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肝病負擔的加重,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行肝移植治療,遠遠超過適合的肝臟供給數目,許多不能進行肝移植治療的患者過早走向了生命盡頭。來自英國國王學院的 Tamir Rashid 等就細胞治療肝病的進展進行綜述,并發表在 2014 年 9 月 2 日的 Gut 雜志上 肝臟疾病已成為越來越重的負擔,僅在英國,去年一年由其導致的死亡人數已達 10000。肝功能不全指急性或慢性肝病導致肝臟正常生理功能的改變,肝細胞不能有效增生而出現功能障礙。未經治療的肝功能不全最終危害患者生命,目前核心的有效治療在于全肝移植。 隨著肝病負擔的加重,越來越多的患者需行肝移植治療,遠遠超過適合的肝臟供給數目,許多不能進行肝移植治療的患者過早走向了生命盡頭。來自英國國王學院的 Tamir Rashid 等就細胞治療肝病的進展進行綜述,并發表在 2014 年 9 月 2 日的 Gut 雜志上。 肝細胞治療 肝臟由多種細胞構成,如內皮細胞、星狀細胞、膽管上皮......閱讀全文
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細胞)最初是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團隊在2006年利用病毒載體將四個轉錄因子(Oct4, Sox2, Klf4 和c-Myc)的組合轉入到小鼠胚胎或皮膚纖維母細胞中,使其重編程而得到的類似胚胎干細胞的一種細胞類型。這些ips細胞在形態、基因和
我國干細胞研究論文發表數量居國際論文總量排名第五;2014年全球再生醫學產業的產值預測將達到170億美元,而我國約為50億人民幣。吳祖澤院士表示,在生物治療領域,我們要努力自主創新,加快轉化醫學進程,縮短與國外的差距。 記者:目前我國在造血干細胞研究處于什么階段? 吳祖澤:已進成熟階段,發展
干細胞在醫學上被稱為“通用細胞”。由于其具有多向分化潛能、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調節功能,在免疫調節、減輕炎癥反應和損傷修復等方面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干細胞移植干預肝硬化的研究較多,傳統的干預方法效果不佳,干細胞移植在這方面表現出很大的潛力。 傳統方法干預肝硬化效果不理想 中國被認為是肝病
六十歲月一甲子,不忘初心再出發。 60年前,中國醫學科學院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三大科學院之一,成為我國醫療衛生系統的國家隊和先行者。 從“落后”到“領先”,從“模仿”到“原創”,從“空白”到“超越”……60年來,醫學科技創新路上的每一步都有中國醫學科學院人深深的足跡,為人民健康護航途中的每一次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員團隊與多家單位科學家合作,突破“類肝細胞”體外培養技術,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統。如今,獲得該技術全球獨家使用許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國內首條人源性生物人工肝臨床研發生產線。 據悉,該生產線將于下月投入運行,預計年產量可達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惠利健研究員團隊與多家單位科學家合作,突破“類肝細胞”體外培養技術,成功研制出生物人工肝系統。如今,獲得該技術全球獨家使用許可的上海微知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嘉定建成了國內首條人源性生物人工肝臨床研發生產線。 據悉,該生產線將于下月投入運行,預計年產量可達
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消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
當嬰兒呱呱墜地、胚胎干細胞分化為成體細胞的那一刻,多數細胞的功能和命運似乎被定格,并開啟了不可逆的時鐘發條。然而腫瘤組織中層出不窮的基因突變和永生化癌細胞,卻以最慘烈的方式昭示著細胞命運的其他可能。隨著克隆技術和人工誘導多能干細胞的出現,改寫細胞命運的傳奇更走入了再生醫學和腫瘤研究的聚光燈下。
干細胞研究取得的進展使得在實驗室培養皿中能夠將病人的皮膚細胞轉化為心臟細胞、腎臟細胞和肝細胞等,這就給科學家們提供希望:有朝一日,這些細胞能夠替換器官移植用于治療器官衰竭病人。但是將這些細胞成功地移植到病人的功能衰竭的器官中仍然是一個重要的臨床挑戰。 如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德國海德
干細胞移植技術治療,在我國尚處臨床研究階段。 然而,伴隨著商業資本的紛紛介入,從干細胞的獲取、制備、生產到醫院的治療,目前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而每個環節的盈利,最終只得由“獻身研究”的患者埋單。 引子 8月的一個周末,張明亮(化名)從北京天壇醫院匆匆趕往幾十公里外的昌平區上
301 81201256 牛辰 復旦大學 絲/蘇氨酸蛋白激酶Stk調控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和毒力的分子機制研究 H1901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23 2013-1-1 2015-12-31 302 81201277 毛日成 復旦大學 干擾素刺激基因MS4A4A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復制的機制
時間總是過得很快,2016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迎接我們的將是嶄新的2017年,2016年,我國有很多優秀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們都做出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上。本文中小編盤點了2016年我國科學家發表的一些重磅級研究,以饕讀者。 --結構生物學 -- 1.清華大學 施一
2月18日,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德國海德堡大學聯合組建的“中德慢加急性肝衰竭研究合作團隊”,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正式揭牌。該團隊的最新研究發現,決定肝臟能否恢復功能的關鍵因素是“肝細胞的毛細膽管化”,這將有望降低終末期肝病患者的換肝率及死亡率。這項研究成果已在新近召開的亞洲-太平洋
