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小分子能防止細菌形成生物膜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小分子可防止細菌形成生物膜,而細菌形成生物膜是感染的常見原因。這種抗生物膜肽適用于對抗各種細菌,包括無法用抗生素進行治療的許多細菌。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鮑勃·漢考克表示,細菌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日漸嚴重,整個抗生素彈藥庫正在逐漸失去其戰斗效力。 許多生長在皮膚、肺臟、心臟等人體組織表面的細菌會形成生物膜,生物膜是一種高度結構化的細菌群,對三分之二的人類感染負責。目前,對生物膜感染尚沒有經過批準的治療方案,生物膜中的細菌對常規抗生素具有相當大的耐藥性。 漢考克及其同事發現,只包含12個氨基酸的被稱為1018的肽可摧毀生物膜并防止其形成。 細菌一般分為兩大類,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其細胞壁結構的不同使得其對不同的抗生素敏感。1018可對此兩類細菌以及一些主要的耐抗生素病原體(如綠膿桿菌、大腸桿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起作用。 此項研究成果發表......閱讀全文
生物膜簡介
生物被膜是微生物有組織生長的聚集體。細菌不可逆的附著于惰性或活性實體的表面,繁殖、分化,并分泌一些多糖基質,將菌體群落包裹其中而形成的細菌聚集體膜狀物。單個生物被膜可由一種或多種不同的微生物形成。通過對微生物在固體表面定植中起支配作用的特殊現象進行了大量研究,逐漸認識到這些微生膜的形成包含復雜的理化
細菌生物膜
細菌生物膜會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腎結石、中耳炎、齲齒、牙周炎、口臭等多種疾病,它們往往會反復發作,極難徹底治愈。 “只要條件適宜,任何細菌均可形成生物膜,而至今尚無藥物能有效防治此類感染。”近日,由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2011年國際微生物生物膜學術研討會”召開,大
生物膜的功能
生物膜的存在,不僅作為屏障為細胞的生命活動創造了穩定的內環境,介導了細胞與細胞、細胞與基質之間的連接,而且還承擔了物質轉運、信息的跨膜傳遞和能量轉換等功能,這些都是由生物膜的結構決定的。物質運輸生物膜因其半通透性而成為具有高度選擇性的通透屏障。細胞生長所需要的水、氧及其他營養物質被運進細胞,細胞內產
生物膜系統的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聯系
科學家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時,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們在豚鼠的胰臟腺泡細胞中注射3H標記的亮氨酸,3min后,被標記的氨基酸出現在附著有核糖體的內質網中,17min后,出現在高爾基體中,117min后,出現在靠近細胞膜內側的運輸蛋白質的小泡中,以及釋放到細胞外的分泌物中(如圖)。這個實驗
簡述生物膜的結構
流動鑲嵌模型30年代以來,先后有許多模型用來闡述膜的結構(見細胞膜)到現在能較好地解釋有關膜的各種測定數據的是1972年,S.J.辛格和G.L.尼科爾森提出的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該模型首先根據疏水相互作用明確了雙分子層中的基質是脂質,蛋白質或者靠靜電相互作用結合在脂質的極性頭部(外周膜蛋白),或
生物膜的功能簡介
物質運輸 物質的跨膜運輸大體可分為被動運輸、主動運輸和膜動運輸 3大類(見生物膜離子通道)。 被動運輸包括單純擴散及促進擴散,兩者都是在濃度梯度(或更廣義地在電化學位梯度)的驅動下,向平衡態進行的跨膜擴散運動。用脂質分子旋轉異構化所導致的“空腔”的形式和傳播,可部分解釋小分子、脂溶性物質的跨膜
生物膜法的概述
? 污水的生物膜處理法是與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種污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這種處理法的實質是使細菌和真菌類的微生物、原生動物和后生動物一類的微型動物附著在填料或某些載體上生長繁育,并在其上形成膜狀生物污泥一生物膜。污水與生物膜接觸,污水中的有機污染物作為營養物質,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所攝取,污水得到凈化,微
