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乳企伊利與瓦赫寧根大學共同承建。 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荷蘭國王威廉-亞歷山大的共同見證下,荷蘭時間3月23日,中國與荷蘭兩國針對農業領域簽署了多項重要合作。其中,中國最大的乳品企業伊利集團與荷蘭頂尖學府瓦赫寧根大學,達成了共建食品安全保障體系的戰略協議。在簽約儀式上,習近平主席建議加大中荷乳業合作力度,威廉-亞歷山大國王在致辭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企業也是伊利,他表示,中國的伊利集團不久前剛剛在荷蘭設立歐洲研發中心,為今后雙方的乳業合作打下良好基礎,建立了良好的平臺。 中荷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項目系中荷建交以來兩國合作的首個體系化食品安全項目,也是目前為止荷蘭高校介入中國企業程度最深的一次跨國合作。 雙方簽訂的協議中顯示,該體系將結合兩國實踐,針對生物細胞培養,評價生物細胞安全和功能因子等方面的最新技術達成合作,同時將率先引入大數據概念應用于兩國乳制品的質量分析。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透露,該體系將率先針對牧場管理等奶......閱讀全文
手機掃描即可查 據悉,當天與該平臺對接的企業有伊利、蒙牛—雅士利乳業、完達山、北京三元、福建明一司和遼寧輝山乳業集團等6家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此外,記者還發現貴州茅臺、五糧液兩家白酒企業以及錫林郭勒牛羊肉相關產品也實現了可追溯。 據了解,該追溯平臺開通后,以往由企業分別建設的質量可追溯
今天,中國質量協會、全國用戶委員會發布了2010年液態奶消費者滿意度測評結果。其結果顯示,消費者滿意度為72.49分(滿分100分),比去年降低3.7分。消費者對液態奶感到不滿的問題集中在對濫用增稠劑、香料、防腐劑等添加劑,純度低,標識、保質期、產地、廠址等標識不清
中國乳殤·現場調查 編者按 三鹿“結石奶”事件如平地一聲驚雷,讓我們對一家擁有超過50年歷史并且是市場領先者的知名企業的天然信任感被震得支離破碎,讓一個與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尤其是直接影響我們的孩子健康和未來的行業,竟變得面目可疑。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我們本應完全信賴的監管部門官員,關鍵時刻往往
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實施不到兩個月,一個承擔食品安全領導職能的食品安全委員會正在籌建當中,其人員構成基本確定,級別很可能高于衛生部。近日,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 今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以158票贊成、3票反對、4票棄權,高票通過了備受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
2008年4月,中國與新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6年之后,隨著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塵埃落定,中國巨大的市場又將對來自澳洲牧場的乳制品完全敞開大門。 免除了15%關稅的“澳洲進口奶”,對于消費者無疑是件好事,但卻令資本市場產生了些許恐慌。昨日A股市場的乳業股股價普遍下挫,其中,皇氏乳業直接跌停,伊
1月18日,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了新年第一個會議——“首屆中國乳業質量年會及中乳協第六屆理事會二次會議”。來自全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主流媒體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會議。會上,中乳協發布了《中國乳業十年巨變》報告;國際乳聯中國國家委員會主席、協會原理事長宋昆岡作了《乳制品工業2017年發展形
國家質檢總局日前公布了液體乳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結果,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和福建長富乳品有限公司各1個批次產品中黃曲霉毒素M1超標,引發公眾廣泛關注。新華社記者26日就此專訪了質檢總局相關負責人。 措施:責令生產企業召回并銷毀問題產品 被檢出問題的蒙牛乳業(眉山)有限公司和福建長富乳品有
