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專題新聞發布會。 1月14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據《公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我國氣候年景總體正常,降水總體偏多、氣溫偏高,氣象災害種類多,局地災情重。 據國家氣候中心主任宋連春介紹,2013年我國降水總體偏多,但時空分布不均。全國平均降水量為653.5毫米,較常年偏多4%,比2012年略偏少。2013年氣溫總體偏高,但東北偏低。全國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0.6℃,為1961年以來第四暖年,較2012年偏高0.8℃。 2013年,我國南方地區出現自1951年以來最強高溫熱浪襲擊;東北、西北、四川盆地等地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災害,其中松花江流域降水為1951年以來最多。據宋連春介紹,雖然2013年氣象災害比較突出,但我國主要糧食作物產區光溫水總體匹配較好,糧食主產區干旱、暴雨洪澇、高溫、低溫冷害......閱讀全文
霧霾圍城時,比起紛繁復雜的治污措施,人們更期待能來場大風,呼地一下世界全干凈。 然而,全球變暖以及城鎮化進程帶來的高速發展,讓風悄然發生變化。很多城市想方設法“開門迎風”,希望給風打造暢通的通道。那么,風的腳步真的變慢了嗎?城市的通風廊道能否緩解霧霾呢? 生活在城里的人從來沒有像今天一樣,對
1月14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顯示,2013年我國霧天和霾天呈現“此消彼長”的格局。中東部地區平均霧日數16天,較常年偏少8天,為1961年以來最少;平均霾日數36天,較常年偏多27天,比2012年偏多18天,為1961年以來最多。其中,江蘇、安徽、
據中國氣象報報道,1月14日,中國氣象局在京召開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2013年《中國氣候公報》(以下簡稱《公報》)。據《公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3年中,我國氣候年景總體正常,降水總體偏多、氣溫偏高,氣象災害種類多,局地災情重。全年霾天創52年來最多。 2013年,我國中東部地區平
對于北京和河北的許多城市,霧霾已成為一塊心病。2016年10月份以來,北京先后經歷了10多次霧霾過程,多日不散的霧霾不斷干擾著居民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面對霧霾頻發使人們不禁要問,北京的空氣質量究竟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 如果說是變好了,那么為什么人們對空氣質量的憂慮比以前增多了?如果說是變差了,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7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個項目通過驗收,5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藥性形成、傳播與控制的基礎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免疫識別
有機構報告指出,預計環境稅最早或于2014年開征,后續改革方向或包括短期稅費雙軌并行、拓展到“大環境稅”概念、征收稅率大幅提高、環境稅分配以地方為主等。此外,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日前在京聯合發布了2013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該綠皮書稱,霧霾天氣現象會給氣候、
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而與此同時,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截至2011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80億噸,已占到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5%,即四分之一強,超過美國碳排放量50%左右,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國
2010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2013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貨物貿易國。 而與此同時,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最新數據,截至2011年,中國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80億噸,已占到全球碳排放總量的25.5%,即四分之一強,超過美國碳排放量50%左右,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
如同年初,空氣污染在年末再度占據了各大新聞版面。 一月 新年伊始,中國中、東部多個地區被霧霾籠罩。2013年在全國人民對空氣污染的高度關注之下拉開了序幕。空氣質量信息公開取得了一系列進展之后,在這個中國歷史上“污染最為嚴重的時期”,人們深切地感受到了治理污染所面臨的真實挑戰。一月一日
近日中國氣象局發布了《2014年中國氣候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我國氣候屬于正常年景。全國平均氣溫10.1℃,較常年偏高0.5℃,與1999年并列為1961年以來第六暖年。 2014年,我國降水(平均降水量636毫米)接近常年(630毫米),氣溫偏高0.5℃,是最暖的年份之一,極端天氣
圖為河北省邯鄲市姬莊氣象信息服務站門前的農事天氣預報。 7月16日9時45分,距離今年第9號臺風“威馬遜”登陸還有58個小時,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龍塘鎮的陳春景就收到了第一條臺風預警信息,7月 18日14時,距離“威馬遜”登陸還有5個半小時,陳春景第三次收到氣象預警信息。此時的他,已經拆掉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日前在京聯合發布2013年《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綠皮書主編、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提出,有更多的觀測和研究證明全球氣候變暖,并進一步確認了人類活動對氣候變暖的影響。此外,報告還預測未來地球的氣溫將繼續上升,并對經濟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這是唐山市興業工貿有限公司450立方米高爐爆破現場(2013年11月24日攝)。 記者從河北省政府獲悉,該省2013年為治理霧霾、改善空氣質量,先后關停取締了重污染企業8347家,淘汰改造燃煤鍋爐3.5萬臺,淘汰黃標車 57.8萬輛。全年壓減粗鋼產能788萬噸、煉鐵586萬噸、水泥17