生物膜系統的簡介
生物膜系統是指細胞膜、細胞核膜以及細胞器膜等結構共構成的統稱。這些生物膜的組成成分和結構很相似,在結構和功能上緊密聯系,進一步體現了細胞內各種結構之間的協調配合。 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細胞生物膜系統在醫學和生產過程中都有很廣闊的前景。 細胞就像一臺
細菌生物膜的簡介
生物膜由依靠胞外產物而吸附于固體表面的微生物集落構成,并能結合有機和無機成分;形成包含復雜的理化過程和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 是指正常菌群與上皮細胞表面受體結合而黏附,并分泌胞外多糖聚合物,使細菌以非常精細的方式相互粘連,形成的膜狀物,能發揮屏障和占位性保護作用,使外來病菌不能定植而通過侵入門戶
關于生物膜的概述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是指鑲嵌有蛋白質和糖類(統稱糖蛋白)的磷脂雙分子層,起著劃分和分隔細胞和細胞器作用。也是與許多能量轉化和細胞內通訊有關的重要部位。同時,生物膜上還有大量的酶結合位點。細胞、細胞器和其環境接界的所有膜結構的總稱。 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
生物膜的分相簡介
在多成分脂質系統中出現兩相或更多相混合共存的狀態。如在一個相當的溫度區間內,固相和流動相同時存在于膜中的不同區域。分相時會影響其中膜蛋白的分布:蛋白質總是排斥于固相之外。除溫度外,還有其他一些分相因子。如膜中有負電荷脂質時,介質中pH、離子種類 (特別是Ca2+)也會引起分相。L'-Lα
移動床生物膜反應器生物膜大量脫落怎么辦
通常所說的膜污染是指在MBR運行過程中,細胞混合液中的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謝產物、固體顆粒、膠體粒子、溶解性大分子等由于與膜存在物理化學作用、機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內孔吸附、沉積造成膜孔徑變小或堵塞,使膜產生透過流量和分離特性的不可逆變化的現象。膜污染根據污染物與膜的作用性質和來源可分為物理污染、化
生物膜法生物轉盤的相關介紹
是隨著塑料的普及而出現的。數十片、近百片塑料或玻璃鋼圓盤用軸貫串,平放在一個斷面呈半圓形的條形槽的槽面上。盤徑一般不超過4米,槽徑約大幾厘米。有電動機和減速裝置轉動盤軸,轉速1.5~3轉/分左右,決定于盤徑,盤的周邊線速度在15米/分左右。 廢水從槽的一端流向另一端。盤軸高出水面,盤面約40%
生物膜法的生物濾池的介紹
使用的生物載體是小塊料(如碎石塊、塑料填料)或塑料型塊,堆放或疊放成濾床,故常稱濾料。與水處理中的一般濾池不同,生物濾池的濾床暴露在空氣中,廢水灑到濾床上。布水器有多種形式,有固定式的,有移動式的。回轉式布水器使用最廣。它以兩根或多根對稱布置的水平穿孔管為主體,能繞池心旋轉。穿孔管貼近濾床表面,
關于生物膜的功能簡介
細胞、細胞器和其環境接界的所有膜結構的總稱。生物中除某些病毒外,都具有生物膜。真核細胞除質膜(又稱細胞膜)外,還有分隔各種細胞器的內膜系統,包括核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溶酶體膜、高爾基器膜、葉綠體膜、過氧化酶體膜等。生物膜形態上都呈雙分子層的片層結構,厚度約5~10納米。其組成成分主要是脂質和
生物膜離子通道簡介
活體細胞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活動,就必須不斷地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交換,而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就是這種物質交換的重要途徑。人們已經知道,大多數對生命具有重要意義的物質都是水溶性的,如各種離子,糖類等,它們需要進入細胞,而生命活動中產生的水溶性廢物也要離開細胞,它們出入的通道就是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
關于生物膜法的簡介
生物膜法,是與活性污泥法并列的一類廢水好氧生物處理技術,是一種固定膜法,是污水土壤自凈過程的人工化和強化,主要去除廢水中溶解性的和膠體狀的有機污染物。處理技術有生物濾池(普通生物濾池、高負荷生物濾池、塔式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沒備和生物流化床等。
影響生物膜相變的原因
①脂肪酸鏈的長度,長度越長,膜的相變溫度越高.②脂肪酸鏈的不飽和度,越高,相變越低.③固醇類,他們可使液晶相存在溫度范圍變寬.④蛋白質,影響與固醇一樣.
生物膜法具有哪些特征?
