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法工作小組關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的通知 為了規范和加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的處理,我們起草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草案)》,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眾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反饋意見: 1.電子郵件:survey@nsfc.gov.cn 2.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區雙清路83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審局 郵政編碼:100085 (請在信封上注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 》征求意見”字樣) 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14年3月10日。 附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科研不端行為處理辦法(草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立法工作小組 2014年1月24日......閱讀全文
陳宜瑜,1944年出生,1964年8月畢業于廈門大學生物系,1988年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高級訪問學者。1989年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研究員,1991年至1995年任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所所長,1995年至2003年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2004年1
11月29日至30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53期雙清論壇在京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科研誠信建設與學術不端行為防范”,旨在廣泛而深入地分析我國學術不端產生的根源,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探究我國科技工作者必須尊崇的道德和規范,為建設符合我國特點的科研誠信體系、有效懲治學術不端行為提供
2013年2月底,曾經在浙江大學主導一系列改革的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楊衛調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上任伊始,楊衛就提出“拓探索之淵,浚創新之源,延交叉之淵,遂人才之愿”的基金委職能和定位。《國家科學評論》(以
這些年,學術不端的風波在國內時有發生。在自然科學領域,學術不端表現最多的就是科學研究不端。對于科研不端,有三個問題需要解答:該不該處理?能不能處理?怎么處理? 該不該處理?關于這個問題,已經有比較多的共識。現在,科學研究已成為一種職業,參與的人很多,不可避免會牽涉各種利益糾葛。僅靠科
為規范和加強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省科技廳會同省財政廳起草了《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相關項目管理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現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19年9月17日至19日。 歡迎通過郵件等方式提出您的寶貴意見和建議(請留下姓名和聯系方式,以
關于印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加強依托單位科學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國科金發計〔2018〕105號 各依托單位: 自200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以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制定了一系列有關依托單位管理的規范性文件,形
不知何時開始,學術界許多知名學者、專家深陷“造假門”,學術界論文造假事件層出不窮,而種種造假案例都像一面警鐘一樣告誡后來者——科研沒有捷徑。 接下來,我們看看那些曾經轟動一時的學術造假事件。 學術女神STAP細胞造假事件 2014年1月29日,兩篇在英國《自然》雜志上發表的論文引發了全球
依據有關管理規定,對自然科學基金領域內近期發生的科研不端行為案件,由自然科學基金委監督委員會調查、審議并提出處理意見后,經自然科學基金委委務會議研究并作出處理決定。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對存在申請書抄襲剽竊問題的天津大學戴路、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科學院桑丹,存在申請書造假問題的首都醫科大學趙陽
本年度報告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規定而編制。全文內容包括概述、主動公開信息情況、依申請公開信息情況、信息公開收費和行政訴訟情況、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安排五個部分。本報告中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為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
2012年度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以下簡稱“博士點基金”)申報工作從即日起進行,請按照通知的要求做好本年度申報工作: 一、2012年博士點基金分博導類課題、新教師類課題及優先發展領域課題三種: (一)博導類課題申報條件: 1.凡在高校科研第一線工作、經正式批準具有指導
2014年歲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通報了2013至2014年度基金委監督委員會受理科研不端行為投訴舉報及處理情況,并向社會通報了7個觸碰學術“高壓線”的典型案例。基金委2014年共收到206件投訴舉報,審議33件,處理34人。近5年來,共發現學術不端案例227件,對其中195人及11個依托
1978?年,鄧小平同志在全國科學大會上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正確認識科學技術是生產力,正確認識為社會主義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是勞動人民的一部分,這對于迅速發展我們的科學事業有極其密切的關系。”【1】 自此,我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科技體制改革由
形成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開放的中國特色科學基金制 ——對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陳宜瑜院士 核心提示: ——“十一五”是科學基金投入快速增長、資助環境顯著改善的五年;是基礎研究隊伍發展壯大、人才資助力度顯著增強的五年。五年間,科學基金運用國家財政投入超過300億元,是“十五”約
