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方面日前宣布,由于弄錯了一具木乃伊的身份,埃及將重新確認所有王室木乃伊的身份。 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官員表示,科學家將用電腦斷層掃描和DNA檢測等手段,為埃及博物館的40多具王室木乃伊驗明正身。 今年6月,以前一直被認為是法老圖特摩斯一世的木乃伊最終被確認為是一個死于箭傷的年輕人的木乃伊。歷史記載,圖特摩斯一世死時已經60多歲。埃及文物專家因此對所有木乃伊的身份產生了疑問。 埃及博物館兩年前引進了CT掃描設備,今年4月份建立了第一個DNA實驗室。據報道,CT技術可在虛擬中“打開”木乃伊,不對它們造成破壞。年輕的法老圖坦卡蒙就是在2005年首批接受CT檢查的木乃伊之一。 本月初,埃及方面宣布,法老圖特摩斯一世的女兒、女法老哈特謝普蘇特......閱讀全文
今年8月,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科研人員在一項研究中深入檢測了臨床基因測試無法確認病因的158名腦畸形患者的DNA。在高靈敏度測序的幫助下,研究團隊發現了只在每個人很少一部分細胞中發生的8個致病基因突變。對于傳統基因診斷測試來說,它們實在是太過于
今年8月,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的科研人員在一項研究中深入檢測了臨床基因測試無法確認病因的158名腦畸形患者的DNA。在高靈敏度測序的幫助下,研究團隊發現了只在每個人很少一部分細胞中發生的8個致病基因突變。對于傳統基因診斷測試來說,它們實在是太過于微小。 這類細胞基因變異又稱嵌合突變,存在于每個人
Bruce Budowle博士是北德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UNTHSC)應用遺傳學研究所的執行主任。自2009年成立以來,該研究所集中了一大批致力于完善遺傳學方法的知名科學家,以增強幾個研究領域,包括法醫DNA。在UNTHSC的法醫科學項目(全美只有14個)
誰動了我的DNA? 藏匿20多年的連環殺手最終被警方抓捕,DNA數據庫在此過程中大顯神威。然而另一方面,警方采集和利用DNA數據的情況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無辜大眾的自由和隱私正受到越來越嚴重的威脅。為了保護海量DNA數據不被濫用,必須制定一系列法規了。 20世紀80年代中以來,一個連
人類祖先的故事一直只是寫在骨骼化石中,不過自上個世紀60年代DNA檢測介入其中,我們就了解的更加深入了,比如說一些研究結果表明,所有現代人類都源自10多萬年前生活在非洲人,但其中人類進化的一些關鍵事件與考古學相悖。 現在,考古學家和遺傳學家又開始重新解析這些事件,由于DNA突變率――基于遺
資料圖片:2007年11月4日,古代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圖坦卡蒙的木乃伊在埃及盧克索展出。新華社發 資料圖片:2007年11月4日,在埃及的盧克索,一名考古工作人員抬著古代埃及最著名的法老之一圖坦卡蒙的木乃伊。 新華社/路透 圖坦卡蒙生前疾病纏身 掃描結果顯示,圖坦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 美國科學家利用顯微拉曼光譜法等技術近距離研究了三幅2000年之前的栩栩如生的木乃伊畫像的臉,結果表明這三幅畫像是由同一位羅馬-埃及藝術家創作的。 Marc Walton和他西北大學跨學科的團隊已經發現了揭露古畫基本面形狀和顏色的線索,這為15個已知的木乃伊肖像和版畫有多少是畫
南極BICEP2 射電望遠鏡發現引力波———或者是塵埃 2014年或許會因為科學的勝利迅速演變成失望甚至是悲劇而被銘記:干細胞研究和宇宙學研究進展很快受到質疑;商業飛船遭遇重大挫折。然而,探測器登陸彗星、追蹤人類起源以及協力了解大腦依然是值得慶祝的原因。 太空競賽 千帆競發
華威大學的研究人員和意大利人類學家Raffaella Bianucci一起,從意大利一個中世紀村莊的廢墟中找到了一個700年的人類骨架,并且從中分離出了致病性細菌——布魯氏菌,獲得了其全部基因組信息。 布魯氏菌是能夠引發人畜共患病的一種致命細菌,通常是從未經高溫消毒的奶制品或者直接接觸感染的動
8月17日,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險品倉庫特別重大火災爆炸事故發生第六天,事故處置、救援安置、傷員救治等工作仍在緊張進行。 據事故現場新聞中心信息,截至8月17日上午9時,共發現遇難者114人,未確認身份者60人,已確認身份5
21世紀,表觀遺傳學的研究得到了快速發展,同時其產生了讓研究人員感興趣和憧憬的東西,當然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大肆宣傳的成分,本文中,我們回顧了表觀遺傳學在過去幾十年里是如何演變的,同時分析了近年來改變科學家們對生物學理解的一些研究進展;我們討論了表觀遺傳學和DNA序列改變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表觀
說起DNA親子鑒定,不少人都知道那是目前認定親子關系最權威的辦法。不過,一些人雖然知道DNA的權威性,但又滿腹狐疑:兩個長得很像的人,怎么不存在親子關系?現在的DNA親子鑒定和我國古代的“滴血認親”方法,它們有什么不同之處?為解開讀者們心中頗多的疑惑,近日,記者特意走進了經自治區司法廳依法批準成
“復旦大學曹氏DNA取樣已經有近五十個,春節之后,復旦將會派工作組去曹氏譜系重點地區采樣。”昨天,就“曹操墓”真偽研究項目中一些熱點問題,本報記者采訪了課題組負責人。 做DNA測試的復旦人類學實驗室。 記者昨日從復旦大學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用DNA技術查驗曹操墓真偽研
盡管未來幾年面向科研應用仍是最大細分市場,但是醫療應用為最快增長點。長遠來看,藥企和CRO也有很大的受益空間。以新一代測序技術為代表的基因檢測具有高通量、高靈敏度、不需要了解遺傳背景的優點,主要臨床應用有五個領域:
