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簡稱“限塑令”)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禁止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并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限塑令”實施至今即將滿6年,該政策的實施給深圳的城市發展帶來多大影響?對深圳市民的環保理念和生活習慣又產生了哪些改變?對此,記者展開了調查。 商超塑料袋使用量降80% 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深圳大部分商超都對塑料購物袋進行收費,超市提供的塑料袋均符合環保質量要求。此外,許多深圳市民外出購物時都會自備環保袋,并已養成隨身攜帶購物袋的好習慣。 日前,記者來到景田沃爾瑪,時值上班時間,前來購物的顧客不多。記者看到不少消費者身上挎著環保購物袋。部分顧客來買東西會自備購物袋,這些都是經常來購物的周邊居民。而選擇購買塑料袋的年輕人比較多。 他進一步表示,頒布好幾年的“限塑令”促使市民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以前超市塑料袋不收費的時候,有的顧客會在結賬分裝商品時要求多給......閱讀全文
“限塑令”頒布兩年半,仍有不少市民在超市購物時喜歡買塑料購物袋。 2008年6月1日國務院頒布“限塑令”,至今已有兩年半時間,目前在中山的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是否有償使用、是否存在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的現象? 據統計,“限塑令”實施初期,全國超市和商場的塑料袋
特別是帶顏色的塑料袋,如街邊水果攤用來包裹水果的黃色超薄塑料袋,很可能是生產企業違法使用回收廢塑料,為掩蓋廢塑料所帶的雜質,在生產中添加了黃色的母料給塑料袋染色。然而,廢塑料中含有大量重金屬等有毒有害物質,會隨著菠蘿等水果的汁液析出,人體食用后將有損健康。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
9年前,“限塑令”開始實施——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一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購物袋。 “限塑令”實施9年后的今天,塑料購物袋的使用是什么現狀呢?對此,《法制日報》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批發
“限塑令”實施已近兩月,據有關部門調查,6月1日以來,各地大型商場和超市均能嚴格按照《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袋有償使用管理辦法》的要求,超薄塑料購物袋已基本禁止,塑料購物袋使用量也大幅下降,質量明顯提高,對符合標準要求的塑料購物袋,則嚴格執行明碼標價收取價款,“限塑令”成效明顯。 嚴禁生產、銷售、使用超
自2008年6月1日“限塑令”正式實施至今,已近四個年頭。日前,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商場、超市和農貿市場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環保意識在提高,他們更愿意自己攜帶購物袋,不過,隨意提供塑料袋的情況依然普遍,尤其是農貿市場幾乎成了違規使用塑料袋的“重災區”。 農貿市場塑料袋依然風行 20日,
2007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這份被群眾稱為“限塑令”的通知明確規定:“從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國范圍內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購物袋”;“自2008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
每天9億違規塑料袋流通 限塑令一紙空文的尷尬 “限塑令”實行兩年,正日益面臨形同一紙空文的尷尬。 “每天流通的塑料袋中將近9億只不合規。”6月8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限塑令”的發起人之一董金獅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采訪時表示,在“限
農貿市場成為低質塑料袋泛濫的重災區。 今年6月1日,我國“限塑令”實行5年,相關部門所公布的數據顯示,政策實行之后雖效果顯著,但某些地方和環節依然沒有執行到位。 這項旨在減少“白色污染”的政策實施到底取得哪些效果?國外是如何實施的?以及“限塑”未來之路如何走?眾多問題引人關注。 “
昨天(1日),“限塑令”實施兩周年,記者調查卻發現,作為“限塑令”重點管理范疇的菜市場,免費塑料袋已然卷土重來;而沒有明確是否被納入“限塑令”管理范圍的餐館,提供塑料袋幾乎“從不收費”……面對免費塑料袋依然泛濫的局面,在有關部門思考如何監管“限塑令”是否執
來自塵土 綻放時尚 由于找不到便宜的替代產品,我國乃至全球限塑困難重重。這種情況今后有望得到改變。 5月8日,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所轄的汪清縣,地球衛士(大連)石頭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地球衛士)石頭紙基地正式大規模投產。該廠生產的石頭紙袋比同類型塑料袋成本和售價均低1/
今年6月1日是我國“限塑令”施行滿三周年的日子。將來,人們到餐館用餐“打包”剩菜、到藥店買藥品等使用的塑料袋也將實行有償收費。 昨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在“限塑令出臺三周年”主題研討會上表示,國家“限塑令”將考慮擴大限制塑料袋的使用范圍,目前正在抓緊調查研究,力爭盡快出臺。 餐館醫
“限塑令”(《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的出臺和實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塑料制品使用量的下降。但是目前一些地方依然在免費提供塑料袋。隨著外賣等新業態的發展,塑料垃圾甚至出現了回潮現象。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07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受
編者按: 當我們早已習慣了“兩手空空”上商場,心安理得享受免費塑料購物袋帶來的方便時,其實我們已經對塑料購物袋產生了可怕的依賴癥。 一紙“限塑令”,使得從6月1日開始我們不再有“免費的晚餐”,商家會理直氣壯地對消費者說:對不起,請您掏錢買! 但是,“限塑令”的宗旨并不是要讓消費者為塑料袋買
低碳爭議 隨著低碳問題日益成為熱點,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低碳,但是同時也出現了關于低碳的爭議。 越來越多的反對聲音告訴我們,低碳問題存在著巨大爭議。隨著氣候門事件的爆發,聯合國IPCC的科學家私自篡改數據以迎合全球變暖的事實令全世界震驚。國內的許多學者也相繼表示:全球變暖存在巨大爭議,低碳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據國家發改委環資司統計,7年來,全國累計少用塑料購物袋140萬噸左右,相當于節約840萬噸石油。實施“限塑令”以來,各地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既少花冤枉錢,又環保,再說也習慣了。”長期買菜購物的退休老人吳剛說,“限塑”后,他開始習慣采購時自備購物袋。
