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北部梅前州農業部日前證實,調查人員在當地野鴨體內檢測出H5N8型禽流感病毒,這是歐洲范圍內首次在野生鳥類體內檢出這一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梅前州農業部表示,當地野生鳥類監測部門為調查禽類疫病情況射殺了一只野鴨,結果發現這只野鴨感染了H5N8型禽流感病毒。 這是德國第二次檢出H5N8型禽流感病毒。本月初,梅前州一家火雞養殖場出現疫情,當地疫病控制部門隨后撲殺了3.1萬只火雞并把養殖場周圍50公里劃為危險區,禁止露天放養家禽。 不過,梅前州農業部介紹,這次檢出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野鴨并不在先前劃定的危險區內,也沒有明顯患病跡象。 梅前州農業部長蒂爾·巴克豪斯說,在野鴨體內檢出禽流感病毒進一步加深了對歐洲家禽感染禽流感源自野生鳥類的懷疑。 巴克豪斯說,梅前州農業部已采取應對措施,在全州范圍內禁止露天放養家禽,并要求家禽飼養者盡可能切斷家禽與野生鳥類的接觸,包括禁止使用野生鳥類可接觸到的地表水飼養家禽。 繼德國之后,荷蘭......閱讀全文
路透社報道,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副總干事Matthew Stone近日稱,鑒于野生鳥類可能會將病毒向南部傳播,未來幾周內,歐洲或將爆發更多高致病性的禽流感。 北美,尤其是美國,也有可能會出現新的禽流感病例。去年,美國爆發的禽流感致使約5000萬只家禽死亡。 在過去的幾周內,8個歐洲國家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總干事貝爾納·瓦拉近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本月以來相繼在德國、荷蘭和英國出現的H5N8型禽流感病毒可能來自亞洲。 德國北部梅前州11月6日確認,該州一火雞養殖場出現高致病性H5N8禽流感疫情。這是歐洲首次出現H5N8型禽流感疫情。繼德國之后,荷蘭和英國的兩處禽類
冬季來臨,歐洲禽流感疫情出現升溫勢頭,近期歐洲多地相繼出現疫情,包括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家。對此,我國有關部門需做好防疫工作。 歐洲疫情形勢 荷蘭 10月16日荷蘭經濟事務部向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報告稱,10月11日荷蘭一個農場發生家禽低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本次禽流感疫情的類型
在微生物中,病毒最適合成為新興的病原體,因為它們能夠通過突變、基因重組和重配感染新宿主并適應新環境。腸病毒是最常見和最危險的水傳播病原體之一,會導致偶發性疾病和流行疾病。與腸病毒有關的主要健康問題是胃腸道疾病,但它們也可能引起呼吸道癥狀、結膜炎、肝炎、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慢性疾病。非腸道病毒如呼吸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來自于東亞地區野鳥和中國上海、浙江、江蘇雞群的基因重配。這種基因重配是一種常見現象,但對人類致病是極小概率的隨機事件。――中科院 ●重點推進臨床診斷試劑開發、疫苗研制等重點工作,預計在兩個月內完成核酸診斷試劑的臨床驗證,7個月內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預防性疫苗研制
