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diatrics:母乳喂養可降低嬰兒肥胖風險
對于高危肥胖嬰兒,他們喂母乳時間越長,就越不可能會成為超重。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持續時間越長,似乎對超重和肥胖的早期征兆越有保護作用。研究員Stacy Carling博士生和她的同事追訪595名孩子(從出生到2歲),他們在這個時間內追蹤記錄孩子的重量和身高,并比較將兒童的成長軌跡與這些孩子吃母乳時間長短關聯起來。 當考慮高風險的體重增加,兒童身體質量指數(BMI)漲幅高于平均水平更快,隨著他們成長。BMI是根據人的身高和體重的測量。 獲得額外體重風險最高兒童的母親包括那些超重或肥胖母親,教育水平低母親和懷孕期間吸煙的母親。595名兒童中近59%的孩子處于超重危險之中,其母親曾有以上一個或多個特征。在這些肥胖風險較高的兒童中,嬰兒母乳喂養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相比于吃母乳至少4個月的兒童,母乳喂養不到兩個月時間的嬰兒有超過兩倍多的可能性獲得額外的重量。 這項研究結果發表在Pediatrics雜志上。但這項研究并不能......閱讀全文
母乳影響嬰兒腸道微生物發育研究概要
? 停止母乳喂養后,嬰兒腸道內的菌群開始接近成年人。??? 針對98個瑞典嬰兒的排泄物樣本分析發現,兒童腸道微生物的發育和生育方式之間存在聯系。那些經由剖腹產出生的嬰兒,腸道菌群明顯少于順產的嬰兒。5月11日刊登于《細胞宿主與微生物》期刊上的新研究還發現,營養是嬰兒腸道微生物發育的主要驅動因素,
美研究發現母乳喂養有助嬰兒健康新證據
都知道母乳喂養好。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不止是母乳本身,就是媽媽乳頭及周圍皮膚上的細菌也有助于寶寶腸道健康。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研究人員8日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小兒科》月刊上刊文說,他們對107對母嬰展開調查,在寶寶第一年采集母乳、嬰兒糞便和母親乳頭周圍皮膚樣本,對這些樣本進行細菌分
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可減少嬰兒體內耐藥細菌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0月20日報道,近日,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團隊在《自然?通訊》期刊上發表論文稱,母乳喂養至少6個月可減少嬰兒體內的耐抗生素細菌。 研究說,由于嬰兒免疫系統薄弱,每年全球有超過20萬新生兒因出現由于耐抗生素細菌導致的感染而死亡。研究團隊發現,相比于母乳喂養時間較短或未接
母乳喂養改善嬰兒表觀遺傳
9月《兒科學》(Pediatrics)雜志報道了來自布朗大學Warren Alpert醫學院教授、婦嬰醫院布朗中心主任Barry M. Lester博士課題組的一項研究,“我們發現,孕產婦護理可以改變嬰兒應激生理反應相關基因活性,特別是調控激素皮質醇(cortisol)的釋放。” Lester
世界母乳喂養周-半歲內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僅30%
8月1日-7日是世界母乳喂養周,衛生部表示,當前我國出生后6個月內的嬰兒純母乳喂養率僅30%,遠低于中國兒童發展綱要確定的50%的目標。一些奶粉廣告的宣傳,干擾了6個月內的純母乳喂養,目前正在修訂中的《母乳代用品管理辦法》有望加強對相關廣告的管理。
母乳中的干細胞可助嬰兒成長
對于那些篤信或者堅持母乳喂養孩子的媽媽來說,又有一個利好的消息鼓勵她們這種行為。最近,研究者在小鼠的乳汁中發現干細胞可通過哺乳的過程植入到幼鼠體內。而在數年前,研究者在人類的乳汁中發現了干細胞的存在,但是這些干細胞對嬰兒有何作用,目前尚不知曉。 研究者稱,目前僅在小鼠身上發現這一現象,相信它
Pediatrics:母乳喂養可降低嬰兒肥胖風險
對于高危肥胖嬰兒,他們喂母乳時間越長,就越不可能會成為超重。近日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持續時間越長,似乎對超重和肥胖的早期征兆越有保護作用。研究員Stacy Carling博士生和她的同事追訪595名孩子(從出生到2歲),他們在這個時間內追蹤記錄孩子的重量和身高,并比較將兒童的成長軌跡與這些
嬰兒“性早熟”引家長關注-專家推薦“母乳喂養”
8月初,多家媒體報道了嬰兒“性早熟”事件,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極大關注。嬰兒吃什么最安全,是家長最關心的問題,醫生推薦健康的母親應該采取母乳喂養,大多數孩子家長表示贊同。 連日來,安徽各地兒童醫院檢查“性早熟”的兒童絡繹不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不少孩子都患有“假性性早熟”。嬰兒“性早熟
科普:母乳喂養兩個月-嬰兒猝死風險減半
新一期美國《兒科》雜志刊載的一項研究顯示,母乳喂養兩個月,嬰兒猝死綜合征的發生風險能降低約一半。這種益處不只適用于純母乳喂養的嬰兒,也同樣適用于混合喂養的嬰兒。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對8項大型國際研究數據展開綜合分析,涉及2200多例嬰兒猝死綜合征病例和未有猝死問題發生的近7000名
母乳是世界上最安全最營養的嬰兒食物
新西蘭最大乳品出口商恒天然自曝部分產品含肉毒桿菌,打破洋奶粉“安全可靠”的神話。這讓依賴于洋奶粉的媽媽們苦惱不已,紛紛抱怨“找不到安全的奶粉”。專家指出,再好的奶粉,都存在喂養的風險,而母乳才是世界上最安全、最有營養的嬰兒食物。 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項目部主任丁冰告訴記者:“就像以前沒有
懷孕前快餐飲食會影響母乳和嬰兒的健康
這項以實驗室小鼠為研究對象的新研究發現,即使是相對短期的快餐飲食也會影響女性的健康,降低她們生產后產生營養母乳的能力。這可能會影響新生兒的健康,并增加母親和孩子在以后的生活中患心臟病、中風和糖尿病等潛在致命疾病的風險。即使是那些看起來體重健康的母親,也可能患有一些隱藏的問題,比如脂肪肝——這可能出現
《柳葉刀》子刊:母乳喂養的嬰兒智商更高!
