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甬祥當選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記者今天從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路甬祥指出,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必須掌握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科學技術創新發展、業態創新不斷涌現的新規律和新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和作用,積極整合各類創新要素,使其最及時、最合理、最有效地進行協同合作,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進一步提升全社會的創新創造能力。 路甬祥強調,促進會必須探索和制定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自身發展的新戰略和新舉措,善于學習和借鑒國內外有利經驗,緊緊依靠理事會成員開展工作,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創造性,團結協作,銳意進取,以實實在在的工作業績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 據介紹,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自2007年成立以來,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中,為企業創新、區域創新和國家創新做好服......閱讀全文
路甬祥當選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記者今天從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獲悉,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兩院院士路甬祥在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 路甬祥指出,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必須掌握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科學技術創新發展、業態創新不斷涌現的新規律和新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和作用,積極整
路甬祥:創新不是兩張皮
國家需求與科學家興趣要銜接得天衣無縫,融為一體 新建所應重視兩個結合:科學家的興趣與國家需求相結合,關鍵技術突破與系統集成、工程化相結合。這應成為新建所更加重視和努力的方向。?7月15日,在第二屆中國科學院新建研究所人才交流研討會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就中科院新建所在科
“新常態”更需要產學研合作創新
“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對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家、科學家都是追求、引領創新的重要群體,在新時期擔負的使命將更為重大。” 12月16日,在福建平潭綜合實驗區舉行的“平潭企業家科學家創新論壇”上,作為一名老科技工作者和合作創新的參與者,兩院院士、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會長路甬祥在大會發言中號召
路甬祥:科研單位要充分尊重個體創新思維
“對比國內科研現狀,無論是科研環境,還是科研人員個體,這都是一個巨大的反差!”在中國科學院大學近日舉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中國科學院前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路甬祥從沃森和克里克發現DNA雙螺旋分子結構的故事談到其對國內科學研究的啟示時如是感慨。 今年是DNA雙螺旋結構發現即《核酸的分子結
路甬祥:創新與堅持是年輕人成功的關鍵
路甬祥 “創新思維受到尊重、對認定的目標鍥而不舍,這是年輕人成功的根本原因。”近日,在中國科學院大學北京雁棲湖校區,兩院院士、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路甬祥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對年輕學子們表達了這樣的期許。 這是路甬祥第六次做客由國科大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辦的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報告的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杭州舉行
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27日在杭州開幕。中國產學研促進會會長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書記、代省長車俊,科技部副部長黃衛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書記處書記項昌樂出席會議并講話。 來自全國產學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線的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等各界1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促進獎評審啟動
2015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新聞發布會今日在京舉行。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執行副會長、秘書長王建華表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促進獎、創新成果獎和突出貢獻獎等4個獎項的評審工作正式啟動。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由科技部批準實施,旨在鼓勵和表彰在促進政產學研用結合及創新方面作出突出貢
協同創新助力“產學研2.0時代”
“機器人會寫作,記者會失業嗎?”11月19日,在北京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以下簡稱王選所)研究員萬小軍在介紹了AI寫作機器人項目后,被不少媒體人“圍攻”,他淡淡地解釋道:“我們的機器人是幫助提高寫作效率,不是取代你們的工作。” 今年8月1日,由中國科學報社與萬小軍團隊
上海嘉定醫療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成立
2013年1月22日下午,2013年上海嘉定區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中首批運作的上海嘉定區醫療器械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診斷試劑產學研合作創新聯盟成立大會在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上海嘉定先進技術創新與育成中心舉行。聯盟將為嘉定區生命科技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嘉定區科委的指導下
路甬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建設創新型國家重大戰略任務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就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了精辟論述,強調指出:這是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要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貫徹到現代化建設各個方面。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是順應時代特征、事關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全局的戰略選擇,
路甬祥:采取四項措施培養和使用創新人才
“目前,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很大,但人才結構不合理,高層次戰略科技專家,領軍、拔尖人才缺乏的問題較為突出。” 6月23日,在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上,路甬祥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作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實施情況的報告時作上述表示。 路甬祥說,我國創
濟南市產學研合作創新取得新進展
6月27日,齊魯工業大學青年學者服務濟南企業創新行動啟動,齊魯工業大學39名青年學者與42家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青年學者將為企業研發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在獲得研究成果的同時積累研發經驗。企業向青年學者提供研發資金支持也能獲得相應的經濟利益的回報,雙方各取所需,實現共贏。 中小企業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江蘇智慧糧倉顯成效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現代食品加工及糧食收儲運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項目“糧食收儲保質降耗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今年落地南京財經大學。“這是江蘇省現代糧食流通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以來又一顯著成果,除了這個項目還有幾個事讓中心喜報連連。”南京財經大學曹崇江教授日前告訴本報記者。 今
