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政部9日稱,將自10月15日起,調整煤炭進口關稅,取消無煙煤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恢復最惠國稅率。 根據新規,中國將取消無煙煤、煉焦煤、煉焦煤以外的其他煙煤、其他煤、煤球等五種燃料的零進口暫定稅率,分別恢復實施3%、3%、6%、5%、5%的最惠國稅率。 目前,中國煤炭行業仍處在價格不振、利潤下滑的低谷。據煤炭工業協會數據,截至2014年8月底,全社會煤炭庫存已持續33個月在3億噸以上,煤炭價格則較2008年7月的歷史高點下降超過35%。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1-8月,規模以上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46.1%。另據煤炭工業協會數據,煤炭企業虧損面超過70%;有70%的煤炭企業減發工資,30%的煤炭企業出現欠發工資現象,20%的煤炭企業工資下降幅度超過10%。 為幫助煤炭行業擺脫困境,官方近期動作頻頻。其中,控制產量和煤炭進口總量成為備受關注的措施之一。 ......閱讀全文
政策傾向 進口煤門檻將提高 擬限制低熱值煤進口,規范商品煤質量管理和流通秩序,促進煤炭清潔利用 自去年以來,我國煤炭產業景氣度持續下滑、煤炭價格維持跌勢,但進口煤持續涌入國內市場。這一態勢加劇了國內煤炭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進口煤當中相當大一部分是低熱值
河北某公司用低質煤生產清潔生物質型煤的生產線 ●過去三四年間,我國褐煤(劣質煤的代表煤種)年進口量增長9倍以上 ●是否限制劣質煤進口,涉及煤炭供給、發電成本、環保監管等多方面,關乎能源市場機制建設,乃至全社會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煤炭產能嚴重過剩、供大于求,低熱、高灰、高硫的劣
日子都不好過 煤價越跌,買家越少,這與往年煤炭市場行情波動迥然不同。記者采訪了位于湖南、福建、上海多家電廠得知,今年的用電負荷明顯下降,工業用電下滑明顯。上海吳涇第二發電有限公司燃料部的負責人丁強告訴記者,今年春節過后,電廠機組的負荷一直不好,現在,煤炭存量仍然在高位,基本上是滿的,用
發端于2012年的煤市“寒冬”持續發酵,煤炭產能過剩、煤炭產量增加持續超過需求增加量,導致煤炭市場疲軟,產品供過于求,庫存積壓嚴重。另外,煤炭進口量也在連年增加,加速了我國煤炭的積壓滯銷。海關總署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進口量達8000萬噸,保持30%以上增速。與此同時,煤價一跌
經過一番曲折,《商品煤質量管理暫行辦法》(下稱《辦法》)正式發布,對一系列空氣污染的來源成分進行了上限規定,這有助于清潔能源的推廣使用。 9月15日,國家發改委網站發布了六部委(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商務部、海關總署、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共同制定的《辦法》,并自明年起施行。
由于國際煤價持續低位運行,國內外市場價格倒掛,用煤企業紛紛擴大進口規模。今年一季度,我國煤炭進口量突破8000萬噸,同比增長30.1%。進口煤的擠壓,使煤炭企業面臨著更大經營壓力。 近年來,在煤電矛盾突出、供求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沿海企業經常利用進口煤解燃眉之急。在國內外兩個
煤炭產能過剩了,我們來降低煤炭價格吧;大氣污染太嚴重了,我們來減少煤炭的使用吧;為了以后的可持續發展,我們來減少開采多進口煤炭的吧…… 限制煤炭的大背景 近年來,由于炭市場銷售不旺,煤炭庫存增加、壓港,煤炭價格下降,煤炭企業利潤增速普遍下降。再加上進口的煤炭的沖擊與越來越多的霧霾天氣
記者從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廣西檢驗檢疫部門共檢驗進口煤炭240批次,重量992萬噸貨值6.28億美元,其中口岸檢驗檢疫部門檢出37批次進口煤炭的環保質量指標不合格,總重量25.04萬噸貨值1299萬美元,批次不合格率為15.4%。 廣西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譚錦民介紹,部
在國內煤炭需求不振的情況下,低價進口煤的大兵壓境讓中國煤炭企業的生存空間更趨縮小。15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個渠道證實,國家能源局正在就限制高硫低卡煤進口規定在業內征求意見。根據規定,從國外進口的煤炭熱值不得低于4544大卡/千克,灰分不超過25%,含硫量不超過1%,并對進口商設定準入門檻。