2014年8月,蘇州平江區一女嬰在家熟睡時被人偷走,至今杳無消息。 時年9月,陳可辛導演的電影《親愛的》講述了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尋找被拐孩子的故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幾乎都會像筆者一樣痛哭流淚;同時也不禁讓人深思,如何幫助這些降臨人間的小天使們,讓初為人父人母的爸媽們不用時刻擔心自己的孩子被走丟
韓昇、李輝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情況。 昨天(11月11日),復旦大學歷史學和人類學聯合課題組發布關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首次100%確定曹操家族DNA,證實曹操并非漢相曹參后代,同時推翻了曹操為夏侯氏抱養而來的說法。相關論文于今年上半年在國際著名學術雜志《人類遺傳學報》上發表,并已得到國際認
帶隊赴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考察“曹魏高陵”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王巍昨日表示,通過12位專家聯合考察,從考古學上可以確認它就是曹操墓,并將其列為該所昨日揭曉的2009年中國六大考古新發現。 今日詳解考察結果 據介紹,考察團由考古研究所的12位專家組成
攜帶天花病毒的兒童木乃伊 圖片來源:Kiril Cachovski 在立陶宛一座教堂地窖下發現的一個17世紀的兒童木乃伊,可能是已知最古老的天花病毒樣本。研究人員表示,它將有助于解開天花歷史之謎,例如它最晚曾在何時感染人類和何時發生了特異性進化。相關成果近日刊登于《當代生物學》。 &a
2014年9月24日,賽默飛世爾科技亮相于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召開的2014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隆重推出了賽默飛移動檢測解決方案并召開新聞發布會,賽默飛中國
上下班打指紋,你是否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是的,指紋識別設備作為曾經的"稀罕物",如今早已經不是什么新鮮的東西,已經在不經意間走進了太多的企業。但是仔細想來,這樣一件簡單的事情卻是以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為依托的。 不僅如此,最近芬蘭創業公司Uniqul推出史上第一款基于臉部識別系統的支付
“掙扎尖叫”的木乃伊“掙扎尖叫”的木乃伊“掙扎尖叫”的木乃伊發現地北京時間11月10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19世紀末在埃及國王谷發現了一具與眾不同的木乃伊:一具年輕男性的木乃伊呈手腳被捆綁的姿勢,面部扭曲,似乎正因劇痛而尖叫。他到底是誰?又是因何而死呢?一組科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在世界
第六節 自動化技術在微生物檢驗中的應用 微生物鑒定的自動化技術近十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數碼分類技術集數學、計算機、信息及自動化分析為一體,采用商品化和標準化的配套鑒定和抗菌藥物敏感試驗卡或條板,可快速準確地對臨床數百種常見分離菌進行自動分析鑒定和藥敏試驗。目前自動化微生物鑒定和藥敏分析系統已
陳力在生產車間向記者介紹法醫DNA檢測平臺的生產情況 12月3日,“GA118-16A型”國產法醫DNA檢測平臺在福建省福州市正式發布。這一檢測平臺打破了多年來外國公司在此領域的技術壟斷,在打擊犯罪等方面產生了深遠影響。在該檢測平臺的幕后,還有很多鮮為人知的研發
在同齡的年輕科研人員當中,32歲的付巧妹無疑是佼佼者。 就在不久前,《自然》雜志刊登了名為《中國科學之星》的特寫報道,選取了“十位中國科學之星”,付巧妹便赫然在列,并成為其中最年輕的一位。入選理由是“幫助重寫了歐洲最早的現代人類的歷史,并希望用古人類遺骸的DNA改寫亞洲的史前史。” 今年1月
中新社上海2月9日電 (鄒瑞玥)復旦大學的研究者欲在全國征集曹姓男子DNA鑒別曹操墓的消息,引起廣泛的社會反響。9日上午,復旦大學有關專家介紹了課題的最新情況,強調這是一次跨學科合作的新嘗試,它的成功將給史學、考古學、醫學研究的各方面帶來突破的契機。 2009年末,河南省文物考古隊在鄴城附
美國 遺傳學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機制;細胞研究讓多種細胞互換“身份”;再生醫學造出多種器官組織。 田學科 (本報駐美國記者)在遺傳學研究領域,杜克大學模仿人體細胞內復雜的基因調控過程,模擬出多種蛋白質如何通過復雜相互作用調控一個基因。 斯坦福大學設計出一種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體管——
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處理意見出臺人民網人民網5月20日電據民政部網站消息,為妥善及時處理四川省汶川地震遇難人員遺體,預防地震災區疫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災區群眾身體健康和公共衛生,維護災區社會穩定,民政部、公安部、衛生部近日聯合制訂了“5.12”地震遇難人員遺體處理意見,對遺體處理方式、遺體辨認程序、境外
2020年1月8日,《分子生物學與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研究員付巧妹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蘭州大學和四川大學等合作完成的關于中國古代家犬線
1月8日,中科院生物一區雜志《分子生物學與進化》(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古DNA實驗室付巧妹研究員團隊與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陜西省考古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蘭州大學和四川大學等合作完成的關于中國古