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消息炒得沸沸揚揚:著名品牌賽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中,含有一種名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劑,這種添加劑也被用于瑜伽墊和鞋底。 本是合法食品添加劑,卻被指責為“面包中含鞋底原料”,各大品牌可謂無辜“躺槍”。我們緣何會談“添”色變?誰來緩解公眾對舌尖安全的焦慮感?科學、理性地看待食品安全問題,讓正確的聲音傳播得更遠,需要的是政府、學者、媒體等各方的努力。 面包含有“鞋底”成分? 回應:有點“標題黨” 誠然,偶氮甲酰胺會被用于瑜伽墊和鞋底,在歐盟、澳大利亞等地被禁止用于食物。但這就意味著,這一成分置于我國的部分面包產品中,就是違規和不安全的嗎? 根據GB2760《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偶氮甲酰胺作為合法的食品添加劑,被廣泛應用于食品制作的面粉原料中,主要作用是用于面粉增筋。國際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曾評估過偶氮甲酰胺的安全性:添加量在每公斤不超過45毫克的范圍內......閱讀全文
專家表示,標榜“零添加”加劇食品添加劑被“妖魔化”,易誤導消費者,是一種不正當競爭行為。 一位老奶奶到超市面粉區選購面粉,導購推薦了幾款正在做特價的產品,她都斷然拒絕,表示自己要買“不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這是中糧面粉銷售人員講述的一個真實案例。 現代社會,食品安全問題受到高度關注,但一些錯誤
● 食品安全基礎標準應涵蓋食品最終產品安全指標的幾乎所有方面,但目前尚無法完全通過設定基礎標準來覆蓋所有食品產品 ● 采用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對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進行管理是主管部門需要考慮的問題 近日,臺灣塑化劑風波釀成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事發后,衛生部發布新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公布了新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 第 九 號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七次會議于2009年2月28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
一、為什么要整合完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 乳品是我國消費者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食品。近年來,我國乳品消費量迅速攀升,乳品行業快速發展,成為重要的食品產業之一。乳品安全直接關系到消費者身體健康與社會經濟穩定。國家高度重視乳品安全和乳制品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國務院頒布實施了《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關于食品濫用添加行為的定性處理 根據食品安全法的規定,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為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食品生產者應當依照食品安全標準關于食品添加劑的品種、使用范圍、用量的規定使用食品添加劑。超限量、超范圍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是當前
一、標準的制定目的 致病菌是常見的致病性微生物,能夠引起人或動物疾病。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據統計,我國每年由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數約占全部報告的40%至50%。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食品、食品相
事件回放 食品標準下載沒有“免費午餐”了 在全國掃黃打非網站上,一則例行公告不經意間引起了眾多食品行業人士的關注。這則公告提到,6月上旬,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接到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來函,反映了某食品行業網站涉嫌侵權:該網站的“食品標準”欄目提供9924個食品標準的下載服務
一、標準的制定目的 致病菌是常見的致病性微生物,能夠引起人或動物疾病。食品中的致病菌主要有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據統計,我國每年由食品中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數約占全部報告的40%至50%。 《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安全標準應當包括食品、食品相關產品中的致病
近期,吉林省市場監督管理廳組織抽檢14類食品共94批次樣品,其中合格樣品92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檢測項目見附件。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具體情況如下: 一、總體情況: 本次抽檢產品為14類食品共94批次,合格樣品92批次。其中:肉制品不合格樣品1批
新聞背景 2011年4月9日―11日,英國媒體連續報道了瑞典科研人員的研究報告,稱某些歐洲知名品牌嬰兒食品中的砷、鉛、鎘等重金屬含量高于母乳。 4月13日,某晚報刊登報道《雀巢否認米粉含砷是因在華標準“寬”幾百倍?》,質疑雀巢在我國和國外實行兩套標準。此后,該文被各網站廣為轉載。 4月17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令 第43號 《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局務會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 長 周伯華 二〇〇九年七月三十日 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流
衛生部日前公布《生乳》(GB19301-2010)等66項新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新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包括乳品產品標準15項、生產規范2項、檢驗方法標準49項,基本解決了現行乳品標準的矛盾、重復、交叉和指標設置不科學等問題,提高了乳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科學性,形成了統一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
2019年10月1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第721號,公布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以下簡稱“實施條例”),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經過研究比對,現對新版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中的亮點做出解讀,以供行業參考。 亮點一、明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允許提前實施 實