臺灣南部禽流感疫情升高 確認新型病毒 臺灣行政院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周日(11日)傍晚召開記者會證實,云林縣四處鵝場以及屏東縣一處蛋鴨場確認感染新型H5N2亞型禽流感,嘉義縣一處種鵝場確認感染與韓國株相近之H5N8亞型禽流感,將進行撲殺及全場清潔消毒作業,并同步通報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2013年,中國科技界把攢了多年的能量一下子釋放出來,高新成果比比皆是,以至于評委會只得忍痛割愛。 由科技工作者、資深科技記者和廣大讀者評選出來的2013年十大國內科技新聞,堅持以往的全面視
據日本媒體報道,日本企業KANEKA、東京大學和筑波大學等開發出一項新技術,只需約30分鐘時間便可檢測出禽流感病毒感染給人類的可能性。借助該技術,保健站的員工和研究人員可在發現鳥類尸體的現場進行調查,這將更容易采取防止感染擴大的對策。目前正在對檢測精度等進行改良,力爭3年后投入實際應用。
作為限制禽流感疫情的一部分,南非鸕鶿和其他海鳥成為了科學家的禁區。圖片來源:Chris & Monique Fallows/NPL 本報訊 由于南非政府正在努力應對一場威脅瀕危物種的禽流感疫情,因此科學家們被禁止在該國沿海地區對海鳥進行研究。 3月23日,南非環境事務部宣布將停止科學
The scientist雜志集中盤點了近期最受關注的一些基因組測序成果,包括山地大猩猩、綠膿桿菌、金絲雀等。 種屬:山地大猩猩(Mountain gorilla) 獲得東部大猩猩的一個亞種群——山地大猩猩的第一個全基因組序列,揭示出在10萬年的時間里這一種群一直在衰退,因此導致了有限的遺傳
5月13日,沙特衛生部官員到醫院探望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病人。 超過50%的致死率!這一數據與10年前的SARS和前不久的H7N9病毒比起來,更令人心驚肉跳。近日,已在多國出現的這種新型冠狀病毒被貼上了一個恐怖標簽——“類SARS”病毒。世界衛生組織5月12日稱,該病毒存在
正值全球努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之際,世界衛生組織警告稱,一種傳染性極強的H5N8亞型禽流感病毒在沙特阿拉伯爆發。世衛組織援引沙特農業部的消息稱,這次禽流感已經導致超過2.2萬只鳥類死亡。報道稱,此次疫情發生于沙特中部的蘇代爾地區,該地區位于沙特首都利雅得以北約150公里處。出于安全考慮,超過38.5萬
日本農林水產省17日宣布,最近在九州島熊本縣養雞場出現的禽流感疫情,經檢測確認是H5N8型禽流感病毒所導致,這是日本首次確認發現該病毒。 不過農林水產省認為,由于當地已經完成了防疫措施,今后感染進一步擴大的危險性很低。 熊本縣政府13日宣布,該縣多良木町的養雞場在11日和12日有27
年初至今,意大利全國范圍共暴發76次禽流感,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繼續給意大利家禽行業造成重大損失。 意大利衛生當局和動物衛生及食品安全研究機構IZSVe最新的消息稱,上周,意大利又增加7起H5N8毒株的高致病性禽流感,使得今年1月份以來的禽流感總數上升至76起。有近23.1萬只的家禽受到最近禽流感
3月5日,俄羅斯農業監督局局長尼古拉·弗拉索夫表示,由于“拉尼娜現象”活動猖獗,2008年初包括中國南方、伊拉克、巴勒斯坦、阿富汗等亞洲國家,以及南半球的阿根廷等地方發生了史無前例的特大暴雪,受其影響高致命性禽流感近階段也有所抬頭,這種威脅正在不斷地增加,頗有卷土重來的跡象。 弗拉索夫強調
4月7日,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布了預防人感染H7N9禽流感指南。該指南綜合了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H7N9禽流感的診療方案和疑難解答,對H7N9潛伏期、早期癥狀和預防建議等熱點問題,作出詳解。 記者將指南內容編選如下: 1、什么是H7N9禽流感?
