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大部分的純電動汽車用戶來說,除去車輛的維護保養,最基本的使用成本便是向電力公司支付充電費用。而光伏發電一直都在標榜“向老天要錢”,那么兩者有沒有合作的可能呢? 美國 Envision Solar公司就做出了嘗試。他們研制的光伏充電樁,在安裝使用上非常簡易便捷,甚至不需要挖坑埋樁。主要部件就是一塊高效太陽能板,一塊22千萬時的儲能電池組和5噸重的金屬底座。盡管初裝價格達到了4萬美元,但與長久節約下來的費用相比,依然相當實惠。......閱讀全文
LNG等新能源汽車已在北京公共交通運營中逐步推廣使用,未來4年,北京公交將大量使用新能源車替代燃油汽車。 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的推廣應用是優化機動車結構、減少污染排放的有效途徑。到2017年,全市要力爭發展20萬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其中30%為公共領域用車,包括公務用車,7
測試 自治區能源研究示范中心對新能源汽車進行實際路況測試,數據顯示,該車運行100公里耗電27度,與傳統車的能耗對比,能源消耗是傳統車的25%左右。 投用 試運行期間,工作人員將全面衡量整車性能,協助廠家進一步改進質量、完善功能。試運行結束后,第一批新能源汽車將投用在貢嘎至拉薩市區的民航班
近年來,全球經濟發展迅速,對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環境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急需尋找到一種可以代替能源又環境污染小的經濟發展方式。燃料電池行業便應運而生,早在50世紀年代50年代初,熔融碳酸鹽燃料電池(MCFC)由于其可以作為大規模民用發電裝置的前景而引起了世界范圍的重視。其它種類
“能源互聯網其實就是通過將互聯網與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結合,便捷地實現能源共享。”億利資源集團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劉國忱說,互聯網將給能源市場帶來巨大的變革,而新能源企業面對互聯網則比傳統能源企業占有較大優勢。 能源是每一個行業的基礎,而觸手可及的互聯網正滲透在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當開放的互聯
只要引入市場機制,通過利益驅動讓市場各個主體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同時政府加以必要的市場監管,最終我們國家清潔技術的開發應用、引進推廣,以及一些重大創新就會指日可待。 自十八大把生態文明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后,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又將綠色發展列為下階段中國五大
11月1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T100新技術·新產品:創新力行動”項目發布了“2016中國黑科技百強”和十大創新創業先鋒團隊的名單。至此,歷時近一年的“尋找中國最酷的黑科技”的活動劃上了句號。 “T100新技術·新產品:創新力行動”項目由北京科技協作中心主辦、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聯合主辦
我國能源系統目前面臨諸多挑戰,最大的挑戰是怎樣從化石能源為主的時代,轉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時代。這個過程不會很快,但在10年內能源行業的格局可能會發生改變。 能源行業如何改變,互聯網將起到重要作用。能源互聯網的建立意在促進需求側響應和清潔能源高效利用,也是從技術上推進電力市場化和新能源發展。同
聯合國新一輪氣候談判將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據悉,中國將成為推動清潔能源的重要驅動力。在“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我國明確提出推動低碳循環發展,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雖然目前清潔能源在國內還面臨著結構比重低、開發難度大、產業化水平低等問題,但這
走過2017年,“怪獸級”颶風、史上最高溫、熱浪等極端天氣讓我們見識到氣候變化這一“灰犀牛” 式危機的巨大破壞力,也見證了各國政府通過多邊合作為全球氣候治理提供政治動力,以及社會各界的非國家主體用行動提供探索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年的時間,人們逐漸意識到無論跟氣候變化的影響
面對化石能源日漸枯竭和全球氣候、環境變化的現實壓力,一場新能源革命在全球范圍內悄然興起,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和電源結構也將在今后幾十年內逐步改變。隨著可再生能源、核能、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發電在未來有望成為主力電源,電網的發展也將經歷重大轉型。 推進電能替代 加快電網創新 2009
千帆競渡 百舸爭流 國檢集團在改革的浪潮中披荊斬棘 揚帆遠航——中國分析測試協會走訪國檢集團側記 2018年6月15日,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渝英、科技委委員吳波爾、科技成果評價辦公室負責人吳淑琪研究員、組織部主任尹碧桃等一行5人走訪了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CTC,以下簡稱“國
《江西“十二五”新能源發展規劃》出爐,規劃內容聚焦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這標志著江西新能源的布局路線已經明確。 20多個風電項目列入規劃 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江西將利用在中部地區的風能資源優勢,以鄱陽湖陸地以及部分高山風資源較好區域為重點,集中建設一批風電場。目前已
關于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發展的指導意見發改能源[2016]392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改革委、能源局、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中央企業: “互聯網+”智慧能源(以下簡稱能源互聯網)是一種互聯網與能源生產、傳輸、存儲、消費以及能源市場深度融合的能源產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