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6日從河北省教育廳獲悉,為培養社會急需的多樣化、跨學科和社會適應能力強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提高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河北今年將首次開展雙學士學位教育試點,目前已遴選20所高校82個專業進行試辦。 按照要求,學生學有余力,在校期間主修專業必修和限選課程平均成績達到75分以上,無補考和重修記錄,無學籍處理和紀律處分記錄,在第二學年(第三學期)可自由申請修讀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 河北省明確,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的課程、學分與同名主修專業相同,不會減少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的課程修讀數量,也不會降低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的學分修讀標準。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學生將納入學校正常學籍管理,單獨組織教學。 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的學位證書將單獨頒發,主修專業學位證書和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的學位證書分別編號,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學位證書上將在專業前注明“輔修”字樣。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如果未獲得主修專業的學位證書,無論是否修滿雙學士學位教育專業所規定的學......閱讀全文
摘要 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過程中暴露出我國公共衛生教育與疾控人才隊伍的建設存在很多問題和短板。本文圍繞著我國公共衛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定位,公共衛生教育體系、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實踐教學,公共衛生高層次人才培養,公共衛生師資,以及公共衛生人才待遇和政策導向等方面,思考面臨的困境和存在的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醫科新思考】 當前,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但全球疫情正處于大流行階段,世界各國積極加強交流合作,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取得抗疫的最后勝利。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治理體系、公共應急體系、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等都是嚴峻的考驗。各級政府部門、各個相關行業乃至每一個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醫科新思考】 當前,我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持續向好,但全球疫情正處于大流行階段,世界各國積極加強交流合作,希望通過共同努力,取得抗疫的最后勝利。新冠肺炎疫情對社會治理體系、公共應急體系、公共衛生防控體系和醫療救治體系等都是嚴峻的考驗。各級政府部門、各個相關行業乃至每一個人
“‘拔尖計劃’不僅要培養科學家,還要培養思想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說。2日,2018年“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工作研討會在京召開,教育部相關領導、教育專家及“拔尖計劃”試點高校相關負責人等就“拔尖計劃”2.0版實施方案和“拔尖計劃”10周年工作進行探討與總結。據介紹,“拔尖計劃”2.
近日,華南理工大學與澳門大學正式簽署本科生2+2聯合培養項目協議。據悉,這是粵港澳大灣區內高校合作的首個雙向雙學位本科聯合培養項目,對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探索教育協同創新新路徑,開拓灣區人才培養新模式等方面具有積極的示范意義。 據了解,澳門大學是澳門地區第一所現代大學,也是唯一的公立綜合性大學。
2015年10月24日,國務院印發了《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指出“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提升我國教育發展水平、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奠定長遠發展基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一所單科性大學,《總體方案》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建設
王小凡是杜克大學醫學院藥理和癌癥生物系講席教授,今年4月回國時,他參加了北京協和醫學院舉辦的校友和在校學生座談會,結合對國內其它一些醫學院的了解,深感國家的醫學教育已經到了一個危機關頭。 “醫學教育不同于理工科教育,它有學制長、實踐性強和成本高的特點。美國有統一的醫生培養制度
您是否想象過未來的醫療不再“因病施藥”,而是“因人施藥”?您是否想象過突破傳統生化方式,依靠人工光合作用就能制造清潔能源,一改往日霧霾重重? 隨著社會和環境的改變,人們的亞健康狀態也越來越多,要面對不斷改變的疾病譜和健康問題,單純依靠某一學科“單打獨斗”已不能解決人類健康面臨的諸多問題。今年3
在頂尖高校的王牌學科,集中大量的師資和其他資源來培養拔尖的學生,解決目前中國急需解決的科學和技術問題。 在今年被炒得火熱的強基計劃之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本科培養是中國高等教育中與之相似的一份樣本。 同樣是為了解決拔尖人才培養的難題而誕生,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本科培養與強基計劃之間有著諸多相似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