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會寫作,記者會失業嗎?”11月19日,在北京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上,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以下簡稱王選所)研究員萬小軍在介紹了AI寫作機器人項目后,被不少媒體人“圍攻”,他淡淡地解釋道:“我們的機器人是幫助提高寫作效率,不是取代你們的工作。” 今年8月1日,由中國科學報社與萬小軍團隊聯合研發的首個科學新聞寫作機器人“小柯”正式“上崗”,其主要工作是以中文方式快速獲取全球高水平英文論文發布的最新科研進展。 王選所所長郭宗明告訴《中國科學報》:“我們堅持頂天立地的產學研道路,在鞏固現有技術的同時,發展智能媒體技術,并與產業界共同合作,已經步入產學研2.0時代。” 挖掘“金礦” 北京大學科技成果發布會暨北京市科技成果轉化統籌協調與服務平臺系列項目路演——北京大學王選計算機研究所專場,是在北京市科委的指導下,由北京大學科技開發部、北京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服務中心、北京高校技術轉移聯盟主辦。 “科技創新要頂天立地,應......閱讀全文
——關于加強中國農科院農業科研協同創新的思考 隨著我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來自科研院所、高校、行業企業、中介機構等社會各界、各領域的創新力量不斷發展,全社會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但在傳統體制下,科技創新重復、分散、封閉、低效的問題仍然沉疴存久,積弊日重。農業科研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已經
按照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工作的總體部署,在各地培育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審、統籌考慮,教育部決定認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共64個(見附件),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由省、部共同支持建設、運行。請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落實經費投入承諾,加強目標管理、政策支持和績效評價
7月10日,省委省政府作出《關于加快科技創新建設創新型河北的決定》,全文如下: 為深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推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加快建設創新型河北,現作出如下決定。 一、總體要求 (一)重大意義。創新始終是推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向前發展
12月17日,由北京市科委大力推動,京區多家科研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的“北京生命科學與健康協同創新聯合體”在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宣布正式成立。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與北京昌平區副區長蘇貴光為協同創新聯合體揭牌,市科委副主任鄭煥敏主持成立儀式。 近年來,北京生命科學與健康領域的創新鏈條日益完善
2013年3月1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十二五”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建設規劃》。該規劃中提到,“十二五”期間,我國將試點建設15-20個國家重大創新基地。而且,我國將圍繞五個層面部署建設國家重大創新基地,具體包括光電技術、機械制造、智能制造、計量科學等領域。科技部 國
5月20日,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度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申報工作的通知》,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采取省級推薦、部級認定的方式,各地推薦的協同創新中心原則上須經省級認定且運行2年以上,運行期間持續獲得省級專項資金資助,各地推薦數量不超過2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
科技部關于印發《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發展規劃》的通知國科發規〔2020〕352號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民政府: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持續有序推進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按照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領導小組要求,科技部會同你們共同編制了《長三
根據《福建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做好高校“2011協同創新中心”績效評估工作的通知》(閩教科〔2017〕9號),在現場答辯、專家評審的基礎上,經研究,確定第一批15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終期績效評估結果(10個優秀、5個良好);第二批19個省級“2011協同創新中心”中期績效評估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名單。按照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工作的總體部署,在各地培育推薦基礎上,經專家評審、統籌考慮,教育部決定認定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共64個。 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是國家為加快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激勵高校積極投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
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日前印發《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北京加強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 《方案》提出, 要根據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總體要求, 以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以構建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體系
麻省理工學院的輻射實驗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推動了現代雷達技術發展。之后,實驗室通過主動和大型企業聯合,積極與軍方開展合作,充分發揮聯合體協同效應,最終發展成為享譽世界的“林肯實驗室”。 2014年,一個以信息感知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致力于打造中國版“林肯實驗室”的協同創新體,由西安電子科技
據浙江省教育廳消息,第六批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認定工作已經結束,擬認定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6個,現將其中13家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9年9月24日至9月30日。 第六批浙江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公示名單 1.浙江大學“鄉村振興協同創新中心” 2.浙江大學“人工智能協
記者昨日獲悉,我國首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已進入名單認定公示階段,四川大學牽頭的“生物治療協同創新中心”等14個項目入選。據悉,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還分別是“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的“主要協同單位”。 “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