1.生物相多樣化 生物膜是固定生長的,具有形成穩定生態的條件,能夠棲息增殖速度慢、世代時間長的細菌和較高級的微型生物,如硝化菌,它的繁殖速度要比一般的假單胞菌慢40—50倍,故用生物膜法可獲得很高的脫氮能力。在生物膜上出現的生物,在種屬上要比在活性污泥中豐富得多,除細菌、原生動物外,而且還能出
生物膜系統的作用簡介
1-基本作用 首先,細胞膜不僅使細胞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內環境,同時在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運輸、能量交換和信息傳遞的過程中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第二,細胞的許多重要的化學反應都在生物膜內或者膜表面進行。細胞內的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各種化學反應的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第三
生物膜系統的功能簡介
①使細胞內具有一個相對穩定的環境,并使細胞與周圍環境進行物質運輸、能量交換、 信息傳遞。 ②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著位點,為反應提供了場所 ③將細胞分成小區室,把細胞器和細胞質分隔開,使各種化學反應互不干擾,保證了生命活動高效有序地進行
什么j生物膜離子通道
生物膜離子通道(ion channels of biomembrane)是各種無機離子跨膜被動運輸的通路。生物膜對無機離子的跨膜運輸有被動運輸(順離子濃度梯度)和主動運輸(逆離子濃度梯度)兩種方式。被動運輸的通路稱離子通道,主動運輸的離子載體稱為離子泵。生物膜對離子的通透性與多種生命活動過程密切
一張致命的生物膜
細菌細胞聚集并產生凝聚彼此的一種粘稠物,這種像膠水一樣的結構允許細菌形成更復雜得有機體,這種生物膜幾乎無處不在,例如你家未清潔的淋浴噴頭、公園湖泊表面等等。它們的“好處”是保護細菌免受潛在藥物傷害,當生物膜入侵進入人體或殘留于手術縫合線和導管時,就變成了人類致命的敵人。在高度發達的美國,在醫院每
細菌生物膜是否“堅不可摧”
細菌生物膜會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腎結石、中耳炎、齲齒、牙周炎、口臭等多種疾病,它們往往會反復發作,極難徹底治愈。 “只要條件適宜,任何細菌均可形成生物膜,而至今尚無藥物能有效防治此類感染。”近日,由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2011年國際微生物生物膜學術研討會”召開
細菌生物膜是否“堅不可摧”
細菌生物膜會引起尿道炎、前列腺炎、腎結石、中耳炎、齲齒、牙周炎、口臭等多種疾病,它們往往會反復發作,極難徹底治愈。 “只要條件適宜,任何細菌均可形成生物膜,而至今尚無藥物能有效防治此類感染。”近日,由華西口腔醫學院口腔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舉辦的“2011年國際微生物生物膜學術研討會
生物膜法的歷史發展簡介
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建造了較多的生物濾池。當時是生物過濾法和活性污泥法并列。這兩種方法相比,由于生物過濾法體積負荷和BOD去除率都較低,環境衛生條件也較差,處理構筑物又有可能堵塞等缺點,于是在四十至六十年代有逐漸被活性污泥法代替的趨勢。但到了六十年代,由于新型合成材料的大量生產和環境保護對水質
生物膜的脂質體的介紹
脂質體是內部為水相、由脂質雙分子層形成的閉合囊泡。其種類主要有:①小單片層囊泡,大小范圍為0.02~0.05微米;②多片層囊泡,大小范圍為0.2~10微米;③大單片層囊泡,大小范圍為0.2~10微米。除了大小、脂質成分、荷電性外,脂質體制劑尚有兩個重要的參數:俘獲容積和包裹效率。前者指一定量脂質
生物膜離子通道的研究
在生物電產生機制的研究中發現了生物膜對離子通透性的變化。1902年J.伯恩斯坦在他的膜學說中提出神經細胞膜對鉀離子有選擇透過性。1939年A.L.霍奇金與A.F.赫胥黎用微電極插入槍烏賊巨神經纖維中,直接測量到膜內外電位差。1949年A.L.霍奇金和B.卡茨在一系列工作基礎上提出膜電位離子假說,認為
簡述生物膜的重要意義
跨過生物膜的物質運送是生物膜的主要功能之一。物質運送可分為被動運送和主動運送兩大類。被動運送是物質從高濃度一側,順濃度梯度的方向,通過膜運送到低濃度一側的過程,這是一個不需要外界供給能量的自發過程。而物質的主動運送,是指細胞膜通過特定的通道或運載體把某種分子(或離子)轉運到膜的另一側去。這種轉運
生物膜反應器的定義
膜生物反應器(MBR)與生物膜(biofilm)反應器是兩種不同的反應器。膜生物反應器一種由膜分離單元與生物處理單元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而生物膜反應器是在反應器中添加各種填料以便微生物附著生長使在填料上形成了一層生物構成的類似于膜的結構,這樣的反應器才被稱為生物膜反應器。 生物膜法是污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