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紅外發光量子棒可用于構建多模態納米探針
隨著多模態成像技術的發展,迫切需要開發與多模態成像系統相應的新型多模態造影劑,即只需一次注射一種造影劑,便可實現兩種或多種成像功能。目前磁共振成像(MRI)采用非侵入性監測方式深入組織,可提供解剖的細節和高質量的軟組織的三維圖像,但是其靈敏度相比放射性或光學方法而言較低;近紅外熒光成像 (NIR)具有更高的靈敏度和實時成像的能力,但是受其檢測深度限制,僅僅應用到表面或近表面。由于MRI和NIR之間具有高度互補的特點,將磁共振和光學成像功能整合到單一的納米粒子中能夠有效地克服二者各自的缺點,實現優勢互補。 蔡林濤課題組長期致力于多模態納米探針及診療一體化納米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在近紅外量子點合成、修飾及活體成像方面開展了系統的研究工作。在前期近紅外量子點合成及修飾的工作基礎上(Nanoscale, 2011,3, 4724-4732),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摻雜量子棒納米材料的可控制備方法,得到的量子棒發射波長覆蓋......閱讀全文
實時無標3D-成像系統創新納米材料應用(一)
碳點(f-CDs)是一種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類球形熒光碳納米顆粒。因其發光范圍可調、雙光子吸收截面大、光穩定性好、易于功能化、無毒和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在生物成像和標記、分析檢測,藥物開發, 癌癥納米治療, 光電轉換以及催化等領域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這也使碳點成為半導體量子點、高分子納米
實時無標3D-成像系統創新納米材料應用(二)
3、3D cell explorer無標記成像系統觀察紅細胞與內皮細胞的粘附效果實驗操作:1.內皮細胞用H2O2 處理進行損傷處理12h,MTT 檢測IC 50 值為400 mM實驗驗證:Nanolive 無標記成像系統通斷層掃描與全息成像技術,對細胞3D成像,3維圖像360度旋轉分析,觀察到紅細胞
納米服裝,真的有納米材料嗎?
越來越多的高科技已經進入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比如納米服裝。將納米級的微粒覆蓋在纖維表面或鑲嵌在纖維甚至分子間隙間,利用納米微粒表面積大、表面能高等特點,在物質表面形成一個均勻的、厚度極薄的(肉眼觀察不到、手摸感覺不到)、間隙極小(小于100nm)的‘氣霧狀’保護層。使得常溫下尺寸遠遠大于100nm的
激光全息細胞成像系統HoloMonitor-M4在納米材料中的應用
納米技術在1959年首次由Richard P. Feynman提出。現在,納米技術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例如三星和蘋果的最新款手機,其芯片大小為28nm。20世紀60年代,發現了一種半導體納米線生長的方法,半導體納米線通常1-10μm長,直徑在100nm之下。近年來科學家開始注意到納米陣列在
納米材料技術會議舉行
6月17~20日,第三屆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會議在捷克舉行,14個國家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了納米技術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情況,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的專家也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 捷克奧斯特拉瓦納米技術研究中心開發的納米復合材料在新型建材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們采用納米級的二氧
納米材料行業發展策略
中國納米材料在國際上的競爭力與國際先進國家仍存在著較大差距。基礎研究和應用開發研究的脫節現象也沒得到很好解決,結合新產品研發的產學研創新機制,在運行和實施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這就使中國的納米材料產業缺乏可持續的技術創新支撐。針對我國納米材料行業存在的問題,前瞻需提出科學的發展策略。 長遠來
納米材料的粒度分析
? ? 大部分固體材料均是由各種形狀不同的顆粒構造而成,因此,細微顆粒材料的形狀和大小對材料結構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對于納米材料,其顆粒大小和形狀對材料的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納米材料的顆粒大小、形狀的表征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固體材料顆粒大小可以用顆粒粒度概念來描述。但由于顆粒形
納米材料的粒度分析
1. 粒度分析的概念????大部分固體材料均是由各種形狀不同的顆粒構造而成,因此,細微顆粒材料的形狀和大小對材料結構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對于納米材料,其顆粒大小和形狀對材料的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納米材料的顆粒大小、形狀的表征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固體材料顆粒大小可以用顆粒粒度概念
