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塑料行業協會(CPIA)最新調查報告顯示,該國塑料購物袋回收利用率已突破90%大關,升至93%。這一數據表明,加拿大塑料回收事業取得重大進展。 CPIA指出,近年來加拿大政府十分重視循環再生行業發展,除興建一些基礎設施外,還組織籌劃了很多廢棄物回收利用項目。這為企業和個人為再生事業作出貢獻提供了很大便利。 據悉,加拿大居民在對塑料購物袋進行分類后,可將其直接送往當地市政廢棄物收集點或社區零售商店,然后再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將其運往廢棄物循環再生工廠進行二次生產。此外,加拿大CM咨詢公司在其名為《塑料購物袋及其他PE薄膜循環再生》的報告中表示,目前,全國超過60%的居民可通過專門的市政回收項目試營點對其他塑料袋及塑料軟性包裝進行回收。 ......閱讀全文
針對歐盟的塑料袋減量提案,德國塑料包裝與薄膜協會IK、BKV塑料與回收平臺和HDE零售協會委托德國包裝市場調研協會GVM在德國進行塑料袋回收再生情況的研究。結果表明,德國建立了完善的塑料回收再生體系,可使99%用過塑料袋得以回收再生。 IK表示,德國的塑料袋回收體系,可確保塑料手提袋經過分
2017年7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提出我國自2018年12月31日起全面禁止廢塑料等洋垃圾進口。此項禁令對現有的全球塑料循環體系產生了巨大沖擊,使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傾瀉垃圾的貿易格局發生了變化,對長期依賴進口廢塑料的我國再生塑料產業發
今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公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意見明確,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中國將按照“禁限一批、替代循環一批、規范一批”的思路,加強塑料污染治理。 據彭博社報道,中國將在未來5年減少塑料制品的生
近日,多家石化及飲料行業的巨頭紛紛宣布開辟廢塑料化學循環再生領域,或采購化學再生的塑料產品。這一波行業變化到底吸引了哪些國際巨頭,化學循環領域最近又誕生了哪些新技術,今天小編為大家梳理一下。1日前,巴斯夫通過“化學循環項目”(ChemCycling)開辟了循環利用塑料廢棄物的全新領域。12月13日,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污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范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
近日,由歐洲塑料制造商協會(Plastics Europe)與英國塑料聯合會(British Plastics Federation)聯合組織的關于塑料循環與回收會議IdentiPlast 2019在倫敦召開,研討如何處理環境中塑料(包括海洋垃圾)。 在過去幾年中,一些政府、行業協會以及個體公
為了制定塑料工業中有關可持續性和可回收性的國際標準,在德國標準化協會(DIN)的建議下,2017年在ISO/TC 61“塑料”國際技術委員會下建立了由德國主導的SC 14“環境方面”分技術委員會。該分技術委員會下建立了5個工作組,它們重點關注的主題有:生物基塑料、生物可降解性、生態足跡、對進入自然環
難降解的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問題,已經成為全球關注的重要議題。6月5日,是第47個“世界環境日”,聯合國環境署提出了“塑戰速決”的主題,呼吁解決一次性塑料污染問題。我國今年也提出了“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的中國主題,與之相輔相成,將延用至2020年。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
一場由海洋垃圾組成的藝術展 91億噸塑料! 這是人類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生產的塑料重量,相當于10億頭大象,或2.5萬幢紐約帝國大廈。并且這些塑料大多數都被丟到垃圾填埋地或是海里,僅9%被拿來再循環使用。 如果以現有使用塑料的情況來看,到了2050年,丟棄在垃圾填埋地和環境中的廢棄塑料將超過1
