的峰值馬力,從靜止狀態加速至每小時 60 英里只需 4.4 秒,最高速度更是可達每小時 130
咳嗽是臨床上最常見最折磨人的病理癥狀之一,也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動作。很多人一遇到咳嗽,最愛問的一句話就是“咳嗽用什么藥好?”。其實,引起咳嗽的病因繁多,更沒有“萬能通”的藥物,關于咳嗽的治療,針對病因是根本,而其病因繁多,該如何去尋找病因呢?圖片來源于網絡 今天我就結合重要文獻和我的個人經
第二十七章 組胺受體阻斷藥
每次小便時,很多人只是將尿液沖走了事,并沒有意識到尿液能夠反映一個人的健康狀態。尿液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復雜的生物流體。 醫生、營養學家和環境科學家不僅對尿液的物理性狀,如尿量、顏色、透明度、氣味、pH和比重等感興趣,也對尿液的化學成分特別感興趣,因為它們揭示了有關一個人的健康與否、他們所吃的
基因編輯更快更準更簡單 1973年,斯坦利?N?科恩(Stanley N. Cohen)和赫伯特?W?博耶(Herbert W. Boyer)找到了改變生物體基因組的方法,成功將蛙的DNA插入到細菌中。20世紀70年代末,博耶的基因泰克(Genetech)公司對大腸桿菌進行基因改造,使其帶有一
第十八章 解熱鎮痛抗炎藥與抗痛風藥[目的要求]1.掌握本類藥解熱、鎮痛、抗炎的作用特點及其與PG合成的關系。2.掌握阿司匹林的作用、用途及主要不良反應。3.掌握對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以及尼美舒利的作用特點。4.熟悉保泰松、甲芬那酸、雙氯芬酸、及吡
近日,德國弗勞恩霍夫圖像數據處理研究所(IGD)與埃森大學附屬醫院皮膚科以及專門生產頭戴式顯示器的Trivisio Prototyping 公司合作,實施中小企業核心創新資助計劃“3D-ARILE”。他們采用透視技術開發出一種新型的AR(擴增實境)眼鏡,能協助醫生準確定位癌癥淋巴結的位置,順利實
在大數據時代,以數據為內容的移動醫療將徹底顛覆傳統醫療模式。產業鏈各方須適應產業環境和自身競爭力的變化,在生態體系中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根據行業發展的規律,移動醫療涉及的諸多環節中,信息收集和傳遞會優先誕生較多的投
1983年從西南的邊遠山村考入大學,母其文可算是時代的幸運兒。獲得博士學位后,他前往歐美等知名大學、醫院做研究,卻最終選擇放棄國外的優越條件,回到故鄉南充,全身心投入南充市中心醫院的臨床與科研。 如今,他所主持的南充市中心醫院影像科建設成為四川省醫學影像甲級重點學科,其牽頭的南充市臨床醫學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