根據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在中國引起了嚴重疾病及死亡的一種危險的禽流感病毒株H7N9,有可能存在于小部分的潛在區域內,似乎有傳播到印度、越南、印尼和孟加拉國等其他適宜區域的風險。 來自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中國疾病預防控
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今天發表了我國疾控中心舒躍龍教授和他的團隊的論文,題為《H7N9甲型流感病毒的新生物特征》。論文提出,大量生物特征表明,H7N9甲型流感病毒對人類已構成重大威脅,應對該病毒進行嚴密監控。 “與H5N1和H1N1病毒不同,H7N9病毒能夠和人類受體結合,感染人類氣管和肺部
自3月31日我國確認發現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來,4月14日是單日報告病例最多的一天,增11例;15日又增3例。確診病例增多,以及分布范圍逐漸擴展到北京、河南,引起公眾極大關注。 疫情是否加重?病毒是否“北上”?4月15日,中國疾控中心“人感染H7N9禽流感”應急技術組專家羅會明接受記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的負責人1月19日公布消息稱,從韓國南部釜山一家飼養場的大雁等鳥類尸體中檢測出了高病原性H5N8型禽流感病毒,分析結果顯示“此類禽流感病毒和在日本檢測出的禽流感病毒非常相似。” 此外,該負責人還指出,此次在釜山飼養場發現的禽流感病毒和韓國境內的野鳥身上發現的病毒相同。該病
【中央社臺北4月2日電】江蘇省衛生廳今天在官網通報,江蘇確診4宗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截至發稿,大陸已有7宗確診,其中上海2例死亡,安徽1例病危。這是全球首次報告人類感染H7N9病毒病例。 江蘇衛生廳在官網公布了這4例病例資料。該網站還透露,經過醫學觀察,與上述感染患者有過密切接觸者均
武漢病毒性肺炎已公布初步調查結果:截至2020年1月7日21時,實驗室檢出一種新型冠狀病毒,獲得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經核酸檢測方法共檢出新型冠狀病毒陽性結果15例,從1例陽性病人樣本中分離出該病毒,電鏡下呈現典型的冠狀病毒形態。新型的冠狀病毒是另一種SARS嗎?這種病怎么預防?海鮮還能吃嗎?患
近期世界各地的飛鳥墜地事件頻頻發生,讓一些人聯想到了“2012世界末日”的謠言。新年以來媒體報道的此類事件如此密集,有人甚至制作了一幅地圖,標注了新年以來發生的幾十起大規模動物死亡事件。難道真的要發生什么大事了嗎? 死亡事件多過你想象 然而,當我繼續尋找此類事件的線索時,就發現大規模
香港大學的 副教授一直從事著流感病毒的分子進化及流行病規律,SARS病毒的起源及進化等方面的研究,2005年曾由于一篇發表于《Nature》上的文章引起注目,去年刊登在《PNAS》上有關中國福建已經出現了一種新的H5N1禽流感病毒株——“類福建病毒”(Fujian-like,FJ-like)也引起了
昨天(4月8日),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藍睿明說,黃浦江死豬的因素可能很多,不必將死豬與目前人感染H7N9病例相聯系。 他重申,目前尚無證據顯示,人感染的H7N9禽流感病毒,有持續的人際傳播能力。因此,世衛組織不建議世界各國各地區在入境口岸實行特別篩查,也不建議實行任何旅行或貿易限制措施。 上述表
4月9日,浙江省嘉興市余新地區有大量出欄雞賣不出去,每天還要消耗大量飼料錢,養雞戶傷心落淚 一個新的結合體 “我們發現H7N9病毒有很強的變異能力。”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說。 4月5日,他們從全球共享禽流感數據倡議組織(GISAID)上獲得了4個H7N9甲型禽流感的基因組。GI
近日,著名學術期刊Nature雜志旗下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發表了中科院流感研究和早期預警中心及武漢病毒所特殊病原體和生物安全重點實驗室的陳全姣研究員團隊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中國中部的濕地和湖泊可能在傳播H5N8病毒上起關鍵作用 ,闡明了該病毒跨
流感的數字罪行 問(Q):病毒到底是什么東西?為什么我們在新聞中一再提到“宿主”這個概念? 答(A):病毒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微縮”的生命形式,不要說與人、豬比了,就是和細菌比,也大概只相當于其1/100。自從1898年世界上第一種病毒——煙草花葉病毒被發現以來,科學家已經發現了超過5
2020年3月份即將結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點研究值得學習呢?小編對此進行了整理,與各位分享。 1.Cell:我國科學家從結構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進入細胞機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顆粒與宿主表
12月27日,針對近日廣州報告全球第二例H5N6人感染病例的消息,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凌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迄今為止發生的兩例H5N6感染病例均屬偶發病例,目前沒有證據表明H5N6會出現與H7N9類似的暴發。“但仍需要高度警惕,個人盡量遠離活禽,基層醫院也要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