這種事我們都干過:沾滿油污的披薩盒,一次性咖啡杯,多余的塑料袋。有時,我們希望這些東西能回收,于是把它們丟進了可回收垃圾箱。 垃圾管理公司經常把這種行為稱為一廂情愿或熱切盼望式回收。但是,不幸的是,把這些東西與其他可回收物放在一起弊大于利。雖然每個城市的規定各不相同(查看當地的垃圾回收網站,弄
在104省道長清馬山鎮漩莊橋東南方向一片麥地里,幾名婦女在一處廢舊塑料加工作坊里忙碌。 本報11日C03版刊發《出動十幾輛車,取締兩家窩點》一文,反映歷城區相關部門及唐王鎮在取締廢塑料黑窩點時被指“走過場”。根據讀者反映,省城還有不少區縣存在廢塑料黑窩點,且大多屢禁難止。
日前,化學化工界重要媒體,美國化學會主辦的《化學化工新聞》依照慣例,總結了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化學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筆者特將其中主要內容編譯整理如下,以饗讀者。 機器學習在化學領域的進一步應用 人工智能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人工智能在化學領域的應用也是化學家們關注
日前,化學化工界重要媒體,美國化學會主辦的《化學化工新聞》依照慣例,總結了剛剛過去的一年中化學領域所取得的重要成果。筆者特將其中主要內容編譯整理如下,以饗讀者。機器學習在化學領域的進一步應用 人工智能逐漸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已是不爭的事實,而人工智能在化學領域的應用也是化學家們關注的焦
用回收舊塑料材料蓋環保房屋,是哥倫比亞一群創新工作者想到的好方法。發明者對新華社記者表示,這一創新可以同時解決拉美國家塑料污染和住房供給普遍不足的問題,也具有國際意義。 這項創新發明來自波哥大一家名為“概念塑料”的公司。它不僅獲得了當地創新企業獎,也成為危害地球的塑料制品污染和當地貧困人口住房
全球塑料消耗量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2030年塑料的年消耗量將達到7億多噸,如何化解廢棄塑料和垃圾塑料帶來的污染問題,迫在眉睫。廢塑料回收再生行業應運而生。 近年來,塑料廢棄物劇增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和環境問題引人關注。據統計,全球塑料消耗量以每年8%的速度增長,2030年塑料的年消耗量將達到7億
塑料的出現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現在的離不開,目前,塑料包裝在包裝產業總產值中的比例已超過30%,成為包裝產業中的生力軍,在新時代不斷發展的推動下,塑料不僅僅是包裝,更是一種潮流,在未來也將替代更多材料。不僅僅是包裝 多年以來,特定的材料似乎適合于特定的應用:湯類裝于金屬罐、紅酒裝于玻璃瓶、咖啡裝
一次性發泡餐具解禁引發“白色污染”擔憂 “解禁前都有人偷著出售不符合規定的一次性發泡餐具,等解禁后,這樣的行為豈不更加肆無忌憚?”昨日,不少市民表示。對于市民的擔憂,山東省塑料協會工作人員建議,“解禁后,濟南生產、流通、回收環節都要加大監管力度,各部門聯合執法,從根本上杜絕制假造假的行為。”生產環
在美國波特蘭,“模范回收者”薩蒂什和阿琳·帕西卡最近犯了愁。平時,他們回收舊油漆刷墻、收集雨水澆花、利用吃剩的食物堆肥,并仔細地將紙和塑料分類,定期送往回收站。但在不久前,回收站的工作人員告訴他們,“我們不回收這些塑料了。”當地時間2018年4月2日,韓國京畿道光明市,回收垃圾堆積成山。視覺中國
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垃圾,可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洋垃圾是什么,洋垃圾又分為多少種,進入我國又需要什么手續。一個名叫王久良的攝影師前后用了三年時間,對中國沿海多個省份進行了調查,發現了許多不為人知的進口洋垃圾的內幕。 分揀洋垃圾 工人手指關節變形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生態中心垃圾回收部,每天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7月30日報道,當地時間7月29日,西班牙環保公益組織Cicloplast發布的一項最新報告顯示,去年西班牙全國共回收37萬多噸塑料垃圾,位列歐盟國家該排行第二名。據悉,今年這項數據同比增長了3.7%,比10年前多了兩倍。 根據這份報告,西班牙塑料垃圾回收利用率達56.6