Nanolive-3D-cell-exlporer實時無標3D-成像系統創新納米材料
碳點(f-CDs)是一種尺寸小于10nm的分散的類球形熒光碳納米顆粒。因其發光范圍可調、雙光子吸收截面大、光穩定性好、易于功能化、無毒和生物相容性好等優點,在生物成像和標記、分析檢測,藥物開發, 癌癥納米治療, 光電轉換以及催化等領域表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這也使碳點成為半導體量子點、高分子納米材
硅納米管:自組生長新納米材料
湖南大學博士生導師唐元洪教授課題組率先合成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標志著我國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自組生長的硅納米管是在一定條件下由一個個原子自己搭建生成、內部排列有序的納米管,它完全可以體現硅納米管的真實特性,同時具備碳納米材料和硅納米線材料的性能,在傳感器、晶體管、光電器件等方
AFM納米材料與粉體材料的分析
?納米材料與粉體材料的分析在材料科學中,無論無機材料或有機材料,在研究中都有要研究文獻,材料是晶態還是非晶態。分子或原子的存在狀態中間化物及各種相的變化,以便找出結構與性質之間的規律。在這些研究中AFM?可以使研究者,從分子或原子水平直接觀察晶體或非晶體的形貌、缺陷、空位能、聚集能及各種力的相互作用
極高壓下納米成像技術獲得突破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4月10日(北京時間)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極高壓下測量納米材料的結構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解決了為金納米晶體結構成像的高能X射線束嚴重扭曲問題,有望引導科學家們在高壓下制造出新的納米材料,也有助于人們更好地理解行星內部發生的一切。最新技術發表在4月9日出版的《自然·通訊》雜志上。
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會議在捷克舉行
6月17~20日,第三屆納米材料與納米技術會議在捷克舉行,14個國家的200多位專家學者交流了納米技術在建筑材料中的應用情況,來自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的專家也介紹了相關研究成果。 捷克奧斯特拉瓦納米技術研究中心開發的納米復合材料在新型建材中的應用引起了廣泛關注。他們采用納米級的二氧化鈦對
蘇州納米所開發出可以“看到”載流子的新型納米成像技術
目前,納米材料已經被日益廣泛地應用在電子、光電、生物電子、傳感以及能源等領域的各種器件中。因此,理解和表征納米材料的電學性能不僅是基礎科學研究的興趣所在,也是實現其廣泛實用化的迫切需求。但是,傳統的場效應晶體管(field-effect transistor, FET)方法在納米材料電學性能的表
新型納米材料項目落戶龍口
從山東省商務廳獲悉,煙臺華大納米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舉行奠基儀式,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型納米材料項目正式落戶龍口高新區。 該項目總投資達9000萬美元,計劃2011年12月竣工投產。項目達產后年可生產各種新型納米材料6萬噸。投資方之一的香港凱美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目前全球惟一的納米級替代紡前著色
納米材料拉力試驗機
一、中文版試驗軟件一套(測控系統可進行拉伸、壓縮、彎曲、剝離、剪切、撕裂、穿刺、頂破等試驗,可根據客戶產品要求按GB、ISO、ASTM、JIS、EN等標準編制,能自動求取大試驗力,斷裂力,屈服力,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彎曲強度,彈性模量,伸長率,定伸長應力,定應力伸長等參數);1、PC接口及數據連接線
歐盟通過納米材料定義
歐盟委員會10月18日通過納米材料的定義,根據這一定義,納米材料的基本組成顆粒大小應在1納米至100納米之間。 這一定義是:納米材料是一種由基本顆粒組成的粉狀或團塊狀天然或人工材料,這一基本顆粒的一個或多個三維尺寸在1納米至100納米之間,并且這一基本顆粒的總數量在整個材料的所有顆粒
納米新材料“鈀藍”問世
我國科學家制備出一種藍色的新型鈀納米材料,它不僅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而且或可成為癌癥光熱療的“希望之星”。 日前,《自然—納米技術》刊登了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鄭南峰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題為“具等離子體光學和催化性能的鈀納米薄片”。 鈀是一種稀貴金屬,在化學中主要用做催
硅納米負極是什么材料
研究人員發現硅納米作為負極理論容量可以達到4200,而目前的石墨負極材料理論也就372,行內很多廠家想用納米硅作為負極材料,問題是硅充電時體積膨脹好幾倍,有出現粉化現象,基本證明納米硅不能單獨作為負極材料,現在比較流行的是硅碳復合材料,緩解硅的膨脹,我們咸陽六元碳晶公司也是初入此行,也想研究開發硅碳
