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全體會議通常每年舉行一次,但從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至今年3月初,短短4個月內,北京市委已先后舉行3次全會。治理城市病始終是全會關注的焦點,治理大氣污染更是成為重中之重。 這與這座特大型城市面臨的資源環境瓶頸約束密切相關。“大氣污染防治是北京發展面臨的一個最突出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前不久在北京考察工作時,強調了首都大氣污染防治的緊迫性。 功能瘦身:舍與得的智慧 不難發現,首都北京的功能定位已經悄然發生了變化。在總書記“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的表述中,明顯弱化了經濟功能定位。 事實上,從2006年開始,北京市的相關文件和領導講話中,已經鮮有經濟中心的表述。 在今年的北京市兩會上,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德印說:“不能在發展的過程中,干著干著,就什么都想要,政治的、文化的、教育的、科技體育的,都弄成中心,最后又想搞成個經濟中心。” 解......閱讀全文
2011年12月5日,持續大霧致使北京空氣質量輕度污染,市民出行多以口罩掩面以降低污染顆粒物的吸入。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自1998年至今,北京采取關停重污染企業、機動車限行、控制燃煤污染等各項措施,使北京的空氣質量得到長足的改善,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
制藥廢水處理COD檢測:制藥工業,關乎國民醫療保健與健康,是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視的行業。目前,我國已成為醫藥生產大國,是抗生素*生產大國。我國可生產1500多種化學原料藥,年產量200多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1/5以上,是全球zui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然而,化學原料藥生產產生的廢水、廢
地下水是彌足珍貴的淡水資源,也是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國地下水資源量僅占全國水資源總量的31%,卻要維持全國近70%的人口飲用和40%的農田灌溉。 我國地下水污染源點多面廣,部分污染源周邊地下水污染嚴重,亟待開展地下水污染防治。 以預防為主,堅持防治結合 加油站、工業污染源等成為地
最嚴標準最高規格 7月10日,在北京市四大燃煤電廠之一的京能熱電廠,石景山環保局局長李元員帶著安全帽,正陪同北京市環保局、監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和市發改委等部門的同志,檢查企業減排設施的實際運行情況。用她的話說,石景山這幾個燃煤電廠,她來過無數次。一個小時前,她剛在區政府大樓里匯報了上半
7月5日,中國工程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報告。為深入了解評估過程和主要內容,我們邀請了權威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解讀。 1.請問您如何看待此次《大氣十條》中期評估工作? 郝吉明(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 評估組組長):剛剛發布的《大氣十條》中期
7月,人頭高的玉米地一望無際的合圍在密云水庫西北角,農業、化肥包裝盒隨處可見,劇毒"百草枯"散落其間,遠處還有一堆獸用醫療垃圾。 除了農業污染,水庫上游的白河峽谷一線,京都第一瀑、黑龍潭等著名景點及難以計數村莊、農家樂順流排列,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不間斷地匯入河中。在北京南部地區,部分百米之
2013年 中心城區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和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分別達到46%和456公里。 調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收費標準;研究揮發性有機物等排污費征收政策。確定排污許可和排污交易指標種類、許可證發放和排污交易范圍。 2014年 力爭實施小客車分區域、分時段限行相關政策。
制藥工業,關乎國民醫療保健與健康,是國民經濟中不可缺少、不容忽視的行業。目前,我國已成為醫藥生產大國,是抗生素*生產大國。我國可生產1500多種化學原料藥,年產量200多萬噸,約占全球產量的1/5以上,是全球zui大的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國。然而,化學原料藥生產產生的廢水、廢氣、藥渣等污染問題急需得
近日,《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簡稱北京“限塑10條”)由北京市發改委、生態環境局正式發布實施,從十個方面提出了北京治理塑料污染的明確要求。 “限塑10條”聚焦餐飲、外賣平臺、批發零售、電商快遞、住宿會展、農業生產等六大重點行業強化減塑力度,嚴控一次性塑料制品向
隨著霧霾天氣的增多,PM2.5污染正受到人們的關注。與此同時,臭氧污染在一些地區開始呈季節性加劇趨勢,臭氧污染防治不得不提上日程。 國務院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強灰霾、臭氧的形成機理、來源解析、遷移規律和監測預警等研究,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據監測,國慶長假前后,北京及
名字:北京 市區面積:16410.54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018.6萬人 簡介: 北京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較長。年度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季。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2020)》將北京的城市性質定義為全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大范圍的持續霧霾天氣并由此引發的嚴重空氣污染,給了人們當頭一棒:看來,我們的空氣污染防治問題已經到了不治不行的地步了。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數據顯示,近一周內受不間斷霧霾過程困擾的華北、中原和華東部分城市影響最為嚴重,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由于低空近地面