作為三大合成材料之一的合成樹脂(即塑料),是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合成材料。在11月初于西安召開的中國合成樹脂產業發展大會暨2018新材料發展趨勢論壇上,廢棄塑料的循環利用成為與會專家學者熱議的話題。 廢塑料已威脅生存環境 中國合成樹脂供銷協會塑料循環分會會長、同濟大學教授杜歡政介紹說,過去50
塑料污染是全球性環境問題,“塑戰速決”成為今年世界環境日主題。針對塑料污染問題,筆者提出八項對策,加強回收利用,變廢為寶,綜合治理,協同解決白色污染和資源化利用等問題。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源頭減少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 當前,減少一次性塑料產品的使用仍是首要任務。2008年6月1日
法國的科學家找到了提高塑料回收率的方法:給酶做改造,就能將你手中的塑料瓶回收率提高三倍。相關研究已于本周在《自然》發表。 作為世界上最常見的塑料成分,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全球年產量可達七千萬噸。盡管許多地區都把PET塑料瓶列為可回收物,但其回收率并不盡如人意,可能只有三成的塑料能被
圖釋:粉碎后的廢塑料即將被加工為汽油、柴油或轉化為電力(圖片來源:整合綠色能源公司) 據環境新聞服務社(Environmental News Service)報道,5月26日澳大利亞首家用廢塑料加工車用燃油的商業工廠產出了第一桶油。這家工廠可以將不可回收的家用塑料廢品轉變為柴油、汽油及工廠自
自2012年英國政府宣布擬將把2017年的塑料回收率從當時的32%提高至57%以來,該國各項塑料回收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為更好地幫助英國塑料行業順利實現上述目標,包括BPF(英國塑料聯合會)、PAFA(英國塑料包裝及薄膜協會)和歐洲塑料協會在內的各大團體經深思熟慮后共同提出了一個名為PIR
如今,在線外賣市場越來越火爆,在龐大的訂單量背后,是不容忽視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問題。中新網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外賣垃圾基本處于無人回收的狀態。 在享受網絡外賣等O2O行業帶來生活便利的同時,人們會付出多大的環境成本,又該如何實現生活便利和減少污染的雙贏,這亟待引起社會的重視和思考。 外賣垃圾
美國化學理事會發布一份最新報告,稱加工商在將非回收塑料轉化為石油的加工過程中所使用的技術可能每年可為美國生成90億美元經濟產出,創造4萬多個工作崗位。 該報告題為“美國塑料制油設備的經濟影響”,評估了“熱解”這種迅速發展的技術的經濟潛力,這種技術更普遍的叫法是“塑料制油”( plastics-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公布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情況調查報告――― 一次性發泡餐盒“解禁”后,人們最關注的問題就是它的回收利用機制是否建立起來了?可怕的“白色污染”是否會死灰復燃? 昨天,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公布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對北京、上海、杭州和廣州地區的一次性塑料餐盒回收情況調查發現,因無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塑料,這種跟人類才打了100多年交道的現代工業“明星”,如今正因為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聲譽一落千丈,從創新發明淪落為環境噩夢,成為人們戒不掉的憂愁。 保護地球,人人有責!隨著2015年的到來,我們更應該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從而建立我們的綠色家園。 “最近年關,快遞偷包頻發,
隨著餓了么與百度外賣宣布合并,外賣行業“三國殺”的游戲演變為“二人轉”的戲碼。不過因一樁官司,這幾家外賣平臺卻意外地站上了“同一條船”。 本月初,百度外賣、餓了么、美團外賣的主體公司分別因環境污染責任糾紛被重慶市綠色志愿者聯合會(以下簡稱重慶綠聯會)訴訟至法院。而在這背后,是外賣行業迅速擴張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