關于水中添加礦物質的說話,目前市場上存在兩種觀點,一是水中加入添加劑“紅啊無意義”;另一種則是合理添加礦物質有益無害。 正方:合理使用添加劑有益無害 中新網3月13日電 日前,有人提出,在飲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可能損害人們健康,應該予以禁止。于是,關于飲用水安全的問題再次受到人們
全國食品安全周近日舉行,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聘請專家通過展覽演示、科普座談等形式,向公眾講解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的相關知識,針對公眾提出的“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否必要”等公眾關心的問題,中國疾控中心營養專家劉兆平說,食品添加劑不等于非法添加物,規范使用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現
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或濫用食品添加劑,是導致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主要原因。近期,當代商報接到消費者投訴:由東莞市豐熙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青豆初開牌油炸青豆,違規添加了硫酸鋁鉀。 專家指出,如果長期食用含硫酸鋁鉀的食品,鋁元素會在體內蓄積,容易引起老年癡呆、記憶力減退、智力下降等癥狀。另外,過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20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摘 要]最近幾年,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食品行業在市場經濟的中得到了廣泛的發展空間,食品安全問題也隨之顯露出來,嚴重阻礙了食品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文章重點分析了我國食品檢驗標準的發展現狀和重要性,并對食品檢驗標準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進而對完善食品檢驗標準的措施進行研究,以便更好的保障食品
如今,對于許多城市消費者來說,逛超市買進口食品,已經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了。根據相關法規,進口產品必須有標示品名、規格等內容的中文標簽。不久前,安徽合肥消費者蔣天亮購買了幾盒德國進口的麥片及玉米片,發現標簽標示配料中含有生物素,而根據我國相關食品安全標準,麥片及玉米片不在生物素允許使用范圍之內。蔣天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通知國辦發〔2011〕2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當前,在食品生產經營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已成為影響食品安全的突出問題。為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進一步
《食品安全法》實施3年,“分段管理”已呈現四大弊端 國家食品安全標準審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君石:食品安全多套 標準“打架”給監管“帶來很大麻煩”,分段管理導致資源浪費、重復監督等問題 看到白菜想到甲醛、吃蝦想到明膠、吃著鴨血狐疑是豬血……中國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如同對中國股市的態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傷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詞。 4月21日,國務院下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傷害、甚至是毒品的代名詞。 4月21日,國務院下發了《關于
[導讀] 我們的食品檢測標準依然沒有與時俱進。《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公告中,對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種類有了明確規定,但禁止添加的物質中近一半沒有相關檢測標準,令人擔憂。 從三聚氰胺、蘇丹紅、工業明膠到牛肉膏、羊肉精,非法食品添加事件是當下食品安全監管
■2008年6月1日 由國家衛生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GB2760-2007)國家強制性標準將于今年6月1日起實施。新的強制性標準在原則、內容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 &
別誤讀“食品添加劑” 加了三聚氰胺的毒奶粉、加了鹽酸克倫特羅的瘦肉火腿、加了多樣氨基酸的牛肉膏……近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食品安全事件引發了各方的高度關注,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名詞因為與人們熟知的食品聯系在一起而變得家喻戶曉。食品添加劑已經逐漸成為牟利、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已經2019年3月26日國務院第42次常務會議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公布,自2019年12月1日起施行。 總 理 李克強 2019年10月1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 (2009年7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
今日視點 如果有人問,“全球化”的前提條件有什么?在一系列答案中,必然包含“一致的標準”這一項。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行人和司機共同遵守“紅燈停、綠燈行”這樣一致的標準,才能在和諧秩序中保證安全。食品和藥品已然成為“全球化”的典型產業,藥食安全成為全球公眾的共同需求,遵守世界公認的“標準”或者國際
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委員長會議的決定,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二十日向社會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廣泛征求各方面意見和建議,以更好地修改、完善這部法律草案。 這是新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向社會全文公布、廣泛征求意見的第一部法律草案。 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
四、食品安全標準工作堅持公開透明的原則 食品安全標準是強制性技術法規,必須嚴格遵循公開透明原則。為食品安全標準制定工作的公開透明,衛生部制定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工作程序, 在標準立項、制定、征求意見、對外通報和審查等程序上,嚴格執行公開、透明要求。為避免企業利益對標準的影響,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