“限塑令”從今年6月起實施至今將近半年,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多個區域,發現在使用塑料袋最多的農貿市場“限塑令”如同空文。粗略估算,廣州數百個農貿市場每天使用的超薄塑料袋數量以十萬計。 業內人士和執法人員表示,農貿市場攤販免費提供的彩色超薄塑料袋多數含有害物質,不適宜盛裝食品,市民莫貪免費要三
“限塑”三年,效果如何?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的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超市、商場的塑料購物袋使用量普遍減少2/3以上。 從數字上看,“限塑”效果明顯。但這與人們的實際感觀有些差距:比如生產超薄塑料袋的小作坊,生意仍然紅紅火火;在農
按下葫蘆浮起瓢限塑令實施兩年江西南昌一些市場仍在大規模使用超薄塑料袋 2008年6月1日,限塑令頒布。這個旨在限制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的政策兩年來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然而兩年過去了,限塑令在江西的處境卻比較尷尬。 在超市里,多數消費者依然向超市購買塑料袋
限塑5年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調查發現效果甚微―― 今年6月1日將是“限塑令”實施整五年。五年之后,“限塑令”被執行的情況如何?記者了解到,限塑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無論是限塑規定的有償使用制度,還是不得銷售、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在生產、流通環節存在部分政策被架空,難以貫徹執行的現狀。
近期,國家發改委向社會征集塑料垃圾污染防治的建議,“限塑令”發布十年后,中國治理“白色污染”的成效再度引發輿論熱議。 一方面是社會對“限塑令”效果的質疑,一方面是快遞、外賣等新業態對塑料包裝的剛需,中國與“白色污染”的拉鋸戰前路如何? 發改委:正研究制定防治塑料垃圾污染的政策 近日,國家發
到明天,“限塑令”實行將滿3周年,你養成隨身攜帶環保袋的習慣了嗎?恐怕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3年來,超市塑料袋從過去的免費品成為現在的消費品,對于消費者來說,物價高漲的現在,多花個三兩毛錢沒什么感覺。可超市卻從過去的“倒貼”到如今實現了“盈利”,成了“限塑令”后穩賺不賠的贏家。 【現狀】買塑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塑料袋對于現代人來說是再平常不過了,也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的必需品。尤其是節假日期間,塑料袋的使用更為集中。雖然我國在2008年6月1號出臺了“限塑令”,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超薄塑料購物袋,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但這一規定如今似乎逐漸被人們遺忘。不僅集貿市場的超薄塑
禁止產銷超薄塑料袋、限用一次性用品、不執行垃圾分類將受罰、鼓勵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舉措,是因地制宜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必要保障。商企經營單位實行垃圾分類要主動用好市場機制,挖潛資源優勢,創新綠色服務,在滿足消費者供給需求同時,讓垃圾減量、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變廢為寶,推動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 修改后的
正在用塑料袋購物的市民。 超市里,免費保鮮袋用量大增。 今年的6月1日是“限塑令”實施五周年,而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因此,塑料袋的環境污染問題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如今達州市一次性塑料袋使用情況又如何呢?在探訪中,華西城市讀本記者發現超市的塑料袋銷售數量雖然逐年在下降,不過免費保鮮袋
2008年6月起實施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俗稱“限塑令”)至今已兩年。據“限塑令”發起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秘書長董金獅透露,兩年來,大超市塑料購物袋的使用量已減少七成。然而,近期由于監管的放松,也沒有任何處罰措施,膠袋使用又“死灰復燃”,尤其肉菜市場
兩頭蒜、一個西紅柿、幾個小芒果……別看筆者就買了這么點東西,超市導購依然盡職盡責地用透明手撕連卷塑料袋將它們分類裝好、稱重、貼價簽。結賬時,收銀員還會問一句:您需要塑料袋嗎?大部分人都選擇花幾毛錢買個塑料袋,然后窸窸窣窣地裝好物品走人。 您還記得嗎?9年前的“六一”不僅是兒童節,更是“限塑令”
到今年6月1日,我國“限塑令”實施三年。“限塑”效果如何,“限塑”范圍是否需要擴大,引起人們關注。 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限塑令”實施后,我國主要商品零售場所塑料購物袋年使用量減少240億個以上,累計減少塑料消耗60萬噸,相當于節約石油360萬噸,折合標準煤50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
7月8日下午,在文化西路的一家大型超市內,一位市民向記者展示隨身攜帶的環保購物袋。 ◆核心提示 已經實施4年的限塑令成效幾何?記者經過調查發現,限塑令產生的積極影響不乏亮色,但真正全面的效果并不盡如人意。如何在生活便利與環境保護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當限塑令在一些場所被選擇性擱置的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智利發明家展示了一種新型“塑料袋”——完全溶于水且非石油衍生物。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實驗者將白色的塑料袋放在透明的水瓶中,不一會,白色塑料袋果然與水發生了溶解。 新型塑料袋溶于水:用以解決塑料袋帶來環境問題 瓶子
去菜場買菜或超市購物時,你是愿意使用免費提供的超薄塑料袋,還是花錢購買商家提供的塑料袋,或者自帶環保購物袋呢?看似簡單的一道選擇題,在“限塑令”實施9年而效果卻并不理想的當下提出,就顯得不那么輕松了。 2007年12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限制生產銷售使用塑料購物袋的通知》下發。這份被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