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200多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回升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7月29日在國際野生動物管理研討會上披露,我國現已建立了2967處自然保護區,使200多種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回升。同時,還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人們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但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野生動植物資源受到了嚴重威脅,已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陳鳳學稱,中國政府高度重視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先后加入了《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相繼頒布了《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野生植物保護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及多項行政規章,通過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犯罪行為,加強野生動植物繁育和培育,最大限度地保護野生資源。并積極開展國際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科研交流,參與國際相關保護行動。陳鳳學表示,野生動植物是再生性資源,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就是要研究了解野生動植物規律,以科學的態度和措施,實施資......閱讀全文
我200多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回升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陳鳳學7月29日在國際野生動物管理研討會上披露,我國現已建立了2967處自然保護區,使200多種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回升。同時,還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人們愛護自然、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 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但隨著人類
瀕危野生動物普氏原羚種群數量增至2057只
記者日前從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經過對青海湖周邊普氏原羚進行春季專項調查統計,目前該物種數量增至2057只,是有巡查記錄以來的最大數量。 普氏原羚是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曾廣泛分布于中國西北、華北地區。但由于受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曾瀕臨滅絕,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世界極度瀕危物種”
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確定!珍稀動物將野化放歸
我國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國家林草局最新發布,在“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中,我國確定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按照“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濕
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確定!珍稀動物將野化放歸
我國是世界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國家林草局最新發布,在“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中,我國確定了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 按照“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到2025年,森林覆蓋率達到24.1%,森林蓄積量達到190億立方米,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到57%,濕地保護率達到55%,以國家公園
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模式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在“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中確定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將從48種野生動物和50種野生植物入手,通過對旗艦物種、瀕危物種、極小種群物種的成功保護,實現物種的全面保護,生態系統功能的修復。野生動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是維護生物多樣性、建設生態文明的
我國珍稀瀕危物種菲氏葉猴種群刷新最北分布
近日,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貢管護分局的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時,驚喜地發現有成群的珍稀瀕危物種菲氏葉猴的活動影像,這是菲氏葉猴在高黎貢山福貢段的首次亮相,同時也刷新了我國菲氏葉猴種群的緯度最北分布。 “菲氏葉猴種群在高黎貢山中段被發現是高黎貢山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監測的又一新成果,
長江上游發現極度瀕危野生植物種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147.shtm ? 近日,三峽集團長江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在三峽庫區及其上游開展長江中上游珍稀瀕危野生植物調查時,發現極度瀕危滅絕物種——野生疏花水柏枝種群。 這些野生疏花水柏枝種群
研究揭示瀕危小種群中有害突變清除的機制
瀕危動物通常會被隔離成若干小種群,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遺傳多樣性的下降和近交風險。目前,選擇性清除作用被認為是清除有害突變,緩解近交衰退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自然存在的小種群中,有害突變是否能得到有效的清除還存在爭議。 鱷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中國的國家一級保護
我國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步增長
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中國科學院生物多樣性委員會當日正式在線發布《中國生物物種名錄2023版》(以下簡稱2023版名錄)。2023版名錄共收錄物種及種下單元148674個,其中物種135061個,種下單元13613個。 生物物種是大自然中最重要的分類單元。一個國家的物種名錄不僅直接反映國土上物
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保護措施
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保護措施,野生動物是維持生態平衡很重要的一部分,現在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所以人們對于野生動物的保護要重視起來,下面是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保護措施保護野生動物最有效的保護措施11、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瀕危動物的根本性措施就是保護其棲息地,而保護棲
瀕危野生動物白枕鶴集群首現石家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850.shtm 中新社石家莊4月5日電 (趙丹媚 姚偉強)河北省林業和草原局5日消息:一名攝影愛好者3日在位于河北省石家莊市的滹沱河濕地靈壽段,拍攝到了中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枕鶴的集群,共8
陜西立法對“秦嶺四寶”等瀕危野生動物實施保護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775.shtm7月28日,陜西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陜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辦法》,將對“秦嶺四寶”等瀕危野生動物實施保護。該《辦法》將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
我國發布首批789處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2/514840.shtm近日,為加強陸生野生動物種群及其棲息地保護,國家林草局發布了首批789處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根據我國陸生野生動物物種的重要性、種群數量和棲息地區位重要性、特殊代表性等,首批陸
我國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持續恢復
5月22日是第二十三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從協議到協力:復元生物多樣性”。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十四五”以來,我國以旗艦物種拯救保護為抓手,持續推進就地和遷地保護體系建設,大量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穩步增長,棲息繁衍環境穩步改善。 近年來,我國系統實施極度瀕危野生動物和極小種群
一些科學家證實:老虎僅剩42塊主要棲息地
一些科學家證實,老虎現今在全世界只剩42塊主要棲息地,總計大約1000只雌性老虎生活在那里,有望復興整個瀕危種群。 美國趣味科學網站9月14日報道,由于過度捕獵、棲息地喪失和野生動物貿易,全球當前只有不到3500只老虎生活在野外。 “老虎正面臨它作為一個物種的最后機會,”野生
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豹貓種群首次在海南城區發現
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2日介紹,該研究所此前在海口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布設了9臺紅外相機開展獸類監測,在五源河全流域多個點位頻繁監測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豹貓活動的蹤跡。其中一個監測點距離海口市中心直線距離不足500米,這是海南首次在城區發現豹貓種群。 作為最具代表性的食肉動物,貓科動物被稱
湖南岳陽樓:法院審理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
2月21日,湖南省岳陽市岳陽樓區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案件,并當庭宣判。 法院審理查明,被告人謝某某因喜愛水獺,為滿足個人愛好,在明知水獺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飼養需要辦理相關許可證的情況下,2019年10月份通過網絡方式聯系到廣西水獺賣家荊某某(另案處理)和被
科研人員摸清高黎貢山西坡怒江金絲猴種群數量
? ?近日,云南高黎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瀘水管護分局聯合相關科研機構,首次摸清了高黎貢山西坡片馬轄區的珍稀瀕危物種怒江金絲猴的種群數量,調查顯示該猴群擁有至少149只個體,數量較之前的粗略調查有明顯增加。 專家組成員之一、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博士陳奕欣介紹,怒江金絲猴為我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世
野豬增多,就該獵殺?
