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79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揭牌
在“2014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北京市279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正式揭牌,從2011年至今,北京市已先后認定三批共324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為推進首都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324家合作基地分為國際科技創新及產業園區類、國際技術轉移第三方機構類和聯合研究機構及國際合作示范類三種,涉及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能源科技、節能保護、高端裝備、社會發展、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領域。據統計,2013年基地單位共投入國際合作相關經費31.7億元,同期投入研發總經費達164.4億元,共引進“千人計劃”專家259人,“海聚工程”專家197人,青年千人專家44人。在空間分布上,位于海淀區的基地共159家,占總數的近50%。目前,基地單位與43個國家的582家機構開展合作,已建立起遍布全球的國際科技合作網絡,為首都發展需求提供全面的國際創新資源支持。 下一步北京市將積極推動聯合研究機構和技術轉移機構在京落......閱讀全文
中國駐意使館為國際機構頒發國際科技合作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0125.shtm 新華社羅馬5月31日電(記者賀飛)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5月31日在羅馬舉行頒獎儀式,為國際熱帶農業中心頒授2020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國駐意大使李軍華代表
三家國際科技創新機構在河套合作區集中揭牌
8月8日,三家國際科技創新機構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集中揭牌。這三家國際科技創新機構聚焦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領域,涵蓋由央企、高校、龍頭企業聯合發起的研究研發機構、技術創新中心和產業轉化平臺。 其中,華潤生命健康研究院暨華潤-南科大生命健康研究院將探索央企與高校創新聯合體新范式,打造類器
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引進國外機構在京落戶工作任務的通知
【申報】關于申報2018年度國際科技合作專項引進國外機構在京落戶工作 各有關單位: 為加快我市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提升全市國際科技合作水平,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采取獎勵性后補助的方式,對引進國外機構在京落地工作任務進行支持。現就2018年度相關工作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落戶浙江
日前,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授牌儀式在浙江省農科院舉行。標志著省農科院成為浙江第5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也是其中唯一的科研院所單位。 目前,省農科院已與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教學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交流關系,與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烏克蘭等國際學術機構建有聯合實驗室或中心;形
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申報指南
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港澳臺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2019年度第一批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科技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印發的《關于深化中央財政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
我國60年國際科技合作成果
中美共同改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正負電子對撞機”是近代研究基本粒子的重要工具。該“十五”重大科學工程已于2009年7月 17日竣工驗收,使“對撞機”的工作效率提高約100倍,成為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 配合國家總體外交戰略,促進科研機構和企業“走出去”。通過國際科技合
山西添煤化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依托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建立的煤炭資源清潔高效可持續開發與利用國際聯合研究中心近日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該基地由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研究所牽頭,依托太原理工大學煤化工等優勢學科群設立,將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俄羅斯及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著名高校、科研機構和跨國公司開展
天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達110家
為了提升天津各類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國際化水平,構筑國際高端研發資源聚集高地,推進“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天津市科委日前認定“天津中科先進技術研究院”等35家單位為天津市第二批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截至目前,天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已達110家,在開展國際科技交流、跨國技術合作、承接國際技術轉移、聚集全
中國科技國際合作成績斐然
近日,中國設計的實驗裝置搭載“獵鷹9”火箭抵達國際空間站。中方科研人員借助商業合作模式,成功繞過“沃爾夫條款”,與美國同行攜手探索太空。而其后召開的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會上傳出消息:計劃于2018年發射的中國嫦娥四號將搭載荷蘭、德國等4國的科學載荷飛赴月球,進行科學探測。 這些都彰顯了中國
北京啟動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盟建設
由北京市科委、北京市外事辦和北京市科協等組織的北京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聯盟啟動儀式1月11日在京舉行。該聯盟將通過成員間的合作交流和資源共享,培育一批優秀的國際科技合作項目,促進北京利用全球科技資源,推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家創新中心。 據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介紹,2011年,北京市高技術產
基礎研究突破亟需國際科技合作
“科學、技術和創新正在改變理解和影響世界的方式,我們現在面臨的挑戰是如何利用其變革潛力,引導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聯合國副秘書長劉振民在11月6日舉辦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中強調,只有通過開放、信任和合作,采取多方利益相關聯的方式才能取得重要效果。 當前,人類社會正面臨著新冠肺炎疫情起伏反復
西安市新增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168.shtm
寧波材料所獲批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10月12日下午,在寧波市舉行的“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授牌儀式上,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靳曉明為包括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在內的5家單位授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牌匾。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是國際科技合作的高端平臺。寧波材料所建設所以來,以制造業和材料產業的發展需求為導向,
科技外交官服務京津冀國際科技合作