近日,發表在《柳葉刀全球健康》(Lancet Global Health)雜志上的一篇論文中,來自巴西的一項研究對3500名嬰兒進行了長期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喝母乳時間更長的嬰兒在成年后顯示出更高的智商。 研究人員強調除了母乳外,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會對智商產生影響,他們也試圖排除主要
研究發現單一母乳喂養可遏制母乳中的HIV
據在贊比亞進行的一項新的對HIV感染母親所做的研究提示,那些想要進行母乳喂養的感染了HIV的婦女應該在寶寶生命的頭6個月里進行單一母乳喂養(即不要給寶寶喂其它的液體或食物)。 該研究結果顯示,選擇長期地進行單一母乳喂養的婦女可能有著最低的風險將病毒通過母乳傳播給她們的寶寶。感染HIV的婦女
Nature:嬰兒牙齒揭示尼安德特人的母乳喂養習慣
一項有關牙齒化石的研究今天顯示,史前人類尼安德特人可能在小孩7個月大時就開始斷奶,僅1歲多就讓他們轉吃固態食物。這項研究報告發表于《自然》(Nature)雜志上。 親喂時間較短,代表小孩們間間隔時間較短,且人類人口擴張速度較快。 尼安德特人是人類族譜中神秘的一支,居住在歐洲、中亞及中
母乳或配方奶粉喂養后,嬰兒腸道微生物組“看著相同”
嬰兒配方奶粉又稱母乳化奶粉,其設計初衷不僅是在營養上模擬母乳,還能在嬰兒腸道中培養對于維持健康不可或缺的類似微生物群。它們能驅逐致病菌、影響新陳代謝,并合成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 一項新研究發現,雖然配方奶粉和母乳都能促進嬰兒腸道中類似細菌的生長,但是其作用卻不同。這些差異對健康的影響目前尚不明
母乳和配方奶粉對嬰兒體內微生物群影響不同
母乳和嬰兒配方奶粉是嬰兒的常見食物,他們對嬰兒消化系統的微生物有什么影響么?研究人員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研究。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1月12日報道,近期發表在英國《自然 醫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母乳和嬰兒配方奶粉均可促進嬰兒消化系統中一些類似細菌的生長,但來自這兩種食物中的細菌的工作方式卻有
Allergy:母乳中的特殊寡糖或能有效預防嬰兒對食物過敏
最近,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Aller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母乳中的特殊組分或能降低嬰兒對食物的敏感性;相關研究闡明了人乳中寡糖類(HMOs,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在嬰兒機體健康中扮演的關鍵角色。圖片來源:verywell.com
Sci-Rep:母乳喂養改善嬰兒口腔微生物組的健康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昆士蘭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母乳喂養的新生兒的唾液或能與母乳結合產生一種特殊的抗菌化合物,來幫助重塑新生兒的口腔微生物組;研究者表示,當母乳和新生兒的唾液混合后,一些有害微生物的生長或許能被抑制長達24小時
檢查母乳中細菌群落和嬰兒腸道中的生物群落
母乳中的細菌及母親乳頭周圍乳暈皮膚上的細菌會被轉移到嬰兒的腸道內嗎?《美國醫學會雜志-兒科學》發表的一篇新文章對它們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檢查,其結果表明,母乳中的細菌可能對嬰兒腸道中的細菌定植有幫助。 嬰兒腸道中的微生物定植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它對孩子一生的健康都有重要作用。但人們對母乳中的細菌如何
母乳抗體有潛在長期裨益研究概要
? 美國 一項對小鼠的初步研究發現,沒能獲得一種來自母乳的抗體可能與成年期腸炎的保護減少有聯系。研究報告2月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科研人員此前已經發現,被稱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抗體可能影響乳兒的消化道微生物組成,為生命早期帶來免疫保護。為了確定母親的分泌型免疫