2016年江西省新增協同創新體15家,上半年,江西省科技協同創新體平穩發展,累計完成研發項目113個,組建研發團隊107個。通過協同創新,研發新產品64個,新工藝37條,新裝備73個。90項發明專利獲得授權,形成技術標準66個。新增主營業務收入103.46億元,新增利稅9.51億元。截至今年上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等的總體部署,為進一步完善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體系,提升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科技創新對提高公眾健康水平和促進健康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2020年度北京市科委公布了第一季度項目(課題)立項項目清單,市財政總撥款經費高達1.378億元,共有42項科研課題(項目)獲批立項。在第一季度項目(課題)立項項目中,有5項涉及分析儀器,分別是分析儀器領域國產儀器驗評推廣與服務提升、市場監管典型國產科學儀器驗評與推廣、計
一、廣東省重點實驗室現狀及存在問題 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始建于1986年。20多年來,重點實驗室的建設步伐不斷加快,總體規模不斷壯大,建設規模和管理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廣東共建有12家國家重點實驗室,7家國家企業重點實驗室,181家省重點實驗室,37家省企業重點實驗室,6家省部共建
一所研究型大學如何將科研潛能釋放,助力海洋開發、加速強國建設? “船海名校”哈爾濱工程大學在實踐中這樣回答—— 緊抓協同創新這一科技創新模式的“升級版”,明確研究型大學的發展定位,即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領域原始創新的主體、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將其貫穿學校建設始終。
2012020年北京市落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存儲器制造工藝用KrF負性光刻膠的開發與示范應用北京科華微電子材料有限公司李冰電子信息與新材料科技處5002020年07月至2022年06月2022020年北京市落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大功率同步整流DC-DC芯片研發及示范應用芯洲科技(北京)有
河北以建設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為目標,以協同打造戰略性創新平臺、創新資源流動共享、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和構建協同創新體制機制為重點,加快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 河北省政府近日印發了《河北省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根據規劃,河北將加快推進石保廊區域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建設,努力將石保廊建成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近期考察京津冀及召開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的重要講話精神,推進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2019年2月27日-3月1日,科技部王志剛部長赴京津冀三地調研協同創新情況,并在雄安新區主持召開京津冀協同創新座談會。 2月27日下午,王志剛赴北京調研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健
四、總體部署 未來五年,我國科技創新工作將緊緊圍繞深入實施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有力支撐“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網絡強國、海洋強國、航天強國、健康中國建設、軍民融合發展、“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
一、出臺《關于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指導意見》的背景是什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科技創新、衛生與健康事業改革發展的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有力支撐,國家衛生計生委、科技部、國家食品藥
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現“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的宏偉目標,為新時期我國科技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戰略任務和著力點,賦予科技界新的歷史使命。 一、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實現全面建成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北京工作時強調,要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是中央賦予北京的新定位,也為新時期科技北京的建設和發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在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過程中,在產學研用結合新機制方面進行了不少探索,出臺了推進
日前,河北省政府正式印發《河北省科技創新“十三五”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以上,綜合科技進步水平進入全國前15名;到2030年,躋身全國創新型省份先進行列。 2020年基本形成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 《規劃》提出,以協同打造戰略性創新平臺、創新資源流動共享
以復旦大學校長楊玉良院士為首席科學家的通用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化協同創新中心在復旦大學啟動。創新中心由復旦大學、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上海石化三方培育組建。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朱之文、校長楊玉良、副校長金力,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副院長喬金擰⒏弊工程師張師軍,上海石化總經理王治卿、副總工程師任國強
2月27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2015年北京市科技工作會議。北京市委常委茍仲文,北京市副市長張工,北京市委副秘書長郭廣生、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朱炎、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閆傲霜,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黨組書記呼文亮等領導出席會議。閆傲霜同志作了題為《把握新定位,適應新常態,為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 財政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的通知國科發基〔2017〕32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發展改革委、財務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從科技部網站獲悉,近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基地與條件保障能力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指出,以國家實驗室為引領,推進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向統籌規劃、系統布局、分類管理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體系建設轉變,推進科技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