深化產學研協同育人,激發創新創造創業活力
近日,青島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青島市人大代表、青島科技大學校長陳克正帶來了關于深化產學研協同育人的相關議案。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教育鏈、人才鏈和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是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關鍵一招。通過產學研協同,既可補齊教育人才短板,又可補齊產業創新短板,有
探索創新藥物產學研發展適宜之路
?針對我國創新藥物發展現狀,探討如何加強“產學研合作”推進醫藥產業發展,是近年來藥學界關注程度非常高的熱點問題之一。10月8~9日,秦伯益、張禮和、劉耕陶、周宏灝等國內7名院士以及部分藥學研究、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由中國藥科大學與先聲藥業在南京聯合舉辦“2007中國創新藥物產學研合作發展論壇”
路甬祥出席東北先進材料制造創新集群建設戰略研討會
路甬祥在沈陽分院調研出席東北先進材料與綠色智能制造創新集群建設戰略研討會 10月8日至11日,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在中科院沈陽分院就“創新2020”東北先進材料及綠色智能制造創新集群建設進行實地調研,并出席戰略研討會。 路甬祥指出,建設區域創新集群是“創新2020”科技布局調整的
路甬祥:全球知識網絡時代的創新設計與中國創造
院士精彩觀點選粹 創新設計與中國創造將具有綠色低碳、網絡智能、超常融合、多元優化、共創分享等特征。 創新設計與中國創造,將設計創造綠色智能農業生物技術設施和經營服務體系,創新發展生態高效農業和生物產業。 將設計創造資源的清潔高效、可再生循環、可持續利用。將致力設計創造:超常結構功能材料
國家科研項目將從進大院大所轉變成直接進入企業
12月23日,第六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江蘇常州舉行。作為促進中國產學研合作的最高峰會,本屆大會以“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為主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等中國政產學研界的一線代表近千人出席了此次盛會。 路甬祥在大會致辭中提及,在我國產學研用合作創新已經成為推進企業創
路甬祥在中科院長春分院就實施“創新2020”考察調研
7月18至20日,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就實施“創新2020”在長春分院調研。 路甬祥先后來到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長春中俄科技園和長春分院機關,深入實驗室、深入科技創新企業,認真聽取科研工作匯報,詳細詢問項目進展和成果產業化
湖北黃石:健全創新服務體系-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
近年來,黃石市科技局圍繞四大優勢產業集群和“1133”產業需求,多渠道收集技術難題、多形式搭建對接平臺、多方位提供精準服務,不斷健全產學研創新服務體系,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為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努力打造武漢都市圈重要增長極貢獻科技力量。 一、多渠道收集技術難題。一是現場收集技術難題。結合周
產學研企協同創新-破解草種業“卡脖子”難題
針對內蒙古鄉土草品種數量少、產量低、種子缺口大的問題,近期,內蒙古科技廳組織實施了自治區科技重大專項“優良鄉土草種質創新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究”。目前,該項目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草原研究所牽頭,聯合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研究所等 8 家單位共同實施。 項目充分利用重要抗逆鄉土草種質資源,在收集評價重
中國云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成立-致力產學研整合
為推動云計算領域產業創新,提高云計算產業整體技術、管理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帶動相關領域生態系統的構建和聯動,中國云體系產業創新戰略聯盟今天在京成立。 全國工商聯名譽主席、聯盟名譽理事長黃孟復出席會議并講話。他希望聯盟成員團結協作,借助戰略聯盟平臺,深入交流,共同探索中國本土特色的云計算產業發
通威集團榮獲2016年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近日,在第10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上,通威集團憑借在水產和光伏科研領域的深厚積累和強大實力,融合現代水產和太陽能光伏兩大產業的“漁光一體”創新發展模式,榮獲2016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 據了解,通威“漁光一體”模式利用底排污等6大技術的創新集成,建設了零污染、零排放的智能漁業養殖園區,
“產學研用”協同創新-中國科學儀器發展還看今朝
張新榮教授談BCEIA2019科學儀器發展國際高峰論壇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金秋十月,BCEIA 2019將在京舉辦首屆“科學儀器發展國際高峰論壇”,數位科學儀器企業巨頭公司CEO、高管,將聚焦企業融資、并購、重組、轉型、研發及戰略發展等熱點,向參會觀眾們分享經驗、共同探討,為中國分析測試儀器行業提
中科院獲2012年度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30余項
12月23日,由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科技廳和常州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六屆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在江蘇常州召開。本屆大會以“創新驅動、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為主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路甬祥、江蘇省省長李學勇出席大會開幕式。中科院作為本次大會的支持單位,院地合作局副局
路甬祥:全民打造“中國好設計”
由中國工程院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組織的創新設計發展戰略研究咨詢項目,有16位院士及其他30多位專家學者參與,本人擔任組長。就促進我國創新設計發展談點自己的看法。 要重視創新設計 盡管中國經濟現在已經走到世界第二位,但總體上看,中國的制造業還處于國際分工的中低端。我們獨立自主設計的產品、
日本如何產學研創新-要出世界首個創可貼疫苗
細如發尖的微型針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如何保證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如何得到最佳的配方組合。 為此,一個國家研究所,一個大學和一個藥企走到了一起。政府也看到了這個應用的廣泛前景,出資金積極支持。 2017年春天,一個目標直指世界首個透皮疫苗的研究小組新鮮出爐。這是一個由日本國家傳染病研究
藥學產學研國際聯盟:搭建創新藥物成果轉化的平臺
?????? 為搭建創新藥物成果轉化平臺,解決技術和產品轉化中間鏈條的缺失問題,由溫州市生物醫藥協同創新中心、中科院上海藥物所、醫藥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基因工程藥物國家工程中心、教育部生物反應器與藥物開發研究中心等發起的藥學產學研國際聯盟8月12日在黑龍江大學成立。?????? 該聯盟成立將有效
四川五大舉措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鼓勵不同形態的產學研創新組織加快發展,初步形成了開展技術合作、協同技術攻關、共建研發中心、共建技術聯盟、共建產業基地等五種主要產學研合作模式。下一步將采取五大措施,推進產學研合作,深化協同創新。 一是推進制定一批產業
河南省設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金創新聯盟
10月28日,“河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產學研金創新聯盟”在鄭州正式成立。該聯盟由河南省科學院聯合河南省中科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心牽頭籌建。 據悉,聯盟的主要任務是探索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的有效途徑,運用市場機制匯聚科技創新資源,助力產學研金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技術進步,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