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山東省商務廳獲悉,煙臺華大納米材料有限公司近日舉行奠基儀式,標志著全球規模最大的新型納米材料項目正式落戶龍口高新區。 該項目總投資達9000萬美元,計劃2011年12月竣工投產。項目達產后年可生產各種新型納米材料6萬噸。投資方之一的香港凱美科技有限公司擁有目前全球惟一的納米級替代紡前著色的先進生產技術,可完全滿足1 微米以下超細纖維的需要,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并正在申請國際專利。......閱讀全文
無需感光成像的納米綠色印刷、只要能動就可以發電的納米發電機、可彎折的柔性顯示屏幕和柔性揚聲器……這些納米創新產品都出自北京懷柔區雁棲經濟開發區內的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納米正成為懷柔新興產業發展最有力的“引擎”。 作為北京納米科技產業躍升工程的惟一承載地,由北京市科委和懷柔區聯合共建的全市首
為搶占全球納米科技與產業發展制高點,北京市于2012年啟動實施了“北京納米科技產業躍升工程”。 在該工程的引領下,中關村懷柔園區里,一個全新的納米科技產業園也隨之誕生和崛起。 爭奪全球納米科技制高點 目前,全球已經形成爭奪納米科技制高點的競爭態勢。 在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里,有一塊占地8
沾筆納米光刻工藝示意圖 你或許沒有想過將堅硬的金屬或半導體與柔軟的有機物或生物產品結合起來會是何種情景,不過美國科學家可以告訴你的是,他們獲得了自然界從沒有見過的混合材料,而這些混合材料在醫學和制造業中將具有驚人的應用前景。 美國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綜合納米研究所(INSI)的科學家
1000個科研組跟蹤納米新材料 目前在國內至少有1000個科研組在做納米新材料研究,幾乎國內設立材料專業的院校都或多或少涉及納米新材料研究 2013年科技盛宴——諾貝爾物理獎最大熱門是物理碳納米管和拓撲絕緣體。 納米材料再次被推向科技“之巔”,而在此之前,國內碳納米管已經實現商
為推動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在京落地轉化,進一步探索院市合作新機制,北京市委常委趙鳳桐日前到中科院北京分院調研。針對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過程中存在的資金分配重項目、輕人員、人才難留等問題,趙鳳桐要求,中科院北京分院與北京市的合作需要繼續探索體制機制創新,應嘗試建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科研團隊及管理
近日,一則喜訊從京城傳到蘇州工業園區,蘇州納米技術國家大學科技園經科技部、教育部認定,正式在蘇州工業園區成立。 這是全國第一個以產業方向為主題的大學科技園,改變了以往大學科技園的認定模式,明確了產業方向,是我國首個以專業化為特色的國家大學科技園。 模式的變化預示了什么? 變
(三)先進高分子材料 特種橡膠。自主研發和技術引進并舉,走精細化、系列化路線,大力開發新產品、新牌號,改善產品質量,努力擴大規模,力爭到2015年國內市場滿足率超過70%。擴大丁基橡膠(IIR)、丁腈橡膠(NBR)、乙丙橡膠(EPR)、異戊橡膠(IR)、聚氨酯橡膠、氟橡膠及相關彈性體等生產
2014年分析測試行業精彩回顧:國家政策與十二五、十三五 201
納米稀土材料的照明應用 稀土是我國最豐富的戰略資源,并廣泛應用于軍工武器等高端技術領域,目前中國的稀土出口居全球之最,最近幾年的稀土價格差不多翻了10倍,但日本卻是稀土的主要使用國。納明新材料總經理王
近日,中科院生物物理所蛋白質與多肽藥物重點實驗室與吉爾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共建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天津開發區舉行。開發區管委會主任王盛出席活動并講話。中國科學院北京分院副院長李靜,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蛋白質與多肽藥物重點實驗室主任閻錫蘊,開發區管委會副巡視員賈守月,天津市
6月18日,全球首條用原子“鋪設”納米級別“碳絲綢”的生產線正式落戶位北京懷柔雁棲開發區內的北京納米科技產業園。建成后,每月生產的碳納米管薄膜可為300萬部手機提供觸摸屏。 “之所以拿‘絲綢’作比喻,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種薄膜輕盈飄逸的‘像煙一樣輕’,放在掌心都能自己飄動。在視覺上,只有幾個
4月21日,北京市科委與懷柔區政府聯合啟動了納米科技產業園建設。納米產業園落戶于北京雁棲經濟開發區,將匯集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中科院化學所、北京大學等單位的優勢項目,致力于納米科技在能源、電子、環境、生物醫藥等四大領域的應用,并以下游應用帶動上游納米材料、納米加工、納米器件等產業鏈各環節實現快速聚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 打造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檢驗檢測檢疫科研機構——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科技創新發展紀實 科研人員在討論實驗結果 工作人員使用病毒氣溶膠采集富集儀進行檢測 科研人員在進行實驗分析 中國檢科院成功舉辦“全國檢驗檢測檢疫學術論壇”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與綜合國力競爭
2014年11月12日,常州第六元素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功進入“新三板”上市,成為國內首家石墨烯上市企業。 2013年2月,諾獎得主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爵士在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接受江南石墨烯研究院名譽理事長馮冠平饋贈由中國制造的全球首款石墨烯觸屏手機。 ■創新驅動發展 “這
目 錄 食品農產品 1. 歐盟立法各方就食品標簽新規達成協議 2. 英國食品包裝指導規則PAS 223 已于7 月1 日實行 3. 美國政府責任署要求FDA加強進口海產品監控 4. 美國FDA公布關于進口食品預先申報規定的行業指南 5. 澳大利亞擬修訂澳新食品標準法典1.4.2 條標
“納米材料不僅對人體具有潛在的毒性,還可能從微觀層次破壞生態系統。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重視,但我國只是對眾多納米材料中的少數幾種有所研究,且數據也很不全面。”眾多業界專家學者近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納米安全性問題有可能被發達國家用來設置技術性貿易
