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遷安礦山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與示范”進展順利
“遷安礦山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應用與示范”項目于2012年9月被科技部、財政部列為國家科技惠民計劃。在各級各部門積極推動下,項目的各項任務按時間節點穩步推進。 該項目是針對遷安市采礦跡地地質災害隱患大、礦山跡地植被破壞嚴重和礦區生態環境惡化等民生問題,通過集成示范一批先進的科技成果,建設5個礦山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示范基地,恢復礦區的植被與生態環境,顯著改善礦區居民的生產生活條件。 項目實施以來,礦山生態恢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科技惠民成果初步顯現。一是在遷安市范圍內建立了遷安塔山鐵礦、遷安磨盤山鐵礦、蘇家溝村鐵礦、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棒磨山鐵礦、遷安永盛工貿鐵礦等5個礦山生態治理與修復技術示范基地。二是治理尾礦庫2個,治理排土場3個,露天采場回填治理1個,綜合治理采坑、排土場和尾礦庫1個,植被恢復面積195.3公頃,復墾農用土地62公頃,栽植核桃板栗等果樹4.4萬株。三是通過對坡面進行固化、綠化、修建擋土墻和排水渠等一系......閱讀全文
礦區生態修復亟待從源頭抓起
十月的三江源,一望無際的草原平鋪在高原大地上,與湖泊、牛羊共同繪就出一幅絕美的秀麗山水畫。 不過,就在幾年前,這里還是一副千瘡百孔的模樣,掠奪式的采礦嚴重破壞了砂金礦區的地貌,將三江源置于生態破壞的懸崖之巔:草場退化,湖泊消失,水位下降,甚至連黃河也多次出現斷流。 10月12日,青海
聚焦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丨峰峰礦區:梯次推進全域治理
近年來,邯鄲市峰峰礦區按照“規劃先行、示范帶動,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工程推進、全域統籌”的思路,在全域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上,結合村莊未來發展及規劃,制定三步走的工作計劃,逐級推進,并嚴格治理標準,全力保障運維。 規劃:全域推進三步走 峰峰礦區地處太行山與華北平原過渡地帶,山區、丘陵、
礦區生態修復方法學獲批備案
日前,記者從北京環境交易所和大自然保護協會獲悉,由他們聯合編制的《小規模非煤礦區生態修復方法學》獲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式批準備案,在中國自愿減排交易信息平臺上公布。 該方法學為礦區生態修復碳匯項目開發及市場化生態補償機制建設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與國內已有的造林和草地管理方法學相比,這個以生態補償和
10年綜合治理 青海改善礦區地質環境
經過10年的綜合治理和原貌恢復,青海省因礦產資源開采造成的地質環境破壞現象已得到有效遏制。 通過大規模實施回填、植綠等補救措施,目前,青海大部分礦區的地質環境得到改善,生態系統也逐步得到恢復和重建。 截至2013年,青海已完成了大部分治理區礦區土地的復墾或復坑覆土、種草養護和網圍欄建設
河道生態治理技術淺析
一、前言 河道是水生態環境的主要載體,河道堤防不但具有防汛功能,而且還具有生態功能,是環境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社會關注的民生工程。然而,現階段我國河流污染問題較為突出,堤防工程的生態治理問題日益嚴峻,如何采用科學的生態治理方法來修復與治理河道堤防,以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基于此,本文闡
“定南縣廢棄稀土礦區生態修復示范”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10月23--24日,由定南縣稀土產業管理辦公室牽頭組織實施,江西理工大學、江蘇森茂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承擔的國家科技惠民計劃項目“定南縣廢棄稀土礦區生態修復示范”項目驗收會在定南縣召開。受科技部委托,該項目由江西省科技廳組織現場驗收,江西省科技廳副廳長劉青出席驗收會,會議由江西省科技廳
首部生態治理藍皮書!系統闡述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生態治理藍皮書:中國生態治理發展報告(2019-2020)》18日在北京發布,這也是中國第一部系統闡述中國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的藍皮書。 該書由中國林業生態發展促進會、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等機構共同發布。藍皮書梳理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生態治理取
東方園林進軍水生態治理
據了解,東方園林建立的景觀生態規劃設計集團成為其水生態產業鏈上前端的核心技術機構,延伸到水生態產業鏈的各個節點。東方園林迄今已與國際國內的研究機構建立了16個戰略合作平臺。 東方園林把人才、技術、理念、模式應用到水生態治理領域。例如,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時,東方園林把水資源管理、水污染治理、
構筑生態屏障 治理船舶污染
目前,地方兩會陸續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十三五”開好局建言獻策。 在甘肅近日召開的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上,圍繞“十三五”規劃,人大代表們提出,要在“十三五”時期,基本建成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一是全面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與建設綜合治理規劃,
PPP試水縣域生態治理
郡縣治,則天下安。近年來,生態環境治理給地方政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PPP模式作為一種新型的融資、管理方式,正在積極試水區域生態環境治理。 日前,中國首個生態功能區PPP聯盟在京發布PPP模式助力生態主體功能區縣域經濟發展聯合倡議書。《中國科學報》記者獲悉,北方中郡投資(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