3000億美元。這是2013年我國能源進口的總花費,并最終將以能源價格成本轉嫁到用戶頭上。沒有人能擺脫與進口能源的關系,我們日常所需的照明、供暖、交通、餐飲等都可能與其掛鉤。 在這3000億美元的成本構成中,煤炭進口占290億美元,石油進口占2515億美元,天然氣進口占148億美元。自19
在產能還在繼續釋放、經營壓力很大的情況下,煤炭產量反而減少,對于企業來說,實屬不易了。但煤炭量熱儀社會庫存絲毫沒減,因為一季度煤炭凈進口7796萬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預測,今年全年我國煤炭凈進口或將超過3億噸。有煤炭企業甚至認為,今年的煤炭凈進口可能會達到3.5億噸至3.8億噸。這的確讓國內的煤炭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網站27日公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的意見”。意見提出,堅決遏制煤炭產量無序增長,切實減輕煤炭企業稅費負擔,加強煤炭進出口環節管理,減少低質煤進口。 2012年以來,煤炭行業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價格下跌、企業虧損等問題,運行困難加大。為促進煤炭行業平穩運行和
近期國內煤炭價格持續下跌,港口及電廠庫存居高不下,多地煤炭滯銷嚴重。在此背景下,來自澳大利亞、印尼和越南等地的進口煤卻以低價乘虛而入,沖擊國內煤市,這或將進一步加大國內動力煤價繼續下行壓力。 據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截至7月24日,國內主要港口煤價下降幅度已逾100元
2013年即將收尾。近一年來,進口煤價與國內煤價相比,始終存在一定的價格優勢,進口量迅速增加。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進口煤炭2.2億噸,同比增長33.5%,比2012年全年進口增速快3.7個百分點,這對國內煤炭企業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臨近年底,國內電企加大冬季儲煤力度,進口煤需求相
5月18日上午,國家質檢總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6年進口產品白皮書相關情況。總局新聞發言人、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主任李靜主持發布會,檢驗監管司司長孫文康進行了發布,以下為發布的主要內容: 一、進口工業品不合格總體情況 2016年,質檢總局通過進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平臺,共采集進口質
國家能源局煤炭司日前在北京召開座談會,對擬實施的商品煤質量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向大型煤炭企業征求意見。據了解,神華集團、中煤集團、大同煤礦集團、山西焦煤集團、山東能源集團、冀中能源集團、陜西煤業集團、河南煤化集團、潞安礦業集團、兗礦集團、淮南礦業集團等10余家大型煤炭企業參加了會議。
煤炭專家稱,國際煤價上漲缺乏長期支撐,未來走勢仍存在不確定性 由于新年度采購需求的拉動,全球煤炭價格連續5周上漲,國際三港煤價指數價格均漲破90美元大關,而澳洲、南非動力煤價更在最近一個月平均上漲幅度高達15%。盡管短期上升明顯,但業內人士仍看淡國際動力煤價的長期走勢。 從11月初開
2013年我國煤炭進口量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海關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煤炭進口共計3.3億噸,同比上漲13.4%。“雖然此前業內曾預測2013年煤炭進口量可能會超過3億噸,但3.3億噸超出預期。”港富集團黑色產業首席分析師張志斌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此外,汾渭能源
“控煤”這只懸而未決的靴子終于要落地了。 用天然氣等清潔能源替代煤炭,已經成為目前中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 在近日召開的中國國際煤炭大會上,有業內人士透露,為落實去年出臺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一份更加詳細的“控煤”方案不久后將浮出水面。 如今煤炭行業大勢已去是不爭的事
受國內外經濟增速放緩及國際能源結構變局影響,國內煤炭將進入長期買方市場,年內出現復蘇的概率非常小,但價格暴漲或暴跌的狀況一般也不會發生。 近期,國內煤炭市場風向標的秦皇島港煤炭庫存一度突破了強制疏港警戒線,同期煤炭進口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多方因素使原本就低迷的煤炭市場更加沉悶。