胚胎干細胞,是一種具有持久更新能力的細胞,它能夠或發育成幾乎所有人類的各種組織或器官,故其在醫學上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與應用前景。 人胚胎干細胞是在人胚胎發育早期——囊胚(受精后約5—7天)中未分化的細胞。囊胚含有約140個細胞,外表是一層扁平細胞,稱滋養層,可發育成胚胎的支持組織如胎盤等。中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病毒,是造成人類免疫系統缺陷的一種病毒。1983年,HIV在美國首次發現。它是一種感染人類免疫系統細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屬逆轉錄病毒的一種。HIV通過
肝臟是人體內具有獨特再生能力,維持體內平衡的一個關鍵器官。成熟肝細胞具有明顯的損傷修復功能,因此科學家們一直希望能了解這一過程中成體肝臟干細胞的作用。同時發育中肝臟的干細胞或者說祖細胞也是一個研究熱點,解析這些具體的分子機制將有助于在細胞治療和藥物篩選過程中,體外生成功能性肝細胞。 來自日本
生物治療的一些成熟技術已經進入臨床應用,未來生物治療大有可為。尤其是生物治療與常規療法的聯合將是腫瘤治療的一種趨勢。但在繁榮發展的背后,生物治療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缺乏有效的管理評價體系、缺少嚴格的對照研究支撐、臨床應用不夠規范等。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必然將會影響我國生物治療產業的健康
對于細胞治療來說,春天似已到來;因頂層明確鼓勵開放和創新,實施層醫院渴望規范開展工作已蓄勢待發,然而,具體實施細則猶抱琵笆半遮面,遲遲沒有出臺,導致細胞治療的現狀與上述重大國家新政策發布前幾無二致。中國臨床細胞治療創新路在何方?實施細則不能出臺的障礙是什么?如何化解? 國務院今年5月14日宣布
2020年2月20日,全球領先的單細胞分離系統提供商美國Namocell公司與Takara Bio及HepaTx聯合宣布三方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方案,將HepaTx研發的可發育成肝臟細胞的脂肪組織內干細胞,首先利用Namocell專有的單細胞分離儀進行分離,然后用Takara Bi
2020年2月20日,全球領先的單細胞分離系統提供商美國Namocell公司與Takara Bio及HepaTx聯合宣布三方合作研發針對晚期肝臟疾病的細胞治療方案,將HepaTx研發的可發育成肝臟細胞的脂肪組織內干細胞,首先利用Namocell專有的單細胞分離儀進行分離,然后用Takara Bi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鄢和新教授和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臟外科醫院王紅陽院士研究團隊發表了最新原創性成果“Expan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hepatocyte-derived liver progenitor-like cells and the
來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證實,間充質干細胞可以通過誘導調節性樹突狀細胞,緩解細菌誘導的肝損傷。相關論文發布在國際著名肝臟疾病雜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響因子11.665)上。 來自健康科學研究所的張雁云(Yanyun Zhan
通過4年攻關,第二軍醫大學基礎部細胞生物學教研室主任胡以平教授課題組,實現了小鼠成纖維細胞向肝干細胞分化的重編程,并證明了這一方法所產生的肝干細胞,與活體內自然存在的肝干細胞具有相似的生物學特性。今天,國際權威學術刊物《細胞·干細胞》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該課題組于兵博士和何志穎副教授為論文的
疾病模型,作為各種疾病的替代物,在研究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及機制、藥物篩選及開發、藥物藥效及作用機制等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建立和人類疾病狀態相當的疾病膜型并不容易,各種模式動物在基因水平、生活習慣、體內微生物組成等方面都與人類有著相當大的差別,而疾病模型與真實疾病接近程度決定了我們的疾病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近年科學家們在利用細胞療法治療多種人類疾病上的重要進展,分享給各位!同各位一起學習! 【1】Lancet Oncology:細胞療法用于治療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 doi: 10.1016/S1470-2045(17)30251-6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若發生轉
恒瑞醫藥的PD-1抗體(卡瑞利珠單抗,SHR-1210)作為國內已申報上市的PD-1/PD-L1產品之一,在今年4月因“與現有治療手段相比具有明顯治療優勢”而被納入優先審評程序通道。近日,在2018CSCO學術年會上,恒瑞醫藥公布了卡瑞利珠單抗治療復發/難治性經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晚期肝細胞癌的兩
在肝臟內,膽管以管道網絡形式分布,可將肝臟分泌的膽汁輸送到腸道。在膽道疾病中,膽汁運輸障礙會導致肝臟內毒性膽汁淤積、肝臟損傷及永久性瘢痕 (肝硬化),最終只能通過肝移植來治療。實際上,膽道疾病(膽管病)是導致兒童肝移植的首要病因(70%),占成人肝移植病因的三分之一。雖然此類疾病影響巨大,但我們
《Cell Stem Cell》雜志是2007年Cell出版社新增兩名新成員之一(另外一個雜志是Cell Host & Microbe),這一雜志內容涵蓋了從最基本的細胞和發育機制到醫療軟件臨床應用等整個干細胞生物學研究內容。這一雜志特別關注胚胎干細胞、組織特異性和癌癥干細胞的最新成果。
由于肝細胞具有眾多的生物醫學用途,包括用于肝炎研究,藥物代謝及毒性研究,以及用于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疾病移植,數十年來全世界的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再生出原代肝細胞。然而直到現在,也沒有實驗室能夠利用任何可用的技術,在培養物中成功地鑒別和培育出肝臟干細胞。 在近期的《自然》(Nature)雜志上,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地區)合作研究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地區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及港澳學者合作研究基金項目、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項目等方面的評審結果。有關評審結果將通知相關依托單位,其科研管理人員可登錄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