納米材料的表征是什么
從尺寸大小來說,通常產生物理化學性質顯著變化的細小微粒的尺寸在0.1微米以下(注1米=100厘米,1厘米=10000微米,1微米=1000納米,1納米=10埃)。即100納米以下,因此定義:顆粒尺寸在1~100納米的微粒稱為超微粒材料,也是一種納米材料。納米金屬材料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的,
納米復合材料的背景
復合材料由于其優良的綜合性能,特別是其性能的可設計性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國防、交通、體育等領域,納米復合材料則是其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如今發展很快,世界發達國家新材料發展的戰略都把納米復合材料的發展放到重要的位置。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納米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納米碳管功能復合材料、納米鎢銅復合材料。在納
納米材料的粒度分析(三)
①????射法(static?light?scattering)在靜態光散射粒度分析法中,當顆粒粒度大光波波長時,克用夫朗和費衍射測量前向小角區域的散射光強度分布來確定顆粒粒度。當粒子尺寸與光波波長相近時,要用米散射理論進行修正,并利用光譜分析法。基于這兩種理論原理的激光粒度分析已經應用于生產實際中
納米材料的粒度分析(一)
1.1前言1.粒度分析的概念 大部分固體材料均是由各種形狀不同的顆粒構造而成,因此,細微顆粒材料的形狀和大小對材料結構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響。尤其對于納米材料,其顆粒大小和形狀對材料的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對納米材料的顆粒大小、形狀的表征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義。一般固體材料顆粒大小可以用顆粒粒度概
納米材料的粒度分析(二)
3、粒度分析的種類和適用范圍 材料顆粒度分析的方法以有很多,現已研制并生產了200多種基于各種工作原理的分析測量裝置,并且不斷有新的顆粒粒度測量方法和測量儀器研制成功。雖然粒度分析的方法多種多樣,基本上可歸納為以下幾中方法。傳統的顆粒測量方法有篩分法、顯微鏡法、沉降法、電感應法等,近年來發展的方法有
這種單分子成像新技術可實現納米晶體高速成像
一種不依賴熒光發射體的單分子成像新技術可能會在納米技術、光子學和光伏技術中找到許多應用。該技術是由巴塞羅那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其工作原理是在室溫下檢測單個量子點的受激發射。它的速度使得可以在整個吸收和發射周期內追蹤電荷載流子的數量。單分子成像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生物學。迄今為止,它們完全基于檢測被成像
關于鋰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材料的介紹
納米材料是指在三維空間中至少有一維處于納米尺寸(1-100 nm)或由它們作為基本單元構成的材料,這大約相當于10~1000個原子緊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 "納米復合聚氨酯合成革材料的功能化"和"納米材料在真空絕熱板材中的應用"2項合作項目取得較大進展。具有負離子釋放功能且釋放量可達2000以上
關于鋰電池負極材料納米材料的簡介
納米顆粒材料又稱為超微顆粒材料,由納米粒子(nano particle)組成。納米粒子也叫超微顆粒,一般是指尺寸在1~100nm間的粒子,是處在原子簇和宏觀物體交界的過渡區域,從通常的關于微觀和宏觀的觀點看,這樣的系統既非典型的微觀系統亦非典型的宏觀系統,是一種典型的介觀系統,它具有表面效應、小
碳納米材料家族增加新成員——彎曲納米石墨烯
繼球狀的富勒烯、筒狀的碳納米管和片狀的石墨烯之后,碳納米材料家族又有了新成員。日本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像馬鞍一般彎曲的碳納米分子,有望在電子元件和醫療等領域得到應用。 名古屋大學教授伊丹健一郎率領的研究小組在15日的《自然?化學》雜志網絡版上報告了這一成果,他們將這種碳納米分子命名
新成像技術能洞察單個納米粒子
瑞典查爾莫斯大學研究人員能夠用一種新的顯微技術來觀察單個納米粒子,而不是觀察聚集在一起混雜不清的一團粒子。發表在《自然·材料》雜志上的成果顯示,研究人員利用等離激元納米光譜電子成像技術實現了對單個鈀納米粒子的觀察。 項目領導者克里斯托弗·朗海默說:“我們能夠證明,通過觀察單個納米粒子就可以洞
我國碳納米X射線成像技術獲進展
成像裝置圖 日前,由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承擔的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基于碳納米X射線發射源的CT系統研發”課題團隊利用自主研發的碳納米管薄膜,成功地獲取首張X射線二維成像圖。專家組認為這是我國在碳納米管X射線源成像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和成果。 據介紹,碳納米管X射線源是近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