2012年6月至今所呈現的煤炭市場形勢可概括為社會庫存量大、供需寬松、價格下跌三個基本特征。之所以造成這一形勢,應歸因于煤炭市場機制建設缺乏有效的推動和規范,產能過剩的問題在大量進口煤的沖擊下凸顯出來,而產量卻在煤企不掙利潤占市場的指導思想下只增不減,造成企業虧損面不斷擴大,供需矛盾不斷激化。目
《煤炭質量管理暫行辦法》雖然尚未最終定稿,但部分地區卻已經開始對進口煤采取了限制措施。 “沒有明文規定,但海關找各種理由不讓這樣的煤炭過關。”大連一位從事煤炭貿易的銷售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說。 類似的現象在長江流域多個內陸港口出現,但并未在全國鋪開,其所針對指標是煤的硫份不能高過1%,
煤炭企業均有能保證合理利潤的商品價格期待,但這樣的期待需要的是共同的市場維護……神華集團限產了,中煤集團限產了,盡管兩家企業限產數量與全國總的產量規模相比很小,也不太可能就此改變供大于求的局面,但其積極舉動令人鼓舞,其示范效應值得拭目以待 近期,神華集團、中煤集團宣告主動限產,備受關注,但這是
“迎峰度夏”本應是一年中港口生產最為忙碌的季節,卻因為煤炭市場下游需求的放緩,北方七大港口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煤炭壓港”現象,其中一些港口煤炭積壓量已經接近港口最大堆存能力。 7月2日,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到河北秦皇島港專題調研煤炭在港口積壓問題并召開座談會。李盛霖強調,要千方百計緩解煤炭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國家能源集團、中煤集團等主要煤炭企業紛紛發聲,將加強貨源組織,全力保供穩價 6月14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能源數據顯示,煤炭價格探低回升,截至6月4日,秦皇島5500大卡煤炭平倉價為每噸589元,比4月下旬上漲2元;5000大卡每噸547元,上漲18元;4500大卡每噸471元
據國家能源局網站消息,日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吳新雄在2014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表示,2014年,將認真落實大氣污染防治措施,促進能源結構優化。嚴格控制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煤電項目;確保2015年底前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內重點城市供應國V標準的車用汽、柴油,2017年底前全國供應。
2013年原油對外依存度估計達到58%,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達到31.6%。專家認為倘若無價格優勢,進口煤將失去市場,因此中國煤炭進口依存度上升的現狀無須擔憂。但在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中國對石油、天然氣進口的需求仍將保持旺盛。 近期公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原油、天然氣、煤炭三大主要能源
記者從自治區檢驗檢疫局與防城港市政府召開的合作備忘錄聯席會議上了解到,防城港市一家水產冷凍企業在檢驗檢疫部門的指導下,6月30日順利通過出口備案復審,取得出口水產品資格,年內可向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輸出冷凍鰻魚片、白干鯛片、凍蝦等產品300噸,創匯300萬美元,我區水產品出口因此將有較大增長。
過去的十年,煤炭市場欣欣向榮,利潤豐厚,各路資本齊挖“黑金”,煤炭股雄踞能源板塊翹楚。但國內煤市自去年末已顯露疲態,今年5月份開始,煤炭進入強勢買方市場,哀鴻一片,動力煤連跌9周、環渤海港口庫存爆棚、煤企限產報價,降薪裁員、貿易商忍痛割肉、煤炭股幾近腰斬…… 在原本年中需求的火熱季
最近,面對各大港口堆積如山的煤炭,用望“煤”興嘆來形容煤炭企業的心情是最恰當不過了。連跌11周,價格仍未見底,不少人心灰意冷,嘆息煤炭“黃金時代”的終結。嚴峻形勢下,有些煤炭企業動起了重組轉型的念頭,力推“大煤炭”走向“大資源”,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力求穩坐基礎能源寶座。記者了解到,煤炭價格暴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