繼乳品和含乳食品后,一些海外國家和地區又從中國進口的雞蛋中檢出了三聚氰胺。世衛組織的一家下屬機構亦將相關信息提供給中國政府有關部門。 本周一(10月27日),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一批進口自遼寧大連的雞蛋中檢測出三聚氰胺,濃度比當地法定上限每公斤2.5毫克超標88%。由于內地部分動物飼料中可能有三聚氰胺
全球六成以上乳制品企業均或多或少使用新西蘭奶粉,而我國八成以上進口乳制品均來自新西蘭 三聚氰胺陰影尚未褪去,二聚氰胺又來作祟。 近日有報道稱,一向被認為是奶粉“圣地”的新西蘭,部分奶粉被曝含二聚氰胺殘留物,涉事公司新西蘭恒天然公司并“保密”3個多月。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
奶粉注冊制新政在明年1月1日正式實行后,貼牌、代加工和假洋品牌將全部被清出市場,品牌數量將從2000個配方縮減到幾百個,由此帶來的行業洗牌可能會是國產奶粉“逆襲”的好時機。國產奶粉應抓住機遇,與“洋奶粉”一較高下。 12月5日,國家食藥監總局公布了第27批配方注冊名單,新批準10家企業的40個
這兩天,“皮革奶”成為媒體鋪天蓋地的熱議焦點。 “皮革奶”是何方神圣?通俗地說,就是利用皮革下腳料甚至動物毛發等物質,經水解而生成的一種粉狀物,被稱之為“皮革水解蛋白粉”,其作用是增加奶制品中的蛋白質含量。“皮革水解蛋白粉”中可能含有重鉻酸鉀和重鉻酸鈉等有毒物質,人體吸收后可致關節疏松、腫
1月24日,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宣布,該國牛奶和奶粉中發現存在低毒的化學物質雙氰胺(dicyandiamide,DCD)殘留,新西蘭政府已經下令禁止含有雙氰胺的奶制品銷售和出口。 MPI表示,新西蘭農民為了保持草場的肥沃,會在牧場噴灑雙氰胺,以防止因人工施用的肥料中對人體有害物質硝酸
從三鹿企業三聚氰胺事件起,乳制品的質量危機風波就不曾徹底平息,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勢,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已經不再是某一個企業,而是整個乳制品行業。 10月12日,亞華乳業發布澄清公告,否認停產,對外解釋稱,其注銷的生產許可證只是針對其“濕法工藝”的工廠,
雅培曝出“質量門”再次讓進口奶粉成為關注的焦點。記者昨日走訪了甬城部分超市和嬰幼兒奶粉銷售店,發現雅培已掀起一輪促銷浪潮。而雅培“質量門”也并未引發“洋奶粉”的信任危機,洋奶粉持續熱銷,價格也一路走高。 雅培奶粉未下架卻促銷 雅培曝出“質量門”事件后反應迅速,開始大力
本網最新資訊 作為中國食品安全行業年度最具影響力的重要學術活動之一,由北京食品學會和北京食品協會聯合主辦、太平洋國際展覽(北京)有限公司承辦的的“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即將于2011年4月21日-22日在北京隆重開幕。 第四屆中國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峰論壇主題是“產業鏈的全過程控制
三聚氰胺事件過去八年,國內乳品質量狀況到底如何?中國奶業協會16日首次向社會公開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古繼承發布報告時表示,經過八年奮戰,我國奶業產業面貌已煥然一新:一是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2015年我國奶類總產量達3870萬噸,居世界第三;二是現
“氰胺”事件的主角這次變成了洋品牌。 新西蘭初級產業部(MPI)的一則恒天然部分乳制品樣本被檢出微量有毒物質二氰二胺(DCD)殘留的公告,不僅將這家新西蘭最大的乳品原料供應商推置輿論的風口浪尖,也使新西蘭奶源備受質疑。 一時之間,原本打著“優質新西蘭奶源”吸
專家:雙氰胺通常不被認作“毒物”,無須反應過度 “我認識的一些媽媽都在考慮換奶粉,暫時不用新西蘭進口的了。”昨日,一位長期通過網上代購渠道購買新西蘭進口奶粉的消費者對《第一財經(微博)日報》表示,自上周四部分新西蘭奶粉檢出微量“雙氰胺”以來,很多像她這樣的消費者都陷入
我國近年來加大對不合格洋奶粉查處力度,圖為今年4月2日,北京銷毀3萬余罐澳大利亞進口“澳妙可”牌問題奶粉 近日,兩條消息再次引發人們對嬰幼兒配方奶粉的關注:國家質檢總局實施“史上最嚴”進口奶粉新規,從5月1日起,禁止進口未經注冊境外生產企業的嬰幼兒配方奶粉;北京市資助三元集團1000多萬元,用
核心提示:日前通過的《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進一步明確了有關部門在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方面的職責,突出了違法行為的刑事責任。專家表示,希望正在起草的《食品安全法》也能夠從這次奶粉事件中得到啟發。 10月6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草案