4月23日-24日,“自主創新,技術轉移”合作論壇暨“智匯天津”國際科技合作洽談會在天津成功舉辦,國際合作司靳曉明司長出席大會開幕式并致辭,并與天津市科委簽署《共建科技外交官技術轉移服務平臺合作協議》。 本次大會以“自主創新與技術轉移”為主線,圍繞自主創新與協同創新、技術轉移與跨國合作、科
深圳先進院成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為進一步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落實《國際科技合作“十二五”專項規劃》重點任務,充分發揮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國際科技合作中的引領作用,加強合作基地的協調和管理,總結交流國際科技合作工作,科技部于12月26日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證書授予儀式暨國際科技合作工作座談會”。科技部副
中法科技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創新資源
廈門大學與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及法國巴黎高等師范學院2006年在廈門大學建立了“納米生物與化學國際聯合實驗室”。中科院院士田中群教授和世界著名生物電化學家克里斯蒂安·阿馬特教授分別擔任聯合實驗室的中方和法方主任。聯合實驗室的建立旨在通過同國際一流研究機構開展密切合作,有效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我方研究和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東莞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近年來,東莞市緊緊圍繞國家和省的戰略部署,提出“在全省建設國家科技產業中心的戰略部署中走在前列”的目標,借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試驗城市的契機,大力開展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深化改革、提升開放水平中,推動科技創新,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增強科技創新對經濟的支撐引領作用,創新驅動發展呈
天津新增5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日前,天津大學“結晶科學與工程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天津工業大學“分離膜科學與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南開大學“新型光伏發電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南開大學“腫瘤免疫與生物疫苗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脊髓損傷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等天津5家單位被認定為2016年度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
加強國際科技合作-攜手應對全球挑戰
以“開放、信任、合作”為主題的第三屆世界科技與發展論壇7日在北京閉幕。與會嘉賓表示,應對人類發展共同挑戰需要加強國際科技合作,中國在推動全球科技共同體互信合作上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科協主席萬鋼表示,應對事關全人類共同命運的挑戰,需要全球科技界積極倡導無國界、無障礙、無歧視的開放科學精神與理念
國際科技合作澤被農業可持續發展
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年度大會12月3日~7日在京舉行 世界最大國際農業研究中心聯盟——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年度大會于12月3日~7日在北京舉行,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向大會致信祝賀,本屆年會的主題是“可持續農業的科技進展”。 近年來各國取得的一批農業研究成果亮相2007國際農業研究磋商
國際科技組織遴選中國機構為“卓越科研中心”
旨在褒獎該機構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 總部設在北京的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6月24日獲選發展中國家間重要科技合作組織的“卓越科研中心”。?這個榮譽旨在褒獎由中國科學家組成的國際氣候與環境科學中心在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等領域作出的重要貢獻。?掛靠于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國際氣候與環
中國駐意使館為國際機構頒發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國駐意大利大使館5月31日在羅馬舉行頒獎儀式,為國際熱帶農業中心頒授2020年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中國駐意大使李軍華代表中國政府向國際熱帶農業中心頒發獎章和證書。國際生物多樣性中心與國際熱帶農業中心聯盟總干事雷斯特雷波、聯合國糧農組織首席科學家埃洛阿菲等專家出席儀式,部分海
國際機構合作采用移動檢測技術應對食品摻假等問題
據食品導航網站消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進行合作,利用移動檢測技術應對食品摻假、污染等食品領域突出問題。 該技術將利用離子淌度譜等現場布署設備,進行篩查工作,以檢查食品摻假、污染、霉變情況。 在以后還將研發手持設備來檢測食品真偽性,包括相關分析指南、真實
寧夏將科技金融戰略合作機構擴大到32家
為進一步推動科技與金融深度融合,擴大科技金融支持規模,2018年1月份以來,寧夏科技廳開展了新一輪科技金融戰略合作機構公開征集、評選工作,最終確定寧夏銀行、浦發銀行、西北擔保公司、寧夏股權托管交易中心等32家銀行、擔保機構、創投及中介機構金、小額貸款公司作為自治區科技金融戰略合作機構。 20
推進國際科技合作-增進人類共同福祉——習近平主席為科技交流合作指明方向
“科技創新是人類共同應對風險挑戰、促進和平和發展的重要力量。”9月10日,習近平主席向2023年浦江創新論壇致賀信,在會場內外引發熱烈反響。大家表示,習近平主席的賀信闡明了當前科技創新之于人類和平和發展的重要意義,為推進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同各國攜手打造開放、公平
山地所中日國際科技合作項目順利推進
根據科技部重點科技合作項目的計劃要求,受中科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喬建平研究員邀請,由日本東京大學東畑郁生教授帶隊,東京大學、中央開發株式會社專家組成的考察團一行10人,于11月15日至22日來華開展了為期8天的技術合作和學術交流。在此次交流訪問中,雙方就科技部國際合作重點項目
江蘇核電被認定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江蘇核電有限公司日前被認定為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近年來,江蘇核電圍繞田灣核電站1、2號機組,在提升安全水平、運行可靠性與技術性能指標等領域進行了不懈探索和創新,取得了一批重要突破性成果。截至目前,該公司完成自主科研項目21項,正在開展的科研項目28項,實施技術改造1638項,擁有自主
北京市279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揭牌
在“2014中國(北京)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上,北京市279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正式揭牌,從2011年至今,北京市已先后認定三批共324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為推進首都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324家合作基地分為國際科技創新及產業園區類、國際技術轉移第三方機構類和聯合研究機構及國際
國家海洋儀器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青揭牌
昨天上午,國家海洋儀器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在我市舉行揭牌儀式。國家科技部、省科技廳等有關部門領導,副市長王修林以及市科技局、海信集團、省科學院有關負責人出席揭牌儀式。 國家海洋儀器裝備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是由青島國家海洋科學研究中心組織管理,以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儀表研究所為主要依托,經科技部國際合
提升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戰略層級
身后有一個強大祖國是多么重要。我不是唱高調,是切身體會。在日前召開的以十三五中醫藥科技創新與國際合作為主題的珠江會議上,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教授果德安用自己的經歷佐證同道們的共同感受,你在20年前,跟外國人談中醫藥合作,門都沒有。現在中國具備了條件,但是,政府間達成協議后,科學家一定要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