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時報:中美前沿科學研討會十年
2007年10月,第十屆中美前沿科學研究會(CAKFoS)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實際上慶祝了中國科學界與國際科學界互動交流與合作的10年。作為會議的指導和組織者,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和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曹京華在最新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回顧了10年中美前沿研討會的意義和作用。他們認為,該研討會不僅推動了中美青年學者跨學科思維和創新以及跨學科合作,而且如同一面鏡子,反映了過去10年間中國科學和中國科學院有關工作的發展。 1997年,中美兩國科學院領導簽署舉辦“中美前沿科學研究會”協議。 1998年,第二屆“中美前沿科學研究會”代表合影。 2007年10月,第十屆中-美卡弗里前沿科學研究會(CAKFoS)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還舉行了另一個慶祝活動:中國科學界與國際科學界互相促進十年。 為推動中美青年學者跨學科思維、創新和合作及培養學術帶頭人,1997年,中美......閱讀全文
科學時報:中美前沿科學研討會十年
2007年10月,第十屆中美前沿科學研究會(CAKFoS)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實際上慶祝了中國科學界與國際科學界互動交流與合作的10年。作為會議的指導和組織者,中國科學院常務副院長白春禮和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副局長曹京華在最新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撰文,回顧了10年中美前沿研討會的意義和作用
科學時報:PX真相還原
近日,臺風“梅花”掀起了大連福佳大化公司PX項目的“蓋頭”。8月14日下午,大連市委、市政府作出決定,該PX項目立即停產,并正式決定將這個項目盡快搬遷。 這場風波不禁讓人聯想到4年前的廈門PX事件。在兩起類似的事件中,不僅政府決策與公眾意見積極互動,謠言與真相也夾雜在一起,讓人難以分
中美科學家社會責任研討會:韓啟德詮釋科學家社會責任
9月26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與美國科學促進會聯合舉辦的中美科學家社會責任研討會在京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協主席韓啟德在出席開幕式時,對科學家的社會責任提出3點界定:其一,對科研工作負責是科學家正確履行社會責任的前提;其二,對同行負責是科學家正確履行社會責任的基礎;其三,對科學研究的社
科學時報:重建大學道德
5·12汶川地震發生后,災區的重建工作便提上議事日程,到一年后的今天,重建工作仍在繼續,而且會持續許多年。因為像撫平地震所造成的心靈創傷,重樹生活信心這一類“人的工作”從來都不是立即見效的,它需要長期的努力。 其實,當下中國的大學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由于近二十年的急功近利,大學受傷的程度也很
科學時報:新當選院士連線
在12月27日召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院士宣布,29名中國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外國科學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從左至右:穆穆、張希、陳潤生、吳岳良、胡海巖 穆穆:希望給年輕人提供民主和自由的思想空間 張希:最大理想是做個稱職教授
科學時報:博士質量靠“研究”
8月24日,華中科技大學教科院教授周光禮的新著《中國博士質量調查》在武漢面世。該書通過調查,披露了我國當前博士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該調查對象涉及在校博士生、博士生導師、博士培養單位負責人和博士畢業生。其結果顯示:46%的博導同時指導學生超過7名,最多的高達47名,而大部分博導認
《科學時報》聚焦糧食安全
上世紀70年代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近40多年東北的8個嚴重冷害年,近3年春季我國大范圍的干旱……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洪災和旱災幾乎每年都發生,受災地區農業往往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自古以來,脆弱的農業就無法逃離“靠天吃飯”的窘境。 截至今年8月19日,全國因洪澇、臺風農作物受災面積已達1.64
中美歐玩具安全研討會在粵舉行
應對美歐技術法規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中美歐玩具安全研討會在粵舉行 11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與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和歐盟企業總司在東莞聯合召開中美歐玩具安全研討會,國家質檢總局、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歐盟企業總司、全國玩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和出口玩具生產企業
中美歐玩具安全研討會在東莞召開
應對美歐技術法規 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中美歐玩具安全研討會在粵舉行 11月16日,國家質檢總局與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和歐盟企業總司在東莞聯合召開中美歐玩具安全研討會,國家質檢總局、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歐盟企業總司、全國玩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和出口玩具生產企業及各直屬檢
科學時報:“清退”引致淘汰機制改革
讀研的目的可能各不相同,有的是對某個領域的研究感興趣,有的是為了畢業后能跨入理想的行業。無論是何目的,畢業是前提。 現行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2~3年,最多不應超過4年。“超學時”研究生遭到清退,是否意味著中國研究生教育趨于“寬進嚴出”?在美國,研究生的門檻并不高,研究生教育不屬于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