金沙江上游雪山群雪線上升,冰蓋萎縮和消融明顯。 夏季高溫熱浪剛過,東北、西北及四川盆地等地又出現嚴重暴雨洪澇災害,隨后臺風頻繁生成和登陸,而各地霧霾天氣更是不時發出高級別預警。越來越多的城市、城鎮正在遭到來自氣候變化的威脅,而不斷推進的城鎮化也在加劇氣候變化,因為城市已成為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主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國科發基〔2019〕308號 各有關項目依托部門: 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科技部組織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
今天(3日),北京市氣象臺繼續發布高溫黃色預警,預計8月3日至5日,北京大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將達35℃以上。在夏日熱浪不斷侵襲中國內陸的同時,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一個研究團隊于7月31日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發表了一篇論文,將華北平原地區未來
41遠洋漁業項目申請人銀行資信證明遠洋漁業審批 農業部 《遠洋漁業管理規定》(農業部令2003年第27號,2004年7月1日予以修改) 銀行 不再要求申請人提供銀行資信證明 42 遠洋漁船船體結構無損探傷 遠洋漁業船舶檢驗和漁業船舶船用產品認可 農業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2018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規定了項目結題驗收的時間、驗收重點等,詳情如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8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科基函〔2018〕38號各項目依托部門: 國家重點基礎研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長三角“海派霾”,打哪兒來? 12月初,霧霾持續襲擊全國25省,長三角地區最嚴重;專家稱污染物是其主要原因,氣象條件不是 “華東地區只需再忍一夜”,12月8日中央氣象臺發布的“每日天氣提示”中如此寫道。 此時,針對這場波及幾乎整個中東部地區,覆蓋了我國人口最密集地區的大霧霾,中
核心提示 ■能源排放、環境污染和氣候惡化已成世界性難題 ■嚴重霧霾是我國能源結構性矛盾長期積累的集中暴露 ■向“心肺之患”霧霾宣戰,必須革煤炭的命 ■唯有走向清潔化和低碳化才能化解能源困局 PM2.5頻頻爆表,大氣污染嚴重,霧霾成為老百姓的“心肺之患”。2月12日,國務院總理李
11月14日,菲律賓強臺風“海燕”災后救援進入第七天,重災城市塔克洛班連日斷水斷糧斷電。圖為部分受災民眾徒步離開家園。 核心閱讀 11 月13日,世界氣象組織發布2013年世界氣候狀況初步報告說,2013年是自1850年有現代記錄以來第十個最暖年份。未來全球變暖勢頭還將持續
空氣質量排名2013年全國霧霾日數分布圖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昨天,環保部發布《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去年,按新版《環境空氣質量標準》,全國74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僅海口、舟山、拉薩3個城市達標,達標率僅4.1%。去年全國平均霾日數為35.9天,比上年增18.3
“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是黨的十八大強調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時提出的宏偉目標。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這也是民意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這一問題的極端重要性。 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迫使富起來的中國轉變發展方式,在
昨日下午3時,西安市長安南路,陜西自然博物館球形玻璃外立面上,工人正在霧霾中施工。污染天氣下,戶外工作時,要做好防護措施。 昨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2013)》(以下簡稱“綠皮書”)指出,近50年來中國霧霾天氣總體呈增加趨勢。
中新網1月10日電 中國氣象局《2016年中國氣候公報》和《2015年中國溫室氣體公報》專題新聞發布會今天舉行,國家氣候中心主任、正研級高級工程師宋連春在會上指出,2016年霧和霾過程少于2015年。2016年我國出現了8次大范圍、持續性中到重度霾天氣過程,次數比2015年少3次。 宋連春今日
12月初在秘魯首都利馬舉行的利馬氣候大會上,談判一如既往地艱難推進。最終,參會196個國家和地區拿出了一份只有四頁紙的協議。雖然成果“單薄”,中國代表團還是表示了歡迎,認為該協議為明年在巴黎氣候大會上簽署新的全球氣候協議奠定了基礎。 對于國際氣候談判而言,無一例外是政治主張的延續與博弈,但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2日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全文如下: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 (2011年11月2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目錄 前言 一、減緩氣候變化 二、適應氣候變化 三、基礎能力建設
11月4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氣象局氣候變化經濟學模擬聯合實驗室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發布的《氣候變化綠皮書:應對氣候變化報告 (2013)》指出,中國能源活動CO2排放將在2025年前后達到峰值,但前提是要求發達國家到2020年時相比1990年減排30%~35%,以及其他發展中國家也進
“今天白天,晴,最高氣溫4℃,東北風4-5級。空氣污染擴散條件指數為‘良’,有利于空氣污染物稀釋、擴散和清除。感冒指數為‘極易發’,請注意適當增減衣服,加強自我防護……”以上內容是2013年2月1日天津市專業氣象臺發布的天氣預報。 仔細收聽廣播、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