打出組合拳 復工更安全 為落實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精神,針對疫情防控時期食品行業特點,分級精準指導企業復工復產、保障食品質量安全,成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日前,天津市市場監管委出臺“五大舉措”,打出差異化防控組合拳,促進食品行業“保價格、保質量、保
懸疑日久的三鹿命運,終于有了確切的消息。日前,石家莊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證實三鹿公司已經正式進入破產程序。而最新消息稱,已經在押的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田文華,將于12月31日出庭受審,并有專家預測,以田文華可能被控的罪名,最高可判死刑。 田文華的個人命運,自當交予法律定奪。但三鹿
超市里的蒙牛產品還沒看出銷量變化 調查 超半消費者不會買蒙牛 昨晚記者在雙井附近某大型連鎖超市隨機調查,超半數消費者表示,已經獲知蒙牛純牛奶黃曲霉毒素M1超標,近期不會再選購該品牌的任何產品。 在牛奶銷售區堆放著很多箱利樂枕包裝的蒙牛純牛奶。記者看到,在箱體外包裝上印著的
國內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產生信任危機 最近一段時間,內地民眾在香港、澳門大量購買進口嬰幼兒奶粉,造成香港、澳門一度出現奶粉供應緊張。此后,有媒體報道內地有不法企業,將皮革下腳料溶解后制成蛋白粉混到牛奶里,提高牛奶的蛋白含量。一時間,國產奶粉和整個乳制品行業再次成為關注焦點。記者調查發現,消費
“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在《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5)》發布會上說。 該報告是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5年全國乳制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于國家標準,也高于美國標準。”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秘書長谷繼承在《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發布會上說。 該報告是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
目前國內奶業生產和乳品質量安全正處于歷史最好時期,消費者只有全面了解國內乳企的生產環境和生產能力,知道這么多年國內乳企為了提高質量安全做出了哪些努力,才能真正放心。 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在北京舉行了《中國奶業質量報告》新聞發布會,會上提到,“經過八年奮戰,我國奶業實現了振興發展,產業面貌
9月27日,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召開的2018中國奶業20強峰會上,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近年來,我國奶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奶牛養殖競爭力逐步提升、生鮮乳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高、國產優質品牌正在深入人心,產業面貌煥然一新,基本實現了奶業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為促進奶業全面振興打下了良好基礎
乳制品安全標準的重修工作,引發了一場大小企業的口水戰。但對主持此項重修工作的政府部門來說,如何更好地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才是首要目的。即便標準重修完成,如果不在終端加強檢測,標準本身也會變得毫無意義。 “他們一旦得逞,消費者將越來越搞不懂什么樣的牛奶是好牛奶。”54歲的乳業“大炮”王丁棉有點
由于政策環境的不同,同一大企業在國內國外表現出不同的召回態度。 問題食品召回在中國遭遇執行難。日前,光明乳業因生產事故導致堿水滲入牛奶,在消費者在微博報料投訴、事件影響大后,企業才不得不發出召回令。同樣,最近發生的國內知名食品皇室麥片被廣東工商部門檢測出大腸菌群超標后,企業才啟動召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