2013年4月1日-4月3日,為期三天的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及儀器展覽會在福州西湖賓館召開。繼4月1日張玉奎院士、陳洪淵院士、江桂斌院士、莊乾坤主任、陳義研究員和Jan-Christer博士的特邀報告之后,4月3日下午,第19屆全國色譜學術報告會又迎來了吳學梯司長、趙宇亮研究員、吳永寧研究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辦公廳(室): 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是《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綱要》)部署的、引領未來發展、對科學和技術發展有很強帶動作用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
近日,科技部網站發布《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中提到,178個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實施期滿,進行結題驗收。通知全文如下: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5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
驗收會議現場 3月24日,中國科學院基礎局組織專家在國家納米中心對納米基地的五項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召開結題驗收會,其中過程工程研究所陳運法研究員主持的“納米材料和納米測量中的若干基礎標準研究”項目和馬光輝研究員主持的“新型藥用納米材料與納米藥物的研究”項目通過驗
大力納米生產車間。 十年前,大力集團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房地產小公司;如今,大力納米已經成了國內材料工業的響當當的字號。這巨大的轉變,緣自于十年前那次跨界的轉型――一次影響深遠的科技成果轉化。 選擇材料工業,緣于大力集團對于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認識。縱觀產業發展,“一代材料、一代裝備”,無論是
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項目——“納米材料治理水體復合污染的應用基礎研究及工程示范”項目啟動會在北京召開。項目負責人劉景富研究員匯報了項目的關鍵科學問題、總體研究思路和研究目標,清華大學教授李景虹、山東大學教授閆兵、南京大學教授潘丙才等課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2018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規定了項目結題驗收的時間、驗收重點等,詳情如下: 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于2018年973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結題驗收工作安排的通知 國科基函〔2018〕38號各項目依托部門: 國家重點基礎研
近日,科技部發布了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 )2017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 此次,一共有186個項目通過驗收,56個項目驗收結果為“優秀”,包括中國農業大學沈建忠“畜禽重要病原菌抗生素耐藥性形成、傳播與控制的基礎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曹雪濤“免疫識別
日前,2011年國家“973”計劃項目立項評審工作已經結束。由中科院作為項目推薦部門、高能物理研究所作為項目承擔單位的項目“重要納米材料的生物效應機制與安全性評價研究”,在經過初評及專項評審后,最終獲得科技部批準立項,項目首席科學家為高能所多學科中心趙宇亮研究員。 項目總體
12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部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關于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預算安排初步方案的公示”稱,2013年973計劃啟動的184個項目,專項經費預算為29.9313億元人民幣。 這184個項目涵蓋糧食生產、作物多樣性、遺傳與基因、天氣變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2018年結題項目驗收結果的通知國科發基〔2019〕308號 各有關項目依托部門: 按照《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管理辦法》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專項經費管理辦法》有關規定,科技部組織完成了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2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已經結束。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現將初評通過的40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51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和14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在科技部網站(http://www.most.gov.cn)和我辦網站(http://www.nosta
根據《關于評選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發京黨字〔2009〕128號)文件規定,第十屆中國科學院杰出青年評選程序性評審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進行,評選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及評選程序邀請相關人員對上報材料進行了認真的審閱,并選出了30位候選人進入最終的評選。 現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近日,教育部公示了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通用項目)擬提名名單,其中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5項,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葛昌純,電子科技大學劉盛綱,西安交通大學姚嘉,北京大學陳佳洱,武漢大學李德仁;自然科學獎59項,技術發明獎25項,科技進步獎40項。 原文如下:教育部擬提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