■只有對論文造假、成果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實行真正的“零容忍”,才能切實維護科研誠信,筑牢科研大廈的基石 前不久,科技部公布了對國際期刊《腫瘤生物學》集體撤稿事件的初步查處結果。此舉充分顯示了我國政府維護科研誠信、懲治學術不端的決心,不僅社會各界普遍點贊,也贏得了國際科技界的尊重。 “人而無信
為防范學術不端行為,避免重復資助,《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年項目指南》中規定:申請人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向同一科學部或不同科學部申請不同類型項目的資助;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通過不同依托單位提出申請;不得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項目,以不同申請人的名義提出申請。 這是一項避免有限
不久前,因涉嫌同行評議造假,著名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出版集團宣布,一次性撤銷旗下雜志《腫瘤生物學》從2012年至2016年發表的來自中國的107篇文章。據統計,這些論文涉及77家單位,包括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等知名高校和醫療機構。撤稿事件既反映了以論文為導向的評價體系
今年5月全球研究理事會第二次峰會將科研誠信列為兩大議題之一,大會提出,科學研究是創造性的人類活動,只有建立在嚴謹的道德標準之上,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才能持續發展。 而對于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時期的中國,科學道德建設尤為迫切。正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所說,我國面臨的科研誠信問題不
2015-2016 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查處的科研不端行為案件多達61起,包括印曉星、湯道權、郭傳友、徐夙俠、吳國玉、王明明等61位教授學者,數量之多令人瞠目結舌。 近年來,我國學術不端的現象層出不窮,科研人士的道德水準良莠不齊,接二連三的學術造假事件使得中國科研學術界的風氣每況愈下,一
我國科研體制中一個痼疾是人才部門所有制,由此造成束縛科研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形成只“唯上”“唯書”的氛圍,強化科研人員與單位領導人身依附關系,及部門領導雖然毫無貢獻卻“自動”在下屬科研人員論文上署名等一系列問題。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九條規定:
財政支持的科研項目將揭開神秘面紗:面對科研和管理人員,實現開放共享、轉化應用;面對公眾,將公開透明,交出賬本,走向問效制、問責制……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科技部《關于加快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部署加快建立國家科技報告制度,推動科技報告的完整保存、持續積累、開放共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施一公教授曾對媒體講述過這樣一個故事:一次參加某項目評審會,周六下午剛接到通知,周日上午手機里就收到6個陌生人發來的短信:“請多關照”,“歡迎來我校做學術報告、考察交流”……“我當時很納悶:這些人是怎么知道我當評審的,我的手機號碼是誰透露給他們的?” 事實上,施
記者從首都之窗獲悉,從今年起實施的《北京市深化市級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切實加強了財政科技計劃管理。今后相關責任主體在執行或參與項目管理全過程中如存在科研不端與失信行為,嚴重者將階段性或永久喪失申請或參與市級科技計劃(包括專項、基金等)資格。 根據方案,今后將以北京市科
記者從首都之窗獲悉,從今年起實施的《北京市深化市級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管理改革實施方案》切實加強了財政科技計劃管理。今后相關責任主體在執行或參與項目管理全過程中如存在科研不端與失信行為,嚴重者將階段性或永久喪失申請或參與市級科技計劃(包括專項、基金等)資格。 根據方案,今后將以北京市科
伴隨著科研競爭的日益激烈,如果你正在獲取tenure職位、獲得基金、評上國家獎或是當選院士的道路上,那么你的一篇最新得意之作發表在哪家期刊比較好呢?論文發表后能否得到較大的認同度和傳播率呢?如果你面臨著科研選題,哪些期刊的研究情報才是最值得信賴的研究動態呢?一個可供你參考的答案那就是“期刊引證報
持續了近一年的韓春雨事件,今天終于有了一個回應: 《自然-生物技術》北京時間8月3日發表了韓春雨等論文作者的主動撤稿聲明,并刊發了題為《是該數據說話的時候了》社論。雜志社措辭極為謹慎:“我們內部的圖像完整性篩查沒有發現韓春雨論文的明顯異常,復查數據的三位外部評審人也持相同觀點”,表示韓團隊之
1月15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發出《關于各方嚴肅履行承諾營造風清氣正評審環境的公開信》(以下簡稱《公開信》)。信中要求申請人、依托單位、評審專家和基金工作人員等四方分別簽署“公正性承諾書”。 那么,如何兌現這份“四方承諾”?為此,《中國科學報》記者分別采訪申請人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堅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進一步加強科研誠信建設的若干意見》《關于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加強作風學風建設的意見》精神。在2020年上半年克服新冠疫情影響,持續深入開展科研誠信建設與案件查處工作,召開了2次監督委員會全體委員會議,對若干科研誠信案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我國科技創新取得巨大成就,基礎研究進入了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提升的重要時期。 近五年來,中國基礎研究體現的特色可以用四個“出人意料”來形容: 學科發展的全面加速出人意料。我國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排名2008年為世界
3月27日,微博用戶@科研狗的基金夢發微博稱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生劉夢潔學位論文涉嫌抄襲自己2017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書,使得自己2019年完成的博士論文的送審和查重受到影響,希望湖南大學給出具體回復,3月28日,@湖南大學發微博回復稱對此事高度重視,將展開核查工作。事情經過 3月27日,
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整體水平不斷提高。一系列成就的取得離不開科學基金的全力支持。“十三五”期間,科學基金又將如何“升級換代”? 2016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科學報》對全國人大常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衛進行了專訪。 《中國科學報》:當前,如何認識全球基礎研究的發展態勢?我國基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