最近,國內有關野豬出沒的報道不斷登上熱搜,讓這個原本不被關注的動物進入到普通人的生活。野豬為何會增多?它們是最近才增多的嗎?以后野豬還要不要保護?或許不少人會產生這樣的疑問。其實,野豬變多的新聞十多年前國內就有了,有關部門也為此采取了包括狩獵在內的各種應對措施。而且,野豬不是瀕危物種,也沒有被列入國
湖南南岳多措并舉幫助野生動物“抗旱”
近日,南岳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工作人員在野外巡護,更換紅外相機數據卡時,發現數組珍稀雉類飲水、洗澡的畫面,過得十分愜意。 視頻中,有一只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松雀鷹獨享清冽溪水;有一群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鷴,在取食后一邊飲水一邊警惕的抬頭觀望;有兩只松鴉午后在清涼的溪水中歡快地
邏輯斯蒂增長模型可以應用于哪些實際領域?
邏輯斯蒂增長模型可以應用于以下實際領域:漁業管理確定可持續的捕撈量:幫助評估魚類種群的最大可持續捕撈水平,以避免過度捕撈導致種群數量下降。制定漁業政策:為漁業法規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確保漁業資源的長期穩定。野生動物保護瀕危物種保護規劃:預測瀕危物種的種群數量變化趨勢,制定保護策略,如確定保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現身洞庭湖
11月2日上午,在湖南益陽南縣茅草街“南洞庭湖草龜中華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科研人員監測到一尾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長江鱘,這是科研人員首次在洞庭湖水域監測到該物種。 長江鱘又名達氏鱘,主要分布在長江中、上游的干支流,是長江特有魚類。此前受水利工程建設等因素影響,長江鱘
西藏:十年來珍稀野生動物種群呈現恢復性增長
2022年10月10日,西藏自治區召開“西藏這十年”系列第二十七場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新聞發言人、黨組成員、副廳長稅燕萍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累計投入127億元,深入實施《西藏生態安全屏障保護與建設規劃》。大力推進國土綠化行動,實施拉薩南北山綠化和“兩江四河”流域植樹造林工程,消除了“
不止觀賞,動物園和水族館為拯救物種帶來8倍知識增長
盡管關于人類的已知數據數量龐大,但我們所擁有的關于其他物種的數據卻少得驚人。本周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篇論文證實,在全球關于已知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和兩棲類動物的數據中,98%的數據都缺乏諸如生育率和存活率的關鍵信息。 對于環保主義者而言,這使得減緩大規模物種滅絕的
有助減少野外種群保護壓力
日前,國家林業局發布了《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一批)》(以下簡稱《名錄》)。梅花鹿、馬鹿、鴕鳥、美洲鴕、大東方龜、尼羅鱷、灣鱷、暹羅鱷、虎紋蛙等9種野生動物被指定為可以進行人工繁育。那么,《名錄》的制定是按照什么標準進行的?對野生動物保護和利用有什么影響? 對此,國家瀕危物種
采取更嚴格措施保護野生動物
與《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初稿相比,此次二審稿對野生動物保護做出了更加嚴格的規定。圖為青海省青海湖那仁濕地的黑頸鶴。資料圖片 4月2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對《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修訂草案”)進行了分組審議。 二審稿在“總則”未變的情況下,主要進行
青海建成中國首個普氏原羚保護通道
7月2日,由青海省、州、縣三級檢察機關合力督促建設的普氏原羚生命保護通道正式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境內的315國道沿線建成,這是中國國內首個普氏原羚保護通道,也是青海省第一個單一物種野生動物生命保護通道。 “我們聯合多部門在315國道186千米至188千米處設置兩塊大型警示標示和限速提醒標牌
新疆生地所在塔額盆地大鴇生境質量評估研究中獲進展
人為干擾導致的生境喪失和破碎化已成為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減少,甚至是物種滅絕的主要因素之一。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日益增多的道路和土地利用類型變化加劇了野生動物生境破碎化程度,顯著改變其分布格局,導致物種滅絕風險加大。大鴇指名亞種(Otis tarda tarda)為中國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在中國
我國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率達74%
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記者當天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中國重點野生動植物保護率達到74%,今年將新設立一批國家公園。 近年來,中國持續加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及其棲息地拯救保護,大量珍貴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 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采取
建設生態文明-廣西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三
圖為罕見的野生帶葉兜蘭群落。 廣西林業局供圖 南寧9月2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林業局2日介紹,廣西加快生態文明建設,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恢復和發展,生物多樣性豐富度居全國第三位。圖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鱷蜥。 廣西林業局供圖 廣西物種資源豐富,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廣西桂西南石灰巖地區、南嶺山地、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