一道作業題:柴靜的“霧霾調查”將霧霾治理不力的成因歸咎于石油企業的壟斷是對的嗎? 某媒體要就柴靜的“霧霾調查”視頻采訪我,于是我上網找來看了一遍,一邊看一邊感嘆:真是經典——是 經典的煽情之作!我都要努力把持自己的靈臺清明以免被煽得熱血沸騰熱淚盈眶。 看完后在紙上寫了個評論大綱,一 轉眼間該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京津冀區域大氣污染防治聯合研究總體專家組近日就近期公眾關心的大氣重污染來源成因與應對效果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總體專家組成員單位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中國
第八章 加快制度創新,積極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建設,以環保督察巡視、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等落實地方環境保護責任,以環境司法、排污許可、損害賠償等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信息公開,推進
原標題;河北的發展需要為北京藍天減速嗎 在最新出爐的《2012年環境狀況公報》中,全國空氣質量的監測數據不再一如既往地“喜氣洋洋”。 環保部有關負責人坦言,由于我國從2013年1月1日起執行新的空氣質量標準,加入了PM2.5等監測指標,全國113個環境重點城市中,空
●12月18日,我國中東部持續大面積重污染天氣,日均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的城市共有71個,其中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城市共53個。多地空氣質量指數小時值“爆表” ●19—21日不利氣象條件持續,污染物擴散條件極端不利,重污染天氣影響范圍和污染程度呈逐步上升趨勢。22日,隨著冷空氣南下,污染情況有望
如果把原本應該為“1”的參數人為篡改為“0.02”和“0.5”最終會帶來什么?北京環保局給出的答案是“罰款20萬元”。 4月初,北京悅居熱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悅居熱力)接到一份標注為“86號”的行政處罰決定書:“依據《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第一百條的規定,我局決定如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
京津冀協同發展,必須攻堅的一個難題就是空氣污染。3月6號上午,河北代表團小組會議上,針對代表的問題,河北省省長張慶偉一一回應。張慶偉介紹,為減排治污,今年河北省將不新建電廠、關停一批水泥廠,目前河北省已經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投入了240億元,預計3到5年內,京津冀地區的空氣將明顯改善,“我對此非常
本報訊(記者 王斌)昨天下午,北京市委副書記、代市長蔡奇就近期空氣重污染應急和大氣污染治理工作,與媒體、企業、市民代表開展交流座談會。蔡奇代市長表示,今年北京市擬從10個方面入手,堅持鐵腕治霾,不斷改善空氣質量。據了解,今年本市將參考中央環保督查的模式,對16個區開展市級環保督察,著力解決“最后
圖為寧波市環保局技術人員正在寧波樂金甬興化工有限公司進行VOCs泄漏檢測。 朱智翔攝通過寧波市鎮海區環境監測監控中心的大屏幕,可實時查看企業VOCs排放情況。朱智翔攝 中國環境報通訊員朱智翔 記者晏利揚 編者按 夏季來臨,臭氧污染再次來襲。根據近幾年的監測數據,每年5月至10月都是臭氧污染“高
連續3天空氣質量六級污染,北京由此發布史上首個霾橙色預警。截至13日零時,全國有33個城市的部分檢測站點檢測數據超過300,即空氣質量達到了嚴重污染。北京乃至中國的空氣怎么了? 市民抱怨成“人肉吸塵器” 霧霾籠罩京城。 13日上午9時,空氣質量監測數據顯示
北京市近日發布2018年空氣質量成績單:PM2.5、SO2、NO2、PM104項主要污染物年均濃度分別為51微克/立方米、6微克/立方米、42微克/立方米、78微克/立方米,較2017年下降幅度分別為12.1%、25.0%、8.7%、7.1%。與2013年相比,4項主要污染物均持續穩定得到改善,
北京市政路橋集團歷時3年成功實施北京市南四環槐房地塊有機污染場地土壤與地下水原位綜合治理項目。項目“土水”共同治理,處理污染土方量36.17萬m3,地下水量26.00萬m3,采用多元化的修復技術,是目前國內采用原位修復技術進行土壤、地下水聯合修復的規模最大、污染深度最深的有機類污染場地。 土壤
隨著北京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人們傳統觀念中的排污大戶正在逐漸淡出京城。但在北京長期以來污染治理、監督工作過程中,到底北京的排污單位有哪些,政府始終沒有給出一個明確的答復。昨日,北京市環保局、市環境監察總隊共同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掀開了本市排污單位“家底”。市環境監察總隊副總隊長趙志威介紹,
各位朋友、各位同事,我給大家簡單回顧一下我國大氣防治這五年,也就是說大氣十條頒布以來的情況。我想分五個方面來給大家匯報。 一、大氣十條的頒布,為什么頒布大氣十條? 中國工程院和國家環保總局后來改名為環境保護部,共同完成中國環境保護宏觀戰略研究。在那個戰略
我國水環境污染仍不容樂觀 根據環保部最新的環境質量報告,2014年上半年,全國地表水總體為輕度污染。監測的962個國控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占62.8%,同比降低0.9個百分點;劣Ⅴ類占10.7%,同比降低0.8個百分點。2014年上半年,主要污染指標化學需氧量、總磷和氨氮的超標斷面比例分別
剛剛閉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并通過了環境保護法修訂案。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在審議報告和法律草案時表示,《國務院關于節能減排工作情況的報告》與環保法草案是相互呼應的,節能減排必須和污染治理相結合。推進污染治理
空氣污染、水污染都能看得見,土地污染卻難以發現端倪,但是近幾年,政策和市場的轉向都開始“偏愛”土壤修復。受污染的地要治,受污染的地要修,這是實實在在關乎人們身體健康,環保大計的事情。在這個風向標的指示下,不少環保企業聞風而動,甚至于很多非環保企業也盯上了這個200億的新興市場。那么,土壤修復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