iScience最新研究:母乳含有新冠抗體
圖片來源:《科學家》雜志 根據一項針對15名女性的新研究,哺乳期母親的乳汁可能具有抵抗新冠感染的強大抗體。研究人員在11月出版的iScience上報告說,所有從新冠肺炎中康復的女性和其他哺乳期女性的母乳樣本都含有對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產生反應的抗體。 在母乳中檢測到病毒抗體表明母親可能將病毒免疫力傳
中國母親母乳喂養受挑戰-劣質奶粉威脅嬰兒健康
從事兒童保健工作10年的張淑一,當聽到兒子大哭時,變得不知所措。原本堅定用純母乳喂養寶寶的她,懷疑自己的奶孩子不夠吃。 35歲的張淑一是首都兒科研究所醫生,兩年前生下兒子,一直嚴格按照國際標準純母乳喂養,即頭6個月不添加水和任何輔食,并堅持母乳喂養兩年。 盡管她的
衛生部詳解奶粉雌激素-母乳是嬰兒的最安全的食品
圣元乳粉調查結果之后,不少家長對于“兒童性早熟”問題仍然非常關注,對此,衛生部昨日對20個問題進行了解答,并明確了奶粉、牛乳和人母乳中的雌激素含量。通過數據對比發現,奶粉的雌激素水平,并不比母乳高。 根據衛生部的檢測結果,在送檢的42份圣元優博乳粉中,未檢出外源性的己烯雌酚和醋
足月母乳喂養嬰兒確診暫時性癥狀性鋅缺乏病例分析
患兒是一個3個月大的中國男孩,最終確診為暫時性癥狀性鋅缺乏(TSZD),該病與腸病性肢端皮炎(AE)的臨床表現極其相似。都表現為鋅缺乏,腔口、肢端部位皮炎,脫發,腹瀉[1]。患兒足月順產,純母乳喂養,未添加輔食,父母非近親結婚。患兒主要表現為肛周濕疹樣皮疹1個月,皮疹迅速進展至陰囊、頸部、口周、頭皮
最新研究發現支持母乳喂養新證據
Henry Ford 醫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母乳喂養能夠影響嬰兒免疫系統的發育以及增強對其腸道內的微生物引起的過敏反應以及哮喘的耐受性。 這項驚人的發現是由一系列根據所謂"衛生假設理論"-"嬰兒早期接觸的微生物能夠影響免疫系統的發育與過敏性反應等"而開展的研究證實的。HenryFord醫院公共健康
研究表明母乳喂養的孩子更聰明
新媽媽都知道母乳喂養很重要,但往往堅持幾個月后就因為種種原因放棄了。美國一項研究表明,母乳喂養的孩子更聰明,而且母乳喂養時間越長好處越明顯。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研究人員29日在《美國醫學會雜志·兒科學卷》雜志上報告說,他們對1300多名兒童接受母乳喂養情況進行了調查,并在這些兒童3歲和7歲
母乳分析儀可以檢測母乳哪些成分
母乳分析儀是利用一定的手段對乳汁的成分進行分析的儀器,其目的是通過檢測了解母親不同飲食結構下對母乳營養成分的影響,通過調整飲食,讓母乳的營養更優質的提供給嬰兒。母乳分析儀主要分兩大類:紅外線式的和超聲波式的,兩種產品應如何對比呢?首先我們來對比下超聲波感應系統與紅外線感應系統的區別:(1)紅外線感應
研究發現母乳喂養降低肥胖癥危險
母乳喂養,好處多多。據《印度時報》11月17日報道,《國際流行病學雜志》刊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學家主持的一項國際研究發現,吃母乳至少3個月有助于降低兒童肥胖癥危險。 新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對青年時期脂肪量和肥胖相關基因(FTO,肥胖基因)具有積極的影響。多年來,科學家一直使用身體質量指
日本研究發現母乳喂養可預防兒女肥胖
據日媒報道,日本岡山大學研究小組25日宣布,通過分析日本厚生勞動省數據發現,母乳喂養造成兒女肥胖癥的幾率低于奶粉喂養。該研究成果已刊登在美國醫學雜志電子版。 報道說,迄今在國外研究中,對母乳喂養可預防兒女肥胖有贊成和反對兩種意見。研究組成員、岡山大學研究員山川路代稱:"我們的研究比以往研究
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以提高免疫力
根據賓厄姆頓大學人類學副教授凱瑟琳·Wander最近的研究,當嬰兒母乳喂養時,他們會獲得一種免疫增強,幫助他們對抗傳染病。為了這個項目,研究小組研究了乞力馬扎羅山農村的近100對母親和嬰兒。在這一人群中,長時間的母乳喂養是常態,嬰兒期間的傳染病非常普遍,甚至與東非其他地區相比也是如此。Wander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